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7|回复: 22
收起左侧

闲笔一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意翔斋主人在 2004/09/09 03:10pm 第 1 次编辑]

从两句诗说到草堂诗

(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偶然间想起这两句诗,第一句出自王维,第二句出自杜甫,原先没什么注意,现在放在一处,发现这两句几分相似。从字面上看,皆关云、水,前半有水,后半写云。倘若将这两句缀在一起也不失为一联好诗吧:行到水穷心不竞,坐看云起意俱迟。这两句诗都表现了一种理想的心理境界。人生而在世,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着实很难,但让人想往。
(二)

  王维的很多田园诗都有这番境界,杜甫晚年寄蜀的那几年里,写的很多诗也有这种境界。在王维,许是生性本来不适合世俗,在红尘里有如羁鸟,时常要怀念旧林,所以骨子里本就是个隐士,写出这样的诗也是缘于秉性,很自然的。而在杜甫,其一生漂泊坎坷,家国战乱,兵燹四起,加上其“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志向,他的诗里自然就多国民之忧而少隐遁之逸了,所以在他寄蜀期间写的诸多诗作里,表现出恬静生活的生趣就很可贵且可喜了。可贵的是诗人亦有通达放旷的一面,不因其志向不达而悔怨,不为已到穷途而歌哭。替诗人可喜的是,他艰难苦恨繁霜鬓之际,终于经其友人严武的资助,在蜀中过了他后半生里一段最平和的生活。
  孔子立江干,见江水滚滚东逝而叹时不我与,可知其心中忧恨。此时,杜甫也一样看着流逝不绝的水,其心中却平和得很,丝毫没有竞时竞物之忧,仰望天上的白云,他的心境也如同散卷自如、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云一样闲适从容。

(三)

  或许有人以为杜甫在蜀期间写的大多数草堂诗成就不高,原因无非是题旨不够宏大,与其如《春望》、《茅庐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相比,有自适之闲无忧民之愤,是小家碧玉。在我看来不然,杜甫之所以被后人尊为“集诗之大成者”,就在于他诗作风格变化万端,大到家国黎民,小至花鸟虫鱼、小桥流水,或讽或咏,或怒目横眉或倚杖柴门,都能杰作迭出。杜甫的诸多草堂诗,描画生活情趣,丝丝入里,怡然可亲,比之王维,不逊其闲逸还多了一份温馨的生活气息。即便是同写乡村的诗,王维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杜甫则“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王维有如方外高士,处于落落山林之上,远离村墟烟火而望,杜甫则是近居江村农舍,在旁细观。王维的诗境美,但少人间烟火。寻水之趣,王维是驾舟循流入山林直至水穷,杜甫是站在溪边看“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完全一派江村生活。说实在的,我更喜欢杜甫的草堂诗,每每吟诵总感觉有一股浓浓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我就出生农村,对这样的气息很熟悉,觉得很是亲切。
  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在蜀中的杜甫应该算得上中隐的吧,也正如他自称――野老,此时,他的心境亦如草堂边浣花溪水,潺湲舒缓。

(四)

  “流水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出自杜甫《江亭》。这首诗的末句是“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似乎也已预示杜甫最终还要离开蜀地的。在蜀中过了三年零九个月之后,他离开了。在途中写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通首愤郁沉着,词气凌厉,又还他一贯诗风。此时,他已重病缠身,或许他也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见不着亲友了。而他寄蜀的这段平静生活,也终于像昙花一样在他一生中只匆匆闪现了一下就结束了。
  致君尧舜,这样的意思在杜甫的诗里经常可以见到,也正因为他心忧黎民,他放弃安逸而离开蜀地便是必然的了,尽管对他离蜀让我感到惋惜――他应该像王维终老在宁静的辋川一样,也在蜀中平静地继续生活下去,直至老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钱钟书先生如果看了斋主的贴子,一定会说:“嗯,孺子可教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9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难得意翔斋主人对这两句诗有这样深的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1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4/09/09 10:20pm 发表的内容:
难得意翔斋主人对这两句诗有这样深的研究~~~~~
凝月过奖了,谈不上研究,更别说是深了。只是闲笔几行,随手写去,也没个主旨。惭愧得很呀。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4/09/09 04:36pm 发表的内容:
钱钟书先生如果看了斋主的贴子,一定会说:“嗯,孺子可教也”。
呵呵,如果钱钟书真能对我说这句话,我可是一定会飘飘然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1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呵呵,我想他看见了,最起码也不会说:“嗯,孺子不可教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1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4/09/10 08:14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想他看见了,最起码也不会说:“嗯,孺子不可教也”
    哈哈。钱钟书,国学大家,高山仰止。我不才,偶拈来几行前人诗句,随手胡写一通而已。谢谢吟风听月抬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主人的文采斐然,令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4/09/13 11:10am 第 1 次编辑]

