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4|回复: 39
收起左侧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的联盟----名联中的典故知识
闲时研习联书,常见撰联者所引用的一些典故,学习中又增加了不少知识,写个小笔记,和大家共享楹联的魅力。(逐步添加)。
1、漂母祠
进食拯英雄,讵知鹿逐秦郊,开炎汉四百年基业;
辞金明义利,又见鸠工淮浦,报贤母千万祀馨香。
最近网上漂母祠的征联大家写的热火朝天,百花齐放,这一联是李勖所写,上联赞颂漂母助人,下联报漂母之德。此联叙议结合,表达了对漂母的敬仰之情。
联中的“炎汉”,汉以火德王,故名。鸠工:聚集民工的意思。鹿逐秦郊:群雄逐鹿,指争帝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2、张飞庙
雄猛让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
精英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
此联作者吴镇,上联称颂张飞文武兼备。雄猛让一人,化自《三国志  张飞传》,"张飞壮威猛,亚于关羽“,文握管:相传张飞工书法,所书《刁斗铭》等铁画银钩,气魄雄壮。
下联典出《古今小说》,张飞一次托生为唐代张巡,改名不改姓,一次托生为宋代岳飞,改姓不改名。联语文意前后贯通,有很浓的传奇色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等着续学习,从中获得不少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3、孙应鳌词  郭子章
讲帷近龙颜,祭酒名高北斗;
征车驰凤诰,尚书望重东山。
孙应鳌,嘉靖进士,国子监祭酒。近帷:指讲习。北斗:众望所归的人。《新唐书  韩愈传》“自愈殁,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征车:朝廷征求贤明之士用的专车。凤诰:皇帝受官的命令。
联中用东山典切孙乞归复起事。极尽颂扬能事,赞孙为朝野闻达的一代重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4、严子陵钓台   郑燮
先生为何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
严子陵,名光,光武帝的同学。上联称严的人品,联语化《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和《与子严等疏》“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思是先生是何等人物。羲皇:既伏羲氏,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下联化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借以表现严子陵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志趣。化句自然,词句洒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知识的盛宴
语言的联盟
题词完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欣赏,受益,辛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下面引用由庸附风雅2008/07/09 00:15 发表的内容:
知识的盛宴
语言的联盟
题词完毕~
装裱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下面引用由寂听雨吟2008/07/09 09:26 发表的内容:
欣赏,受益,辛苦!
我应该做的,呵呵,你们喜欢就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5、三穗堂   陶澍
此既濠间,非我非鱼皆乐趣;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三穗堂,在上海豫园。濠:既濠水。非我非鱼:出自《庄子  秋水》穗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山在水:《列子  汤问》伯牙弹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兮若江河。
此联用典有物我两忘之乐,给人衣超逸之感,典雅精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1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欣赏了!用典作为中国古代诗文极富魅力的一种表现手法,其艺术涵养和欣赏意趣很值得回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若兮在 2008/07/10 21:56 第 1 次编辑]

6、沥清楼   左宗棠
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
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
沥清楼,在甘肃酒泉。左宗棠:湖南湘阴人,道光举人。官至两江总督兼通商事物大臣。
联中的中圣人如果是望文生义,会认为是上古的哪位圣人,其实中圣人是指喝醉酒。:《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上联切泉,下联切楼,此联托物并翻出了新意,关合自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既生瑜,何生亮?
卿不死,孤不安。
1913年,同盟会领袖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火车站。追悼会上,有人模拟袁世凯的口吻写了一幅挽联:既生瑜,何生亮?卿不死,孤不安。上联三国周郎临终之语:既然生了我周瑜,为何还要生个诸葛亮?这里,瑜指袁世凯,亮指宋教仁。下联是孙权写给曹操的信的反面的一句话:“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此处略加改动。“卿”自然是指宋教仁,孤就是指袁世凯了,说明袁世凯杀宋,是为了去掉他道寡称孤的拦路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7、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招魂:屈原作《招魂》以招楚怀王之魂。 香草:比喻君子。 三户地:指楚国。《史记  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呵壁:王逸《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路,见有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何(呵)而问之,以泄愤懑,抒泄愁思。
上联怀人,“何处“发问,气氛肃穆悲凉。《招魂》借屈原所作楚辞名篇创意,一语双关。屈原曾以香草自喻,联中借指屈原并象征高洁。“当年呵壁”,屈原遭放逐,作天问以泄愤懑。
此联追怀屈原一生不幸遭遇,赞扬其坚贞气节和高尚品格,情感起伏跌宕,极富感染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8、
管城子无食肉相,
孔方兄有绝交书。
这是我看的黄庭坚的一句诗,从对联的角度看,也算一幅对联吧。只所以对这一句感兴趣,其实在“管城子”三字之上,那么管城子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国人书写用的工具主要是毛笔,而毛笔在外形上,上笔管下笔毫,所以“管城子”便成了“毛笔”的代称。而所以在“管”字的后面加一个“城”字,大概源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心中的一点儿偏见和傲慢,比如穷得只剩下一屋子书的书生,对外人仍会夸口:“大丈夫坐拥书城,南面王不易(换)也!”——尽管事实上,似乎从来也没有哪个“南面王”去到他家里,准备拿王位“易”他的“书城”。但既然书可以夸张成“书城”,则毛笔被夸张成“管城子”也在情理之中了——周公定制时,把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因此“子”或还可以理解为爵位之一等。
因为毛笔是读书人如影随形的工具,“管城子”也常成了读书人的代称了。因此,黄庭坚的两句诗说的是一层意思:只顾或光会读书的人常常缺钱!因为“孔方兄”(钱)与之“绝交”,所以能吃上一顿肉常很难得,而这一点,竟然从面相上就可以窥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2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附古人之风雅:观瀑[自题]
崖畔恒添雨色
云里永驻泉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支持水总,也发个自创的。
咏牛
齐将先驱炎后死
秦王后命石先锋
公元前284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秦、楚、韩、赵、魏等国的军队进攻齐国。被齐将田单利用火牛阵打败。公元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蜀国内乱,蜀王派兵伐苴侯,苴侯求救于秦。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司马错利用石牛计,使古蜀国灭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我记得毛笔的代称是管锥啊?取其形象。管城子?坐拥书城南面称王,那是说书,不是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下面引用由负棺人2008/08/03 16:51 发表的内容:
支持水总,也发个自创的。
咏牛
齐将先驱炎后死
秦王后命石先锋
...
欣赏棺材大作了哈!记得何妨且逍遥当时为牛一联盟论坛写了副对联:
李耳重生复问道
伯牙已去不听琴
此联取老子及高山流水之典,既切牛,又应论坛数位同道惺惺相惜,引为知己之意,是我研习联以来最喜欢的一副咏物联,无人能出其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下面引用由负棺人2008/08/03 16:58 发表的内容:
我记得毛笔的代称是管锥啊?取其形象。管城子?坐拥书城南面称王,那是说书,不是笔。
毛笔还有个代称叫“毛颖”也许还有其他的称谓吧:)
钱中书先生还有本专著《管锥篇》,许是取此意,那是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至今看了什么都没记住多少,想不是一般人能理解那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5 07:14 , Processed in 0.1555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