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0|回复: 27
收起左侧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RA]http://mp3.baidu.com/u?n=9&u=http://www.564114.com/updata/download/np6XoJyeNw$$.MP3[/RA]
如花的女儿情怀
飘落在最后的伊甸
静无波澜的泸沽湖面  
诉说着你我的心愿
白云朵朵映照在湖面上 
如心事在心中涟漪
远处苍绿的山峰  
是否是你遥远的呼唤
泛舟湖上  
感受微波澜澜
白云拥抱大山  
湖面羞羞不做答言
青翠雾波中 
似相思情意低低缠绵
蓝色的是天空  
映照儿女之间纯洁的心田
时光穿梭  
老去的木船  
低声诉说曾经拥有的情缘
河岸的满目翠绿  
映照在姑娘平静的湖面
农庄里炊烟袅袅  
湖面依然平静淡然
天色渐渐昏黄  
雾色淡淡笼罩青山
郁郁葱葱的农田  
表达着泸沽湖有情绵绵
夜色来临的时候 
虫儿低鸣如情人细语爱恋
清晨的第一股炊烟 
唤醒有情人梦中的缠绵
绿草青翠  
马儿也成双对
泸沽湖的生灵  
也沾染了它的浪漫
泸沽湖的美景  
泸沽湖的女儿  
泸沽湖的浪漫情怀
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向往  
深深的向往 
最后的伊甸园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2.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3.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4.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5.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6.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7.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8.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9.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0.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1.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2.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3.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4.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5.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6.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7.jpg
http://www.china5j.com/lt/usr/11/11_1765_18.jpg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美丽的泸沽湖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http://www.abatrip.com/sichuan/luguhu/Huxindao.jpg
http://www.otrip.com/uploads/images/2004-04-06/055.jpg
http://club.esnai.com/upload-files/168/1688019.JPG
  泸沽湖风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尤其是人文景观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内容,显明而突出的特征和深远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如讲坛诏画的湖光山色,古老原始的社会形态,淳朴独特的民族风情,原始神秘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珍禽异鸟的天然乐园,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被摩梭人称为“母亲湖”的泸沽湖,是泸沽湖风景名胜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背景,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的水域面积达58平方公里,海拨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90余米,透明度高达11米。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包括了以摩梭风情为主体兼有其它相应民族的民风民情、原始宗教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遗迹和多种趣闻传说等。在民俗风情中,摩梭人的风情更为珍奇。居住在湖畔的古老民族摩梭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母系社会形态,他们生活在以女性为轴心的母系大家庭里,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原始阿肖走婚生活。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因而有“人类母系社会的活化石”之称。这对现代社会来说充满了好奇心和吸引力。比较而方言,泸沽湖盐源片区的摩梭人文风情资源更为丰富,原始的形态更为完整,潜力更大。至今90%左右的男女仍然实行走婚,有60%以上的家庭为母系父系并存的家庭,纯父系的家庭尚不足10%,有近20个自然村以一座座独具建筑风格的摩梭人母系家庭院落为主体形成一大天然而难得的民俗村景观。还有种种奇风异俗与摩梭人的原始婚姻家庭相并存。宗教、民俗、歌谣……构成一幅幅梦幻之中的画面,一个个解不完的谜。

