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8|回复: 1
收起左侧

智慧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5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性格与聪明乃发挥人之天赋资源的两个依托
凡欲使其天赋得到自然发挥者,须使其才华依托其性格与聪明二者。若只依靠其中一个,则只能获得一半的成功。光靠聪明成不了大事,你还得有一个适合你的聪明性格才成。愚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其行事不顾及自身的具体条件、地位,出身及朋友关系。
2、培养人们对你的依赖心理
神之所以成为神不在于人们顶礼膜拜其雕像,而在于人们诚心敬奉它。真正的聪明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人们感谢他。有礼貌的希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谢更有价值,因为心有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无非促人忘却。与其别人对你彬彬有礼,不如别人对你有依赖之心。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桔子被榨于汁水后往往由金黄变为渣泥。一旦对你不再有依赖心,也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经验启示给人最重要的教训是: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心理,不要完全满足其需求。此法甚至可使君王亦受你控制。但你践行此法时不可过分,不要只是引而不发从而使人误入歧途,也不要只为一己之利而无视他人病人膏肓。
3、不要显得比上司高明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要是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而至于产生致命后果。自以为优越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和人君嫉恨,因此,对寻常的优点可以小心加以掩盖,例如相貌长得太好亦不妨用某种缺陷加以抵消。大多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人)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君王喜欢有人辅佐,却不喜欢被人超过。如果你想向某人提出忠告,你应该显得你只是在提醒他某种他本来就知道不过偶然忘掉的东西,而不是某种要靠你解谜释惑才能明白的东西,此中奥妙亦可从天上群星的情况悟得: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
4、放手
放手,不等于不关心,只是我不能代替别人做事。
放手,不等于从此不管,而是明白我不该控制他人。
放手,就是不要提供所有答案,让别人从结果中学习。
放手,就是承认无能为力,因为结果如何不在于我。
放手,就是不再试图改变或责备他人,因我只能改变自己。
放手,就是关心而非操心。
放手,就是不要替别人补救,只是表示支持。
放手,就是不要批评,让对方保有尊严。
放手,就是不要操纵结果,让别人自行决定。
放手,就是不要过分保护,让别人面对现实。
放手,就是不要否定,只是接纳。
放手,就是不要喷叨、叱资和争辩,而是反思己过予以改正。
放手,就是不强求凡事照自己的意思,而是接受现状,珍惜每一刻。
放手,就是不再批评或勉强别人,而是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放手,就是不为过去感到遗憾,而是继续成长,为未来而活。
放手,就是少害。怕一点,多爱一点。
5、弯弯腰,人生从此改变
传说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弯腰,这是一个连小孩子都会做的简单动作,但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不会,他们或是懒惰,或是孤傲,或是只顾抬头看天上的风景,而干脆忘记了……于是,他们就失去了许多难得的机会。
其实,一生中会有很多教你弯腰的人。孩提时,父母是教你弯腰的人,他们说:如果你总把事情拖到明天,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上学后,老师便成了教你弯腰的人,他们会对你说:请每天提着篮子出门,将一个个汉字、一个个单词、一个个方程式都捡进去,这些都是珍宝。步入社会,领导又成了教你“弯腰”的人,他们的忠告是:无论山有多高,也只在攀登者的脚下;无论路有多远,也总会走到终点。然而更多的时候,你自己才是真正教你“弯腰”的人,只有自己才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我该怎样做?人生中我捡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虽然你可能会失去现在,但绝对不会失去自我。
只需弯一弯腰,也许你的人生就从此改变。
6、让理想转个弯
 他是一名农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作家,为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十年来,坚持每天至少写作500字。每写完一篇,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润色,然后再充满希望地寄往各地的报纸杂志。遗憾的是,尽管他很用功,可他从来没有一篇文字得以发表,甚至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有收到过。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一家刊物的编辑寄来的,信里写道:“看得出你是一名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过于苍白,不过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就是这封退稿信,点醒了他的困惑。他毅然放弃写作,而转向练起了钢笔书法,果然长进很快,现在他已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他让理想转了一个弯,继而柳暗花明,走向了成功。
奥托•瓦拉赫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下了如是结论:该生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于是他又改学油画,谁知他对艺术的理解力也很差。后来,化学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试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试学化学。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其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以致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一个人要想成功,理想、勇气、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错综繁复的人生路上,如遇到迷途,要懂得舍弃,更要懂得转弯!
7、人生四堂必修课
  第一堂课: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在护理学校学习时,一天,老师忽然在课堂上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我很轻松地答完了大部分考题,但看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想老师可能是在和我们开玩笑,那道题是这样写的:"我们学校清洁女工的名字是什么?"我曾多次看见过那位女工,也能描述出她的模样,但我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呢?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后来老师对我们说:"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人。每个人对你们都很重要,他们值得你们去关心,哪怕只是向他们微笑一下或问声好。这就是我出这道题要告诉你们的。
    第二堂课:随时随地帮助别人
    一个大雨倾盆的深夜,一位黑人老太太的车出了故障,全身湿透的老人焦急地站在高速公路旁,希望能有好心人让她搭便车进城。车一辆一辆地过去,但没有人停下。正失望之际,一个年轻男子的车停住了她身边。这位年轻人把老人带到一个加油站,并帮她找了一辆出租车,亲自将她送上了车。告别的时候,老人坚持记下了年轻人的地址。
    一周后,年轻人吃惊地收到一台非常高级的彩色电视机,上面还贴着一张精致的卡片。卡片上写着:"非常感谢您那天在高速公路旁给我的帮助,您的帮助使我能在丈夫弥留之际见他最后一面。"
    第三堂课:障碍有时也是机会
    古时候,一个国王让人在路上放了一块巨石,然后,他躲在一旁观察路人的反应。开始时,路过的人都绕道而行,有的人还大声抱怨,但却没有一个人动手把石头移开。后来,一个挑着许多蔬菜,使出全身的力气,把巨石推到一旁。农夫意外地发现,巨石的下面还压着一个袋子。他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金币,还有一张国王的纸条,纸条上说谁把这块巨石推开,谁就能得到这袋金币。
    第四堂课:认为值得便去付出
    一个妹妹需要自己的哥哥输血来救她。由于年龄小,这个孩子误以为大夫要把自己所有的血都输给妹妹,而救活了她,他就将死去,但他说他愿意。输血的时候,他躺在妹妹的旁边,微笑地看着妹妹的脸上逐渐恢复了血色,但他的脸色去慢慢地变地苍白起来。他颤抖着问医生:"大夫,我现在要死了吗?"在场的大人们这才明白,为了给妹妹输血,小男孩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只觉得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妹妹很值得,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8、智者的四句箴言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笑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着:"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默默思索着,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你留着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树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12:28 , Processed in 0.0775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