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4|回复: 10
收起左侧

[原创]   旅行散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旅行散记
  秋色正浓时,我终于有了一次去东北的机会。工作之余,又赴朝鲜的罗津、俄罗斯的海参葳走了一趟。现将见闻与感受记录一下,零零碎碎,故曰散记。
飞机上
  10月12日傍晚时分,我们从济南乘飞机赴长春。在飞机上凭窗俯视,刚起飞时尚能看到地面上走动的人群,行驶的汽车。等飞机上升到万米高空时,地面上一座座高耸的大厦,在我的眼里只剩下一个个火柴盒大的方块了。在地面上看起来参差不齐、长满各色庄稼的田地,从空中看去,则变得那么地整齐,那么地楞角分明。地面上一洼洼的水塘亮晶晶,像一面面镶钦在大地上的镜子,闪闪发光。长长的河流浑身也是银光闪烁,好似一条卧伏在地球上的银龙。
  空中看地面上的一起,都是那么地美,那么地亲。即使看脚下的云,它们一团团,一蔟蔟,有的像硕大的蘑菇,有的像飞驰的骏马,有的像相互依偎的恋人。总之,云是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可以任意发挥出你的想像,也不能描绘出云所变幻出的多种形态。
  在飞机上遥望,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挡住你的视线。我把视线移向西方,西边的太阳彤红彤红,红的鲜艳欲滴,伸手摸一下,定会把你的手也染得彤红彤红。然而它正在一点点缓慢地向下沉去。
  太阳沉下去了,已经看不到了。但是西边的天空却是亮的,红色中透着几分金黄,是那样的绚丽,那样地辉煌。突然间,我看到西方的天空中出现了彩虹。不是一条,而是两条。那彩虹五光十色,两条彩虹相互映衬,把西边的天空打扮得更加美丽多姿了。
  在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中,我乘坐的飞机也曾从城市的上空掠过。向下遥望夜晚的城市,则是一片灯火辉煌,仿佛是人间仙境,天上阆苑了。

东北山色
  这次到东北,只是在吉林境内走了一趟,并没有进入东北的深山老林,并没有真正走进那黑土地。按说我是没有资格来写“东北山色”的。但是缺了在东北这一截,我的旅行散记就不完整。况且我是第一次到了东北这个地方,吉林的山色也是那么美丽,我还时斗胆写一小段吧。
  我是第一次到东北来,格外好奇。由于小时候经常听闯关东的人讲,东北有高耸的大山,有无边的林海。虽然这里还不是他们所讲的地方,但我想这里与他们所说的地方很近了,相近总该有相似之处吧,所以我就格外注意这里的山了。我们从长春到图门是乘的夜间火车,一路上是否有山,山又是什么样子,我无从知道。但是从图门到珲春,我们是乘了一辆小汽车的。我们先是沿着一条不太宽的柏油路前行。路虽窄,但两旁全是挺拔的白桦树。树上的叶子已变得金黄,马路上也是铺满了一地的金黄色的树叶,我们满眼看到的全是金黄,真可谓走在了金光大道上。我们虽然没有经过深山老林,但是一路上却看到了不少的山。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不同。南方的山多是奇险怪涙,北方的山则是平缓坦实。如论观景,北方的山则远逊于南方的山了。好在我们来的时节在秋末时分,正是万山尽染时。沿途看到的山真可谓万紫千红了。一座座长满树木的山上,由于树种不同,经过秋霜的蕴染,树叶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这儿一块紫红,那儿一块胭红,这里是一片金黄,那儿是一片翠绿。一座座山就像是用五彩染过,每一座山都是一幅画家笔下的山水画。我们如在画中走,我们已成画中人了。我不由感叹:生活在这里是多么幸福呀!
  想归想,这里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还要继续前行。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珲春,从那里我们将到朝鲜和俄罗斯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走在朝鲜
  
