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9|回复: 4
收起左侧

春节-----民俗趣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蓝色忧郁在 2004/01/11 04:54pm 第 3 次编辑]

Flash: http://free6.kaxiu.com/modules/1027584671/xn.swf
春节的来历
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
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春节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冬至趣话
冬至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阳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日间。按照天文学的解释,冬至日太阳到达黄经纬度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我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则认为此日阴极而阳至,日南至, 渐长至也。这些自然现象成为丰富多彩的冬至日活动的依托。
冬至的别称
  长至。也叫长至节。这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的别称。自夏至以后白昼渐短,到冬至达到极点,其后白昼渐长,因此冬至别称“长至”,意谓白昼之长将(已)至。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诗云:“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将冬至视作节日,相应地也就有了“长至节”的别称。“冬至日,为‘长至节’。小学学生衣新衣,携酒脯,各赴业师拜。”
  短至。也叫短至节。这也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的别称,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长至的解释着眼于“将来”,短至则相反,从“现在时”的角度解释冬至。冬至日至短,达到短之至,故称“短至”。着眼于“现在时”的角度考虑,称长至的该是夏至,而非冬至。
  肥冬。这是从习俗的角度认识冬至的。冬至早于年节,饮食丰饶,并且有酒、肉馈送亲友的习俗,故称。“冬至,拜节,或以羊、酒相馈遗,谓之‘肥冬’”
  喜冬。与肥冬的着眼点及用意相同。冬至节亲友相贺、喜气洋洋,故称。“冬至,谓之‘喜冬’。官率合属,前一日司仪,五鼓望阙拜贺,绅士家行拜贺礼。民间止以面饺祀天,遍奉家长。”
  履长节。这是从自然和习俗两个角度认识冬至的,因为“履长”之意有两种解说。自然角度的解说谓时及冬至,日当南极,受影最短,律当黄钟,其管也最长,因有履长之贺,故称。习俗角度的解说谓冬至一阳生,白昼从此渐长,妇女在这天献履袜给舅姑,以示女红开始。“冬至为履长节,他处以是日祀祖先,惠俗不行此祀。”
  豆腐节。这也是从习俗角度着眼而来的别称,只流行于个别地区。山西《虞乡县新志》:“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学生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呼为‘豆腐节’。”
  亚岁。这是与年节相比较而生的别称。意思是冬至亚赛年节,和俗谚“冬至大如年”如出一辙。魏陈思王曹植《冬至献袜颂表》有句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亚岁迎福,履长纳庆。”又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临安》:“冬至俗名亚岁,人家互相庆贺,一似新年。吴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
  从冬至别称亚岁的习俗可知,探讨冬至名实,还该注意冬至与年节的比较。在民间,将此二者加以比较的俗谚颇多,这些俗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冬至节俗的大众心理和社会生活基础。
冬至俗谚
  冬肥年瘦。这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比较年节和冬至。据说此俗以江浙一带为最,其实北方此俗亦盛,”前引河北《怀来县志》即称“冬至拜节,或以羊酒相馈遗,谓之‘肥冬’。”在我国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一般民众一年辛勤劳作,是很少品味酒肉的。秋收之后,农事告竣,新谷入仓,乡村的糟坊(酒作坊)也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炉火通红,酒漏滴香。而在小雪、大雪之后,年节准备工作开始,宰猪杀羊,厨溢肉香。冬至节在年节前,正是诸物丰饶之时,各家饮食自不待说,亲友贺节所携礼物也颇贵重。而当年节之时,诸物已或多或少有所消耗。就生活的肥瘦(旧时乡民谈菜肴的好坏,多以肥瘦、也就是肉的多少论之;推而广之,肉的多少或多或少也就意味着生活的好坏)而言,当然是冬肥年瘦了——一句俗谚,正道出了冬季乡土生活某一方面的状貌。
  冬至大如年。也称冬至大似年,大冬大似年。这种比较和冬肥年瘦的比较基点大体是一致的,因此有人说:“十一月冬至节,丛火,把家庙、福祠、灶王,拜父母尊长,设家宴,亲戚相贺,与元旦一例。谚云大冬如大年,即吴中‘肥冬瘦年’之说也。”但是,两句俗语的比较事项却稍有些差别,“冬至大如年”更注重的是节日的礼俗,是说冬至与年节的礼俗活动相差无几,所谓“(冬至节)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如大年’之谣。”
九九歌与消寒围
  每当冬季来临时,慈爱而灵慧的母亲们给孩子吟出这样的歌谣:
  一九二九不舒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冰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这歌,便是几乎流传于我国各地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应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于是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志数九消寒。据南朝梁宗德《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此处以冬至日数起,与现今历法不同,但可能是事实,后世志书也有谓冬至日起数九者。
  九九歌的出现当较数九为晚,但到唐宋时已经很流行。清光绪14年刻本河北《东光县志》的作者就说:“至数九歌词,则自唐以来,颇著载籍。如陆泳《吴下田家志》、周遵道《豹隐纪谈人杨镇《丹铅总录入王世贞《宛委余编》、冯应京《月令广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并有夏至、冬至数九两篇,大同小异。”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给这种论断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岁时杂记》,鄙俗自冬至之次日数九,凡九九八十一日。里巷多作《九九词》、又云:‘九尽寒尽,伏尽热尽’。”宋代大文豪苏辙《冬至》诗还有“似闻钱重柴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的句子。
  九九消寒歌全国大部分地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仅名实相符,并且也有实际存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以下南北对举两首:
  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缘凌走;
  五九半,凌碴散;
  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
  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
  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浙江:
  一九二九,相呼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好栗;
  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
  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层次;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
  八九七十二,猪狗躺海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刚要伸懒腰,蚊虫虼蚤出。
  与九九消寒歌相对应的消寒习俗是九九消寒图。比起九九消寒歌,消寒图出现较晚。它有三个作用:一是记载数九后的天气,如阴晴风雪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占卜来年丰欠。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图’。”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
  试数窗间九九图,
  余寒消尽暖初回。
  梅花点遍无余白,
  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图还有其他“附件”,一是联语,即在图旁标出有关的联句;诸如“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图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还有绘图、印俏皮话的,比如画“老虎拉碾子”,印歇后语“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民俗趣谈

