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8|回复: 113
收起左侧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草野吴钩在 2004/10/19 03:53pm 第 34 次编辑]

【历史】纪念的纪念,写在古龙离开我们的第19年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一代巨侠古龙离开了我们,到如今已是十九年!十九年来,我慢慢的长大,也已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忘怀,但对先生的痴情却总也挥洒不去,那份记忆也越来越浓,终于化不开了。前阵子,一个网友给我寄来一首词:
《兰陵王——金陵回望》
回头望,江南不是烟雨。
为谁说,生生世世,拈取清景传画图。
秋重冷漠里,委婉一听陈曲。
鸟再来,山林依旧,几代歌哭着水去。
低映黄颜色,撩叶与飘花,墙角吹舞,
少年意气病江湖。
那一剑风情,填怀落拓,小楼曾经凝然久,
人淡应如菊。
浅漫,因当初。
大言英雄事,侠客衣襟,飞刀出手入虚无。
赌前尘离迷,输了承诺,换掉幸福。
许多年,此时路。
看罢后,思绪纷至沓来,十数天前就记起了今天的十九年前的事,仿佛那还是不久前发生的事。
我的心情是沉痛的。





古龙是一个真正的为人,真正的文如其人的人。曾不止一次,不止一个地方,我说,人就要活的真实,做文人就要如自己书写的人,做学生就要像个学生,依次类推。当然,是不是,做到了这样就是真的活的真实,也很难说,我永远没有先生的那种魄力,敢言天下先。说先生是本分的文人,这里说的是他是自己写的那类人,是我们很久就期望的那种言行合一的人。古龙很好酒,不能一天无酒;他很好女人,不能一天没有女人;他还爱看书,家中堆着很多书;最重要的,古龙好客,爱交朋友。但是。先生也和他小说中的人一样是个孤独的人,是寂寞的,是那种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人,是那种总是无家可归而又处处有家的浪子。在古龙的身上,任何人都能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钱财如粪土。这些是所有爱先生的人都知晓的,我就不多说了。事实上,先生的为人,他的高风亮节又岂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的明白的!





十多天前,我还在奋斗,是写金庸一点东西。但当我记起先生的笑貌时,我再也无法握紧笔锋了。“握紧笔锋”四字是古龙写的最后的四个字,由此我们看到一个写作的巨人的思想是多么的豪迈了。其实先生也是斤斤计较的,不然他不会去握的那么紧!但是,那背后的故事却告诉我们先生的执着!那种对于真理的执著!对没有完成的事业的执着!我没有见到过比古龙更执着的人,真的没有。在先生住院的日子,他用口述写下了《风铃中的刀声》,那种毅力可想而知!才离院,先生就又端起了自己的酒杯,不久又在次住院,又喝,又住,再喝,在住。如今回想起来,又时候真的觉得他是个傻子,不是一个傻子,怎么会这样?!!但,梦回江湖后,面对《小李飞刀》,面对《楚留香》,面对《三少爷》我才觉得自己才是傻子,心中的沉痛岂是酒杯可以解决的,但是不用酒杯,又能用什么去解决?!!在此,我再次敬仰先生,是你让我们知道,对待非人的世界,我们的无法逃避。那心做的自由港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是在先生的小说中,而先生的,却在梦中,在未来的“笔峰”中。





先生不仅是个文人,还是中国式的文人。很多人提起先生总认为他的欧化思想很浓。我要说的是,他的欧化思想的确很浓,他也一直在吸收西方的文艺思想来进行创作;但先生骨子里是流的中国的血,且不说他是江西人,单他笔意中流露的就是对中国的关爱,对传统的热爱,他对中国历史的看法绝对不会少于金庸和梁羽生,只是他把笔锋对向了人性、人生、人情、生死、快乐、痛苦、友谊、爱情等这些人的东西。他写的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从新疆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的所有的中国人。他是要走出历史的闭塞,用心灵去道出掩盖在日常生活中的真理。





