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1|回复: 3
收起左侧

[转帖][公告]勿忘国难,国人当自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
    卢沟桥横跨永定何,属河北省宛平县管辖,距北平仅30里,为捍卫北平的屏障。驻守在平津一带的中国军队是第二十九军,总兵力约有10万人。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
    但日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宋哲元致电蒋介石,报告卢沟桥事变真相。
    同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
    同日,日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
    9日,北平当局与日军达成协议:(1)双方立即停止射击;(2)日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国军队撤至右岸;(3)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担任。翌日,中国军队撤退,日军不仅不履行诺言,反而大批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
    11日,平津当局与日军达成现地协定:(1)第二十九军代表声明向日军表示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及其他抗日团体的抗日活动;(3)永定河以东不驻中国军队。
    10日,各方纷纷报告,日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即将再发。
    11日起,日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日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此帖转自诗游天下,陈小岩的帖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公告]勿忘国难,国人当自强!

铭记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公告]勿忘国难,国人当自强!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皮肤黄如土地、记忆长如隧道的炎黄文明的承继者和享受者,面对某些先辈某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我必须说声抱歉。因为在这些日子里,我遗忘和忽略了一些本不该忘却的东西,如果不是朋友的一个电话,如果不是在消遣式的随意翻阅中,昏昏欲睡的眼睛碰巧撞到了一面公历时间的反光镜,我可能不会想起,即将到来的这个日子与平时的每一天有何不同。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种血火勾连的方式,以一种硝烟弥漫、哭声与怒吼交相映衬的方式,以歌唱和诀别的方式,以仆倒、挣扎、继之而起的悲壮姿态存在着。存在于千言万语归于沉寂的历史胸腔中,存在于产业流水线、网络平台、休闲式夜文化的拥有者们面前。在他们心中,属于它的悲愤和荣耀时代业已过去,业已被装订成册,成为类似历史记分牌上的一个人文标识。他们多半不会主动去怀想它,甚至无暇无兴趣去靠近它、结识它、抚摸和朗诵它。他们有着这样那样忙碌的借口,他们当然有理由选择疏离和淡漠,因为他们是和平的宠儿,是物质文明熏陶的乐天派、游戏人生派。
  必须承认,我的历史和责任自觉感,并不比他们先进多少。如果不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命中唤醒,我会同他们一样,只在七月七日到来的那一刻,在报纸和电视的集体回忆催促下,若有所思地瞟一眼它渐行渐远的68岁的沧桑背影。
  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我必须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是的,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
  在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尽早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让它知道,和平与享受不是上帝给予的,更不是从天而降的,我没有理由在先辈们的血泪遗音中,独啜欢娱、嘻笑取乐。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在它的雄壮节奏和音韵鼓动下,我没有理由不亢奋,没有理由不落泪,将一个男人的泪,献给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理想而战的光荣先辈,这是一种荣耀,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莫大荣幸。我期待穿越时空的心灵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质文明泡软的心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坚韧、执著而无畏。
  我还会和朋友们一起,在卢沟桥的石狮注视下,迎接它的到来。很惭愧,来北京两年多了,我还没去过那片历史阵痛之地,国民觉醒之地,战士奋起之地,我有责任带着一颗负疚的心,去那儿凭吊,去那儿缅怀,用中国式的心和魂去抚摸与眺望。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故事扑面而至,我会用一颗感恩的中国公民的心去恭候与迎接。我会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
我也跟着转一篇《7月7日不能忘却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公告]勿忘国难,国人当自强!

下面引用由弦悠筝怨2005/07/07 08:20pm 发表的内容: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皮肤黄如土地、记忆长如隧道的炎黄文明的承继者和享受者,面对某些先辈某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我必须说声抱歉。因为在这些日子里,我遗忘和忽略了一些本不该忘却的东西,如果不是朋友的一个 ...
在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尽早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让它知道,和平与享受不是上帝给予的,更不是从天而降的,我没有理由在先辈们的血泪遗音中,独啜欢娱、嘻笑取乐。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5 10:54 , Processed in 0.0767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