  10月15日一大早,我们从珲春出发,直奔珲春口岸。过了圈河,就到了朝鲜的土地。好在我们来的较早,过境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要经过慢长的等待。经过一道道手续之后,我们乘上了一辆日本产的面包车,便向目的地--罗津驶去。在国内,我们走普通的马路经常抱怨路不好走,常常喜欢笔直平坦的高速路。在朝鲜境内,我们却走的是沙石路,一路上颠的我胃都要翻了。好在朝鲜导游汉语说得较好,态度也友善,一路颠簸也没觉得有多苦。
  走在异国的土地上,我们主要是来看的,来旅游的。所以一路行来我主要在观察车窗外的情景。朝鲜的山是绿的,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但是朝鲜的庄稼长得实在不敢恭维。玉米高不过两尺,稀稀拉拉,豆子地里看不到豆子,只看到茂密的杂草。一群群的人堆在一起劳动着,闲聊着,无精打彩的样子。看到他们和他们的庄稼,我好似又回到了我70年代的故乡。最使我感到好奇的是,马路上有好多步行者。他们有的带着行李,有的赤手空拳,成群结伙地行进着。一路上我们除了看到的旅行车外,很少见到其他车辆。偶而驶过一辆车,也是车用大卡车。人们成群成帮的步行,是我在朝鲜见到的一大奇景。
  中午我们在一家“涉外饭店”就餐,伙食还可以。吃过饭后,我来到车旁。我刚站稳,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了三四个小孩子,浑身脏兮兮的,脸上不知多久没有洗过了。他们用生硬的汉语一遍遍说着“你好”,并伸出手说:“一块钱人民币,给吧!”导游在路上曾交待过,不让给他们。如果给了这一个,马上就会有一群孩子出来向你要。而陪我们同去的中国导游说,你给了人家,人家的父母和朝鲜人都不愿意,这是伤害了人家的自尊心。这群小孩一见朝鲜导游出来,立时跑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朝鲜的前领袖和当今领袖都曾去过的一个渔民之家。这渔民家里很干净,房子也很新。主人是一个驼背的老太太。也许是见多不怪吧,老太太对进到她家的参观者竟然熟视无睹了,她竟自干着自己手中的事。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家民之家、工艺品商店等。这里的商店是不能讲价的,售货员一个个面无表情,一付爱买不买的样子。这又使我想起了70年代我们的售货员。在国内我就不习惯逛商店,到了朝鲜我的这一习惯依然如此,不可救药。于是别人在商店里逛,我便站在路上看来来往人。大街上汽车少,摩托车没有看到,自行车有,但还是就像过的我们骑过的“国防”牌、“大金鹿”之类的,绝没有我们现在满大街跑的各式各样的自行车,更惶论什么电动车了。人们仍是在走着,不时地跑过一个持枪的男子,也许是一个持枪的女子。那枪是假的,木头枪,他们也许是急匆匆去参加一场什么训练,也许是刚刚训练完了回家。但不论去干什么,他们都是一律步行。街头上的另一景是穿军装的人特多,大有“全民皆兵”的味道。这些兵们个子矮矮的,瘦瘦的,一点风度也没有,军装穿在他们身上显得很肥大,很不协调,我还真有点为他们的“保家卫国”而担忧。这当然是杞人忧天了。
  该吃晚餐了。我们习惯到一个地方就品尝一点当地的酒。在朝鲜也不例外。我们花五十元人民币买了一瓶朝鲜酒,倒进杯里就喝起来。我们是喝不完那瓶酒的,味道也不适应。于是我们劝与我们同行的一位朝鲜族老人喝一杯。他不喝,我们再劝。他终于说了:朝鲜粮食奇缺,根本舍不得用粮食做酒。他们的酒是用锯末做的。这番话一说,吓得我们再也不敢喝了。最后只好把酒送给了为我们开车的朝鲜司机,他竟然高兴地不得了。
  天黑了,我们要住宿了。车子行驶了半天,终于在一个山坡上停了下来。这里可真是静啊。我们把行李放下后,我跑到高处四外瞭望,这里除了山就是山,周围没有一户人家。你想与朝鲜人接触,真比登天还难。我只好回到房间休息。房间里没有洗刷用品,只有一台电视。看电视吧,听不懂语言,就看画面,也好了解一下朝鲜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谁知我们看了一晚上,电视上翻来覆去地只有金正日接见一个俄罗斯歌舞团的新闻。我们只好上床睡觉了。
  朝鲜的空气真好,一夜睡得很香。第二天一早醒来,我与同伴便无目的地去散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了海边,便想走到海边去看一看。有一条小路曲曲折折通向海边的一座小房子,我们便顺着小路前得。突然听到有人喊叫我声音。寻声望去,又是一位驼背的朝鲜老太太。她一边对着我们呼喊,一边向我们作着手势。我们不懂她的意思,继续前行。老太太的声音更大了,她竟会用汉语呼喊道:“那边去,那边去。”她还一边作着让我们倒回去的手势。看来朝鲜人民的国防意识就是强,她是怕我们这些外国人搞什么破坏,不是怕我们从这里偷渡?不得而知。
  说到朝鲜人民的防范意识,那可真是叫强。我们回国的时候,在朝鲜边防可经历了一次。在边防站,我们等了约一个小时的时间,边防军才一个个慢吞吞地或叼着香烟,或夹着公文包出来,又慢吞吞地走到检测仪器前。他对我们的检查可是一点都不马虎。行李包通过安检通道,随身的小包要全面打开。一个黑瘦的男子用一个仪器在我身上来回照。当仪器走到我放钱包的地方,吱吱大叫。那男子便对我大起疑心,再翻来覆去地又照。最后他示意我解开衣扣,拿出东西。我把钱包拿出后,再测,不响了。他又让我打开钱包,我打开了。他探着头细细地看我翻着,没有任何可疑物品,便挥手放行了。据导游讲,朝鲜的任何印刷品都不会让带出来。所以那仪器对我的钱包产生了兴趣,所以也就吱吱地叫个不停。无论如何,我们都是顺利地通过了朝鲜口岸地检查,又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
 
