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8|回复: 12
收起左侧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云水在 2006/04/08 05:20pm 第 1 次编辑]

煤油灯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母亲浓浓的爱,只图奉献,不求回报。在那清平的岁月,母爱温暖着我们幼小的心灵,一切是如此自然与平凡!
     没通电的村落,夜晚降临的总是很早。漆黑的夜,偶尔几声犬吠,把宁静的夜无边延续……昏黄跳跃的煤油火光,为我们幼小恐惧的心撑起一片温馨安宁的时空!
     偶尔一小点燃枯的灯芯由黑变为通红,在跳动的火苗中爆炸开来,发出“噗噗”声,最终消散无形,火苗重归有续的摇曳。宁静的夜晚,在这片朦胧的火光下,劳作一天的母亲静静缝补我们的小衣物,或编织毛衣,或密密订制鞋袜……我们则埋头学习,无奈时就着火苗燃起布条、纸张、花生之类,焦糊的气味惹来母亲一阵嗔怪,我们吐吐舌头,续而一笔一刻完成作业……历历再目的时光,在脑海定格为永恒的画面,无法忘怀,无法抹去。
     无法想象母亲嫁给父亲的情景,嫁给家徒四壁的父亲意味着什么?成年后,当我无意看到年迈的父亲拉着因病身体虚弱的母亲手时,我恍然醒悟——那是因为母亲对父亲深深纯洁的爱,对父亲的执著,及对父亲一家无私的奉献!我为母亲而骄傲,为母亲和父亲的爱情而感动!
     “公社时期”母亲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那时父亲刚退伍参加工作不久,工资微薄。上有年老的爷爷奶奶,下有懵懂的我们,工作的父亲又常不在家。母亲毫无怨言扛起全家沉重的负担,为挣很少的“工分”,挣家人的口粮,日夜劳作,付出的汗水远远超过一般男人。多年后,母亲曾自豪的提起,她年轻时能轻易扛起一百多斤的麻袋。而我总是心酸母亲的身体,感伤当年生活艰辛……
     土改后,母亲的担子更重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由人头分派。母亲一人要种一家人的口粮,还要完成国家分配上缴的粮食任务。但一切没有压倒母亲,她不光辛苦的像男人一样耕种,收获;家务也收拾的井井有条。我们的成长没饿过一天肚子,没穿过一天脏衣。用母亲的话说:人穷志不短,累己不累人。我们也确确实实是伴随着平凡而伟大母亲的汗水成长起来……
     母亲家庭环境在那个时代已算不错。外公是公家医院的医生,因从小熏陶,加上后天努力,母亲有一手了得的针灸技术和医疗常识。当改革开放的春雷在中华大地响起时,母亲也最终决定放弃了公派就医一职,心甘情愿的替父亲照顾我们一家。记忆中,家里有很多医疗器材、药品、医书之类。乡里很多患头痛、发烧、甚至癫疯的村民,都寻上门来,让母亲医治。母亲治人从不收取报酬,简单的药品大多自掏腰包了,所以父亲曾埋怨母亲很多次。但母亲口碑、人缘非常好。乡里乡亲都“**医生”称呼。我有了记忆后,见过母亲用针灸把一位口吐白沫倒地不停抽搐的村民,从痛苦的边缘拉了回来;也是母亲用针灸给予了自己突患急性喉炎不能呼吸年幼的儿子,第二次生命!从小母亲教育我们不拿他人一针一线,她也真正是只图奉献,不求回报的。我想母亲应是那个时代的活雷峰了……
     母亲把青春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这个家。爱戴丈夫,赡养老人,养育幼子!可一切在母亲眼里是那么的自然与当然!春暖大地的时候,我们家也迎来了黎明。条件一天天好起来,可母亲的身体因过度的劳累,却永远的不在健康!翻起旧黄的相册,黑白照上母亲是如此的年轻与美丽!和如今已带苍老面容的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不能忘记那个时代在母亲身上留下的印记,及母亲艰辛的付出!我血液里流淌着母亲的血,流淌着土地上浓浓的血……
     肉体可以腐烂,灵魂可以永生!当时间抛开一切,历史成为尘埃。我愿把我的灵魂交给那个夜晚,交给那个被昏黄煤油火光映照下的时空,做为永生永世的纪念!
