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品质音乐下载试听·黄江琴二胡独奏专辑《东风破》***
下面引用由achim在 2005/05/27 02:07am 发表的内容:
不是的吧,协奏曲必须是奏鸣曲式,还要,在协奏曲中不能称后面的乐队是伴奏的,这是协奏曲的真谛,乐队和独奏乐器相抗衡.打个比方,觥筹交错。这个只是伴奏的乐队而已,充其量二胡与乐队,我看连这个称呼都不合适。我 ... 关于我说“所以这些民乐叫协奏曲也可以”,并非说他就是西方古典定义的那种协奏曲。因为用西方那些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等名词来定义民乐演奏形式,并非十分符合中国民乐的习惯。
民乐通常独奏与合奏的定义比较清楚,那么由主奏乐器和乐队共同完成民乐的形式怎么叫,国内也不十分统一。把这个“空白”说成协奏曲,并无大碍。从字意上讲,协奏就是有主奏有协助,互相配合,体现主题;所以,将民乐演奏形式主要分为:独奏、协奏、合奏,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用语。并非一用到“外来语”就一定要套“外来意”,否则就是“马鞭当海参”这样绝对化;正象我们有时把“二胡”也称“胡琴”一样,如果有人说:“胡琴一詞原指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指)從西域傳來的胡琵琶,為撥絃樂器,曲項(指琴柄)四絃,直項五絃,形狀與今日流行之四絃琵琶相似。約自宋代,下至明、清到今日,「胡琴」一詞乃指弓弦類的拉奏樂器。”,所以把“二胡”叫“胡琴”是错误的,可能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西方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中国把“龙”作为民族精神的图腾,这就是文化差异,所以,解释民乐形式也不必完全套用“言必称希腊”的准则。
至于配合主奏的乐队属于伴奏,其实也很容易解释,即使西方古典协奏曲也有这个说法:
“协奏曲( concerto)在古典音乐作品里占有相当多的地位,此者通常在一般管弦乐演奏会的第二部分,是由一名或数名演奏家独奏,乐团作为伴奏,之前提到:作为一位独奏者他在一首曲子所扮演着重要角色,显现出这首乐曲的价值所在。从十七世纪末<协奏曲>的演奏方式转变成一小部分弦乐器作为主奏(称为concertant,soli),乐团其他成员作为伴奏(ripieno)的演奏方式为大家所接受,通常乐团的大小及主奏乐器都是随着演奏乐曲而改变,并没有一定的限制。” ——引自《音乐常识》——
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浅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