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45|回复: 7
收起左侧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诗: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题解:
    本诗出自《全唐诗》772卷之第5首,作者唐温如,属于平生事迹无考的作家,另有一说称唐为元末明初人,其作品是误选入《全唐诗》的。作者究竟是唐朝人还是明朝人我们姑且不论,这首诗自从1980年由程千帆老先生诗海钓沉①,将这颗长期湮埋的明珠发掘出来以后,一直得到人们的传诵和喜爱。龙阳县,即今湖南省汉寿县,位于常德以南、益阳以北。青草湖②也就是洞庭湖,青草在南,洞庭在北,二湖相连相通,自古并称。
赏析: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诗的前部描写了洞庭之秋的景色。西风,秋风也。西、秋属金,故古人常用西风指代秋风。如“西风凋碧树”、“古道西风瘦马”等。同样,也经常用东、南、北风表春、夏、冬季节,像“东风夜放花千树”、“南风四月大麦黄”、“北风卷地百草折”。对洞庭秋色的描写可上溯到屈原,他在《九歌》湘夫人中写到:“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李白也有 “洞庭白波木叶稀”的诗句。秋风可使“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③ 秋天来了,秋风掠过,洞庭湖水波浪翻滚,草木摇落而变衰,一片肃杀的景象,不仅使人油然产生悲秋的感受(唐宋中一位才女的名字就叫悲秋皆自惹)。作者没有像屈原那样从草木变衰来描写洞庭之秋,而仅仅抓住湖水,用了一个的传神的“老”字,“西风吹老洞庭波”。湖波能老,拟人化的写法;湖波之老,是由于西风之吹。此处的“老”字与李贺诗中的“客枕幽单看春老”、“天若有晴天亦老”一样,形象生动,且又青出于蓝。湖水能老,神仙亦不例外。在萧瑟秋风的吹拂下,传说中的湘君④也感时伤世,面对可悲之秋色,一夜之间,平添了许多白发。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诗的后半部,作者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秋色已老的洞庭湖的夜晚,诗人泛舟湖面,也许是受到季节所形成的悲秋气氛的感染,始而开怀畅饮,继之颓然而醉。饮而醉,醉而梦,梦而醒,醒而吟诗。而银汉横空,星河倒影,使诗人觉得自己所乘的船,并不是行走在青草湖上,而是在星河之上了。作者不但通过描绘水中倒影,颠倒了空间,而且利用梦境,创造了幻中有幻的境界。星河倒影,船仿佛行驶在星河之上,诗人的梦,也像人、船一样,是有体积、有重量的,它也直接压在船上,从而间接压在星河之上。满船,可见梦之广阔;压星河,可见梦之沉重;梦境在此,可见可触,化虚为实。而清梦,则表明此梦虚而不盈、轻而不重,又于实中见虚。整个梦境的描写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缥缈而分明。
注释:
①程千帆:“说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诗鉴赏集》1981年11月出版,p401-406页。
②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湖南有青草山,故因以为名。
③欧阳修:《秋声赋》
④湘君或谓指帝舜。传说舜帝南巡,死葬苍梧,化而为湘水之神,名湘君。其二妃娥皇、女英追至洞庭,啼竹成斑,投水而死,成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
附录1:莫砺锋——程千帆评传
http://kaiyuanss.blogchina.com/612893.html  
http://kaiyuanss.blogchina.com/612945.html  
附录2:古人吟诵青草湖的诗篇摘要(见楼下)
附录3:话说洞庭湖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25&topic=1008&show=0
附录4:云梦泽与洞庭湖的消长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37&topic=882&show=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古人吟诵青草湖的诗篇摘要
  1、渡青草湖①    阴铿
        
        洞庭春溜满②,平湖锦帆张③。
        沅水桃花色④,湘流杜若香⑤。
        穴去茅山近⑥,江连巫峡长⑦。
        带天澄迥碧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⑨,度鸟息危樯⑩。
        滔滔不可测(11),一苇讵能航(12)?
