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简介
1963年6月7日出生于济南,1981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毕业留校并任教于美术设计系,1987年至198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学习现执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纯美术系,并任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驻院画家,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1985等投入《中华百年祭》大型中国画组画的创作。处女作《血雨腥风》参加《全国首届教师节美术作品展》。1989年8月由于教学楼维修施工引起画室意外失火,创作作品百余件《中华百年祭》素描草图,创作资料全部被毁。1990年重新投入《中华百年祭》组画创作。
1988年在山东济南首次举办个人困展。1993年作品《1937——中国百年大难》(组画之一)参加《首届全中国画展览会》。1994年作品《1937——历史思考的片段》参加《1994年全国中国画、油画精品展》并获优秀奖。1995年作品《与妻书——怀念林觉民烈士》参加《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1995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5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举办《中华百年祭》蔡玉水画展。成为中国建国以来享有在中央圆厅展示作品这一殊荣的最为年青的艺术家。
19952年11月应邀赴印度尼西亚进行创作及文化交流。1996年再次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创作及文化交流。1997-1998深入东南亚各国进行艺术调查与封闭式创作。1998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个展。1999年举办"蔡玉水作品1999亚洲巡回展"。
1999年10月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院长何家良的邀请主持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蔡玉水混合媒介工作坊",参与"1999-2000新加坡跨世纪美展”。2000年主持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混合媒介‘创意'美术作品展"。2000年8月,于新加坡新闻与艺术部大厦中央大厅举办"地狱与天堂"蔡玉水大型作品展,成为新加坡建国以来第一个在其国家新闻艺术部举办个人画展的外籍艺术家。2000年10月、11月比利时、德国举行个展。
2001年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其作品被中国、美国、德国、瑞士、法国、比利时、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国美术馆、企业机构及私人所收藏。
作品被载入《中国美术大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图典》、《'95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百年中国画集1901-2000》。其个人传记收入《1世界各人录》、《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英国剑桥)、《世界杰出华人名人录》。出版有《蔡玉水画集》(中英文版)、《蔡玉水速写技法》、《察玉水速写艺术》、《蔡玉水画选》等。
美术评论
当代中国美术界权威人士评价《中华百年祭》
王琦(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我们等了多年的力作,这就是力作.
张仃(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
看后我很激动,这是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力作,蔡玉水十年搞出这样的作品,是值得赞扬的,希望他再接再励。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
这是一件成功的力作,可惜这样的作品现在太少了......
刘勃舒(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
我走遍了大江南北,小蔡是唯一的一位甘于清贫、十年磨一剑的青年画家。尽管小蔡生活很贫困,但他是"精神的大款"。《中华百年祭》是我们呼唤多年的当之无愧的力作。
李天祥(《美术》杂志主编,原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我万没想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这样的年青人,花十年功夫,累到如此程度画出这样一个作品,老实说,看了作品我是流眼泪了......
王春利(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的人物画近十年里还没有如此杰出的作品。蒋兆和《流民图》,卢沉、周思聪《矿工图》之后,小蔡的《中华百年祭》又是一幅力作。我相信这张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必将留下光辉的一页。
马克(著名美术评论家):
难得的人才,难得的好作品,难得的好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