先生写了很多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小说我看过的有将近百部,其中不乏别人代写的作品;而散文或许是我特别爱先生的缘故,在网上,在网友的介绍上看了一些在内地很少见到的作品,如《不是集》、《谁来与我干杯》等。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我体会最深的不是别的,还是上面说的,是“文如其人”。李寻欢是谁?是古龙。古龙常为了朋友而把自己心爱的女人给了朋友,古龙也为了喝酒留下了一生的病(寻欢有肺结核),古龙有一手好笔,有些人说他的位子排在金庸梁羽生之后,这没什么,李寻欢不是照样打败了排名第二后来排第一的上官飞虹了吗?三少爷是谁?是古龙。古龙年少离家出走,后来也曾寄人篱下,也曾流落红尘,也曾关心那些孤儿,甚至在死后将几千万的遗产捐给了孤儿院,后来他还是三少爷,被人差点砍死,再后来扬名天下,也交了白道黑道不少朋友,最重要的事古龙也有三少爷的那份不“光明磊落”留下了几个孩子。香帅是谁?小风是谁?阿飞是谁?沈浪是谁?萧十一郎是谁?傅红雪是谁?叶开是谁?都是先生!!!





台湾著名评论家胡正群这样评价古龙小说的业绩:“古龙之前无新派。”做为一个典型的武侠迷,我以为这是比较中肯的。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更倾向于这种说法,毕竟梁羽生金庸还只是一个过度,只有到了先生手中,新派才是真的新了。无论是思想,主题,内容,还是形式。还是语言。先生的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在写下《猎鹰·赌局》后他再也没有新作,而《白玉老虎》也成为先生最后的绝唱。我想给出另外一种说法,他的结局是一个没有完的结局,因为他一直没有停下思索,他还是喝酒,他认为自己只是一时病了,不至于和我们永诀,还可以握紧笔锋,还可以继续写下去,还要去修改自己的作品……是病魔把先生拖走的!!还有,我认为先生之所以离开我们,是因为宿命。我总认为,是先生说了太多的真话,说了太多别人没有说的真话,正如《易经》中所道出的那样,古龙是那招“亢龙有悔”,是到了最高的境界了,而他却还不自量力,还要爬更高的高峰,还要写更好的书,所以,死神终于带走了他。--天妒英才!!!





抬眼向窗户望去,日已偏西。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让我在次忆起先生对流星的看法:“两个孤交绝世的剑,两个孤交绝世的人,又怎能不惺惺相吸!两个孤交绝世的剑客,就像两颗流星,如果相遇了,就一定会撞出惊天动地的火花。这火花虽然在一瞬间就将消失,却已照耀千古!”我的生命中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我不是手握那把孤交绝世的剑的人,也没有发现还有多少能够有如先生这样明亮的流星。先生是寂寞的,他的对立面就是一个人,金庸。只有金庸站在先生面前时不至于辱没了先生,鲁迅不行,在武侠上面的成就,鲁迅排后面好几了,施耐庵不行,《水浒传》早就是很早以前的流星,那份光芒在今天看来已经很小了。乱曰:金庸武侠,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古龙不出,谁与争峰!!





“北风如刀,以大地为帖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这是《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的句子。多年以来,我遥以为当今天下,确实如斯。我不知道先生写下它时是什么感受,为写了这么好的句子而欢喜,还是为里面苍凉的意境而沉痛,或是为能够为本书坐点装潢而欲喝上几杯,或是因此而想起了自己过去的岁月、昔日的朋友而思绪万千。都已经过去了,已经几十年了,我问谁去?记得先生总喜欢问自己一些问题,“为什么在生命中流动的最美的一些韵律,总是不能长久?”“一个人拥有了一切,还有什么乐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他去奋斗争取的事?那么他活着为了什么?”“如果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这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个人为什么还要活下去,是不是因为他还想做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如果你明天就会死了,你今天会做些什么事情?”……那种思索时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我也只能是试着去接触罢了。还是想起了阿飞,这个我一直想忘记的人物。因为他太美好了,太善良了,而这个世界是没有太多美好、善良的。但是当他露出笑容时,我的心胸也开始广阔,就怎么也挥不去那份记忆了。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阿飞,我写道:“《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的怪诞、神秘、孤独、多情和他的那把不是“玩具”的快剑不知捕获了多少读者的心灵……”还记得他在开头是出现的场面,他说的话,寻幻说的话,还有那,谢安的侄女比之为“柳絮”的雪……