注释
  ①本诗写青草湖春天浩渺的风光,境界阔大,远人神思。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市南。水涨时,北通洞庭湖,南通湘水。湖的南面有青草山。②溜:水流。③锦帆:锦制的船帆。④沅水:沅江,在今湖南西部,通洞庭湖。桃花色:沅江两岸多桃花。沅江下游,陈代属武陵郡,疑此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桃源事。⑤湘流:湘江,在今湖南西部。杜若:香草名。屈原《湘君》:"采芳洲兮杜若。"⑥"穴去"句:郭璞《山海经注》:"洞庭,地穴也,在长沙巴陵。今吴县南太湖中有包山,下有洞庭穴道,潜行水底。"包山,今江苏太湖中西洞庭山,离茅山不远,故云。去,距离。茅山,原名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传说西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修炼成仙。晋许谧、梁陶弘景等道士亦曾在此修道。⑦江:长江,与洞庭湖相连。巫峡:长江峡谷,在重庆同湖北交界地段,因巫山而得名。相传巫山神女曾与楚襄王在阳台幽会。事见宋玉《神女赋》。⑧带天:与天相连带。澄:澄清。迥(jiǒng炯)碧:形容湖水辽阔而碧绿。迥,远。⑨"行舟"句:谓远处的船虽在行驶,但一眼望去,却好像停在远树旁边,看不出它在前行。逗,停留。⑩"度鸟"句:谓鸟不能一翅飞过湖面,不得不常在桅杆上停息。以上二句极写湖面广阔。度,通"渡"。危樯,高桅。(11)滔滔:大水漫流貌。(12)"一苇"句:《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通'航')之。"此反用其意。讵,岂。
  阴铿:南朝诗人
  2、卷233_7 「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杜甫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3、卷29_13 【杂歌谣辞·临江王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感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4、浪淘沙    白居易

        青草湖中万里程,
        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
        风翻暗浪打船声。
  5、卷29_1 【杂歌谣辞·渔父歌】    张志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掘头船, 乐在风波不用仙。
  6、卷26_61【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  王建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7、卷681_27 「洞庭玩月」 韩偓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8、卷86_41 【岳阳早霁南楼】张说
      
        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
        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
        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
        适临青草湖,再变黄莺曲。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
        歌闻枉渚邅,舞见长沙促。
        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
        白发悲上春,知常谢先欲。古
  9、寄庐山真上人   李端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下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10、卷413_2 【送友封二首(黔府窦巩字友封)】元稹
        桃叶成阴燕引雏,南风吹浪飐樯乌。
        瘴云拂地黄梅雨,明月满帆青草湖。
        迢递旅魂归去远,颠狂酒兴病来孤。
        知君兄弟怜诗句,遍为姑将恼大巫。
  11、卷764_6 【送丁道士归南中】  谭用之
        孤云无定鹤辞巢,自负焦桐不说劳。
        服药几年期碧落,验符何处咒丹毫。
        子陵山晓红云密,青草湖平雪浪高。
        从此人稀见踪迹,还应选地种仙桃。
