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4|回复: 26
收起左侧

看小语帖子有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意翔斋主人在 2004/09/21 03:19am 第 3 次编辑]

古风,有种天然灵动的意蕴,更好在没有那么多规矩,宛如芙蓉之出于清水。
以上是小语在我的“望月寄远”跟帖中的话。
先揖礼三。
“古风--芙蓉之出于清水”,我以为已一语道破。
古风看似好写,其实容易流于浅薄。我所的写能不能算是古风,我不知道。只不过,在形式上像古体诗,一种借来抒发情感的形式。
情,人人都有,有的猥亵,有的则中正。表现在文字上也往往泾渭分明。
抒发情感,可借鉴前人,但不可生吞。在诗词表现上,不可过于拘泥字句,要之,在整体,对于古风来说,应该更是如此--我不是文本主义者,不过,硬要按体裁分的话是这样的吧。
意脉不可断。杜甫之“北征”洋洋数百字,其间或抒怀或叙事,意气冲荡萦回,一贯而下,尺幅间有千里。当然,这是名家之名篇,也算是特例。如果在区区数言之中意散辞杂,那就不应该了,那也不能算是好的文字,好的诗。
诗歌。诗,既是言志,当以注重内涵为上,也是歌,便于吟诵。至宋词兴,诗不是偏于靡弱就是过于说理,靡弱者尚可歌之,志却又弱了,说理者便不好歌了。
“清水芙蓉”,芙蓉,其间渗透了汉文化的审美情趣,可谓之古典;清,根底中正,是源;水,流畅,意脉不断。这不单是古风,也是所有籍以承载人之情感的文字的所需要的。
文质彬彬,情正才有质,意连才有文。
拉杂写来,东拉西扯。呵呵。
再胡诌一首:
素月何皎皎,山河千里明。
今夜人尽望,何处不关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哈哈。回头看一下,也算是类于“诗话”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小孩子都能倒背如流的诗。
一首能在所有讲汉话,写汉字的人都会背的诗。
一种亘古至今的情结。从不会因为背得烂熟而失去生命力。
这首诗成了一个招牌,当有一个人常常会在夜里仰看天上的明月,又低头徘徊的时候,那他(她)就是个浸染了汉文化的人。
月,在汉文化中的意义就是这么特殊,却又十分平常。
望月,寄月,冷月,山月,水月,秋月,月华,月影,玉魄,冰轮,词汇多得数不完,通通加在一个离地球最近的小星体上,那里还有广寒宫,有嫦娥,玉兔,吴刚,桂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有点哈密瓜的味道哦^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尘秋水在 2004/09/21 12:50pm 第 1 次编辑]

    微风过,桂花香满园。报告吟风斑竹,我闻到的是桂花香:)
    楼主和小语郡主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唐诗宋词,信手拈来,佩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来原因还是在此,呵呵,读书去了,在你们面前,我脸红,一直红到脚后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闲暇之余,非常喜欢读小语的文字,总觉得有股朦胧之美,有着如水般的灵秀。

    但每一帖都有着淡淡的忧伤,有着蝴蝶飞不过沧海的感叹。。。。。。

    希望小语人生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4/09/21 08:49am 发表的内容:
    微风过,桂花香满园。报告吟风斑竹,我闻到的是桂花香:)
    楼主和小语郡主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唐诗宋词,信手拈来,佩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来原因还是在此,呵呵,读书去了,在你们面 ...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25&topic=234&show=0
    因为有此帖,所以我闻到了哈密瓜的味道^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读楼主《有感》,亦有同感。小语的回帖常是精彩频出,让我们这些有阅历的人常感其锦绣才气,佩服欣赏。
        读小语的回帖,在一言一语之间,总让人感到亲近,一来一回之处,真诚而充满机智。小语的才情文章,如明月,清灵而不失端庄;似莲花,高雅且落落大方;象山泉,入目即倍觉甘爽;仿清茗,未饮却心脾浸香。真《唐宋》才女屈指,《江南》文采冠芳。然木秀于林,虚拟竟伤,期早释芥蒂,抛却前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下面引用由烟雨潮2004/09/21 02:27pm 发表的内容:
    读楼主《有感》,亦有同感。小语的回帖常是精彩频出,让我们这些有阅历的人常感其锦绣才气,佩服欣赏。
        读小语的回帖,在一言一语之间,总让人感到亲近,一来一回之处,真诚而充满机智。小语的才情文章,如 ...
    小语看见两位如此盛赞,一定会晕了^_^
    等小语考试结束了,我们再邀请她回来吧,水乡少了她,没有韵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4/09/21 05:09pm 发表的内容:
    小语看见两位如此盛赞,一定会晕了^_^
    等小语考试结束了,我们再邀请她回来吧,水乡少了她,没有韵味了。
    已经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素月何皎皎,山河千里明。
    今夜人尽望,何处不关情?
    好诗!
    读此诗作,再看意翔的文字,心中蓦然冒出许多关于月的句子,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总觉得,评论一首诗作的优劣,不能从格律上着眼,更应顾其意象。意境辽远,能够使人在有限的字里行间体会许多,想起许多,方能称为“好”。
    许久以前,还是儿时吧,读到一句“一去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不知怎么的,就此深深记住了。假如按照一些专家的眼光,这句诗恐要惨遭批评,因为“红”字重了。但我却是喜欢它,没有任何道理的。
    因为有些东西是留给自己欣赏的。还记得昨晚自月色中走回家,天空一钩弦月,并不朗照,泛着些带晕的光——蓦然之间便有些微的感动。这月,亘古至今,不知几多圆缺,不知映照过多少的离散,不知多少人借它抒怀……“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千年前,那站在望江楼上看千帆过尽的女子,魂魄如今杳杳无踪,只这月,还是昔日的那一轮。
    江边谁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相似的是月,是望月的感受。人呢——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但是,能够感知,能够体会毕竟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也足够欣然了。
    远离喧嚣与繁华,有一个空间是留给自己的,有一朵花,静静地为自己绽放。
    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遇到一些真诚而丰富的心灵,没有任何的功利,大家只是因为性情相近,一起来交流一些感受,一起来欣赏一些东西,心中有的,是善意,是祝福——而令我们流连不去的,恰恰也是这样一种氛围。