很迟了,是的,很迟了。
先生流下的路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还要沿着他的脚印一步一步的走,所以还是要去了。
晚来夜听风吹雨,风急,雨急,草野也急。
纪念先生更急。
还是沉痛。
先生说:“非关病酒,不在酒后。”
对,是这样的。
还是朋友说的好:
鸟再来,山林依旧,几代歌哭着水去。
低映黄颜色,撩叶与飘花,墙角吹舞,
少年意气病江湖。
那一剑风情,填怀落拓,小楼曾经凝然久,
人淡应如菊。
是为祭奠。


(写于2004年9月21日,先以狼色派贴榕树下。修改于10月17日)
另外许多朋友由于对金庸和古龙喜爱不同而有争论,我也写点自己的看法:
一直以来,我都想知道金庸和古龙的交往如何,他们见过面没有。喜欢武侠的朋友肯定会对这个有些兴趣的。这也可以算做“武林”的一段“公案”了~~金庸和梁羽生的交情肯定很好,交往也还可以,很多书里都可以找到资料,主要是他们的认识、同事、三剑楼随笔、金庸梁羽生合论、以及梁羽生回香港寻亲访友等事,而古龙和金庸的交情却少有耳闻。
而今天,我却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他们见国面的——古龙曾经参加过一个金庸小说的座谈会。下次我把资料放上来(在钟晓毅、费勇编的《金庸传奇》的附录里,似乎是406页。)。而这个座谈会一定在台湾。那么时间就可以锁定在1973年到1985年之间了。原因一是,古龙没有去过香港,从古龙离开香港后,(古龙一直想去香港,但是他的小说和拍的电影电视没有交税,所以怕在香港被扣留~`)二是金庸是1973年才第一次到台湾,而古龙又是1985年离开我们的,所以时间和地点就可以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定下来了(那篇文章没有注明时间),以后有机会的话肯定可以确定更精确的时间地点的。我猜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肯定是在1973年,因为那次金庸是以一个记者身份访台的,并会见了很多台湾文艺界的人物,而古龙当时不仅名气很大,还正在《明报》连载《陆小凤传奇》,所以我有这个猜测。以后的交往就不怎么清楚了。另外的交流是我看到有文章说金庸和古龙之间写过一些信笺,曾讨论过剑和刀的一些看法。还在林保淳(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文章看到古龙怎么对金庸推崇的一段话。再就是金庸在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的《新古龙武侠小说全集》里在扉页里写的一段话,里面也谈到古龙的“文如其人”和金庸自己的伤悲,毕竟就像我文章里引用的古龙的话说的孤交绝世的人的“惺惺惜惺惺”。
古龙是不是“侠之大者”,我也不好说。就我个人的想法,我认为古龙未必说的上侠,至于大者更是未必,因为我更本就不怎么认为古龙写的人物有多少是侠,他写的是夸张和放大后的人生和人性等,当然侠的一些成分还是有的,不是全部,不过他写的人物一半是侠客还是可以这么说的——还是不能定性,我也很矛盾,这个问题还没有考虑好。~`~`反正古龙的侠客不纯,(金庸的侠客也不纯,梁羽生的人物相对来说纯一些)所以,古龙也不是侠客了,至少,古龙是不会武功的~~古龙是最典型的书生。这一点我誓死承认!!