[wma]http://count.f4666.com/故乡的原风景.mp3[/wma]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此篇为《土地上的尘埃》系列的一篇,一些已发在红豆树下,这篇就拿来参赛了,大大表砍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读完这篇文字,唯一想做的事是:给文中的母亲梳头、洗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母爱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哺育儿女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儿女的无私关爱和为儿女勇于牺牲的精神上。有的母亲为从熊嘴里夺回儿子的小手,毅然将自己的手伸进熊口;有的母亲为保全儿子的生命,在索道坠落的刹那,清醒地将儿子高高地举起;有的母亲为医治女儿的疾病,不惜倾家荡产、卖血筹钱……且不说这些见诸于报端的典型母爱,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哪一个人没有深切地感受过母爱呢?母爱如伞,自觉自愿地为儿女的成长挡风遮雨。儿女们不管做出大的成就也好,小的成绩也罢,仔细想想,都是缘于母爱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8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母爱无敌
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犹喜尾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首游子吟道出了母爱的伟大及无私。
楼主有位伟大的母亲~
感谢楼主积极参加征文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感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评析东云水的《煤油灯下》
  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散文,而是作者借由对母亲的回忆传达给读者一种人生体验,赞美母亲所一贯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篇启迪人生的哲文。
  这篇文章语言的显著特点是质朴无华、热情开朗,具有“无所畏惧的诚实”(茨威格语)。感情细致而优美,有着契诃夫式的激情与温情。沉郁与自豪、思念与奋进交织在一起。
  这篇文章的艺术影响力来自于作者的感情与读者的感情呼应。作者有信任读者的那种坦率和真诚。我们感受作者怀着真诚的善意在跟我们谈话。作者的心与读者的心贴得如此之近,似至于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通过对母亲的叙述,化成东风扑面而来。我们感受母亲的形象就“立”在我们眼前。
  作者笔下的母亲已化成许多人的母亲,为所有读者怀念并联想到自已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在任何恶劣条件下都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生活,通过不懈的努力,力求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这样的母亲,在任何恶劣条件都不丧失对家人的爱心,而是像温泉一样沐浴枯干的心灵,以自已的热忱和勤勉获得温馨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6/04/09 00:05pm 发表的内容:
         评析东云水的《煤油灯下》
  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散文,而是作者借由对母亲的回忆传达给读者一种人生体验,赞美母亲所一贯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篇启迪人生的哲文。
  这篇文章语言的显 ...
跟铁马学习~~
辛苦了!请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color=#008B8B]偶尔一小点燃枯的灯芯由黑变为通红,在跳动的火苗中爆炸开来,发出“噗噗”声,最终消散无形,火苗重归有续的摇曳。宁静的夜晚,在这片朦胧的火光下,劳作一天的母亲静静缝补我们的小衣物,或编织毛衣,或密密订制鞋袜……我们则埋头学习,无奈时就着火苗燃起布条、纸张、花生之类,焦糊的气味惹来母亲一阵嗔怪,我们吐吐舌头,续而一笔一刻完成作业……

生动形象的描写,面前浮现出一副温馨的画面,仿佛那是我,还有兄弟姐妹们,我们的妈妈怜爱的目光扫视着,就象这四月夜的月光,皎洁又温情。
呵~非常喜欢这篇作品。
(另:铁马是好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真实就会有情感,母爱从来是无价的,无此不足以有人类的繁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有真情的文字,都可称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征文]煤油灯下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6/04/09 00:05pm 发表的内容:
         评析东云水的《煤油灯下》
  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散文,而是作者借由对母亲的回忆传达给读者一种人生体验,赞美母亲所一贯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篇启迪人生的哲文。
  这篇文章语言的显 ...
谢谢您的评价!受宠若惊了!此评语绝对是一篇好文,我撇脚的文字黯然失色……再此感谢!!!
楼上几位朋友,一并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1 08:31 , Processed in 0.0832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