[这个贴子最后由蓝色忧郁在 2004/01/11 05:09pm 第 1 次编辑]

中国民俗中的狮子
从历史上看,华夏化的狮子是芸芸众生喜闻乐见的形象,普及城乡,妇孺皆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俗的文化内容。举其著者,则有舞狮、糖狮和雪狮三项。这些唐宋时代的遗风余韵,到现代仍传承未废,是值得加以回顾的。
一.舞狮
狮子舞自唐代以来盛行于中国民间,遍及南北各省。据《新唐书·礼乐志》,当时的"五方狮子舞",艺人和道具均有定制:
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抹,谓之狮子郎。
参照其他文献,可对"五方狮子"作两项具体分析:第一,狮状。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这样描写:"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现代的"醒狮",就是以此为雏形的。第二,狮色。五色之中,"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触犯禁忌而吃了大亏:"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
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提炼,狮子舞已经褪尽酉域色彩,变成群众性的中华风俗舞了。在逢年过节或迎神赛会的喜庆活动中,舞狮出场,司空见惯。当然,南北风俗各异,舞法也不尽相同。在清代粤东地区,"舞"与"武"相结合,可说是中国舞狮艺术的奇葩。张心泰笔下的同治年间(1862-1874)潮州狮子戏,是颇能开人眼界的:
潮嘉新年有舞戏,以五色布为狮身,狮头彩画。如演剧式:一人擎狮头,一个擎狮尾。一个戴大头红面具,裼裘短衣,右手执竹梢,左手蒲葵扇,为沙和尚。别一短小精悍者为小鬼,蒙鬼面。随行十余少年,手戈盾叉棒之属,红巾结束,鸣锣杂沓。于正月朔日至各村庄人家家庙参谒,谓之"狮参"。是日参拜而已,不使拳棍。至初二日以后来者,则沙和尚与狮交战,战华出竹架,令小鬼跳之,为小鬼跳架,再弄拳棒则请少年齐至广场,各逞武艺。始交拳技,继以戈盾叉棒,最后则攒刀:设大桌,尖刀矗其前,**捷少年超逾桌,刀尖摩腹,危若剖分,观者心怖气詟。盖即古雅礼意。然习俗相传则日"狮者师也",乡人岁晚无事,习武艺,习必延师指示,借狮戏为名。像这样的狮子舞,已经将舞蹈、杂技和武术熔为一炉。难怪在现代的潮州方言里,武术教练被称为"拳头狮父"了。
二.糖狮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讲究色香味,而且非常重视造型美。北宋汴京(开封)的饮食店已经出售"狮子糖"。到了清代,糖狮风靡江南各地,孔尚任有诗吟咏:"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朱桔黄橙香者橼,蔗仙糖狮如茨比。"糖狮是"兽糖"中的一种,其制法包括熬糖、入模、脱胎等工序,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有详细记载,见《天工开物》卷上"造白糖"法。
三.雪狮
顾名思义,"雪狮"之戏属于北国风光。北宋的贵族之家,每逢隆冬,开筵宴乐,塑雪狮是一种豪华的排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O记其事云:"是月(十二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雪口(原缺一字)以会亲旧。"尽管用瑞雪塑狮,寓有吉祥之意,但无法持久,气温一升就非溶化不可。对此,宋诗中也偶有讥讽。宋代赵德麟《侯鲭录》卷八引张文潜《戏作雪狮绝句》云:"六出装来百兽王,日头出后便郎当!"所谓"六出",既是"雪花六出"之略,又是唐宋狮子戏的术语。请看中唐高僧药山(惟俨)和云岩(昙晟)谈禅的一段对话:
药山问:"闻汝解弄狮子,是否?"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曰:"我亦弄得。"师曰:"和尚弄得几出?"曰:"我弄得一出。"师曰:"一即六,六即一。"