以下是一些古龙的照片和他与金庸等人交往的一些资料!
古龍在一次討論中兩度談及金庸
古龍:在全世界的中國人當中,金庸先生的影響力在我認識的朋友中無出其右者。他作品中深思熟慮的看法,在中國小說史及思想史上都具重要的地位。五四時代是反傳統主義的,我們現在寫武俠小說的人卻是去認識傳統,我希望年輕一代的讀者能藉著金庸先生而認識中國的傳統。
  金庸:我想,從認識傳統中去堅定中國的精神及信念是我們所應當努力的。
  談到武俠小說應有的地位,它衹是目前還相當受到歡迎的一種小說形式,同時被大家普遍接受。我們應當充實它,並且加深它的價值。
  中國傳統的小說形式並非衹有武俠小說,武俠僅是章回小說的一種。章回小說之外,還有一種短品如《今古奇觀》,也是傳統的一種文學形式;《聊齋志异》這種短篇小說也是既有的文學形式。
  傳統文學形式現在已被普遍接受,藝術方面,傳統的舞蹈、戲劇、樂曲等也被普遍重視。傳統仍是中國知識分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五四時代,知識分子認為西洋的小說形式才正統,而非難起章回小說,事實上,章回小說仍受大家普遍喜愛。這說明了傳統在一般人心中的地位,這種現象值得每一個人去正視它。
  羅龍治:我十分贊同金庸先生的看法。清朝末年的情況使中國人感覺到一切都不如人,那個感覺是不對的。五四以後,大家模仿西方,固然中國傳統中有某些部分不好的,需要改變,但是西洋那套也不是我們需要的啊!文學形式亦然。到底大眾需要怎樣一種形式的文學呢?無可否認的,傳統中的武俠小說是最受歡迎及被普遍接受的。我想,一百年、兩百年之後,美國人最喜歡的仍是西部武打,而中國人最喜歡的仍將是武俠。
  金恒煒:中國文學的髮展模式,一般藝術都起自民間,然後經過文人的手,把它變成藝術品,但也因為如此,它開始慢慢僵化。武俠小說從平民出身,但寫武俠小說的人仍舊回歸到平民,它不會變成貴族文學,而永遠活躍在民間。這是武俠小說最優越的一點。
  金庸: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武俠小說學術化了,那武俠小說也就失去它的價值了。武俠小說普遍受歡迎的因素,是因為它具有傳統的小說形式,內容也是傳統的,它的道德觀與一般人的道德觀也趨于一致。西洋的小說雖然在文學上有其地位,但它描述的內容、表達的觀念卻不能很適切地為中國人所接受,即使是留學國外多年甚或居住國外的人也無法完全接受。這不是拿武俠小說與西洋小說來比較好壞的問題,而是生活上、道德上、觀念上的不同而自然地產生接受上的問題。
  我最喜歡寫的人物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下仍不屈不撓、忍辱負重、排除萬難、繼續奮鬥的人物。這不是我刻意去這樣寫,而是我認為不屈不撓、忍辱負重正是我們中國人的形象。當然,其他的小說也可以表達這種形象、這種精神,但無可否認的的,武俠小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金恒煒:西洋小說裏,“衝突”是被描寫得最多的部分,在武俠小說裏,衝突也是非常的強烈,請問金庸先生,在您的小說裏是不是也喜歡把主角安排在這樣的衝突情況下?
  金庸:武俠小說基本上就是描寫衝突的,像兩種力量的衝突,兩種觀念的衝突,或是命運與人之間的衝突。“誤會”也是一種衝突。人類社會基本上是充滿衝突的,許多小說、戲劇也描寫它,武俠小說衹是更適合描寫衝突罷了。
  陳曉林: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固然描寫了人的貪婪,人的進取,人在衝突之下的爭鬥,但我更發覺到在這之中不經意地流露出我們中國農業社會中普遍地存在著的寬容的德性,這也是我十分激賞的一點。在現實生活上的許多方面,它都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啟示。我個人認為,這些年來在國內成功的作品之所以能吸引大家注意,大多是因為它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功。之所以成功,必然是具有永恒不變的因素,也具有環境上的因素,尤其是前者。永恒的價值是不可磨滅的,金庸先生對真理的追尋,對正義的堅持,是讓人深為敬佩的。這也就是金庸之所以為金庸之處。
  金恒煒:金庸先生小說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他的大氣魄,同時,他下筆之時帶著對人類的同情。譬如說有些人物,他在小說裏是個壞人,可是我們看起來又覺得他是非常可愛的,令人心靈顫動的。作為一個文學家,我認為應該有像他這樣寬厚同情的心靈,這樣下筆才可能寫出偉大的作品。
  全庸:“寬容”是中國民族性中很重要的精神,也是民族的必要條件。剛才談到寬容,我的《倚天屠龍記》可以說是比較集中地表現這種精神,其他的作品中,我也有意無意地表現這點。
  古龍:武俠小說有一點不易為人公認,甚至武俠小說的作者也鮮少意識到的,那就是武俠小說可以融合各種小說類型及小說寫作技巧。譬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就極富歷史背景,這點甚至不讓別的杰出的歷史小說專美。在《雪山飛狐》這部小說裏,金庸用了“羅生門”式以及其他方式的推理小說技巧,也突出于一般的推理小說。寫情方面,他寫小龍女與楊過的感情,也比一般的愛情小說更打動人心。