http://www.rose365.net/bbssql/UploadFile/200451523235344564.jpg
http://bbs7.netease.com/travel/upimage/200404/1083317991.jpg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摩梭人的生活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母系大家庭
http://lvyou.west-sky.com/custom/picture/178.jpg
http://www.dreams-travel.com/sc/sc_lgh/img/ms_msdjt2.jpg
http://www.zhongguook.com/ynok/web/ynmzdg/upload_images/20040506174647_875.jpg
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2-17/U215P60T4D49360F49DT20040217145136.jpg

  母系家庭中的成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一般都在十人以上。这些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或几个外祖母的后裔。
  家庭中的成年男女“男不娶,女不嫁”。夜间,女的在家中接待来自另一个家庭的男阿肖,而男的则外出与另一家庭的女阿肖偶居。所生子女,都属于女方,血缘按母系算,财产按母系继承。
  母系大家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摩梭人称这人为“依杜达布”或简称“达布”。家庭成员都绝对服从达布的安排。达布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长,负责一切内外事务。“达布”往往是自然产生的,不须经过任何选举或仪式。 母系家庭中的成片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活动,他们尽力协助“达布”,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他们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比与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
  泸沽湖摩梭人的母系家庭成员,无论姨表兄弟姐妹,均视为一母所生。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摩梭人称这代的男子为“阿普”,女子为“阿依”。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母亲称为“阿呀”或“阿巴”,舅舅称“阿乌”。小辈只有同母兄弟姐妹和姨表兄弟姐妹,同母兄姐和姨表兄姐统称为“阿姆”,弟妹则分别称为“格日”、“果咪”。阿肖所生的子女称生父为“阿打”或“阿波”、“阿乌”。各家庭成员团结和睦,视“攒私房钱”、闹分家等为耻辱。她们共同劳动,有事共同商量,民主气氛浓厚,尊重集体意见,她们尊老爱幼,尤其对老弱病残者给予特殊照顾和尊重。同时,又无婆媳、妯娌之类的矛盾,彼此很少发生吵闹、纠纷。 在摩梭人的母系家庭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即:抚养儿女是母亲及其兄弟的共同责任。晚辈则应尽赡养母亲及其姐妹兄弟的责任。如不守“古规”,便是没有“良心”,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和谴责,甚至惩罚。最亲的人是母亲及其姐妹兄弟,而生父则较为疏远,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无明确的供养、赡养责任和义务。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走  婚
http://xza.2000y.net/data/99707/images/1103595790.jpg
http://www.ac88.cn/Dyzs/UploadPic/2005120141631.jpg
  走婚是“母系”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这个礼仪是由男方家请一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他(她)们的母亲及舅舅们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他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当证人向“阿夏”有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可俭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 现在来讲“阿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方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这种定居婚为“阿注”定居婚。
