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1|回复: 8
收起左侧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采桑子·重阳在 2005/01/22 00:16am 第 1 次编辑]

     古琴名曲《欸乃》系根据唐代诗人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作著名七言古诗《渔翁》诗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之诗意谱就,故也有人认为此曲乃柳宗元所作。有多种传谱,现琴家所奏多以《琴谱正传》(明黄献撰于1547年)的十段无词《渔歌》发展而成。乐曲以山水为意象抒发感情,乃是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的平和与无求的一首名曲。
     《欸乃》存谱初见于《西麓堂琴统》,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因毛敏仲所作《渔歌》是以正调弹征调式,而此曲是以繁五弦弹羽调式,故名《欸乃》,以示区别。全曲共十八段,曲中有欸乃声和拍水声。
     「欸乃(音ai nai)」作为感叹词,乃行船橹声或划船之声,自唐代诗人元结【乐府十二首•欸乃曲】始入诗。元诗云:「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全唐诗》卷240_25)后相继引用于诗词曲赋中。如前述唐代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及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宋代朱熹《九曲棹歌》中的《五曲》诗中有:「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现代文学家茅盾在描写乌镇的枕河人家时有:「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当代剧作家周长赋的新编莆仙戏《江上行》:「山朦胧,水朦胧,天地茫茫烟雨中。天悠悠,地悠悠,桨声欸乃,江水无语流。」皆是无声无语的宁静,唯有「桨声欸乃」,这声音在悠悠、朦胧的天地间、山水间传播回荡。天地悠远,江水日夜流逝,默默无语东流去,这是如何的意境。
     全曲为十八段,以首段吟唱性旋律和节奏为基调缓缓铺开,抚琴之势如同展开一张立轴的山水长卷般,既松且静,通过移位及不同音区音色、节奏变化、调式转换与展衍等手法,或轻灵,或沉着,或跳跃欢愉,或疏慢平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行舟江中的情趣,表达了乘舟者丰富的感官感受。曲调流畅自然、优美清丽。
     乐曲以简简单单的一个滑音开始,清风一推,荡开波浪层层婆娑细纹,如缓风习习,一派闲适悠然的气息应指而生。悠长婉转,节奏平稳,不躁不讷,不漾不坠,毫无簇拥堆积之感,似行舟平荡,青山相随,心境开阔无碍。起而低徊,转而高扬,使人联想到放情山水,高歌欸乃的情景。在第四段中,古琴用散音奏出深沉有力的音调,旋律典雅持重;而当第八段再现时,则采用泛音弹奏,水声淋漓,鼓荡飘逸,显示出一种飘逸的意趣。行至中段,乐曲由一转位作以转折,继而情绪更为轻盈,如行舟顺畅,迎风而立,心情如水路迎舟,款款如歌。又有音色玲珑,似水花偶溅衣裾,剔透清凉,更添意趣;经过变化反复后,琴声愈加流畅自如、通达豁然,山水之秀,尽收视野,云水相融,情致愈浓。时而低缓,时而高扬,然悠长却如流水不断、如虚空无隙;游刃自如,自在舒展,无拘无束,进退皆可。琴声挥洒之间,满盘的清风拂袖、满怀的清雅宜人;心之坦然健康尤过翠竹之绿,情之至感至深尤过湘水之蓝。恰如我一人舞则天地皆舞,又如天地万物皆存而独无我在。
     乐曲的尾声是一个C徵调,空旷且余韵袅绕,告轻舟已远,言诸世事已了然;经此熏染,虽醉犹醒,虽醒如醉,感慨万端,难以尽述。只是待要重寻来时踪影,早已杳无痕迹,空留青山碧水作追忆。
     乐曲曲调恬淡,琴韵悠长,意境深远,让人听后有种空灵的感觉。在乐曲中「欸乃」声以不同形式先后出现,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歌颂了大自然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寄情山水、高歌欸乃的心绪。据《杨抡太古遗音》解题,此曲表达「缘绿绮以写渔情,抚焦桐而舒雅况……沽美酒,醉卧芦花,视名利若敝屣」的情趣。
     元结在《石鱼湖上醉歌》中言:「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透着大气与阔达,这种阔大无碍的想象,仅有浸淫于山水的感触是远难达到的,非胸怀天下者不足以使然。「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欸乃」,本为划水的橹声,这本是最平常的划桨的声音,以曲名之,则浑朴天然,幽寄鹤心且不着痕迹。欸乃一声山水绿,正是非主流知识阶层生机勃然的一种表征。在心怀忧思之人听来,却引发了格外的感慨。面对放眼望不到尽头的山水无声,多年的奔波,时事的变迁,报国之心,忧民之虑,由这耳边一声一声平静无心的欸乃,伴着一道道迎面而来又渐渐逝去的青山绿脊,和着江水荡漾的万般变化,尽道来,皆散去,又聚来,却无序。
     「欸乃」本为一感叹词,用来作曲名,在追求包装的今天看来,其立意毫无伪饰、尽去雕琢,反倒呈现出十足的纯厚韵味与文化气息,更阐述着大朴既美的道理。且贴切正如此曲内旨般,似信手拈来,漫不经意,却道出曲者欲拔身世外,却又心存挂念的踌躇;数十载寒窗苦读的修为学识,归一为操琴以陶情,挟吟诗以养性,全化作「独善其身」的归隐之意,流露出对事对物已然无意去追逐执着、淡然处之的精神境界。
     欸乃无心,方显山水之绿,真意难得。退一步则天地宽,更何况置身喧杂污浊外,则天地之清幽尽现矣。
     「迢声声遥,欸乃意动,心源空空了。」

古琴名家刘少椿 演奏[ra]http://www.guqin.pku.edu.cn/simple/gqzy/guqinCD/CD4/欸乃.mp3[/r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曲子连接慢了一些,看来得有点耐心。介绍得很详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我的网速好快   非常喜欢古琴  
没有华丽的修饰  如行云流水般  悠然婉转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与采桑子·重阳兄商榷“欸乃”之古意,只作为一般感叹词,似乎不妥,应为行船摇撸声,或以为渔人号子声,方与柳宗元的“渔翁”诗映符。

渔翁

柳宗元
http://fengliqh.com/ts/p0100.jpg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下面引用由woods2005/01/21 03:27pm 发表的内容:
「欸乃(音ai nai)」作为感叹词,乃行船橹声或划船之声。用「欸乃」来作曲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呜~~~~~!
  楼主我来点了8次你这帖,曲子老放不出呀~~~!
   郁闷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很顺畅啊,听过一个箫曲,也很令人悠然神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下面引用由玉露含珠2005/01/21 11:37pm 发表的内容:
曲韵浑厚悠远,美中不足怎听得有弹奏时的乐器偕带声,也许是我没懂得欣赏吗?
这不是“美中不足”。这是古琴演奏时琴弦特有的铮铮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情山水 高歌欸乃——古琴名曲《欸乃》赏析

下面引用由弦悠筝怨2005/01/21 08:28pm 发表的内容:
呜~~~~~!
  楼主我来点了8次你这帖,曲子老放不出呀~~~!
   郁闷撒~~~!
如果网速慢,还是下载后再欣赏好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02:25 , Processed in 0.0814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