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2|回复: 21
收起左侧

隶书数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题赠发电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好书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神形兼备,曲欹有度,粗细见脉,润枯溢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下面引用由微风2006/01/18 01:22am 发表的内容:
好书法!!
谢谢斑竹鼓励,汗颜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下面引用由解佩令2006/01/18 05:23pm 发表的内容:
神形兼备,曲欹有度,粗细见脉,润枯溢彩!
评价过高,受之有愧,谢谢鼓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4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谢谢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好字,要是能放大点让偶收藏就更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下面引用由解佩令2006/01/18 05:23pm 发表的内容:
神形兼备,曲欹有度,粗细见脉,润枯溢彩!
先生久不见,吾竟谁与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7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笔兄,要发表看法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下面引用由柯烂忘归2006/02/07 02:08am 发表的内容:
笔兄,要发表看法呀!
不行的,我对隶书涉猎的少,写的不及先生,没有发言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好!!老兄真写的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通篇古拙、给人以天真之趣,然“给”字与“增”字的处理使人觉得左右比例失调,有失重之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蝶衣妄评则个:烂柯兄书法已有一定根基,用笔稳,沉,但不健。蝶衣以为,隶书以笔势开张、无牵无滞为美,先生隶书笔画中间波折过多,有意的粗细变化,见于做作,率性不足,为未够超脱。现附上一幅隶书佳作,烂柯兄可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蝶衣所附作品,有汉碑金石味,笔力雄健、结体点到为止,含而不露,值得寻味,是副佳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好字,好好练练有希望到达还童体的境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7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6/02/04 10:2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久不见,吾竟谁与邻?
        谢先生挂怀!最近少来.祝新年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9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数幅

[这个贴子最后由柯烂忘归在 2006/02/09 02:11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蝶衣2006/02/07 04:15pm 发表的内容:
蝶衣妄评则个:烂柯兄书法已有一定根基,用笔稳,沉,但不健。蝶衣以为,隶书以笔势开张、无牵无滞为美,先生隶书笔画中间波折过多,有意的粗细变化,见于做作,率性不足,为未够超脱。现附上一幅隶书佳作,烂柯 ...

谢谢蝶衣的指教,很佩服你在书画方面的高深造诣,你的书画我都经常观摩学习.收益非浅.
不过关于隶书,我稍微有点异议;隶书从汉开始就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到了清代,更是把;隶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都想在传统的模式中突破出来,譬如你所说的"隶书以笔势开张、无牵无滞为美"我不大认同,晋的,好大王碑>笔势并未开张,汉"石门颂"都是几乎是用行书的笔画在写隶书,先生所贴的这幅隶书,是从张迁碑,何绍基来的,用笔技巧自然无话可说,但字体过于匀称,反而显得呆板,缺乏灵动,和我是两种风格,我的隶书是参照石门颂来的笔意,用行书的笔意写隶书,虽然得到一些专家的认可,但能否站的住脚  尚未可知.作为讨论 错的地方还请先生原谅(附图片见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07:38 , Processed in 0.0905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