  “阿夏走婚”: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出云了,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他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注”(丈夫)来幽会。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夜间生活,你若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规矩。对于那些外面敲门的男人,或者客人,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除非你在门外吆喝几声,说明你是外来的客人,家中老人或小孩才会给你开门。家中成年姐妹众多,但来幽会的“阿注”也多,各有各的幽会暗号和传情方式,如果不是自己的“阿注”就不会让他进自己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大木摞平房母屋里住着年老妇女及儿童,她们一概不管院中之事。 在她们这里,不存在“第三者”,也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规矩,更不存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男人、女人各住各的家,你不靠我养,我不靠你活,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有了这些实感人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摩梭人根本不存在离婚、寡妇、子女无人抚养、财产继承、流浪儿等等社会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性爱观念与道德标准,与我们完全是两码事。在他们这个氏族中,大多数“阿夏”、“阿注”们都是相敬如宾、相互负责,只是没有其他民族那样明确而已。在某些村寨和某种宗教的家庭结构及婚姻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男性们既不是名正言顺的丈夫,又不是名副其实的父亲,对妻子负责任,对儿女尽义务的事,男人们一古脑丢进泸沽湖里去了。一旦他的女朋友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场春梦,这也是一个迷。 在她们这里男女性爱关系与经济关系牵连不大,结合是自由的,两厢情愿的,离异更是无瓜无葛,不会发生任何纠纷。男女双方都有主动权,社会、家庭不干预,即使发生纠纷,双方母亲、舅舅们也会妥善处理。结合并不是以谋生为目的;离异也不会危及谁的生存,经济再富裕也不会为彼此结合稳固构筑可靠的基础。摩梭“ 阿夏”走婚的相互结合、离散,其原因是感情为前导。因此,有的摩梭人成年后,男女双方感情不合,在无孩子前更换“阿夏”、“阿注”是常有的事,而有了孩子后,就不可轻易更换了。在夜幕降临之下,在黄昏时分,芳龄女子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许多夜晚使者,暮来晨去。在他们性爱天地里,也不是我们常人所想象的那样每个女子都可以去爱,每个男子你都可以去求,他们求爱方式是在生产劳动、工作学习、走村串户、走亲方友、经商与其他活动中进行的,相互了解,具有一定感情基础之后,相互交换一些礼物,如手镯、项链、戒指、手表及衣物等等为定情的信物,这些东西只有他俩和母亲才知道。随着男女之间的感情逐步加深,“走婚”幽会相聚的次数就越多,有的情侣关系就稳定下来直到终生。如果你花言巧语,不诚实,无本事,游手好闲,时间一长,你就得扫兴回娘家了。“走婚”在摩梭人家庭结构中的事实,是当代人无法想象的,实行自由“走婚”其奥秘在于母子们无后顾之忧,“母系”大家庭是每个人的庇护所,对于成年男子来讲,“母系”大家庭是他们赖以生活及养老送终的最好乐园。男子汉们当然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他们“走婚”习俗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摩梭少男、少女们在这“母系”大家庭中由祖母、母亲、舅舅、姐姐们精心照管渐渐拉扯长大,他(她)们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和互敬互爱的美德。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大家庭的意识和尊老爱幼的教育,服从母亲和长辈,按先长后幼分配食物或其他东西,不干缺德事,这些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给孩子们打上了深深的印记。近几年,虽受外界影响,但摩梭人的社会相对于外界是比较安定的。有统计,泸沽湖上下的自然村,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只有1 个人被劳动教养过3年,在这50年里,全行政村近千人中,犯轻罪的只有1人,没有犯重罪的。所以说青年一代的思想与从小就受到长辈们朗好教育是分不开的。
  不管是过去人民公社、生产队或现在个体经济,摩梭人至今都保存着古老的“共耕分食”的形式。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给男女青年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爱情也就在这种土壤中产生了。他们团结互助、淳朴、宽厚、热情大方的美德,蔚然成风,真挚动人,令人羡慕不已。
  当少男、少女到13岁时,“母系”家庭就要为他们举行“成丁礼”,给女孩子穿裙子,给男孩子穿裤子,这个典礼对摩梭人一生都至关重要。“成丁礼”在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举行,等公鸡叫每一遍时,母新把孩子叫起来洗脸梳头,把木摞大平房火塘里的火烧得旺旺的,舅舅们搬不大“猪膘”肉和一袋粮食,祖母或母亲拿来新裤子、新裙子,在锅桩前祷告后给她(他)们穿上。
  女孩在13岁前扎小辫,之后开始留长辫。过去是用黑牦牛尾毛,现在改用黑毛线,用黑色丝线编成大辫子盘头,缠大包头,和成年妇女一样打扮。母亲让女孩子站在正房中心火塘右边一根叫“女神柱”的旁边,给她脱去昔日长衫,穿上金边交领右开口黑金绒或红金绒短上衣,白色或天蓝色白褶长裙,扎宽绣花红腰带,在大辫盘头上载一朵红花。摩梭少女们穿的白褶长裙及服装、头式非常好看。
  年满13岁的男孩则由舅舅给他脱去昔日长布衫,穿上短衣,宽腿裤,扎上彩色腰带,同大人一样了。举行成丁礼的孩子必须一脚踏在猪膘肉上,一脚踏在粮袋上,表示将来有吃有穿,接受母亲和长辈、哥哥、姐姐的祝福,向长辈行礼,向“锅桩石”行礼,然后由大人领着走方亲友,接受亲朋和祝贺和礼物,最后宴请亲朋好友。因地域关系,“成丁礼”在有些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相同的。
