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0-20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踏莎行·乌镇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在 2005/10/20 01:10pm 发表的内容:
江南美景和悠久文化的揉合
——读古越隐士《踏莎行·乌镇》
久读隐士之诗词,渐渐地有了这样一种印象。两个字:严谨。
这种严谨表现在,一是对古体诗用语以 ... 蛙舵诗评的很好,我有汗颜之感,只有努力多发佳作以报.
关于昭明,是说其历史悠久,可见前面的资料,我再摘录如下:
乌镇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历代著名人物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宋朝就有进士17人、举人21人,清朝时,这里出了进士37人、举人119人。
银杏也同样,据资料:
幽静雅致的乌镇,还有一则铿锵激昂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唐朝将军乌赞,受朝廷之命讨伐叛军至乌镇时,不幸遭到叛军的暗算,连人带马跌入陷阱,被乱箭射死。援军将乌将军和他的坐骑青龙马一起埋葬在市河西岸,并在他的坟墓上种了一株银杏树。这棵象征精忠报国精神的银杏树,今天仍屹立在古镇。别看温文尔雅的乌镇人平时含而不露,关键时刻却忠奸分明,乌镇即因纪念乌大将军而得名。
昭明银杏阅沧桑,是用拟人的说法,说明乌镇经历了风风雨雨,仍旧保持着古镇的特色。最后一句是写实,从怀古回到现实,以景作结。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更能让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感谢蛙舵的点评,蛙舵分析文章的水平很高,可以朝这方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