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9|回复: 18
收起左侧

清明上河图赏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5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5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这个贴子最后由李子在 2003/12/25 07:21am 第 3 次编辑]


此图收于故宫博物观,为张择端真迹
http://www.qingmingtu.com/index.htm
点图可以放大,移动箭头看全景
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徽宗朝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今《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己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5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1) 装裱匠以假易真
   《清明上河图》,最先由宋徽宗收藏于北宋宫廷,公元1126年九月,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宝物。《清明上河图》却流传于民间,元灭金后,画第二次进入皇宫。元代至正年间,宫中有个装裱匠,用临摹本把真本换出,卖于某真定守,后又卖给武林(杭州)的陈彦廉,陈怕事败,又急于用钱,就卖给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杨准。
   (2) 汤装裱恩将仇报
   据清代顾塑公的《消夏闻记》载:太仓王(yu)家里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世蕃知情后,强行索要,王(yu)不愿,就请一高手(即黄彪)复制一本送去,早先王(yu)巡抚两浙时,有一姓汤的裱画师,生活十分困难,王(yu)把他带回家中做事,后又推荐给严世蕃。当王(yu)的仿本(清明上河图)送到严家时,汤裱画恰在旁边,就对严世蕃说:"这画是假的"。严世善听后,十分恼火,恰值俺塔入寇大同。王(yu)当时为苏辽总督,御寇无术,严氏党羽借机弹劾王(yu),因此被杀。
   (3) 陆夫人绣枕藏画
   据明人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奸相严嵩柄国,权倾朝野,其子严世蕃仗势横行乡里,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是无上神品,便派人四处搜寻。
   此时,画存于陆完家,陆完死后,夫人十分珍爱地把画藏在绣花枕中,秘不示人。夫人有一外甥姓王,长于绘画,乖巧善谈,趁夫人高兴时,要求看画,夫人一时推辞不开,便允许他坐在小阁中不带笔墨,限定时间观看,王生号振斋,聪颖过人,经十几次观赏,对画中房屋、街道、舟车,人物构图布局,均默记在心,回去之后,就将全图临摹仿制流传于世,但真品终归严嵩之手。
   (4) 冯太监流言避嫌
   据传:《清明上河图》入宫后,隆庆帝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趁机奏请皇帝赐与他,皇帝却让估成高价,抵其俸禄,画将要给朱时,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价值连城,便将画盗走,正要出宫,管事人来了,小太监急将画藏到阴沟里,恰遇当天下雨,一连三天,画已腐烂,不堪收拾。
   这个故事,明人詹景风收入他的《东图书览编》中,实为盗画人冯保所杜撰。冯保是隆庆帝万历年间的秉笔太监,东厂首领,有权有势,出入皇宫,冯保得知《清明上河图》以后写有题跋,如系皇帝赏赐,他在题跋中一定大书特书,但冯保只字末提,显系盗窃到手,为了掩入耳目,他编造了以上离奇的故事。
   (5) 清宣统皇宫盗宝
   《清明上河图》入清后,曾为陆费墀毕沅收藏,嘉庆二年,毕沅死。四年(1799)毕家被抄,《清明上河图)第四次入官。被收在紫禁城的迎春阁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
   辛亥革命后,溥仪(宣统)逊位,仍居宫中,1925年,他离宫之前,将宫中珍玩字画盗往天津。《清明上河固》即在其中。后伪满成立,他将此画带到长春皇宫,1945年,东北解放前夕,溥仪仓皇出逃,将此画带至通化,不忍丢掉,被我军缴获,收藏于东北博物馆。1955年拨交故宫博物馆。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五次入紫禁城,不过不是昔日皇宫,而是人民的博物院了。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大干将之一李作鹏,曾利用权势将《清明上河图》强行从故宫博物院"借"出,据为己有。他还伙同邱会作、吴法宪等人一起,霸占了其他一大批珍贵文物。林彪倒台后,《清明上河图》才又重见天日,如今依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
   《清明上河图》画卷内容探讨: 《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都有临摹本,且大小繁简不同。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摹本有30幅。
   《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 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清明上河图》大至原野、浩河、商廊,小至舟车人物、摊铺、摆设、市招文字皆统组一起,真实自然,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整部作品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有如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画家张择端的过人笔力,不愧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现在这些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
   《清明上河图》究竟有没有佚去后半部,它到底还有多少难解之谜,这一切,都吸引着中外学者、专家进行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5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具有双重价值:艺术和考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难得见到清明上河图的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非常棒,精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今天开眼,这是原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下面引用由黎勉2003/12/27 01:24pm 发表的内容:
今天开眼,这是原画吗?
下面是真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7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国粹珍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7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太高兴了,终于见到了flash版的清明上河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真的是国粹啊!李子,何许人也,何处觅得此宝物让我好一个大开眼界!谢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挂在我书房该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3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我也想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能这样来欣赏一下“清明上河图”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很喜欢这首箫曲,自己顶出来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赏析

下面引用由李子2003/12/27 04:13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是真迹.
今天无意看到,第一幅清明上河图记不清是近代哪一个画家临的了。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被数位所谓权威人士“考证”疑为原作“后面是割去了不少的”,为了将“残缺部分”补全,辽宁省博物院研究员、省公安厅政治部书画室专职画家罗东平“历时五载”,“创造性地续补了原图佚失部分”。原图高潮部分“虹桥”在补全卷中成了陪衬,主体高潮变成了罗东平补上去的城内部分“州桥”一带。罗把“补全卷”搬上了互联网,署名“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清明上河图补全卷》,作者:(北宋)张择端 罗东平”。
  更具戏剧性的是:1994年,该补全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专家组鉴定,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永久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呵呵。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了文化良知。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0 21:55 , Processed in 0.0892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