  这些古老礼仪使少男少女们接受了成年人教育的第一课,从此他们迈开了人生步伐,步入了青春期,成为“母系”大家庭中正式成员。女孩跟母亲们学习当家理财本领,男孩跟舅舅们学习男人应懂的知识、技能,这些都是直接经验的传授,可谓“言传身教”。
  少女到了13岁“穿裙子”后,妈妈们会说“小鸟儿出窝了,该学会自家飞了,往后不要再同小娃娃们一起玩了。”到了十七八岁,妈妈或祖母不准她们睡木摞大平房的大火塘边,叫她们到门楼上专门为女儿准备的闺房里住,到那时就会有小伙子成天盯着她们,会托人或利用各种交往送来礼物。在这个民族中姑娘们是绝不会向男子讨好的,都是男人主动上门,如果姑娘确实喜欢你,她会送给你定情物,叫你到她家去求婚,举行“走婚”仪式,约定暗语夜晚相会,你一云她就会给开门,时间长了就会结下百年之好。从此他们的关系便公开化了,不在偷偷摸摸地“走”了,你来了请你到木摞房大平屋火塘边坐着,母亲给你杀鸡、 宰羊、煮猪膘肉吃,舅舅们给你倒酒喝…………
  当小孩降临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天,便要给小孩洗身,叫“打三朝”,舅舅为之取名,抱出来晒太阳,在院子里走一走。满月后孩子的“阿日”(意为奶奶)背着猪肉、拉着羊、提着鸡及小孩的生活日用品,还要带着送给祖母、母亲、舅舅的礼物来看孩子。
  在他们这个氏族中,“阿哒”(父亲)认孩子要举行仪式:先敬祖宗,后请邻居老妈妈们吃饭,让乡亲们知道娃娃是谁家的宗族之系,但不能把小孩抱走,小孩是这个“母系”氏族家庭中一成员,男方家是绝对不能带走这孩子的。到这时有的男人会在女方家住下来,但时间不会太长。如果在女方家上门,“丈夫”的地位非常低,只得处处小心,规规矩矩的做人,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完成主妇分给的任务。在木摞房客厅火塘边,这位“女婿”只能盘脚坐在下方的位置上,由当家主妇分给他一份食物。如果这位“女婿”各方面表现不好,自个儿会灰溜溜地回到自己母亲身边,这就是“走婚”全过程。现在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和当工人、教师等类的男女都在外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在农村也有部分的男女是一夫一妻制,约占百分之三十,解放以来各种习俗都在演变着。

http://image.xitek.com/forum/upload/574/57402/57402_1101143557.jpg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摩梭人的宗教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摩梭宗教
  摩梭人几乎全民信教。渊源于毕喳巫教的达巴教和元初传入的喇嘛教影响着摩梭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摩梭人的精神寄托。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达巴教
http://www.west-holiday.com/images/lake/zamei01.jpg
  达巴教是摩梭人的原始人多神教,相传因教祖叫达巴而得名。达巴口诵经和部分由摩梭原始文字符号书写的达巴卜书。达巴口诵经主要由师徒传承、口耳传承、世袭相传。达巴是摩梭人的巫师,掌握着摩梭人历史、文化、古典哲学、地理、天文、医学,以及部族世系祖谱、迁徙路线等。家庭中,凡逢过年过节、婚丧嫁葬、为死者灵魂归宗引路、主持成丁礼等各种祭庆礼仪,均由达巴主持举行。
  达巴有三种:一种为查达巴,专为传授宗谱,为死者送到祖先发源地,主持礼仪;一种补达巴,专门主持祭祀;第三种汝达巴,主持死的小船坞马仪式。达巴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在帮人诵经做法事时,不计较报酬多少,也不分贵贱。达巴的法衣法器有五福冠、飘带、梆郎鼓、铜钵、摇铃、海螺、巫棒等。
  毕喳,是摩梭语,有鬼使神差之意,是更为原始的巫教和巫师。毕喳巫师的地位低于达巴巫师,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只能充当达巴的助手。达巴和毕喳都是由男子担任,通常都是舅甥传承和父子传承或师徒传承。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喇嘛教
http://www.nj.qhei.gov.cn/qhgd/image/tes.gif
http://www.ceua.org/image20010518/1838.jpg
  于元代初期传入泸沽湖地区,是佛教在泸古湖地区的称谓。喇嘛教传入这一地区后,由于政教合一的统治,摩梭人在信仰达巴教的同时,又信仰喇嘛教,两种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凡有祭庆礼仪,都要请达巴和喇嘛来念经作法,他们既互相配合,又各自为阵,饶有风趣。由于摩梭人中,喇嘛社会地位较高,有儿子者多送入喇嘛寺中当喇嘛。喇嘛教在泸沽湖地区有黑、黄两教,两教的寺庙俗称大经堂。较大的经堂有永宁、前所黄教喇嘛经堂和左所喇踏黑教喇嘛经堂,三地经堂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喇嘛会,由于信教者众,喇嘛会便成了泸沽湖盛大的节日。
http://www.cqta.com/image/labrangshining.jpg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随风飘送的祈祷
  进入泸沽湖,随时可见五颜六色的旗帜在山顶、山腰、山脚、树上、屋顶、庭院随风飘荡。再仔细一看,上面写满文字,风起时,到处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是人们在诵读着祈祷。这些风中飘动的幡旗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插在木摞子屋顶上或房屋周围较近的树木上被称为“松巴达尔”的,通常是一至两面,长约一尺,宽七八寸。其上印有祈求神灵保佑家庭、水灾免祸、吉祥如意之类的经文。二是比较集中而成排地插在氏族公墓和离房屋较远的围墙内的旗子,长约三尺许,宽尺余,钉在一丈左右的细木杆上,摩梭人称为“达众”,汉意为丧旗。这种旗帜少则几面十几面,多则几十面,其上印有为死者超度亡灵,帮助死者渡过阴间一道道难关的经文。三是持大“索括库”的树枝上的旗子,摩梭人称为“日则巴”即山神之图。这种旗子大小约一尺左右,用一根麻线连成排,上面印有山神的图文。无论哪种旗帜上的经文靠人不断地吹动旗子,经也便随之不断地念。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摩 梭 节 日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摩 梭 春 节