  12、柳梢青     戴复古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洞庭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君山,是洞庭湖中一小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5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呵呵,还有那首有名的“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谢广陵兄分享如此好诗!后两句晶莹剔透,让人如在仙境。前两句略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说到程千帆先生,又想起他的夫人沈祖棻了。把我前些日子发的一帖附在这里,和程先生的生平并列。
                水乡和江城都该记住的一位女子
   沈祖棻 (1909-1977) 女,字子芯,笔名紫曼、绛燕。海盐人,出生于苏州,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后在上海坤范中学、南洋女子中学就学。民国19年(1930)考入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一年后转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学习,一面从事诗歌、小说等创作,一面潜心于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
    "九·一八"事变后有感于民族危机,写《浣溪沙》一阕:“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展现才华,此后创作了许多诗词的名篇,成为千古少见的大家。著名诗人汪东评价其作品:"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
   23年中央大学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31-35年,先后在成都金陵大学、华西大学任教。解放后,她先后在江苏师院、南京师院、武汉大学任教。1957年丈夫程千帆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遭受屈辱和苦难。1977年6月在武昌不幸遭车祸去世。沈祖棻诗词和文章用生命心血谱写,风格深沉,境界高洁,兼擅各体,形式上十分优美,内容上反映时代,达到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和谐与统一。其长篇五古《早早》诗尤为人称道。
   作家舒芜评说:“我不知道李清照而后真正凭文学成就上了文学史的女词人还有几位,但沈祖棻肯定是一位,而晚年她又自解包缠,舍词而诗,终于写出《早早》这样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未有的佳作。”
    祖棻亦擅小说创作,其短篇小说以历史题材为主,以旧题赋新意。其新诗,在自由中讲求锤炼,别具韵味。其古典诗词研究,多具真知灼见,剖析常发人之所未发。著有《涉江词》、《沈祖棻创作选集》等,详见本志《著作目录》篇。
(一)诗
1、题红叶
江上枫林乱夕曛,相思渺渺隔秋云。眼中红泪有时尽,叶上题诗更寄君。
2、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
合卺苍黄值乱离,经筵转徙际明时。廿年分受流人谤,八口曾为巧妇炊。
历尽新婚垂老别,未成白首碧山期。文章知己虽堪许,患难夫妻自可悲。
(二)词
1、鹧鸪天(寄千帆嘉轴,时闻拟买舟东下1940年春雅安)
多病年来废酒钟。春愁离恨自重重。门前芳草连天碧,枕上花枝间泪红。
从别后,忆行踪。孤帆潮落暮江空。梦魂欲化行云去,知泊巫山第几峰。
2、徵招(1942年四川乐山)
人生不合吴城住,消魂粉尘脂水。柳影画中楼,任春眠慵起。肠断歌舞地。付词客醉红吟翠。一棹横塘落花双浆,涨波郁腻。
还记。旧家时,疏帘静,轻漾素兰风细。瓷碗碧螺春,更香浮茉莉。别来飘泊久,总难忘故乡风味。去程远,鼓角年年,叹误人归计。
3、减字木兰花(闻巴黎光复)
花都梦歇,枝上年年啼宇血。还我山河,故国重闻马赛歌。
秦淮旧月,十载空城流水咽。何日东归,父老中原望羽旗。
4、声声慢(闻倭寇败降有作,1945年秋成都)
追踪胡马,惊梦宵笳,十年谁分平安?已信犹疑,何日北定中原?真传受降消息,做流人连夕狂欢。相笑语,待巴江春涨,共上归船。
肠断吴天东望,早珠灰落烬,乔木荒寒。故鬼新茔,无家何用生还?依然锦城留滞,告收京,家祭都难。听奏凯,对灯花衔泪夜阑。
5、浣溪纱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6、摊破浣溪纱
豆荚瓜藤处处栽,柴门还在最高崖。一雨经宵庭草长,上闲阶。
山色故教云作态,好风常与月相偕。小犬隔林遥吠影,有人来。
7、踏莎行
开罢蔷薇,飞残柳絮。斜阳只照春归路。梦迷故国满天烽,愁萦蜀道千山雾。
蝴蝶还来,啼鹃最苦。东风碧到无情树。江波日日送流花,如何不送人归去?
