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66|回复: 22
收起左侧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1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燕呢喃在 2007/02/20 09:35pm 第 6 次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好漂亮的中国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喜欢就拿去,哈哈哈……

-=-=-=- 以下内容由 燕呢喃2007年02月20日 04:09pm 时添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下面引用由燕呢喃2007/02/20 09:14am 发表的内容:
喜欢就拿去,哈哈哈……
那晚生就不客气了,全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图片失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我这里看得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晕,我换了台电脑也看不到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小燕辛苦了:)
可姐姐看到的全是一个小猪猪后面说:此图片链接已失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下面引用由云在天水在瓶2007/02/20 03:25pm 发表的内容:
小燕辛苦了:)
可姐姐看到的全是一个小猪猪后面说:此图片链接已失效:(
非常郁闷ing……
请斑竹删了吧,很多人都看不到,就不要占用资源了。呜呜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7/02/22 02:15am 第 4 次编辑]



不要删了呀!
这是喜庆吉祥的帖呀:)
等等,姐姐马上去翻翻百宝箱看看:)

到这里慢慢挑选喜欢的搬过来吧
http://www.iecool.com/photo/2/322_0.htm
http://www.ds.zj.cninfo.net/zhongguowenhua/zhongguojie_main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我刚开始也看不到,不过点击"此图片链接已经失效"就会另外打开一个网页,然后再点里面的网址就能看到图片了........
现在已经能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我不会改变图片尺寸!呜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小燕
那里有一百多张图片
你挑选你喜欢的
双击小图
出现大图片
右键___属性
把图片地址COPY下来
就可以了*^_^*
不用改变图片尺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谢谢姐姐,这次再看看!
最后一款小燕也会,改天给姐姐编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下面引用由燕呢喃2007/02/20 09:38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姐姐,这次再看看!
最后一款小燕也会,改天给姐姐编一个!
漂亮,喜庆!喜欢
别操心了,有时间多休息*^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看到了,很漂亮,喜庆~~~
谢谢云水和燕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是小燕辛苦了:)
传统的东西就是好看耐看和百看不厌!
继续欣赏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这个贴子最后由燕呢喃在 2007/02/21 09:2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云在天水在瓶2007/02/20 11:07pm 发表的内容:
漂亮,喜庆!喜欢
别操心了,有时间多休息*^_^*
一直在休息,我又胖了……呜呜呜
下面引用由淡月咏梅2007/02/21 09:59am 发表的内容:
看到了,很漂亮,喜庆~~~
谢谢云水和燕儿~
:)
不好意思了。哈哈哈……
下面引用由云在天水在瓶2007/02/21 08:08pm 发表的内容:
是小燕辛苦了:)
传统的东西就是好看耐看和百看不厌!
继续欣赏中……
云水姐姐给我好多图片,怎么只是我一个人辛苦!姐姐不仅有百宝箱,还有万花筒!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下面引用由燕呢喃2007/02/21 09:24pm 发表的内容:
一直在休息,我又胖了……呜呜呜
云水姐姐给我好多图片,怎么只是我一个人辛苦!姐姐不仅有百宝箱,还有万花筒!哈哈哈……
呵呵~~~~~~~~~~
胖可是福气哦:)
姐姐是超级胖胖的——只要胖得健康就没问题了:)
姐姐有百宝箱和万花筒也要小燕自己去翻自己去转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贺帖]喜庆如意——中国结