    兄台在其他贴子里提到过《夜泊牛渚》,那份贴子是兄台和友人的唱和,弥足珍贵,所以移到这里来说两句。
    以前读《国风》,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云云,我颠来倒去看了半天,实在想不清楚关后妃什么事,也就糊涂至今。诗的厚薄取舍,是个人的事,这首诗我就愿意把它读的很薄很薄。
    把“渚”字认识了,“谢将军”搞清楚了,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再如果知道什么是“西江”,知道“牛渚”在什么地方,基本上就能算“深入研究”了。再厚一点都没有了,也不需要了。
    我那天跟斋主说了注凝月诗的玩笑,古人的玩笑比我来的有水平。谢尚,官拜“镇西将军”,这首诗的一个版本将“挂帆席”作“洞庭去”,从牛渚的位置看来也是向西,料想“镇西将军”是溯江而上,大约是要李白追了去;另有一个说法将“明朝”作“明月”,就更是急不可耐,即刻动身,十万火急。似乎不找到“谢将军”给李白捞个官当当,实在是有点过意不去。
    *******************************************
    那天有点事话没有讲完。
    这首诗正好是李白写的,如果名字换成李启明或者李长庚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了,甚至我觉得“唐宋”有的人,如果机缘巧合也能仿个八九分。“无一句属对”,正是一些“唐宋诗人”的“风格”;“无一字不律”恐怕难一点,但是如果读起来顺口,即使“拗”个几句,也就算他“一气呵成”了吧。
    关键是“牛渚”这个地方很有意思,“谢将军”+“捉月亭”=“英雄心魄神仙骨”,李太白一览无余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有朋友说:少慕青莲老爱杜。。。
    好象很有道理,也许要年纪稍长才能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吧。
    不算年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不喜欢杜甫诗里的气息,但是,很很喜欢楼主的文章,期待再次拜读新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王维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诗、书、画、乐兼擅,诗中有画。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了了数字,韵味无穷;“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何等的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直”一“圆”,前者似无理,却正展现了大漠孤烟经风不散、不斜而直,后者似过于直白,却给人极强的感官冲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是道别,却自有一份雍容……
    王诗风格多样,众体皆长,感觉他的诗最能代表盛唐意象了。极喜欢王维这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中有禅意,诗人超然出尘的意兴和恬然自适的处世态度在这句诗中表现得神完意足,真正是画外有意,韵外更有致。
    (曾经和朋友开玩笑,假如能回到古代,让我选择最想见的人,第一个是东坡,第二个便是王维了~~^_^)。
    意翔文中说到杜甫,杜诗推崇的人多,但说实在的,也许是阅历性格及个人喜好的局限,对杜诗,总觉得亲近不起来。记得比较深的,还是素来评价不是最高的几句,比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前后次序没弄颠倒吧),比如“灯前细雨檐花落”,比如意翔提到的这一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一句也恰是我极喜欢的,好极了~~~)
    山水间有真意,不管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杜甫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还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是达到某一境界的感悟吧。泰戈尔有一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行到水穷处,放眼看去,是云海苍茫,不见山,不见水,但一片幽香,冷冷的在目、在耳、在衣……志在烟霞绝纤尘,唯愿如此。
    意翔好文字!所引这两句诗亦令人深思。多日不上网,今天来能看到此文,是一大收获。
    说到这水穷处云起时的种种感悟,突然想到一句话,觉得很好,顺录于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体现的都是淡雅豁达,顺其自然;前者是历经磨难的心胸,后者是明月清风的座佑。善哉,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1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置顶,加精,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谢吟风听月抬爱。此篇名曰“闲笔”,意散不得篇。还请去精为好。
    哪天要是觉得稍有好些的,我自己也会王婆卖瓜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1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下面引用由意翔斋主人2004/09/13 03:47pm 发表的内容:
    谢吟风听月抬爱。此篇名曰“闲笔”,意散不得篇。还请去精为好。
    哪天要是觉得稍有好些的,我自己也会王婆卖瓜的说。
    呵呵,不必为了点精而点精嘛,既然点了也就不去了^_^
    早日看见你的瓜,让我们也来分享一口^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杜甫诗多为忧国忧民之作,象他那样心关天下,存民间疾苦的人,自然是做不了隐士的。正如楼主所说,王维骨子里是一个隐士,所以他的行文也就轻灵跳脱的多 。不同类型的人表达了共同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令人悠然神往的了。
    最喜欢的还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生不逢时是一个文人的悲哀,而身逢乱世,偏又存忧国忧民之心,也是一个诗人的悲哀吧,注定了他一生的颠沛流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尽力吧。希望是哈蜜瓜的说。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哈哈,青柳最喜欢哈密瓜,那名字听着就叫人高兴,更别说那甜甜的清香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哈!哪有哈密瓜吃?非常喜欢的说。
    在楼主的佳作后面灌水了,望谅。
    非常喜欢这篇闲笔,读来受益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4/09/19 10:23am 发表的内容:
    哈!哪有哈密瓜吃?非常喜欢的说。
    在楼主的佳作后面灌水了,望谅。
    非常喜欢这篇闲笔,读来受益多多。
    这是舵主抬爱的结果。呵呵,还要谢你顶帖子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笔一篇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4/09/11 06:35pm 发表的内容:
    兄台在其他贴子里提到过《夜泊牛渚》,那份贴子是兄台和友人的唱和,弥足珍贵,所以移到这里来说两句。
    以前读《国风》,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云云,我颠来倒去看了半天,实在想不清楚关后 ...
    七月君的每份回帖都堪称精品,读后所得颇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0 20:18 , Processed in 0.0881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