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78|回复: 47
收起左侧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嘿嘿……青海湖 啊 -----头次见从左向右的: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这个贴子最后由诗人歌手疯子在 2005/11/25 07:17pm 第 1 次编辑]

笔下人间先生你好:本疯子与你从没有见过。但是最近常在论坛上看见你的书法作品。也经常看到你对别人作品的评价。今天本疯子以客观公正的角度专评一次你的书法作品,本疯子从来不在网上评人家的作品的,今天评你的是首次,也算你的一大幸事也。我从你的众多作品中,选了你的一幅朝辞白帝城的这幅来评,因为我觉得你这一幅要稍好点。如评得不妥之处请你多多包容,以下就是对你作品的专评。
    一:一切艺术无不是作者的内心情感的流露,艺术只不过是作者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书法也是如此。一幅书法作品流露的是作者的品格意志与精神情趣,所以有“字如其人”和“见字如见人”之说。那么从先生的这幅作品来看,纵观整体布局,给人一种十分凌乱的感觉,从你的作品来看,你想给人的一种挥洒之感,但是你却又有所害怕;你想给人一种浪漫之感,但你又怕失去男人的阳刚之气,从作品来看,你是一个想显露而做作的人。
    二:从布局的技法来看: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身心意三者一体,一种忘我之境界,可是你在行笔中有太多想法,不能专注,从这点看,你的心还没有完全的静,书法是修身性的,讲的就是一个静。此静是心静而笔不静,但是你的书法作品表现得很浮躁,你可以自已作个比较,你从你的起笔的朝辞白帝彩的那几个字和你后两行对比下。在起笔这么短的时间里你的后两行浮躁之气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浮躁是书法的一大忌。
   三:你的连笔之处的错误。我知道你用连笔是想更好的处理好接气与整个篇幅的贯通融汇,但是你没有处理好,而就成了弄巧成拙了。呵呵,这也是你无法处理好布局你无奈的表现,当然连笔是最好的处理,这一点我疯子不否认,但是你没有处理好。我有例给你说:你的“一日”这两个字之间在连笔时,一与日之间的连线太细而没有变化,所以就成了个百字,而就看不出是个一日两个字了,正确的处理法应是“一”字的收笔处重,丝线处与“日”字稍断。还有“啼”与“不”的连接,就形成了后面的“住”成了“法”字的字法了。还有“万”与“重”的连也没有连对,万的最好写法是三分法,你一连“万”就太短了,“重”字的草书时你还少了一横,你的“万”的最后一笔时应和“重”字挨在一起,但你没有,所以“重”字看起来就象个“生”字了。
   四:你的“之”字不应最后回笔,你那一回笔就成了“云”字了,这是个严重的错误。你连得最好的只有“还”与“两”这两个字,才连得有点韵味。要记住笔断意连,该边时则连,不该连时打死都不要连。不然只会成了画蛇添足。
   五:对衬法,书法中经常有到对衬,对衬就是轻重的对衬,这也是根据音乐的原理来的,就是动感,为了不让作品呆板,但是你没有处理好。从你第一个字的“朝”字来看,“朝”字应前边笔轻,为前面笔画多,“月”字笔重,还有“月”字里面你直接一笔就出来了也是个错误。所以这字没有对比感,但是你的“朝”字写得有一个好处,你是常握对了的,那就是布局中的起笔字大,另外就是“过”字的走之旁的最后收笔处你应重或停下,你收笔太快了,形成了老鼠尾巴。
   六:题款与用印,一幅书法作品应有题款与用印,只要是要发表或送人或见世的作品都应这样,题款与用印也是书法的一种布局,也是作者认真负责和对观看者的一种尊重,但是你没有用印就拿上来了,从此看你身为老师,你治学态度不严谨,还有你后面的题款用了与正文中的同一种字体,这也是不妥的。
    呵呵,本想在用笔触与结构来评你的字的,呵呵怕你生气。所以本疯子就此作罢。我对你的这幅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呵呵,你如能看到回帖骂我疯子我疯子绝不生气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疯子评的有道理!
观其字怎一个乱字了得,心不静,浮燥,
根基不固而追求性情而得其反,
与评别人作品相去太远,
无章无法,
这种作品发上来如能虚心听评还可救,
如是炫耀一番将不可救药!
另补充一点:不是之写成云,而是云写成了之,
古诗中这云不是那云,
仅管为行草写,
也应遵循书法规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5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dw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下面引用由诗人歌手疯子2005/11/25 06:12pm 发表的内容:
笔下人间先生你好:本疯子与你从没有见过。但是最近常在论坛上看见你的书法作品。也经常看到你对别人作品的评价。今天本疯子以客观公正的角度专评一次你的书法作品,本疯子从来不在网上评人家的作品的,今天评你 ...
行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俺不懂书法,但是喜欢,所以进来欣赏。。。