  称为“库施”,意为过新年。时间与汉族过春节一致。在春节前的腊月间,摩梭人家家户户就要为过节而忙忙碌碌地准备:储柴、备松明、蒸酒、磨面、粘“花花糖”、推豆花、制新年衣,如果有儿童要举行成丁礼者,还要选择在冬至或其他吉日裁剪衣服。节日期间敬神用的清油、酥油,要宰杀的猪、羊、鸡等也要在春节前就要准备好,富裕人家还要备上牦牛或黄牛一头。在春节前,选择一个没有家庭成员属相的日子打扫全屋所有角落。这与平时打扫不择属相不同,如果在有家庭成员属相这天打扫,则认为对该属相的成员不吉利。彻底清扫完毕后,垃圾送出去之前,先要请喇嘛念经,同时还要由喇嘛算垃圾堆放的方位,用炒面揉一个认为似鬼状的塑像,最后连同垃圾放在相应方位处,摩梭人称这一过程为“扎纳鸟木启”,表示将家中鬼邪之物驱逐出去。腊月二十四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修整屋内上下火铺,据说这天火铺神已升天,修整火铺就不会得罪火铺神,直到腊月三十,火铺神才返回。
  大年三十的前一两天,每家每户开始杀过年猪、羊等。家中大小门口贴上对联,房屋木摞子壁上贴上象征吉祥物的图腾画“巴”和神像宝瓶画等,神龛上的花瓶里要换上新鲜松柏枝,神案上押运上许多祭祀供品,如果品、花花糖等物。家庭院坝上方,通常还插上两棵松树,称为“说巴”。所有家中较大型的家具也要在大年三十前用纸封存,直到新年的初五、初六之后择日启封。
  大年三十这天,全家人杀鸡、割猪腰肉、苏里玛酒开坛、做饭等,尽其所能,准备着丰盛的年饭。各种菜肴应有尽有。在吃年饭前,必须先要在家中堂屋中央烧一堆驱邪的鲜杜鹃叶熏烟,请达巴或毕喳念祖谱及辞旧迎新的祝词,以敬祖先和火铺神,并请祖先回家团圆,共度春节。分家出来的须先到“阿窝尔”(老祖先家)团圆,然后才通回自己家吃年饭。吃年饭时,须吃完三碗才能泡汤,否则认为当年出门时会经常受雨淋。同时,还要吃饱,如果没有吃饱,神则认为这人可能有什么不高兴,当年不利。
  除夕之夜到新年凌晨鸡叫时分,家家鸣枪放炮,吹海螺,烧鲜松叶,迎接新年到来。新年初一清早,有成丁年龄儿童的家庭要举行成丁礼。各家成员晚辈要早早起来拜经堂和上下为铺神,并给家中长辈和年长的人磕头施礼,老年人总要向那些磕头者说些“仙鹤千岁、野鸭百岁,新的一年如旭日东升,大吉大利”之类的祝词。有亲缘关系的,初一到初三,按各家习惯,相互拜年。亲缘深的要带一整圈猪膘、一壶酒、一根猪肋或四大腿骨节,表示“一根骨头”,还有粑粑、花花糖之类的东西,一般亲戚则只送半圈猪膘肉,一壶酒和粑粑、花花糖等 物。从新年初一到初五,按各氏家庭自古传下来的规定,相应的家庭选择某一天为新年祭祖日。祭祖日要设祭坛,供奉酒肉糖果等各种祭品,烧香,点清油灯,祭坛上必须有一根三枝头的桃枝Y,并请达巴或毕喳念祭祖经,呼唤家族所有祖先的名字,全家老少则面对祭坛吹海螺磕头,然后将野桃枝Y和祭品放在屋顶上。祭祀完毕,开始大办酒席,宴请村内的人,从村头到村尾,户户必请,每户必到一人。
  整个春节期间,中老年人在村内做客、喝酒、猜谜、荡秋千、聊天,青年男女则成群结队,他们白天唱歌、娱乐、猜谜、荡秋千、踢毽子、“歌卜拉”。一到节日的夜晚,村内场坝上烧起熊熊篝火,人们纷纷跳起欢乐的甲搓体舞,欢歌笑语,悠悠笛声伴随着轻盈而有节奏的舞步,整个山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祭太阳神节
  新年正月初五是摩梭人祭祀太阳神的日子。祭祀活动由几个相邻的村落集中在相应的地点举行。在祭祀的前一天下午,喇嘛就开始准备,用炒面捏许多神像,念经作法,一直到初五早晨,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随着隆隆的炮声、锣鼓声、海螺声、诵经声,开始举行隆重的祭太阳神仪式。只见如潮的男女老幼朝着东方徐徐升起的太阳和太阳神布画像磕头拜神,仪式非常庄重而肃穆,周围香烟缭绕。接着人们争先恐后地去触摸神像。喇嘛们则一面念经祷告,一面端着“圣水”,让朝拜的人们一个一个地洗头洗脸,以求神灵保佑,祭祀完毕要办酒席共餐,当晚还跳甲搓舞,纵情欢歌。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布谷鸟节
  清明这一天,摩梭人称“哥布兰库突”,意思是“布谷鸟鸣叫时节”。达巴经中说:“布谷鸟鸣,万物催醒”,表示着万物全新的时节到了。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院墙、房屋周围都要撒放一圈火塘灰,据说能防蛇、蛤蟆等走虫进入房屋之中,同时,许多人一早起来喝一口山泉水,相传能预防喉痛声嘶。全家人还要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餐,也有持青的习惯,可能是受汉族清明节的影响,但无扫墓的习俗。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端午喝药汤节
  摩梭人也有过端午节的习惯,但与汉族的端午节相比,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他们除了像汉族那样插苌蒲,喝雄黄酒、带香包外,还要煮药、肉大锅汤,同时祭祀山、水、日、月、星辰等各种神灵和祖先,以求保护庄稼、人畜平安、减少灾害等 ,亲族间要相互拜节。过去家家户户还要杀猪儿过节作祭品。
  从农历五月初四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出去采集苌蒲、车前草、薄荷、青蒿、马蹄草、臭参等各种新鲜草药,并将一部分药草切成颗粒状,与腊肉、鲜肉或鱼肉、鸡肉一起炖成药汤。另一部分则切成细末,与苏里玛酒泡在一起,再放一些糖饮用,此外还要制作各种味美可口的粑粑发备节日用。许多民间医生也要在初四这天采集药物,认为这天采集的药物疗效更好。初五早晨,祭祀诸神祖先之后,全家一起摆宴席、喝药肉汤、药酒。这天,青刺果酒也成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药物。摩梭人认为,端午这天只要喝了药汤药酒,有病能治病,无病可防病。有亲缘关系的家庭还要派人带上自家的美食、苏里玛酒等相互拜送。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祭 祖 节
