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3|回复: 11
收起左侧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网底之蛙在 2005/11/01 07:19pm 第 2 次编辑]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河南新郑县人,少时聪明好学,16岁时就吟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岁时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苏杭二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职。白居易定居洛阳,常到龙门香山寺游玩吟诗,自称“半移生计在香山”,故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于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在洛阳城东南履道里的家宅中与世长辞,时年75岁。死后葬于香山寺东北约0.5公里的琵琶峰上,以便使他永远和龙门山水相依为伴。由龙门东山(香山)北麓公路踏石阶登至山顶,但见古柏成荫,肃穆幽静,就是白居易墓。
    1984年我曾去过洛阳的龙门,瞻仰过白居易墓,归后曾写《玉楼春·吊香山居士》词一首,现帖在关东,与君共享。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青云古柏香山耸,
           遥对龙门眠白冢。
           星移斗转水东流,
           不尽哀思如浪涌。
           离离原上秋风诵,
           长恨琵琶谁与共?
           苏杭日月洛京风,
           伊阙濛濛烟雨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西西
玉搂春词谱呢~~~~~~~
能否让我们大饱眼福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好诗,欣赏了。诗中无处不流露同作者对白居易的景仰之情。特别喜欢这句:
    离离原上秋风诵,
    长恨琵琶谁与共?
    一个“诵”、“共”,都用得很妙。
    最后两句盼作点注释,有些吃不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1/01 08:54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乐乐儿2005/11/01 03:22pm 发表的内容:
西西
玉搂春词谱呢~~~~~~~
能否让我们大饱眼福哦~~~~~~~~
 此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的词谱填。与《钦定词谱》里的格律稍有不同。现在填词,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的词谱影响很大,但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的词谱与《钦定词谱》里的词谱是有所不同的——古越隐士注
  词谱如下:
  青云古柏香山耸,  ◎○⊙●○○●
  遥对龙门眠白冢。  ⊙●◎○○●●
  星移斗转水东流,  ◎○⊙●●○○
  不尽哀思如浪涌。  ⊙●◎○○●●
  离离原上秋风诵,  ◎○⊙●○○●
  长恨琵琶谁与共?  ⊙●◎○○●●
  苏杭日月洛京风,  ◎○⊙●●○○
  伊阙濛濛烟雨笼。  ⊙●◎○○●●
  回网底之蛙:“苏杭日月洛京风”看了前面白居易的经历就能明白。伊阙,地名,指白居易长眠之地,应该能参悟出,这一句月河应该明白。还不理解,明天晚上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这个贴子最后由网底之蛙在 2005/11/02 02:5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1/01 07:17pm 发表的内容:
好诗,欣赏了。诗中无处不流露同作者对白居易的景仰之情。特别喜欢这句:
    离离原上秋风诵,
    长恨琵琶谁与共?
    一个“诵”、“共”,都用得很妙。
...
    白天较忙,对后两句的解释晚上给你回复。月河在中原(我那里帖了一组四首去河南洛阳后写的诗)的回帖说,八句诗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去洛阳后写的四首诗词,我以这首为最满意。
    另,印章在三秦收到,但不知如何放到签名处,请帮助一下,还有,使签名处的字如何闪动,也一并告知,在这里先作感谢。
    下线了,其余的晚上再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这个贴子最后由网底之蛙在 2005/11/02 02:5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1/02 09:41am 发表的内容:
白天较忙,对后两句的解释晚上给你回复。月河在中原(我那里帖了一组四首去河南洛阳后写的诗)的回帖说,八句诗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去洛阳后写的四首诗词,我以这首为最满意。
    另,印 ...
    蛙蛙对这首诗也很赞叹,不但概括了白居易一生,而且作者的凭吊的心情也溶入了其中。诗中既睹白居易沧桑一世的身影,也能看到你对一代诗人的拳拳敬仰之情。是这首诗难得之处。
    那个图象本身就能闪动。我回到你的回复里,你点编辑复印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1/01 07:17pm 发表的内容:
好诗,欣赏了。诗中无处不流露同作者对白居易的景仰之情。特别喜欢这句:
    离离原上秋风诵,
    长恨琵琶谁与共?
    一个“诵”、“共”,都用得很妙。
...
我看到了月河对此帖的回复,帖中对尾联的评点很到位,我把它帖过了,这有助于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月河的回帖:
  其实,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我只回复了古越大哥的这首词,我说“简短八句话,涵盖了白居易的一生”,岂知是这样啊。
 青云古柏香山耸,  
 遥对龙门眠白冢。--点题,交代白居易墓的地理位置。  
 星移斗转水东流,  
 不尽哀思如浪涌。--对白的敬佩和哀悼之情犹如滔滔洛河水,着一“涌”字,程度之深。  
 离离原上秋风诵,--化用白“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意,意在赞美白的才华。  
 长恨琵琶谁与共?--《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的代表作,代表白的诗歌成就。  
 苏杭日月洛京风,--白曾在苏州,杭州为官,最后死与洛阳。  
 伊阙濛濛烟雨笼。--郦元注水经云:“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故谓之伊阙。”按:今谓之龙门,禹凿以通水也。”殿堂、庙宇坐落在浓郁葱葱,烟雨濛濛的伊河东岸东山上,青山绿水环抱,人杰地灵。我仿佛看见:诗人匆匆地离开高处,隐居在历史的册页中,安顿在真诚的怀念里。
  此回答能释疑乎?兄偷一次懒,借别人的话回答.
  那个图象本身就能闪动。我回到你的回复里,你点编辑复印即可。感谢你解决了我的疑难.再次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看了老师的词 又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下面引用由月河共影2005/11/02 07:59pm 发表的内容:
古越大哥抬举月河啦。其实,昨晚我读到你的这首词,就想点精,和那几首诗在一起,没法点啊,又让蛙蛙站先啦,遗憾。
谢过月河,心意领了.不单独发,是因为放在一起,祝贺清心上任,以表示对中原的支持.另,20多年未去,想必中原大地已大不一样,虎虎生气,日新月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下面引用由听涛不语2005/11/02 08:24pm 发表的内容:
看了老师的词 又长知识了
谢过听涛的抬爱,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年轻人应该前途无量,看过你的作品.感到功底扎实,应该有佳作问世.我期待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1/01 08:43pm 发表的内容:
 此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的词谱填。与《钦定词谱》里的格律稍有不同。现在填词,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的词谱影响很大,但王力先生《诗词格律》里的词谱与《钦定词谱》里的词谱是有所不同的——古越隐士注
  词谱如下:
  青云古柏香山耸,  ◎○⊙●○○●
  遥对龙门眠白冢。  ⊙●◎○○●●
  星移斗转水东流,  ◎○⊙●●○○
  不尽哀思如浪涌。  ⊙●◎○○●●
  离离原上秋风诵,  ◎○⊙●○○●
  长恨琵琶谁与共?  ⊙●◎○○●●
  苏杭日月洛京风,  ◎○⊙●●○○
  伊阙濛濛烟雨笼。  ⊙●◎○○●●
  回网底之蛙:“苏杭日月洛京风”看了前面白居易的经历就能明白。伊阙,地名,指白居易长眠之地,应该能参悟出,这一句月河应该明白。还不理解,明天晚上答复。
嘻嘻
好!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楼春·吊香山居士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1/02 08:47pm 发表的内容:
谢过听涛的抬爱,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年轻人应该前途无量,看过你的作品.感到功底扎实,应该有佳作问世.我期待着.
期待古越老师爱徒的佳作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12:30 , Processed in 0.0828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