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8|回复: 12
收起左侧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2/01 06:28pm 第 4 次编辑]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为到文坛大师茅盾的故乡乌镇后所作.发之乌蒙,与尔同享.
踏莎行·乌镇
黛瓦灰墙,
深屋曲巷,
小桥流水微波漾。
枕河十里尽人家,
夕阳影里村姑靓。
古韵江南,
人杰名响,
六朝故地千秋仰。
昭明银杏阅沧桑,
一声欸乃乌篷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词甚美。若依旧韵,有出律之嫌,若从新韵,则无恙。恕小弟愚笨,吾感如意象之物再偏少些可能会更好,另外个别象物需兄解说一下~谢^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1/11 12:01pm 第 2 次编辑]

若依旧韵,屋出律,按新韵,则无,此词可按新韵读.
对词的物象解释,待我晚上回家后进行.
要对此词理解,应首先了解乌镇,现附录有关资料: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
  乌镇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清朝文人施曾锡所作《双溪竹枝词》:“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正是当时乌青二镇地势的形象写照。
    据乌青镇志记载,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秦汉为乌程由拳分境,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两镇,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乌镇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历代著名人物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宋朝就有进士17人、举人21人,清朝时,这里出了进士37人、举人119人。
  如今的乌镇仍保留着许多水乡所特有的河港、桥梁、临河建筑、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东西市河漫步,将使你留恋忘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果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感谢淡月影梅的佳图.可惜我不会帖.
回复逸尘:此景非虚,是乌镇的景区大门入口处,里面小桥流水更有风韵,我之所以铺景过多,是觉得景语胜过情语.多部电影都到乌镇取外景.有图文介绍,读此词可能有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一个朋友拍过很多乌镇的照片,有一张很符合你写的词,但一直没有给你找到故一直没有给你配上,这几张是另一个刚拍的,等找到那几张再给你传上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下面引用由淡月咏梅2005/10/12 12:50pm 发表的内容:
一个朋友拍过很多乌镇的照片,有一张很符合你写的词,但一直没有给你找到故一直没有给你配上,这几张是另一个刚拍的,等找到那几张再给你传上来
:)
期待淡月咏梅能把“很符合你写的词:那张照片传上来,这样或许能省却我为“象物”作解释。此词“象物”是多了一点,但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乌镇的神韵。我认为词里的景语就是情语,在词里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出于这一点,结句就用“一声欸乃乌篷桨。”突出乌镇江南水乡的独有神韵。
如逸尘感到需要,我再整理一下思路回答,力求把它打造成精品,让乌蒙的朋友更好地了解江浙吴越,做吴越文化与乌蒙文化交往的使者。
这也算与你弄管弦吧?
再次感谢淡月咏梅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谢隐士。
“一声欸乃乌篷桨”,此句能否注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15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这个贴子最后由淡月咏梅在 2005/10/15 04:21pm 第 1 次编辑]

踏莎行·乌镇

         ---------------  古越隐士  

黛瓦灰墙,
深屋曲巷,
小桥流水微波漾。
枕河十里尽人家,
夕阳影里村姑靓。

古韵江南,
人杰名响,
文坛泰斗千秋仰。
昭明银杏阅沧桑,
一声欸乃乌篷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0/16 07:4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0/14 11:33am 发表的内容:
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谢隐士。
“一声欸乃乌篷桨”,此句能否注解一下:)
  “一声欸乃”,语化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欸乃一声山水绿。”“欸乃”指摇船声,桨作动词,摇船。柳诗的,“欸乃一声山水绿 ”,是指当你从想望中醒来,再看眼前景色时,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恰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叹为“奇趣”,这实在是一种飘逸超然得带点神秘味道的审美境界。
  而我化用此句也有这样的味道,但你沉浸在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瞻仰着一代文豪的丰功伟绩时,乌篷船的“欸乃”橹声把你拉回到了现实,此刻还完整地保持旧貌的乌镇,是那样地使你留恋,是这样地年复一年地船来船往,它载着乌镇的过去,也载着乌镇的将来。
用这充满诗意的词句结尾,就是想给人留下一个回味的余地。
  蛙老弟,我原本想和淡月咏梅的画配合,把它打造成精品给乌蒙的朋友看吴越风光的。
还有一些景句是想说给逸尘听的,可惜……
  在这里再次向“淡月咏梅”表示感谢。我想如能找到在桥下悠然而过的乌篷船,效果会更好。能真正领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我个人觉得,你这首词已经表达了江南乌镇的诗情画意。。。。。。。
言尽而意无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词  踏莎行·乌镇

下面引用由淡月咏梅2005/10/20 10:57am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觉得,你这首词已经表达了江南乌镇的诗情画意。。。。。。。
言尽而意无尽
:)
再次感谢淡月咏梅提供的图片,让它充满了诗情画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8:25 , Processed in 0.0783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