  摩梭人一年中,有三次较大的祭祖活动,即在农历正月、七月和十月的杀猪祭祖。正月和十月,祭祖在方式上完全一样,并由达巴主持进行,“春节”篇中已作了相应介绍,此不敖述。惟有七月的祭祖是由喇嘛主持进行,且较为简单,在此简略介绍。
  每逢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摩梭人认为,七月的上半月是阴间的祖先的属相日进行祭祀。摩梭人认为,七月的上半月是阴间的祖先鬼魂放假的日子,这期间他们都要回到家里。因此,摩梭人要选择这期间进行祭祀活动。祭祀时先要请喇嘛用炒面或饭团揉成各种神鬼塑像,设祭坛摆祭品,烧香点灯,喇嘛为祖先们念超渡经,摇梆啷鼓、银玲、吹海螺,家中老幼则向祭坛磕头,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不要在家中作祟。祭祀时间一般都在一至两天,有的家庭祭祀时间为两天以上,且很隆重。
  喇嘛在念经过程中,按其程序,分不同时段,将揉成的各种鬼神之像逐一送出家门,放在屋外不同的方位上,最后将各种祭品抛在屋顶上让乌鸦啄食,被啄食得越多越好。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转 山 会
  转山,摩梭语称“俄过”,又称“日则过”,“日则”即山神,“俄”为山、“过”为转。山腰间,都有各户和公共朝拜山神的固定烧香祭祀点,称为“索括库”。每到农历初一、五、十五和二十五日清晨,各家的人都要到自家相应的索括库烧上一笼新鲜松叶香磕头敬山神。这时,山间密林里常冒出缕缕青烟,扶摇直上,下方敬拜者,虔诚地磕着头,口中念念有词,直到香火烧尽,烟消云散方归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和二十五日是集体朝山日。树内的人都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与达巴和喇嘛一起,成群结队地到周围山上朝拜。每到一处索括库,都要烧上几缕松叶香,在其上撒敬神的水、牛奶,放上一小撮敬神的炒面,周围再撒上“日路补”,树枝上持起印有山神图腾和祷告经文的布旗和纸符。这时,达巴用高昂的诗歌祈祷着山神,喇嘛则口中念着转山经,一手摇着梆啷鼓,一手摇手铃,由几个小伙子吹出隆隆的海螺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曲奇妙的交响乐。男女老少则成排地站在一起朝着烧香堆磕头,每个祭祀点都如此。
  七月二十五日尤为隆重,这天是格姆女神祀日,即“格姆过”。盛装的摩梭男女围绕格姆山祭祀完毕后,便开始野餐。接着男女老少围在一起跳甲搓舞、狮子舞、荡秋千、赛马、对歌等纵情欢乐,有兴趣的还去结识姑娘们,以便日后结交阿肖。
http://geo.guangztr.edu.cn/image/china_people/picture/peopleday/dch0801055.jpg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祭月神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摩梭人尝新祭月神的节日,摩梭人称“勒咪著”。自古以来,摩梭人认为,“勒咪嘎拉”(月神)和太阳、星辰一样,与人的生产、生活、健康、精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认为精神病是与月亮神有关的。他们发现精神病人常在月缺、月圆的时候发作。因此,他们认为是月亮神在作祟。同时,八月又是地里庄稼开始成熟的时候,摩梭人就在八月十五尝新祭月亮。当天下午,他们备上盛餐,用尝新的粮食做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打开苏里玛酒,祭过祖先和灶神,用过晚餐之后,于傍晚时分,开始准备祭祀月亮神,他们在家中经堂的阳台上或院坝能见到月亮升起的地方设祭坛,祭坛上摆设各种祭供品:青烟缭绕的香笼和清油长明灯,在瓶里插上鲜花,大月饼置于中间,前面还摆着凤尾螺和白海螺。当月亮冉冉升起的时候,达巴或喇嘛念祷告经,家人开始吹海螺向月神磕头,一直到月亮高升,祭祀活动才完毕。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喇 嘛 会
  泸沽湖摩梭人可谓全民信教,他们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达巴教”外,还信仰喇嘛教。自喇嘛教传入泸沽湖地区后,当地相继有了黑黄两教派的寺庙,俗称大经堂。较大的经堂有永宁、前所黄教喇嘛经堂和左所喇踢黑教喇嘛也分别在农历七月初和冬月十二至十五,即在“依善”节期间举行隆重的喇嘛会。七月初举行的喇嘛会,是由土司为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超渡亡灵而专门安排的喇嘛会,以后形成惯例而延续至今。平民百姓如要为死者超渡亡灵,也可以在其间举行。而冬月举行的喇嘛会则主要为祈祷神灵、降伏魔王的盛会。新加入的小喇嘛也要在其间举行削发入僧仪式。
  喇嘛会由当选为主持寺庙的“拉擦”、“翁则”和“格故”(均为庙会喇嘛三个等级的职衔名称)召集寺庙所属大大小小的喇嘛和主持喇嘛会,并由这些主持者轮流设盛大的宴席招待四方来客。喇嘛会十分热闹,周围远远近近的善男信女们都要来朝拜,献食供奉。所有喇嘛云集在经堂内,论资排座,诵经作法,锣鼓喧天,法号隆隆,并由喇嘛跳起“格尔”舞和“巴俄”舞,至喇嘛会的最后一天,即冬月十五,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鸣土炮,升佛像,祭祀太阳神,所有善男信女们纷纷磕头,顶礼膜拜,并争着触摸神像,用圣水洗沐等。到了晚上还要举行盛大的甲搓舞会,欢庆喇嘛会。
http://www.dreams-travel.com/sc/sc_lgh/img/ms_lm2.jpg
格桑益世活佛行宫

http://www.dreams-travel.com/sc/sc_lgh/img/ms_lm1.jpg
格桑益世活佛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祭 牧 神 节
