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回复: 2
收起左侧

寂寞的小城,一地的叹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居住的这个小城正在经受一次手术的痛。
  路上到处是用乱石围了起来的小圈子,圈子里是新修补的水泥地面,看起来并不平坦的样子。路两边的冬青被连根拔起,原来种冬青的一行泥土被填充上硬硬的水泥地面。那些生长在路边多年的植物被拉到另个地方过活了。小城的空气显得空荡荡起来,这个春天似乎也因添了乱石少了冬青而郁郁的,站立成盼望的样子。
  几乎小城里的每个人都在盼望着的:这与乡村并无明显界限的小城,几时能变得清朗俊逸起来呢?然而现在到处看到的只有拥挤了:拥挤的街道、拥挤的小贩、拥挤的人群……每到放学时间,简直别想打小学门口那条街过。如此的拥挤只能带来心理的疲惫,清朗俊逸从何而来呢?
  s城的路况这些年一直如此。曾有好事之人编了顺口溜自嘲,一时间竟也传得妇孺皆知。s城人聚在一起时大多感叹对小城的不满,然则与外地人一起时,却容不得别人说半个不字。这个,恐怕也是对小城又爱又恨的情绪使然罢。
  然则小城总有一两处静谧之所在的。小城东面有一条迦河,这个时节水是最浅的,露出茂密的水草来。从河堤高高望下去,河两边的绿化很是盎然有趣,草已经绿得充沛,花亦开得纯洁,都不含半点心思的样子。水流不声不响地荡漾着,看起来稍微有些凉,细长的水草成片地倒伏在水流中,随水浮动,于清澈里些微地点缀些浅绿的颜色,有一种油油的生机。这时候,小虫开始到处地飞了,从河心的水草飞到河边的草叶上,不停的转换里也有着坦然的生趣。
  放眼东望,便是最近两年新开发的小区了。
  靠近迦河的楼房与楼房之间挨得很近,一座座,不甚整齐可是清新。无论风格还是空气,都带着丝丝缕缕的清新。楼群前面是一小片竹林,有风吹过,竹林便发出娑娑的声音,或者带到楼房里一些绿的气息。这片竹林的保留对楼群的住户来说,实在庆幸,真正可以实现“坐中佳士,左右修竹”了。所居虽非茅屋,然而“白云初晴”之时,观“幽鸟相逐”,出得门来“眠琴绿荫”,虽非“上有飞瀑”,却是西有水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何等仙境啊。
  小区是优美舒缓的。从s城由西向东,渐次过来,如同刚听了纷繁杂乱的弹唱,过了一条河,突然转至悠扬舒缓的提琴曲,不禁想要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心中的悒郁之气散发开些,脚下也轻松起来。
  然而我并不常来这里的。
  这是城东,我居于城西。
  城西也是好的。美是需要发现的。出得门去,走上几百米就是田野了。过去一片麦子很多,现在则几乎是清一色的蒜苗。我住的地方和村庄挨着,每每听到村子喇叭里村干部操着当地的口音喊话,是小孩子打防疫针之类关乎生计民安的事儿。我亦到此村庄去过几次,村子建于山的下面,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不甚高,我也曾爬到半山腰下来。村口有一盘石碾,间或有人在此碾花生、玉米、黄豆,碾成扁扁的饯儿,或者是细细的面儿,携了回家烧粥用。婆婆在我家住的时候常来碾黄豆,每每我带女儿去接应,面对着巨大沉重不断滚动的石碾,我们手脚笨拙,不知所措。然而婆婆却灵巧地于石碾滚动的间隙随滚动的方向翻动着黄豆,我们却只敢在石碾远去的时候赶紧伸了手下去触摸那一丝惊慌,复赶快收起。
  这个小城,有着一切城市的喧嚣: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轰轰隆隆的车辆,尘土飞扬的天气,然而,我以为,它仍是寂寞的小城,这寂寞是失望,是贫瘠,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寂寞,是单调的重复。
  黄昏时候,灯影里有不少的人携手并肩散步。广场的音乐里,翻来覆去那些人,翻来覆去那些曲子,翻来覆去那些动作,在跳舞。慢慢地,看得倦了。s城缺乏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一种温厚的文明。书店是买不到好书的,个人开的书店亦全转到为学生用书教辅上来,爱书人是没有去处的。倒也有用自家房子建了俱乐部的,无非是跳舞、乒乓、租书,书橱倒也排了一墙,但也全沉浸在泛着霉气的武侠纸页里了。失望的寂寞、贫乏的文化,单调的精神世界,这些让小城陷入伤感之中。而这时候,那些紫百合般的桐花开始落了,缤纷的,似一地叹息,生长在花后的枝叶犹于风中顾盼着。喜欢“紫百合般的桐花”的比喻,似乎吐出了这个词,会连带出许多或明或暗的往事,关乎寂静的夜,关乎热闹的开,关乎整个自然界的斑斓和黯淡,关乎一个小城的怒放和沧桑。
  怒放和沧桑毕竟是好的,说明还有博大深邃的东西。最怕的,不知从几何起,s城,这个名字成了令人闻之悚然的乱羽之地。在上海,据说只要说起s城,便会让人如雷贯耳般远离。这个,难道是我们这个小城历史留下的痼疾么?恐怕不是。历史上的s城,也曾出过几位文化名人、思想家,也曾温文尔雅,也曾有过丰富的文化底蕴。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小城变为地痞之气风行,以至于让人闻之怕怕的呢?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失怡尽,透出骨子里的贫乏野蛮来的呢?前天我带女儿在大街上行走,过来两个年轻人瞬间抢走了我的手机。发生抢劫的地点是在派出所门口,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报案时候,做笔录的年轻警察,字写得龙飞凤舞,让你根本认不清楚,笔录期间问了我一次不会写的字,搞记录的笔也被人借去两次,致使笔录暂停,我只好掏了我的笔给他用,以免无谓地浪费更多的时间。然后他便开始谈论如何在大街上打电话,他做了标准的拿手机的姿势给我,我却生生觉得悲哀。他说他从来都是如此拿手机的。还说有次也曾被抢,口里说我是警察,人家小偷也不怕,亮出刀子来,他便折回了。听这这些,笑语盈盈的,一种无望和悲凉更加袭来。警察都保护不了自己被抢,何况一般市民呢。我犹要激愤地说“你们应该故意让他来抢,好抓住他们”,然而总觉得无用,只好咽了下去。当一个社会,不能给人安全,当一种邪恶,不能受到管制,当一种欲望,可以随意的索取,当社会多了冷漠少了正义,无论在小城还是在全国,无论在全国还是在全世界,都会让这个世界更加沉沦,毫无生机。我垂头丧气地回来,路上听说另条大街上有女子戴的耳环被掠了去,耳垂划破,惨痛不已。s城,从几何起,变得如此野蛮,如此让人悲悯起来?我想呼吁一下人性中善良的东西,然而这呼吁却如空旷中的一声鸟鸣,软弱无力。
  抬头看路两旁新竖的电线杆,寂寥地立着,似盼望的样子,亦如空落落的叹息。
  2005年5月19日星期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的小城,一地的叹息

繁华都市让人的心感到寂寞,贫瘠的小城让人的灵魂感到寂寞,横竖是留在这世上的物事,只入得了人的眼,入不了人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的小城,一地的叹息

难道现代文明的发展非得要阉割掉传统文化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8 22:28 , Processed in 0.0702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