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9|回复: 14
收起左侧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寒气至极接着万物萌发

大寒之际话养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

  冬季是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为止。根据祖国传统医学,冬季,五行属水,五方属北,五脏属肾,冬养肾,护心。

  冬天的养生之道,就是养阴之道。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趋向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元”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冬季养生要以养肾、养藏、养阴为总的原则。

  情志养生

  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精神内敛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当心理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证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证,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养生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盛的肾水更亢盛,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五行水克火)。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至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二,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证。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易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运动养生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但是,冬天的运动量应该以微汗或不出汗为宜,目的就是以防阳气外泄。冬天如果剧烈运动,就可能出现突发性心脏病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大寒时养生———养肾、养藏、养阴、养脾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00度时为大寒。这个时候气温较低,五脏六腑一方面要有充分的养分抵御风寒,又要迎接立春的生发之气,此时补气养血,濡养脏腑最为要紧。同时,由于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脾所主。所以,大寒的养生原则除了遵从冬季养肾、养藏、养阴的总原则外,还要特别注意养脾。脾是主管“粮仓”的。

  饮食养生

  在大寒期间,除了正常的冬季进补食品:牛肉、鹿肉、鸡肉、鳝鱼、韭菜、核桃、荔枝、榴莲、燕窝、大枣、蜜糖、小麦、粟米、糯米等外,于大寒当天和第二天,连服两天“大寒养生汤”,对身体有非常好的效果,每天2次,每次60至120毫升。最佳服用时间为酉时(17至19时)。其主要组成:党参9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2克、大熟地12克、当归6克、川芎3克、白芍6克。以红糖水为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运动养生与经络养生

  运动养生与经络养生的核心是:保持肾、脾、肺三经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运动的润顺和通畅,使肾、脾、肺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出入保持相对的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旺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在大寒的前中后三天。最佳时间为酉时(17至19时),用温热的水浴足温经6至12分钟,然后用拇指或食指点按涌泉穴(肾经的原穴)、太白穴(脾经的原穴)、太渊穴(肺经的原穴)各36次,调补肾、脾、肺三经的阴阳、气血平衡。

  第二,在大寒前中后三天。把手搓热,温煦命门、关元穴。最佳时间为:酉至亥时(17至23时)温煦督脉命门穴,温补一身之元阳;卯时(5至7时)温煦任脉关元穴,温补一身之元阴,增加生命的动力。

  第三,在大寒至立春期间。每日早晚最佳时间:寅至卯时(5至7时)和亥时(21至23时),两手按臂侧,屈左腿以左足垫臀下(右腿仍自然伸直)。稍停后,伸左腿、屈右腿。如此左右交替各3至5次,然后叩齿、鼓漱、咽津、深呼吸各2至3次。可防治经络滞气、舌根强痛、身体不能动摇或强直、股膝内肿、臂部小腿足背疼痛,腹胀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腹水、足肿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养生篇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经文阐述了女子生长、发育、衰老的规律,并认识到肾气、天癸在性功能的成熟与衰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前人认为,女子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如月经、妊娠、产育、哺乳都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校注妇人良方》曰:“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可见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不无道理。而血的充盈主要取决于肝、脾、肾的功能旺盛,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生血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是为“月经之本”,而精血充足,经、孕、产、乳才会正常。妇女的另一特点是情绪易于波动,每遇思、恋、憎、爱、妒、忧情绪往往不能自制。
《校注妇人良方》指出:“积想在心,思虑过度,多致劳损。…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经先闭。……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由此可见,情志因素对妇女的影响极大。这里告戒大家在“经前”和“经期”都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否则,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逆乱,加重“经期”不适,导致月经失调、闭经等症。另外,月经期应适当活动有利于气血条畅。

    更年期的妇女(45~50岁进入更年期)生理机能由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按中医理论,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导致阴阳失调而症见头昏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抑郁焦虑,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如果调摄适当,就能避免或减轻症状,缩短反应时间。所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排除紧张恐惧、消极焦虑的心理障碍,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怡情养性,保持乐观情是平安度过更年期的关键。这也是历代医家对妇女养生所提出“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的原因。