  摩梭人的“依善”节,意为祭牧神节。根据氏族部落居住的不同,一部分在农历的冬月十二日举行,称为“呷扎依善”,另一部分在腊月初一举行。尽管过节的时间不同,内容和方式却是一样的。节日都分两天进行,将第一天叫“阿窝依善”,即在家祭祀牧神,第二天叫“阿卜依善”,即野外祭祀。节日的第一天,家家主户户备上丰盛的早餐,煮上猪心、猪舌、猪胸骨、香肠、猪膘肉等各种腌制的猪内脏和腊肉,同时还备好各种油炸粑粑、稗子、大米、麦粒等揉成的若干个锥形祭祀物。饭前,须烧松叶香、柏枝香祭供、祭祀牧神,同时也祭祷告和灶神。然后将这些祭品,一部分留作第二天的野外祭祀用,一部分送给放牧人员作野餐,一部分家庭成员享用,还有一部分派人送到亲族和有“比子则嘿”(男女阿肖关系)的家作为拜节,对方也要用这些祭品作简单祭祀后分享。节日的第二天,由家庭的一个成年人携带家中的小孩和各种祭品,到野外自家固定的祭牧神烧香的地方,供上祭品在烧香磕头祭祀之后,又把祭品每样一点烧在香火之中,以祭牧神,剩下祭品就在野外分享。相传过去摩梭人的成丁礼都要在祭牧神节举行而不是在春节期间,只是的才逐渐改在春节举行。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转海(湖)节
  转海,摩梭语称“谢过”即转母湖、祭母湖神之意。如同转山一样,每到初一、十五或初五、二十五,村内姑娘小伙子和老少相约而行。转海者个个穿着鲜艳的服装,带着干粮,或骑马,或步行,或坐船绕湖,如今有不少男女则骑自行车转海。湖周山间每隔一两里都有固定的转海烧香祭祀点,每到一处人们都要停下来烧香磕头祭山神,形式与转山一样。转海一天约需十来个小时,一半祭祀一半娱乐,一路上红红绿绿的转海队伍如同一条色彩斑斓的长龙,游动在山水之间,一只只冒着青烟的猪槽船也相伴而行去转海,湖面和湖岸上不时传出一阵阵转海者的对歌声,呈现出奇妙壮观的景象。
http://www.cfern.org/admin/upload/jctktp/jctktp2003-3-18-15-35-29.jpg
摩梭人信仰的格姆神山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http://www.dreams-travel.com/sc/sc_lgh/img/ms_a1.jpg
摩梭族的民俗风情可用下面10句话来概括
1. 男不婚女不嫁;
2. 小伙子深夜窜门狗不咬;
3. 花楼门前土匪多;(旧社会)
4. 琵琶当肉吃;
5. 二十七八的小伙离不开妈;

6. 猪槽用来当客船;

7. 摩梭门不上锁;
8. 越放久的猪肉越可口;
9. 酒肉穿肠过,女神坐心中;
10.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5/04/10 06:45pm 第 1 次编辑]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摩梭人禁忌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禁止在家中说相话、脏话、丑话。
禁止在家吹口哨或高声唱歌。
禁从火塘上跨过和用脚踢锅庄。
忌从正襟危坐的长者和客人面前越过。
忌在添饭时使锅和勺发出响声,以及用筷子敲碗和打猫。
忌给人盛饭时只装一勺,以及给人盛饭、斟茶、加汤时反手。
忌从火塘两侧添柴和柴尖向火塘,也忌从外面捡回别人烧过的剩柴。
忌虐待歧视聋、哑、痴呆和病人。
忌客人和家里老人刚出门就随手关门,以及家中有人出远门后立即扫地倒垃圾。
忌一只脚在门槛内,一只脚在门槛外回头说话,并忌用刀砍门槛。
忌做活、跑路后正喘气时抱婴儿。
忌将出着汗的骑马拴在下崽的猪窝旁。
忌陌生人在妇女分娩时进家门。
忌清晨说做梦的事和傍晚扫地。
忌食狗、猫肉。
忌妇女孕前谈兔、蛇、以及孕妇跨马缰绳。
忌出门遇仇人,焚尸引二次火。
忌男客蹲女榻。
忌伐风水(源)树和捕杀海(湖)水禽。
忌烧杉木于火塘,置秽物于灶上。
忌询问阿肖(丈夫)职业及收入等。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泸沽湖特 产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烤鱼干
http://t0575.nease.net/images/yugan03.jpg
  烤鱼干是用泸沽湖特产的一种叫巴鱼的鱼,把鱼剖开或腹部切一小口,取出内脏,撒上盐,花椒和五香粉,置于火塘上或铁锅内缓慢烤干而制成的。食用时将鱼干在炭火上烤熟或用清油炸酥,味道香脆可口,是直接佐酒的祭品,用以煮汤则乳白色的汤汁香味浓郁,口感极佳,营养丰富。过去,出门的马帮常带上大量的鱼干与外地客商交换,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青娜曼安
http://www.chengdutong.com/Upfiles/200391229739.jpg
  “青娜曼安”即青刺果酒,是摩梭人用野生植物青刺果榨成的油。是泸沽湖摩梭人的独创。
  千百年来,摩梭人食用青娜曼安并作为保健、医疗用品,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当春末夏初,刺果成熟季节,成群结阿的摩梭姑娘,腰挎篾篼,手执木钩,在茂密的青刺林中采集刺果,然后经过洗、晒、磨、蒸等一系列工序后,榨出清亮而又略带金黄色的刺果酒,具有浓郁的果香味。
  青娜曼安含有极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有益健康的其它成份,是体内代谢必不可少的脂肪酸,尤其对心血管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常服青娜曼安,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血管硬化、视物模糊、肝病和胃病等各种疾患。外擦能治疗暗伤、跌打损伤、扭伤於血等,其残渣对疮疡则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用其少量擦脸擦手则使皮肤鲜嫩色美。由于它具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在摩梭人中素有“美味食油,百病之药”的美誉。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泡梨
http://www.beautifulwest.com/LVGH/images/tc_3.jpg
  泡梨是摩梭人独特的一种泡菜。当地盛产多种麻梨,他们喜欢将这些适合浸泡的麻梨盛于陶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余后食用,具有酸、甜、脆和浓郁的醇香味道,别具一格,是佐餐的美味佳品。浸泡时间长者,其味更佳。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金边白瓜子
