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3|回复: 3
收起左侧

[原创]绿色乡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22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朝雾之小草花 于 2012-7-17 00:24 编辑 ]

    [这个贴子最后由朝雾之小草花在 2005/12/22 01:43am 第 1 次编辑]

                   一

      8岁时,母亲缝了新的布书包,用碎花布剪成许多小三角用"蜜蜂牌"缝纫机做好,我就上清官店小学一年级了。学校在村子北头,有院墙,一排房子,高台下面就是一大片平地,种了杨槐榆等树。数学老师姓张,1.75米高,30多岁,秋天后喜欢在头上戴着白羊肚手巾,女老师是二战的姐姐,十七八岁,秀气。老师少,和2二三年级的同一个教室,上完这班讲那个班,桌子是一排青灰水泥磨的长条,表面很光,下面掏出一个洞放书包,凳子是家里带的叫"小木床儿",黄昏总搬回家去,早上再拿来。
      
      学校院子是土地,表面常有浅粉黄或白褐色类似粉笔性质的小块,挖了画着玩或写字。夏天不必说,冬天教室里要声炉子,学生和老师一起生火,木柴活泼的冒出火焰后,就添了煤泥黏土水和成的煤饼子进去,烟气灰灰的升着,才可以坐住,小孩子们常带了棉花做的暖袖戴在手臂上。男孩子稀流着两行鼻涕,攒积的多了,就用袖子一抹,右袖很亮的一片,女孩们说他们"鼻涕虫",嗤笑着。
      
      后来学校改成戏园子,我们就搬到北边几里外的孟家庄,我爷爷奶奶就从那村搬来清官店的。上学放学之余,要作饭,干地里活,带弟弟的,也包括几个小丫头疯跑着玩,做各种游戏之耍乐。记得最清楚的是,二年级的语文课,快割麦子时节,不只则呢们惹恼了老师,她让我站在门口,我才不管那么多,固执地背了书包,径直回家。中午,二战的姐姐到我家找妈妈告状,我也只是躲了一旁,被母亲唠叨两句才止,从不挨打的。
      
                   二
      
      四年级时,玻璃一斤2分钱,不知怎了,我和小赛天天趁放学没事,捡开了瓶子,碎玻璃片,冬天开始,三四个月居然凑了一布袋。我俩骑车去中里厢废品站,我卖了52斤,得1.04元;妈妈没让交公,于是有了平生第一笔钱,买了浅兰的铅笔一大把,圆珠笔若干,剩下的也不知做什么用场了。那铅笔较细,2分一根,很秀气,也许还买糖块了,反正自由支配了。常是夕阳西下,我和小赛到处找玻璃片,两个丫头瘦瘦的小小的,又都爱笑,长大后才知都爱文字。骑车卖玻璃,好象是次年春天的一个午后,树叶青鲜的时候,和我89年7月第一次来单位报到,拿工资的心情类似,应该说更得意些。
      
      10岁多学会了擀面条包饺子烙饼子类的活,又学着推了小推车去地里推水,刚开市桶,后来慢慢到6桶,每边用铁钩挂了,一天有时跑几次。夏天装满水,就近摘了蓖麻叶子或小麻叶放在桶里,这样推车少洒水出去。只有地里庄稼机井浇水,才能去推水,来回好几里地,机井里的水象玉色,哗哗地在沟渠流动,若长长的带子。再后来村里有水塔,就改挑水了,一两天放次水,排队接,我个低,扁担的钩子要绕几下才可以,挑起来也晃悠悠的。冬天喜欢拿了瓮里的冰块吃,也不怕凉,下雪时,更喜欢啃点雪块,虽然也喜欢看下雪飞扬的漫烂,终是没什么心情的,只小孩子的乐哈~~~~
      
                   三
      
      我喜欢吃小米,煮出金黄的米油飘在浮头。秋天,谷子成熟,常跟了大人,一手拿了刀镰(割谷穗用的),一端坠个带子,手可以卡住。在地里一个谷穗一个谷穗地割了,放到腰间围着的四方包袱里,那会是记工分的,很是悠闲。午后的阳光暖暖的,蓝天上的云大朵大朵的,风袅袅,谷穗弯着脑袋沉甸甸的,是丰收的滋味,大概。煮出的粥黄而香气四溢,秋天象太阳的金色照眼。
      
      还有深秋,跟着一群人,在地里摘棉花,心情也极美的。摘棉花也是将四方包袱,围成三角形帮在腰后系个疙瘩,前面两手一齐采了柔软洁白的棉花朵进去,人和云彩一样飘忽,温柔(小小年纪该不知道什么是温柔),人们嬉笑着说话,开玩笑,一派祥和,虽然棉花的产量不高,洁白蓬松的棉花象寒冬的焰火一样美丽。只剩棉花杆时,用一种叫"老鸹钓"的上面是圆木,下面是铁,可以将棉花杆一夹往上一拔就提起的用具,一下拔一棵,久了也累,拔完棉花杆回家去,地里就没什么了只有冷而碎的西风和发白的小道了,当然麻雀类的鸟还是比较闹的。大伯偶尔也去远处捉野兔,带回来吃,然而,并不多,一般一两只,味道自然是好的。
      