上面是古龙和倪匡


上面那个阿姨是朕莉莉,古龙的生母


古龙惟一婚生子熊正达(左)在记者会上,右为古龙生前好友王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与弟弟一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不知道这帖发在那里好,就水坛把,毕竟这里朋友多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偶顶.这个东西真是太好了地说啊。
偶喜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地一孤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0-1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他的书看得极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白玉老虎2004/10/13 08:46pm 发表的内容:
偶顶.这个东西真是太好了地说啊。
偶喜欢啊。
《白玉老虎》是先生最后的风铃绝唱,不知道为什么跑这里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孤鸿2004/10/13 08:46pm 发表的内容:
徒弟好文,应该在挖掘挖掘。深度还是不够。
谢谢师傅夸奖,只是怀恋古龙的文字才乱说几句,让师傅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地一孤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0-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孤鸿2004/10/13 08:49pm 发表的内容:
朕大学里一半学习。一半和古龙先生神交!~~~~~~~~钦此:)
哈哈,敢情师傅也是一古龙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花溅泪美2004/10/13 08:44pm 发表的内容:
与弟弟一纪念
呵呵,姐姐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就是知道今天会有此贴才来此闲游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8-26 16:5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孤鸿2004/10/13 08:49pm 发表的内容:
    朕大学里一半学习。一半和古龙先生神交!~~~~~~~~钦此:)
    向师父学习!
    向师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白玉老虎2004/10/13 08:52pm 发表的内容:
    就是知道今天会有此贴才来此闲游啊哈哈
    哈哈,畅意!!
    老虎,来为先生喝一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古龙?论坛里哪个?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这个贴子最后由草野吴钩在 2004/10/13 09:0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疏影横笛2004/10/13 08:46pm 发表的内容:
    他的书看得极少
    如果秋水是一武侠迷的话,不看先生的书绝对是小姐的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少商2004/10/13 08:56pm 发表的内容:
    古龙?论坛里哪个?哈哈
    诸葛和童话吧,有点先生的影子,不过感觉童话搞笑多而诸葛的起伏好却情节太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呵呵,俺没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纪念古龙离去第19年(全文完)

    下面引用由贝壳汗木2004/10/13 08:53pm 发表的内容:
    向师父学习!
    向师弟学习!
    向师傅学习就可以拉。师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22:26 , Processed in 0.0918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