http://www.beautifulwest.com/LVGH/images/tc_4.jpg
  金边白瓜子出自一种俗名为“吹皮瓜”的瓜,是泸沽湖独特产品,国内惟盛产于泸沽湖地区。瓜子白,皮的边缘有一圈独特的金边,粒大饱满,营养丰富。炒后食用,香脆可口,是接待宾客、赠送亲友的佳品,也是榨油的原料。今已成为重要的外贸出口物资,驰名中外。每年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苹果
http://www.cfrs8.com/gif/227.gif
  盐源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拥有果园15万亩,现年产量达1亿多公斤,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
  由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盐源苹果具有皮薄、肉嫩、香、甜、脆的最佳口感和上市早的特点,以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而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每年的苹果成熟、销售季节,全国各地的果商云集盐源,盐源苹果以其优秀的品质销往广州、深圳、瑞丽、保山、遵义、昆明、重庆、武汉、攀枝花成都等城市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香菇
http://www.clyw.com/clyw/images/xiangu.jpg
http://www.lyagri-net.gov.cn/adminy/images/shows/xianggu1.jpg
  香菇,又称磨菇。是青杠树经过数十年腐朽后,生长出的一种特殊菌,不仅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而且有大量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它以香味独特和营养价值高而成为筵度上最受欢迎的佳肴。全县每年产量在50吨以上。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花椒
http://myweek.com.cn/custom/picture/85.jpg
http://china.iance.com/Product/image/20030828160711.jpg
  盐源是花椒盛产地之一,品种有正路和大红袍。
  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盐源花椒具有纯香和麻味足的特点,是川菜必备的佐料。
  全县种值花椒8.5万余亩,年产150万公斤。盐源花椒由于正宗 ,在许多在中城市也有一席之地。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40.gif

图文来源:网    络
搜集编辑:云*^_^*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美景加上美妙的音乐,谢谢楼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美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好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真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下面引用由卡拉是条鱼2005/04/11 11:16am 发表的内容:
美景加上美妙的音乐,谢谢楼住!
云水没有记错的话,
这是第二次和朋友你说话
喜欢就好!
不用客气哦*^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下面引用由清凝2005/04/11 11:58am 发表的内容:
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美的地方
这可是你们云南的伊甸园哦*^_^*
骄傲吧*^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下面引用由梅子黄時雨2005/04/11 10:00pm 发表的内容:
好美~~~~~~~~
和贵州相比呢?*^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下面引用由云在天水在瓶2005/04/11 11:47pm 发表的内容:
这可是你们云南的伊甸园哦*^_^*
骄傲吧*^_^*
骄傲骄傲
总算有直得我骄傲的事了
图图收了一堆,做桌面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3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选取泸沽湖的一角作为桌面,我都感到了她的美丽和清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姐姐,云南美丽的地方好多呢,希望你能来云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0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吾去过泸沽湖,民风淳朴热情,风景优美宁静。。。
云水搜集的资料好全啊,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风情】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下面引用由清凝2005/04/12 10:15am 发表的内容:
骄傲骄傲
总算有直得我骄傲的事了
图图收了一堆,做桌面用了
清凝喜欢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3:15 , Processed in 0.1017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