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2|回复: 3
收起左侧

气势恢弘 法度严谨——传统道教音乐『茅山卷』欣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6-3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等宗教仪式上使用的音乐。迄今为止,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同样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道教音乐的器乐曲有丰富的「曲牌」,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在近年的搜集中,发现了不少地方的「咒」、「诰」亦是很好的歌曲。道教音乐有着和西方宗教音乐不同的中国道教音乐的特点,如:第一,它的诵唱和器乐伴奏,均由道士担任,信众不参加宗教音乐活动。第二,它的声乐体裁在宗教仪式中的连用和中国戏曲中的「板腔」连用,有许多相通之处。第三,它和当地地方音乐紧密相联,而与稍远地方的道教音乐有明显差别,因此,它是古代道教音乐和各地地方音乐的结合体。
     早期道教科仪中有关音乐的数据现存较少。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年)寇谦之所得的云中音诵,即「华夏颂」、「步虚声」,是道教音乐较早的书面记载。从隋末起,道教「斋醮,似俗酒脯棋琴行之」。琴、阮等乐器用于神前,用于斋醮之中,表明当时道教音乐与黎民喜好相近,而与方士的音乐则不同。唐代帝王推崇道教,道教音乐也受到重视,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亲自教道士「步虚音韵」;同时,又吸收和融合了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使其得以发展和提高。五代时,《玄坛刊误论》载:「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到北宋时,则产生了道教音乐的谱集——《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从唐代至宋代的道曲谱共五十首,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一本道教音乐的声乐曲谱集。但该谱采用的是曲线记谱法,至今尚未能确译其音调。南宋时,道教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七云:「时俗……工习声音以为悦。」此时道教音乐已经比较讲究悦耳动听。在这一时期中,由于宋徽宗在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颁《金箓灵宝道场仪轨》四百二十六部,四年三月又诏诸路各选宫观道士十人,遣发上京,赴道录院讲习科道、声赞等,习熟之后,遣还本处。这些措施既为统一仪轨准备了条件,也使各地道教音乐有机会进行交流并进一步提高。到了明代,由于洪武七年(1374年)道门科仪去繁就简、立成规进的编定,不但更加规范和统一,而且又有新的发展,进入了定型时期。此时出现的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采用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谱,记录道曲十四首。另据《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及《圣母孔雀明王经》等有关记载,明代道教音乐既承袭唐、宋、元三代之旧乐,又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连民间音乐如「清江引」、「变地花」、「采茶歌」等等曲调皆为道教音乐所吸收。清初叶梦珠辑《阅世编》卷九中谓道教法事「引商刻羽,合乐笙歌,竟同优戏」,说明道教音乐已有一定的艺术水平。近代道教音乐,基本上承袭明代以来的传统。
     茅山道教音乐简介 江苏省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汉景帝时,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此修道,后人尊奉为三茅真君,山亦易名为「茅山」。南朝梁陶弘景(456-536年)在茅山创立了「茅山派」的道教科仪及音乐,此派又称上清派,隋唐时代又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人竭力推崇而名声大振。该派从梁至北宋中期,鼎盛数百年,一直为道教主流。与龙虎山、合皂山同为道教著名的三大符録派。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命正一道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合皂山、茅山)符録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茅山归入正一道。但茅山派的道教音乐及科仪,仍然保持其独特传统,并由茅山道士代代相传而至今。《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懴》卷一列茅山为道教之「第八洞天」。
     茅山道教音乐以及斋醮活动,经隋唐之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宫廷的宠幸,文史资料甚富。明正统年间版《道藏》的《茅山志》以及嘉靖中《茅山志后编》等书中,茅山受皇命所举行的醮事和节日次序、唱曲等,甚至醮事所用的法器、乐器、演唱和演唱人员的配备等都有较详细的记录。这些资料,对研究唐、宋时代茅山道教音乐及仪范,极为重要。
     茅山道教在清末以及日本侵华战争中,遭受了重大破坏,加之十年「文革」动乱,使茅山道教科仪音乐的数据,遭受焚毁于尽的结局。茅山道士数量锐减,目前能演习少量茅山科仪的亦仅十余人而已。茅山历来师承关系极为严格,辈份清楚,本世纪出家于茅山道院的道士,按辈份取用「启、先、觉、钦、敏、澹、指、浩、念」等字,法师的法名亦是「高、宏、鼎、大、罗」等辈。
     茅山道教音乐,保持了「茅山派」的传统,也就把唐、宋时代的茅山道教音乐保留至今。本集录音的《卫灵咒》、《三茅诰》均为茅山派道教歌曲,词为茅山专用而独此一家。据《道藏》的《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卷下第三,淳佑九年六月(1249年)举行「庆礼设醮仪」的节目一开始,就有咏唱《卫灵咒》的记载,可见此曲历史之长。此外,茅山道教的许多唱赞,每一个字都用较长的节拍或较多的音符拖腔来演唱,这和北宋时代道教音乐谱本《玉音法事》所表达的演唱要求十分相似。
     茅山道教音乐除有悠久的传统之外,其地方音乐的特点亦十分明显,茅山虽属苏南地区,但和邻近的常州、无锡、苏州道教音乐截然不同。第一,在调性上五调皆用,无偏爱羽、角调的倾向;第二,在行腔上,比较高亢有力,注重大线条起伏,曲调小转弯及装饰音运用较少,加之读词使用近南京官话的语言,曲调居「刚」,和苏南其它地区的道教音乐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演唱演奏人员简介:
司鼓:施觉义  时年七十六岁  法名大德  九岁出家入茅山顶宫
演唱:王浩俊  时年六十二岁  十岁出家入茅山顶宫
演唱:陈钦贤  时年六十四岁  九岁出家入茅山顶宫
演唱:徐兆明  时年二十一岁  茅山道院道士
司笛:吴浩明  时年五十八岁  十岁出家入茅山顶宫
司笛:朱长连  时年二十六岁  茅山道院道士
二胡:周念孝  时年七十六岁  十岁出家入茅山印宫
持鱼:经圣福  时年一十九岁  茅山道院道士
持磬:施庆芳  时年三十五岁  茅山道院道士
笙:徐超铭  特邀
三弦:诸新诚  特邀
阮:梅雷森  特邀
二胡:陈大灿  特邀