    对妇女养生中饮食调养的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常用的药膳有:

    当归生姜羊肉汤:(选自《金匮要略》)

    [配方] 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 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功效] 温中,补血,散寒。

     

    红杞田七鸡:(选自惠安堂滋补药膳方)

    [配料] 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 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月经、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萝卜丝:

    [配料] 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罗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

    [功效] 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胡萝卜中含有“琥珀酸钾盐”,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高血压患者也可榨汁饮之。)

     

    牛奶粥:

    [配料] 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 粳米掏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大火煮费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继续煮至成粥。

    [功效] 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中国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挖,吃一大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早上起来第一眼看见云水姐姐的爱心糯米饭,感动,感激。。
谢谢云水姐姐!
问好,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下面引用由春暖画三月2006/01/21 04:55am 发表的内容:
挖,吃一大口:)
欢迎新朋友,春暖画三月,快了~
问好,祝福三三九九~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看上去有点象盖饭或拌饭。
唔,云水姐姐,好不好详细说说你的制作过程?
我也想学做。解解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下面引用由春暖画三月2006/01/21 04:55am 发表的内容:
挖,吃一大口:)
呵呵~~~~~~~~~~~
弟弟跑这来吃姐姐做的糯米饭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下面引用由淡月咏梅2006/01/21 08:35am 发表的内容:
早上起来第一眼看见云水姐姐的爱心糯米饭,感动,感激。。
谢谢云水姐姐!
问好,冬安~:)
西西~~~~~~~~~~~~
大寒吃了糯米饭就不怕寒冷了:)
有梅子妹妹的问候惦记——冬日暖流,温暖:)
抱抱~~~~~~~~~: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下面引用由箫筱2006/01/21 09:24pm 发表的内容:
看上去有点象盖饭或拌饭。
唔,云水姐姐,好不好详细说说你的制作过程?
我也想学做。解解馋。:)
箫筱好,欢迎你的到来:)
到水区多灌几瓢你就能倒回来这版看设置是100的帖了:)
本来这要在另一帖里才加制作方法的:)
你那么想做,就告诉你:)
很简单的:)
一、煮糯米饭
1、把图片里的材料都洗干净切丝或粒,炒熟和调好味道,备用;
2、把糯米饭煮好,糯米太粘,可以适当加十分之一平常吃的米一起煮,煮的时候适当放一点的盐和一点点的糖;
3、把煮好的糯米饭摊凉一点后(热的话太粘不好炒),和备好的材料一起炒均匀就OK了;
4、想卖相好一点的话,可以加点酱油调味,但口感会发酸。
二、生炒糯米饭
1、1、把图片里的材料都洗干净切丝或粒,炒熟和调好味道,备用;
2、糯米洗干净后用盐和糖拌一下;
3、放一点油和水下锅,然后把糯米到进锅里,盖上盖子,两三分钟后,看水干了就揭开盖子,动手炒,炒的过程中适当洒一点点的水,一直炒到糯米熟为止;
4、把备好的材料和炒熟的糯米饭一起再炒均匀就OK了。
PS:煮糯米饭没那么上火,适合有老人、小朋友;生炒糯米饭很香口,但容易上火,手也会超酸疼,但真的很好吃:)
温馨提醒:一次不能吃太多了,不好消化和容易产气: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谢谢云水!
既详尽又体贴!

糯米不易消化,前者煮糯米的方法很常见,后者生炒倒新鲜,可为什么好吃的会上火?
难道长出痘痘来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不客气啦:)
广东人是习惯了是吃清淡的蒸、煮和煲汤,对于煎、炸、炒都认为容易上火,不习惯就容易长痘痘、咽喉发炎,习惯了也就没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问好云水姐姐,新年快乐,合家安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传统】〓※〓大寒,吃糯米饭和养生〓※〓

呵呵~~~~~~~~~~~
才看到梅子的祝福:)
云水收下了,也珍藏好了:)
同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5-16 11:46 , Processed in 0.084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