<><FONT color=&#35;800080>        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唐代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寓意永结秦晋之好。经过几千年时间,绳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FONT></P>
<><FONT color=&#35;800080><BR>  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最早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之法。中国人一向有佩带饰物的习惯,饰物基本上都*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古人有将印鉴佩挂在身上的习惯,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而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纽,可以系绳以便于手持。古人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同心结”。</FONT></P>
<><BR><BR><A href="http://www.iecool.com/photo/show/323/27538.htm"><IMG alt=中国结图片 src="http://www.iecool.com/uppic/2004-11-13/088zgj/zgj2_077.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A></P>
<P><BR><FONT color=&#35;800080>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FONT><FONT color=&#35;800080><BR>  它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           <BR>  它是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            <BR>  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BR>  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FONT></P>
<P> </P>
<P><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19563839.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19563839.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BR></P>
<P><FONT color=&#35;800080>          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FONT></P>
<P><FONT color=&#35;800080>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如今,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尽在眼前。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FONT></P>
<P> </P>
<P><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194197141.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194197141.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BR></P>
<P><FONT color=&#35;800080>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嗖剩敖帷本陀卸嗝辞П渫蚧?“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而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FONT></P>
<P> <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02223269.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02223269.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BR><FONT color=&#35;800080></FONT></P>
<P><FONT color=&#35;800080>【服饰之结】<BR>  让我们再纵观中华服饰五千年的历史。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绶”、宋的“玉环绶”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传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应用的历时之久、包罗之广。</FONT></P>
<P> <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12164329.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12164329.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P>
<P><FONT color=&#35;800080>【吉祥的“音结”】</FONT></P>
<P><FONT color=&#35;800080><BR>  中国结的取意如其他中国艺术般多利用自然形态、谐音而取其意,如用“吉字结”、“馨结”、“鱼结”结合就成为“吉庆有余”的结饰品,以“蝙蝠结”加上“金钱结”,可组成“福在眼前”等。以此类推又延出了“长寿安康”、“财物丰盛”、“团圆美满”、“幸福吉祥”、“喜庆欢乐”等祈福的内涵,被作为民间祝祷的符号,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FONT><BR><BR><BR><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14914416.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14914416.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BR></P>
<P><FONT color=&#35;800080>【神灵之结】<BR>  中国结中还有一类被认为是通神灵的法物,可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却阴护阳等功效,如“吉祥结”、“盘长结”等,这类“结”作为凝聚着神秘宗教观念的护身符,在民间得以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一定的传承机制。这大概也是之所以“结”文化生生不息的缘故之一吧。</FONT></P>
<P> <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22631107.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22631107.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P>
<P><FONT color=&#35;800080>【时尚之结】<BR>  中国结的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整造型。一根数尺见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巧,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有致、<BR>  连绵不断地编制而成。<BR>  如今巧手的人们看中它这种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把它重新定义为项链、手镯、耳坠、头饰、发夹等等诸如此类的服饰配件,发挥其作为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FONT><BR><BR></P>
<P><BR><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24761893.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4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24761893.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P>
<P><FONT color=&#35;800080>【源】   <BR>  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所以,不用考证,追溯中国结艺的渊源也一 <BR>  定是从远古年代的结绳纪事开始。   <BR>  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表示着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是吉庆有余的缩写等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古代诗人的词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其时的盛况。</FONT><BR><BR></P>
<P><BR><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31168760.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4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31168760.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FONT color=&#35;800080>【承】   <BR>  也许咖啡喝多了就觉得平淡,也许忙碌久了就希望有沉淀和积累。大约在90年代初,现代人被一种怀旧思绪牵引着,开始对传统的搜寻———结艺自然被发掘出来。<BR>  不过,现代结艺早已不是简单的传承,它更多地溶入了现代人对生活的诠释,加进了现代人的巧思。人们更注重了结艺体现的现代装饰意味,将木艺、年画等多种技巧与结艺结合,使今天的人们更乐于接受。 <BR>  中国结艺分大型挂件、小型挂件,因其涵义不同,所挂位置也不同。以前人们多挂于家中墙壁或门上,现在有车的人多了,结艺于是也成了一种车饰。</FONT></P>
<P> <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34642200.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34642200.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P>
<P><FONT color=&#35;800080>【艺】   <BR>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BR>  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么一根丝绳,它的变化多着呢! <BR>  在商场里,记者曾见到一位编织结艺的姑娘,只见一根红丝绳在手中穿梭,不一会,小小的平安结就完成了。她告诉记者:结艺是用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变化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绳完成的,而且成品的造型是上下左右对称的。   <BR>  在结艺的两大类———吉祥结和服饰结中,吉祥结古时候常用在庙宇的帐幔和僧人的袈裟上,因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消灾、逢凶化吉而命名;服饰结多用于人们的穿着上,如手链、腰带等。人们根据基本结的形、意命名,并用其他表示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来编织各种各样的结艺饰品。一般地说,用来结艺的丝绳有100厘米长、4—6毫米粗。</FONT><BR><BR></P>
<P><BR><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4979386.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4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4979386.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P>
<P> </P>
<P><FONT color=&#35;800080>【祈】 <BR>  悄悄地,中国风刮了起来。  <BR>  于是,街头巷尾,我们常常会看见时髦的女孩子身着传统的中式衣服:精致的盘扣、织锦的质地,让人一望之下,隐约品到了远古的神秘与东方的灵秀,遐想一番。<BR>  于是,挟着中国风,我们看见了那散发着传统芳香的中国结艺也许是沉淀得太久,她的古色古香,让人不禁神往。</FONT></P>
<P><BR> <BR><A href="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43263637.jpg"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title=dvubb style="WIDTH: 500px; ZOOM: 5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7-2/200721918243263637.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BR><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8 16:52 , Processed in 0.0898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