           海参葳之旅
  从朝鲜回国后,经过一天的休息,10月17日我们又赴俄罗斯的海参葳旅行。说实话,这次旅行,我除了对异域的土地和异种人的好奇之外,俄罗斯海参葳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在中国援建的检查站,检查人员一会爱理不理的样子,态度生硬而傲慢。这些边防军穿得大多破破烂烂,据说是老兵退役后,他的衣服要留给新兵穿。所以我们看到的兵们脚下是已不成样的旧皮靴,衣服也大小肥瘦地不合身。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在傲慢着。
  海参葳街头的一大奇景是老老少少的妇女都吸烟。小孩子也吸烟。我们在街头不时遇到伸手向我们讨烟的妇女或小孩。
  我们在海参葳没有吃到一点俄式餐饭,只是吃的中餐。而那中餐在国内是我们根本就不能入口的劣等饭菜。最可恶的是没有水喝。我们提出抗议,谁知俄罗斯漂亮的导游小姐态度傲慢地对我们说,这是在俄罗斯,不是在中国。我真是气愤,难道俄罗斯人就不喝水?为什么宾馆里还备有开水?本来看起来挺漂亮的导游小姐,现在在我眼里却变得那么丑陋与凶恶。最难耐的是睡觉。我们的床上仅有薄薄的一个垫子,下面就是一根根的木棍,不是床板,没法躺人。我们只好把被褥移到地上来睡了。真可谓出去受“洋罪”了。
  在海参葳我们参观了什么广场、潜艇、火车站等,最多的是逛商店。俄罗斯的特产紫金首饰、法国香水等买了一点。第二天我们就回国了。海参葳之旅我不愿多说,没有好印象,到此为止吧。
                                                                                                                                                            2004.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涓涓的散记写的流畅有趣,一路上感受颇深,收获不小。特别是朝鲜所见,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谢小白夸奖.实不敢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先顶一下,后天再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涓妹妹写的好生动啊  欢迎你受“洋罪”回来^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下面引用由春来2005/01/05 10:06pm 发表的内容:
涓妹妹写的好生动啊  欢迎你受“洋罪”回来^_^
生动不敢当,“洋罪”倒是真得不好受。谢春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羁红尘在 2005/01/07 07:38pm 第 2 次编辑]

气S了,刚刚打了好多字,都没了。。。
从头再来。。。
涓涓写得很好:)
关于东北,小学时学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小兴安岭的四季,记得写秋天的有这么一句“天是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呵呵,这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后来写作文曾多次套用过。。。
那时就向往着去幽深的森林深处,去采蘑菇、摘野果,去听松涛阵阵,溪流涓涓:)

关于朝鲜,也在网上看过这样的文章,和涓涓描述的情况大致差不多。
朝鲜人有很多人都营养不良,小孩子生病哭着要糖吃,家长只好找一点糖精来化到水里给孩子喝。。。可朝鲜人都以为自己自己生活在天国,因为他们即使能看电视,也只能看到他们的伟大领袖。。。。
朝鲜人不允许与中国人私下接触,不允许私自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必须要申请通行证。。想想有多么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红尘对朝鲜的了解真不少,记忆又那么深.朝鲜的今天就相当于我们的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涓涓出国也不告诉网友一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旅行散记

  想告诉大家,可不知怎样告诉法。发一个贴子,又怕有招摇之嫌。所以只好回来后写一篇散记算是致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9-11 00:30 , Processed in 0.0802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