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1|回复: 1
收起左侧

[推荐]梁启超的书法艺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8-1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启超的书法艺术

    梁启超是一位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但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一
    明清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士人多研究书写端正匀称的馆阁体。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笔力遒劲,结体端庄严谨,是他们书法入门的必修课。梁启超出生于晚清年代一个半农半儒家庭,新会又是个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文化之乡,他从小受父辈悉心教育,十二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因此,少年时的梁启超也依乡例进行书法入门,接受传统的严格的训练,打下了欧体楷书的深厚基础。
    1890年,梁启超18岁,受业于康有为主办的万木草堂,攻读经世之学,时逾数载。康氏是中国近代书学史上提倡碑学且卓有造诣的书法家,1889年写成《广艺舟双楫》,这部碑学理论,在晚清碑学中兴时期,给碑学作了一个新的总结和发展。梁启超既从师康有为,书法方面也自然要受其“扬碑抑帖”理论的影响。同时,具有革新思想的梁启超也并不满时下的靡弱书风,他试图冲破陈陈相因的桎梏,另出新意。因而在创新意识的基点上,康梁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他在书艺实践中,也是沿着这条路子走的。在临池上,康氏选择圆笔一路的魏碑下功夫,得力于《石门铭》;而梁氏则向方笔为主的魏碑进取,如《贾思伯碑》、《龙藏寺碑》、《张猛龙碑》、《高贞碑》等。
    1898年,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在日本的14年间,梁启超未辍翰墨,继续研习魏碑。晚年在整理校勘所藏碑帖时,其中写有这样一段记:“碑以宣统元年(即1909,梁启超37岁——笔者注)出土,余方在日本,何澄一寄我—拓片,欢喜累日,当时曾武断为张猛龙、贾思伯同出一人手,盖笔势既相近,年岁复衔接也。今谛审其结体较松,用笔有斧凿痕,实未足比张猛龙……。”此足可说明他钻研魏碑的一段经历。
    梁启超楷书艺术的升华期是在晚年。“戊戌变法”时,梁26岁,此后的20年,他虽不辍临池与书法研究,但由于晚清朝庭的腐败及民初政治的动乱,他一心救国,积极投身挽救中国的伟大事业,不得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到1918年(46岁)才离开政治舞台,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任教,同时潜心整理、研究文、史等各种学术源流。保存下来的梁氏墨迹和手稿,很大部分都出在这段时期。
    梁启超早期的欧体楷书是写得相当精妙的。在1910年至1911年,他曾用欧体小楷手抄康有为的诗集《南海先生诗集》用以出版,深得康有为的赞赏。梁启超晚年的楷书欧体特点仍隐约可见,但已逐步向魏碑雄强、劲健一路的风格发展了。他取唐代楷法和汉隶笔意融入魏碑,刚柔相得益彰,形成了劲健而俊雅的艺术风格。以碑帖相融的创作方法,别开新路,自成一家。
    从梁启超晚年的一些楷书来看,其横画、竖画多下笔方利,收笔圆润,撇捺之伸展等均具《张猛龙碑》之特征;有些撇画又向上回锋收笔,横画出现波磔,隶意尤存。“松阴绕院鹤相对;柳絮盖溪鱼正肥”一联(见附图),为梁氏1927年55岁时所书。联中“阴”、“相”、“对”、“盖”等字,极具欧体形态,其结体几与《九成官》相同;“鱼”、“正”等字又可见出自《张猛龙碑》。然而,此联用笔却以圆笔为主,与《九成宫》、《张猛龙碑》的用笔有所不同。整幅作品看上去刚柔相济、骨力内涵,使人感觉到有一种潜在的力量。笔者认为,这正是梁氏晚年以唐楷融入魏碑取得自然结合,艺术风格从成熟到升华的体现。 二
    梁启超在书法艺术方面,不独楷书有深厚的造诣,而且行草书也写得相当精妙。
    清末至民初,中国书坛继阮元、包世臣著书立说,倡导碑学,康有为再著《广艺舟双楫》推波助澜,尚碑书风形成高潮。继而碑学与帖学并重,互为交融,遂形成一股新的书法潮流。其中行草书随着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除科举制度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民国时期后,由于行书书写便捷,抒情达意,更是得到文人以至一般人民群众的广泛应用。梁启超的行草书艺术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发展的。这是客观方面因素。
    大家知道,梁氏一生著述甚丰,包括政治、哲学、史学、文学、经济、教育、新闻、自然、地理、法律、宗教、伦理等等学科,其中重要著作一百多种。有人计算过他一生著述(包括信函数千件)足有2000多万字,如果以他40年的写作时间完成,平均每天至少要写2000字。据载,梁氏一夜就写成了7000字的《国民筹还国债问题》。这样,对于梁启超来说,行书自然是他从事著述、信函交往的主要书体。因此,这是梁氏行草书艺术赖以发展提高的一个内在因素。
    梁启超行草书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民国前(即梁氏38岁以前),为沿袭阶段;一是进入民国后,为升华期。
    梁氏的青年时期,也就是他拜谒康有为为师之后,其行草书临池要数中唐颜真卿《争座位帖》及《祭侄稿帖》用功最多。梁启超1899年致犬养毅函(原件藏日本冈山县博物馆,由日本坂出祥伸教授复印寄赠我市梁启超研究会),粗观全篇信笔疾书,一气呵成,行气章法自然流畅,无矫饰凝滞;细看其用笔圆转、外拓,锋毫变换精到自然;字体姿态飞动。这些都与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侄稿帖》惟妙惟肖,如出一手。可见,梁氏在此之前对行草书的书写技巧,已非常熟练和精到。及至1903年,梁启超书赠竹友先生的行草书四屏(原件藏新会市博物馆),在用笔方面保持了颜书上述二帖圆转外拓,而在结字方面,那宽博大度的体势显然是受到“康体”行草书的影响。往后的几年里,梁启超又转学初唐欧阳询的行书。1911年梁氏致林献堂的信札(见1967年12月《传记文学》),字体修长,清劲秀健。从字里行间,不难窥见欧阳询行书《史事帖》、《梦奠帖》等的影子。
    在此之前,梁启超的行草书面目基本上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然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间,梁氏既受康有为碑学思想的影响,在广集汉魏碑版的同时,对北魏碑志广泛临习,尤喜爱方笔峻励、体态多变一类的碑志,尽管政事繁忙,奔波劳碌也未辍笔。从而为他中年以后个人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进入民国以后,梁启超行草书再由唐代上溯到晋代,宗法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和《十七帖》,追摹晋人遗韵。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探索,逐渐以方笔一路魏碑之体势和笔意融入行书之中,形成劲健而俊雅的自家风格。梁氏晚年在校勘所藏碑帖时写的行书跋语,是他这种书风成熟的标志(见《梁启超题跋墨迹书法集》)。这些跋语中,行楷互渗,魏碑体势明显可见;其用笔沉着稳健,方圆结合,轻重、徐疾、提按分明;既在每笔之中体现运笔的规范,又在结体中生发出丰富的运笔变化。
    岁月流逝,艺业永存。梁启超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将在中国书法史上载上不朽的一页。
(同一日期发的三贴为转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8-2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梁启超的书法艺术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3 03:34 , Processed in 0.0695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