"六出"即是六套,组成一个狮子戏的系列。和尚也擅此道,可知狮子戏为僧俗所共好。
除节庆宴乐的场合外,狮子在殡葬礼俗中也扮演独特的角色。清代济南民间,出殡有"送狮豹"的吊祭仪式:
殡期至亲及最契之友送狮豹:狮豹者,用花毯作身,木作首尾,一人裹于其中。开吊时,列于大门左右。及启灵,狮豹先人于灵前舞蹈。丧家先备制钱一千或两千,置于灵几。舞蹈毕,卧于旁,从腹中出小狮讨喜钱,即攫几前钱而去。间有用数人假戏场衣冠,于狮豹舞毕演戏一折,然后启灵。此等乡间皆亲友为之,城市有用贫人者。近于鞭子巷设狮豹局,然用之者犹谓之"请",不得出钱雇赁。狮豹送葬不及坟。
狮子不仅融入人事的哀乐之中,甚至还被视为耕畜的保护神。清代成都曾流传过这样的《狮王神疏》:
伏以狮为百兽之尊,尊者莫如狮也,况狮而神乎!我境狮王尊神,历神显圣,六畜有病,符水多灵,可云利物利人,惟是无灾无害。今某家有牛受病,水草不沾。特备香楮等敬析尊神降敕符水,俾其服之,有力如虎,不染瘟灾,大武如 龙,长生水草。群物叨爱育之德,益显仁民之思矣。谨疏以闻。
据上引证,可知在民间传统中,狮子被视为哀乐与共,利物利人的神秘力量,这是华夏狮文化区别于西域狮文化的历史的和民族的特色。
狮子形象的华夏化,从移植、归化到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心血。潜移默化之后的中国狮,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堪称"中华一绝"。它的独特面貌,并不是套用"神似"的传统画论所能解释的。正如以上的论述所表明那样,狮子形象之所以大放异彩,完全是由于输入华夏文化的血液。既保存狮子威武的气派,又赋予它祥和的面貌。到了近代,威而不怒的狮子,便成了中华民族觉醒的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民俗趣谈

小时候,过年可热闹啦~
可以放爆竹、花炮。
还可以走亲戚,领压岁钱~
但是广州这,不准放爆竹
又没有亲戚可走,越是到年过节
越是冷清~:(
偶在广州已经过了两次年了
但愿这次会有惊喜哦`:)

来几段春节民谣,呵呵~~~`
   有民谣记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吃了腊八(腊月初八)饭,
就把年来办"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
"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灶神,俗称"灶王爷"。据《准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清末明初以来,北京市面传有所谓善书,其中有"灶王爷"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
民间盛传:"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
北京童谣传:"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
"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徽州民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民俗趣谈

关于"福"字倒贴
在民间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8-26 16:5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1-1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民俗趣谈

    忧郁开头的FLASH真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03:57 , Processed in 0.0810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