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龄,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十八岁中秀才, 此后却屡试不第, 遭遇坎坷。他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以及对当时社会矛盾的体察, 饱蘸着血泪, 倾注笔端, 创作了流传百世的〈聊斋志异〉。但他的创作成就并不仅限于此, 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 他创作的诗现存1056首, 词119 阕, 但曲有包括著名的〈墙头记〉、〈姑妇词〉在内的15种70余万字。此外蒲松龄还撰写了〈历日文〉、〈省身语录〉等9种杂著, 内容涉 及天文、农业、医药、教育等各个方面, 另有〈闸窘〉等三部戏曲。
蒲松龄故居一一聊斋
位于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 原系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建筑, 历经三百余年的风风雨雨, 至建国时仅剩残墙四堵。1954年依原貌修复后并对外开放, 1977 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属保护遗址还有闻名于世的柳泉及蒲松龄墓园等。 1980年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以"聊斋古遗址"为中心, 设有蒲松龄生平著述、研究等五个展室六个院落,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 展览面积2000 多平方米, 陈列体系完备, 展览内容丰富, 并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多次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的专业讲解员队伍。成为淄博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十多万人次, 并接待了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政要。蒲松龄纪念馆也先后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蒲松龄纪念馆现设有资料研究室、群众工 作部、陈列技术部、保卫科、办公室等机构, 并成立了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研究会, 主办有全国唯一一家蒲学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季刊。
馆藏蒲松龄纪念馆建馆后, 为了丰富展览, 为蒲学研究奠定基础, 千方百计征集蒲学文物资料,馆藏由原来的不足百件,发展到现 在的一万三干多件。其中有珍贵的蒲松龄画像及其手稿、印章;有〈聊斋志异〉的各种旧抄本、刻本、外文译本、港台版本及精、平装本;有改编的白话聊斋、连环画册、戏曲、影视剧本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等。还有一大批现当代文化名人题咏蒲松龄的字画作品。
蒲松龄研究会与《蒲松龄研究》季刊蒲松龄纪念馆致力于蒲学的研究事业,力争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先后成立了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 主办了全国唯一一家蒲学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季刊。该干ll1982年创刊, 截止目前已经出版了三十六期, 多次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良好级期刊。1999年, 该刊又被中国社科院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并加入了中国期刊网(CNKI)。
除办好刊物外, 蒲松龄纪念馆还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专业研究人才, 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专著如〈蒲松龄全集〉、〈全译自话聊斋志异〉、〈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辩〉、〈异史〉等。
蒲松龄纪念馆另设"艺林集萃"纪念品小卖部, 摄影、录像、饮食等服务项目、为广大 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蒲松龄故里--聊斋园
聊斋园位于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故里一-淄川区蒲家庄,是以聊斋故事为主题、人文自然合而为一的组群式大型旅游景区。淄博柳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了10余处景点。
蒲松龄艺术馆是一组具有清代风格的古典建筑。内设蒲松龄生平及著作展室、西铺村设 馆授徒展室、名人书画、刻瓷艺术等展室。
狐仙园具有我国北方园林风格, 以精美奇特的佳峰石景展现聊斋狐仙故事情节。聚仙峰、荷花三娘子、护红石、八大王、留仙桥、小翠亭、共笑亭、柳泉碑廊等景观, 建造精美, 别具一格。
石隐园异地而建, 原系明代户部尚书毕自严家之花园。当年蒲松龄设馆毕府达30年之久, 每至盛夏即设榻于石隐园。园内怪石林立、假山傍水、亭台碑廊高低错落。设有万纺山、蛙鸣石、鱼跃石、丈人石、雨钱 石、虎豹目民等石景,建有远山亭、迟月亭、霞兰奇轩、同春堂、石隐园碑廊、聊斋壁画等景观。布局巧妙, 引人入胜。
柳泉原名满井, 是一处古老文化遗迹。 此井当年水常满, 外溢成溪, 周围植柳百株, 环合笼盖。蒲公曾在井侧茅亭处,以泉水设茶采风, 搜集素材, 创作〈聊斋志异〉。先生酷爱此处, 故自号柳泉居士。泉因先生而名播遐边, 泉旁立有沈雁冰款书"柳泉"石碑。
聊斋宫该宫为聊斋园主要景点, 青山、碧湖、曲桥、牌坊和亭阁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宫内的〈罗刹海市〉、〈席方平〉、〈画皮〉、〈娇娜〉、〈尸变〉等聊斋故事, 采用现代彩塑、电影特技、灯光音响相组合的高科技艺术表现手法, 使景观达到真、绝、奇的艺术境界, 逼真地活化了聊斋笔下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
俚曲茶座是聊斋园内一处雅俗共赏, 文化内涵丰富的景点。游客在品茶、休息的同时既可聆听聊斋但曲, 又能观赏影视中的聊斋故事。
蒲松龄书馆
蒲松龄书馆是市级重点文物保和单位, 建馆于1984年, 馆址为西铺村内一处毕氏宅院, 入称毕府。清康熙十八年,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 松龄, 应邀来此坐馆授徒, 历经30余年, 一面教书,一面博览府内万卷藏书, 并延续了他。中乡试不第的科考历程, 最终完成了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和全部俚曲及其他杂著。
毕府建于日月万历年间, 占地22亩, 当时提高二铺科前后两条大告。以调子大门、位 、丁、过厅、对厅、五层家眷楼、石隐园大门为南北中轴线。西跨院为家属及仆役居所,东跨 院有绰然堂、振衣阁、万卷楼、石隐园等建肿, 其中石隐园内藏十石十六景。从1984年气, 该馆先后恢复了卓然堂、振衣阁、万卷楼, 并征集了大量史料与游客见面, 计划2002年完成石隐园的修复, 进而恢复毕府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