听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有这句话吧?
以字评人,咋样呢?嘿嘿……
竖写从右向左,焉知这 朝。。。就是起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竖写
那会从左向右写呢?
此笔下先生
根本没入门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俺不懂书法,但是喜欢,所以进来欣赏。。。
听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有这句话吧?
以字评人,咋样呢?嘿嘿……
竖写从右向左,焉知这 朝。。。就是起笔?
人一口朋友,他写的是朝辞白帝城的那首诗,就以朝字就是起笔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我已经很多天不进来了,硝烟不但没有散尽,反大有愈演愈烈趋势,我前些日子的几件回帖,本是打算着结束的,现在看来是不行的,不参与,也要被迫卷进来。
凡事没有调查,总没有发言权的;先答复后面的一种论调。真要想评论正确,确立的了,总得彻头彻尾的了解,或者一语中的,才算一种有意思的评论,说了一堆不着边际,就只能落为可笑了。这一位质疑者同先前的一两位一般,稍有书法理论基础知识,便来谈话了,我还不知道从有往左?只要拿笔的人,就有指导的老师告诉格局,即便不搞书法而略有知识者,又有几人不知?——发难致于此,也真是有趣的很。我是曾经做过说明的,硬笔不同软笔,纸张也不一致,写完一行,再往左侧写便容易弄模糊,我又着急不愿等,便采取从左向右了;而且既然钢笔是毛笔的革新,一些硬笔书法可以横排从左向右——适合今天——,那么竖着写这样做也就不是什么大罪过。
楼主的发贴是针对我来的,——人还是想什么说什么的好,否则尽管再三自我表白自己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也会使真正公正之人,客观之眼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先生是看到我是用一张草笺随意写几笔,外框也是草草而画,再看框的扭曲,也知道摄像头是多么的有限,那么,也就该理解我无法用正儿八经的书法格式与规模来发贴出于无奈,而非有意唐突论坛。再者说,看字就行了,别的都是次要的,中国多的是主义形式,以此自满,脚踏实地的却不多,如果先生属于后者,是该不必谈别的方面的。
我同时也有些失望先生的眼光,将此看作我的发贴的最佳者。倘非有意,便是眼光不济,那么,便也就没有了公正客观的角度。因为这样不是出于自我标榜的虚伪,便是失察于己,并不了解自己对书法了解的水平。
至于你的对字本身的评论我就有些为难了,照你的说法写字只能兵马俑似的立着了。另外我这里也没有什么“之”字,那的确是“云”;我也没有将云写成之字。那些读来看似高深玄学理论其实是任何一个能说会道者都可以说出来的。这些理论为什么不济事呢?就是它用以评论书法,美术,甚至其他艺术也都可以这样说,什么“内心流露”什么“三位一体”了,但其实这种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是只能骗骗外行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认真看完上面的字,我也同样很想说点话.那就是很同意疯子的说话.这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个人有随意挥撒情感.很多笔画都写得不够坚决和豪情壮志.还有笔画的柔性不是太好.希望可能看到更好的作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豪情壮志?呵呵,同意就同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5/12/01 01:50pm 发表的内容:
我已经很多天不进来了,硝烟不但没有散尽,反大有愈演愈烈趋势,我前些日子的几件回帖,本是打算着结束的,现在看来是不行的,不参与,也要被迫卷进来。
凡事没有调查,总没有发言权的;先答复后面的一种论调。真要想评论正确,确立的了,总得彻头彻尾的了解,或者一语中的,才算一种有意思的评论,说了一堆不着边际,就只能落为可笑了。这一位质疑者同先前的一两位一般,稍有书法理论基础知识,便来谈话了,我还不知道从有往左?只要拿笔的人,就有指导的老师告诉格局,即便不搞书法而略有知识者,又有几人不知?——发难致于此,也真是有趣的很。我是曾经做过说明的,硬笔不同软笔,纸张也不一致,写完一行,再往左侧写便容易弄模糊,我又着急不愿等,便采取从左向右了;而且既然钢笔是毛笔的革新,一些硬笔书法可以横排从左向右——适合今天——,那么竖着写这样做也就不是什么大罪过。