《卫灵咒》 12:11
     曲目介绍:《卫灵咒》是《进表科仪》一开始高功独唱的颂歌。此曲的演唱记载,可以上溯至南宋。词为四字句式共十六句,每两句词为一个乐段,全曲由四个乐段和过门组合而成。本曲为羽调式,唱腔优美而有气度,和赞颂茅山圣地的词意十分吻合。这种大型结构的唱赞,是茅山在宋代历经多次国殇场面的产物。
[ra]http://kunqu.net/kmusic/weilingzhou9.mp3[/ra]
《万年欢》 3:39
     曲目介绍:《万年欢》,曲牌,还有俗称多种,选自《进表科仪》,为高功入坛、拈香、行礼时作伴奏用。本曲为羽调式,古乐风味甚重。
[ra]http://kunqu.net/kmusic/wannianhuan.mp3[/ra]
《三茅诰》 3:16
     曲目介绍:《三茅诰》,选自《进表科仪》,是送表之后的诵唱曲,意为赞颂茅山的祖师三茅真君。以诰亦是茅山派独有的唱赞,本曲为多种调式结合在一起的唱赞,依次为:宫调式、商调式、征调式。全曲气氛热烈,节奏活跃,演唱顺口,是唱赞中的佳作。
[ra]http://kunqu.net/kmusic/sanmaogao.mp3[/r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6-3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恢弘 法度严谨——传统道教音乐『茅山卷』欣赏

中国古乐博大精深,这几首真是闻所未闻,初听一下,感觉浓厚的宗教韵味,仿若西方宗教音乐的唱诗,喜宗教音乐者推荐下载一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恢弘 法度严谨——传统道教音乐『茅山卷』欣赏

哈哈 这个我要推荐我那同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恢弘 法度严谨——传统道教音乐『茅山卷』欣赏

这个怎么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8 14:31 , Processed in 0.0762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