                   四
      
      父亲在地质队,一年只回家一个多月,常在过年前回,带一些好吃的给孩子们,所以总欢欢喜喜地等着他回来,馋嘴呗!农民冬天没事做,女人纳鞋底,拆棉衣,男人则聚在一起玩推牌九,叮牛的麻将,我对那没好印象,父亲,大伯也玩过,搬到河南以后就再不摸了。有时,父亲单位的车经过,就会绕远回家一趟。我常贪心地对着大汽车摸了又摸,对那些年轻男人"叔叔好"的叫着,难得他们也戴见(喜欢,老家话)我,呵呵。
      
      那年月,没有几个女人坐月子,而母亲老老实地在炕上坐了3个月子,不是姥姥就是父亲侍侯,所以我替母亲高兴,人世间真正的爱妻者少,父亲应该算一个。小时候,女人夏天在家,是不穿上衣,露着两个乳房,人们不以为羞;我瘦弱多病,有3次吊了白眼,是母亲光着脊梁背着我看医生的,当然来不及顾着穿衣服的。我吃了好多中药,所以现在是不怕药苦的,是怕心苦,嘿嘿。87年回姨妈家,她早不光脊梁了,穿件带小碎花的棉布圆领背心。姨妈皮肤白,比我妈妈眼睛大,长的秀气些,脾气厉害干活也极好,少的是妈妈对人的一片热心。
      
      
                   五
      
      
      小时候,极调皮,除了没在河里游泳,所有的游戏都玩过,包括用弹弓射麻雀,将麻雀的雏鸟从窗外的屋里掏出来。小鸟只有几跟羽毛,露着皮肤,嫩黄的小嘴唧唧叫着,也不管它的死活,只一味好玩,现在想来,有些惊异自己的残忍。
      
      清官店村小,四五人,姨妈家那村是两千多人,姥姥不喜欢女孩子,母亲回娘家,有20里,我去了,天不黑就吵着回来,很少在那过夜。爷爷奶奶没见过,所以缺少老年人的娇惯,现在三十多岁的人了,却希望有人宠爱我,倒是有来由的了。
      
      家门口往南二三十米,有一片高高的蓖麻地,中间有一口水井。早上提了水桶,拿了绳子,在清晨空气里,将绳子放到井里,便可打上清冽的井水来,甘甜,凉爽,不象新乡的水难喝。夏天,中午和伙伴有时也到蓖麻地里坐了玩。摘去几枝蓖麻叶,用嫩杆编成"擦搽儿"等好几种玩具,绿绿的,小巧可爱,现在是笨到家了。今年注意到蓖麻花的嫩黄,长得也如一朵花了。
      
                  结尾
      
      哎,到暮年,窗外的雨滴着,敲到童年的旧处,不知将是何等的悠长了!今夜有一群星星,半个月素白的光,地上光影淡淡的,天很蓝,风清冷飘然,心情因为这些句子无言了。
      
      而长空漫浩浩,曾是"忧伤以终老"向往中的月亮,已欣然知自己在等待所有的美好到来吧。
      
                    05年12月21晚写
                       星月下灯下有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陈芝麻烂谷子之八---绿色乡村

    读宁儿的这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陈芝麻烂谷子之八---绿色乡村

    下面引用由天涯倦旅2005/12/22 09:10am 发表的内容:
    读宁儿的这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我~~
    一点小回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陈芝麻烂谷子之八---绿色乡村

    宁儿捡过碎玻璃,我倒是捡过一些废铁废铜的。记得大概是四年级吧,常常放了学和同伴一起去一家钢厂门外的垃圾堆上翻,往往我们到的时候,垃圾堆已经被别人翻的差不多了(那个垃圾堆每天都会有一帮老人守在那,等着钢厂的垃圾车出来),也许我们翻的仔细,也可能是我们要求不高吧,记得我们每天都会有一些收获的。至于卖这些废料的收入是如何支配的已经记不得了,估计是回家交公的多吧(孩时的我以得到父母的称赞为我生活的目标)。
    呵呵,小时候我是个调皮出了名的孩子,上树,下河,记忆中好象没有什么不敢做的,除了听到妈妈的声音。所以7岁的时候因爬上竹稍,竹稍又不堪我的重量折断,使我从3、4米高处摔下断了肩胛骨,也未敢吭一声,怕会被妈妈骂。夏天的时光,很多都是和伙伴们在屋后的小河里摸螺丝、抓螃蟹度过的。虽然很多伙伴们现在早已失去了联系,但却很清晰的记得那该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过了三十几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我、妈妈、伙伴,还有屋后的竹林、小河。曾经在04年回去老家一次,竹林还在,但已稀疏,而满载着我童年快乐的小河长满了水草,河水隐隐发臭,老屋就如现在住着的一个族中亲戚般老态龙钟,摇摇欲坠。
    童年时值得炫耀的技能,如爬树、游泳等,竟随着岁月的变迁一样样与我告别,除了记忆,童年的一切已经无法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一丝的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2 20:28 , Processed in 0.0704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