阁下误会了,俺没发难,只是觉得好玩儿,多口了嘿嘿……抱歉!
要是早些看到上面这个的文字,俺就不瞎说了。道歉!

谢诗人提醒,嘿嘿……稽首了。俺还凑合着能认几个字,听说唐诗可倒诵,当也可倒着写吧
是俺孤陋寡闻,所以造成此误会、笑话。。。俺当汲取教训。

:再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这是几十年的修为,遗憾!不过胆量可以!
gordonseo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2-4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批评否定也是需要水平的,这类轻薄语调,损失的大概不仅仅是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5/12/04 07:42pm 发表的内容:
批评否定也是需要水平的,这类轻薄语调,损失的大概不仅仅是作者。
         笔下是不需要水平的,请看他的评论及作品:
     本人9月18日与网友在字聊作中秋酬唱,我作了两首:
               
偶借长河一月轮,  分明光彩两半分;  愁人望月好圆梦,  骚客融以诗入魂.
月有清辉人有诗,  中秋偏遇韵方奇;  一从坡老高吟后,  不见词坛有好辞.   

   再看看笔下的高论:
  
   有典故 无内容。摆弄文字,非写中秋之感。
   ※《唐诗宋词》或作者版权所有,不得擅自转载!※纸张世界书居所 文字人间笔路途

    两首诗都没用典,他却作此番评论!
再看他国庆写的诗:
                        
      祖国进入两千年怀咏
              
   风云吞吐动天关,世纪中华未等闲。
   一日千年春壮丽:纷纷瑞雪点江山。
下面引用由showhand在 2005/10/02 11:06am 发表的内容:
"一日千年春壮丽:纷纷瑞雪点江山。若是在北方国庆时间写的,应该是想法不错,妄言莫怪"。
“正是北方”。[笔下]
     笔下的复帖指明是国庆写的.可国庆是秋天,那有雪下?春壮丽后面是冒号,是指即景!一天三季,常识都成问题遑论其它!这才是空洞无物,无病伸吟,有意摆弄!用评论别人的话来评论还不及呢!
      所以笔下不懂装懂,卖弄才情已到极致,沽名钓誉之徒!难怪四面楚歌,到处碰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又将诗搬出来了,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你可真是有趣,批评是不舒服也得看看在不在理啊;你质疑可以,但要了解情况。
两千年的国庆,北方至少黑龙江某些地区,当日下雪了,而且雪片还不小;如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将思路定格于此。当时我们在学校看关于国庆的节目,谈论什么世纪坛的事情,老师们都对雪景很感慨,他们让我写了我就写了,而且是当天。你未作调查,全凭想象,境由心造,自以为是计,其实不甚了然。我的话不过就是太直接了,但都不是恶意的,你怎么这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5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笑话!你不是说:批评否定要水平吗?我把你没水平的批评拿出来,你又不认帐!
   
       秋天不下雪,这是常识!如下雪那也是反常现象!你如写即景那未尝不可.但你用了个大题目,两千年怀咏那几片雪!不在师生面前闹笑话吗?下一句的"一日千年春壮丽"
又作何解?该不会想起南半球搞春耕吧?<<窦娥怨>>还六月飞雪呢!你想咋写?
       你赶紧烧了吧!不然你孙子以后看见笑你老颠倒!
       我把这些水货拿出来只想提醒你:别太自大,你高明不到那去!好好学习,增强修养.跟同道探讨问题要有善意.直言跟棒打有区别!当别人用你的方式对待你,你也会不好受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6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一幅笔下人间的书法作品

5555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8 03:18 , Processed in 0.0954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