8、谒金门(闻鹃)
灯焰黑,帘外子规声急。岁岁烽烟留远客。无家归不得。
啼断春残几日,泪共落红千尺。如此月痕如此夕,江山应有血。
9、蝶恋花(四首选二)
日暮东风吹细雨,曲曲栏杆,曲曲闲愁绪。刻意春前怜堕絮,浮萍自向天涯去。
谢尽红榴消息阻,枝上流莺、解得相思否?遮断钿车来往路,垂杨终是无情树。
楼外平芜连远树,树外清江,江上嘶骢路。音信难凭魂梦阻,穿帘燕子空来去。
知道行云无定所,日日栏杆,凭到斜阳暮。已分相忘情恐误,花阴月隐思量处。
10、天香(藕)
菰渚风多,莲房露冷,鸳鸯梦易惊散。恨惹千丝,肌消双腕,剩有此情难断。相思寸寸,空负却,玲珑心眼。漫说污泥素节,还输闹红零乱。
牵萦旧愁宛转,,记调冰,那人曾伴。懒共翠瓜朱李,玉盘初荐。留取灵犀一点。怎忍说、微波自今远。怕种同心,银塘泪满。
11、一萼红(甲审八月,倭寇陷衡阳。守土将士誓以身殉有来生再见之语。南服英灵,锦城丝管,怆怏相对不可为怀,因赋此闋,亦长歌当哭之意也)
乱笳鸣,叹衡阳去雁,惊认晚烽明。伊洛愁新,潇湘泪满,孤戌还失严城。忍凝想、残旗折戟,践巷陌、胡骑自纵横!浴血雄心,断肠芳宇,相见来生。
谁信锦官欢事,遍灯街酒市,翠盖朱缨。银幕清歌,红氍艳舞,浑似当日承平。几曾念、平芜尽处,夕阳外,犹有楚山青!欲待悲吟国殇,古调难赓。
12、浪淘沙(题武汉长江大桥1956年)
横渡大江中,愁水愁风。忽惊破浪夺神工。一道长虹飞两岸,桥影临空。
形盛古今同,三镇当冲。莫凭往事吊遗踪。平却向来天堑险,多少英雄。
13、鹧鸪天(四首)
离合云踪意转迷,几曾相见胜相思。丝成玉茧蚕空缚,花作泥香燕未知。
金井露,碧梧枝。西风翠袖苦禁持。月明不到回廊下,夜夜新寒卷绣帷。
病枕昏灯不自聊,带围宽尽旧时腰。星辰谁解怜今夜,魂梦空教过谢桥。
寒恻恻,漏迢迢。心香禁得几回烧?大堤无限青青树。独聚相思是柳条。
羞借清尊理旧狂,红楼朱箔但相望。十年空忍将枯泪,一夜重回未断肠。
欢意少,别怀长。凭栏争惜更思量。西风不管黄花瘦,自向闲庭做晚凉。
极目行云独倚栏,羞凭双燕问游鞯。烛残怕作长宵泪,香薄难温子夜寒。
春梦短,客愁宽,花前何惜暂相看。此情忍付他年忆,更自殷勤理素弦。
14。1947年6月1日,军警包围程沈执教的武汉大学,酿成“六一惨案”,沈祖棻以一首《鹧鸪天》记其事:
惊见戈矛逼讲筵,青山碧血夜如年。何须文字方成狱,始信头颅不值钱。
愁偶语,泣残编。难从故纸觅桃源。无端留命供刀俎,真悔懵腾盼凯旋。

下面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和悼念
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
               ――汪东 
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遭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
独爱长篇题早早,深衷浅语见童心。谁说旧瓶忌新酒,此论未公吾不凭。
                ――朱光潜
鼙鼓声中喜遇君,硗硗头玉石巢孙,风流长忆涉江人。        
画殿虫蛇怀羽扇,琴台蔓草见罗裙,吟情应似锦江春。
                ――刘永济
锦水行吟春复春,词流又见步清真。重看四面阑干句,谁后滕王阁上人。
剑器公孙付夕曛,随园往事不须云。东吴文学汪夫子,词律先传沈祖棻。
                ――章士钊
昔日赵李今程沈,总与吴兴结胜缘。我共寄庵同一笑,此中缘法自关天。
                ――沈尹默
屯溪往事鹃能话。素黛愁难画。几人过路看新婚,垂老客,无家者。  
娃乡归梦今无价。梦斗茶打马。何如写集住西湖,千卷在,万梅下。
                ――夏承焘

疏帘淡月·读《涉江词》悼子苾夫人
兰舟桂楫。记十里横塘,芙蓉亲折。蓦地烽烟四起,戍笳声裂。几回魂梦江南断,倚空阑,片帆天末。夕阳山黯,卷帘风冷,落花如雪。 漫延伫,蟾华渐缺。念听雨秋窗,寸肠愁结。锦水流波似泪,泪痕犹热。吟笺重展伤心句,是行行,蜀道鹃血。有情诗卷,无情人世,此情何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谢谢卷帘人的点评和对程夫人生平的补充。
   
    本文大多抄袭了程先生的观点,有关先贤吟诵青草湖的诗篇和洞庭湖、云梦泽的介绍是我查找后整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6-2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多谢广陵子支持^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这帖子耐读,可学之处颇多。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读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佩服~~~~~~~敬上月光酒一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11:46 , Processed in 0.0803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