    谢谢无尘秋水!好雅致的名字,是新朋友吧,很高兴能在水乡认识你!!~~:)
    另to烟雨潮:  烟兄啊烟兄,如此盛赞,直如平地旋飞一阵风,听后懵懂不辨南北东西中……:)秋水的一句话极能表达此时感受“我脸红,一直红到脚后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看意翔斋主人文字,说是闲笔,字字都有出处,闲却不闲,没有好的理解是无法写出来的。
    小语的文字就如江南的风景,细细品味处,总有口角噙香的感觉,读了还要再读,小语的功底让人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3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4/09/21 10:49pm 发表的内容:
    看意翔斋主人文字,说是闲笔,字字都有出处,闲却不闲,没有好的理解是无法写出来的。
    小语的文字就如江南的风景,细细品味处,总有口角噙香的感觉,读了还要再读,小语的功底让人叹服。
    凝月对我过誉了。至于小语的文字,清丽脱俗,非我等可牟比。
    啊哈,小语,不要晕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古风如八仙桌,厚实、稳重、大方、耐看,有骨架、用料精、线条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咳!恳请大家停止对小语的赞美~~~~(子曰,人需要磨练才能不断进步,过多的赞美容易晕头转向)  :)
    这个帖子是意翔看回帖后写的,小语把意翔的原作发过来吧

    望月寄远 (意翔斋主人)
    月华净如练,冰鉴复团栾。
    客子千山外,佳人天一方。
    欲取一掬水,留月手中看。
    盈盈手中月,恍恍离别颜。
    面颜何憔悴,宛若秋后莲。
    莲枯有深藕,藕断丝犹连。
    愿借月一分,远寄心中言。
    且慰闺中妇,此心比石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其实,说实话,在意翔这首《望月寄远》的跟帖中偶还拍了意翔一块砖呢~~~~:)
    我把跟帖也贴出来吧~~~~

    月华净如练,冰鉴复团栾。 ——好句!
    客子千山外,佳人天一方。——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真够远的~~
    欲取一掬水,留月手中看。——明月何皎皎,可要捧好~
    盈盈手中月,恍恍离别颜。——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乎?水甚浅,一定要细细看
    面颜何憔悴,宛若秋后莲。——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留得残荷听雨声亦可呀呵呵呵
    莲枯有深藕,藕断丝犹连。——且去看掌中一方素帕,横是丝来竖也丝了……
    愿借月一分,远寄心中言。——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明月明月,既需照人妆镜台,复得帮人传书……书中何言?可是“不如早旋归”?
    且慰闺中妇,此心比石坚。——呵呵,不惜歌者苦乎?向磐石致敬!
    呵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4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江左说得不错。
    谢小语赐砖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4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下面引用由意翔斋主人2004/09/24 02:02am 发表的内容:
    江左说得不错。
    谢小语赐砖哈。
    小语的可是金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月华净如练,冰鉴复团栾。
    除了这一句,我没看懂是什么意思,别的句我都能明白;前半句有一点点明白,后半句就……(千万不要笑话偶,偶打这字的时候已经脸红了。)
    小语说这句是好句,所以我一定要弄明白。。(想来你们都是明白的,就偶差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小语帖子有感。

    不好意思,偶,更差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0 20:25 , Processed in 0.0877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