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7|回复: 12
收起左侧

看无尘秋水帖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意翔斋主人在 2004/09/23 00:01am 第 1 次编辑]

一杯酒
站在心事的窗口
心事
回想对面的时光

以上是“无尘秋水”帖子中的两句诗。我很喜欢。
诸如这类的主旨的诗,这是我目前见过的很好的诗句。无尘秋水将“酒”与“心事”用寥寥数字写来,却显得很有厚度,意思远在文字之外。
一句“站在心事的窗口”,足以让读者我浮想联翩。好一个“站”字。“窗口”本是平常,说是心事的窗口就已经很好了,承的还是那杯酒。跳脱活络:酒--酒站着--酒站在窗口--酒站在心事的窗口。
第二句,原本个人观点在跟帖中有说。不过,既单独发帖,仍是讲一下。“回想”不堪匹“对面”之奇,所以建议作者再斟酌。“对面”既有空间上的,对应“时光”又与时间交叠,这样的效果仅数字之间,我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工夫。“心事”内化,若用一个比较外化的词承接,效果更好,因此,“回想”我以为稍显直白,有点可惜。
两句合成一首,此诗真就是好诗的。
不论是古体、近体、新诗,语言贵在简约,文简意繁,境在文外。作者在此作中表现工夫独到得很,值得我学习。
还是把名字改回来了--原来写成“秋水无尘”,莫怪。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呵呵,名字搞反了,是“无尘秋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台湾诗人洛夫有“诗魔”之称,对应于他早期的诗作,的确堪称为“魔”,几乎也是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一首诗中,往往就一两个字,用得出神入化,真是神手,词汇在他手里,风变云,云变雨,还伴有电闪、雷鸣,叹为观止。
后来他“回归”古典--不知“回归”一词说得是否恰确--由魔入禅,诗作更注重整体。这前后变化,我以为并没有优劣之分。对我来说,他前期的诗作更令我着迷。
--仍是东拉西扯,也算是由此引出的一点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我有一首“都市物象(组诗)--行人”,其中也有做类似的尝试,不过,比起无尘秋水,我做得不好,在行人与公文包之间,因能力所限,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对应点,承接上总是做不好,后来干脆就直写了,而诗意也损减大半,没能说出心里的感受。真是遗憾的事。
今人写新诗,有不少人叹息说是读者寥寥,其实,也多半是写诗的人自己造成的,自己首先把诗弄得云里雾里,一番心情,几丝感想,原本不太复杂,可变成文字之后反复杂得不得了,让读者钻进字里行间像是走进黑森林,非得迷失方向了不可。如此拒读者于千里之外,是不能怪读者的。
倘若诗能写得像无尘秋水这样,就是诗的幸事,也是诗人的幸事,也是读者乐意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传统的味道!
——好像谁说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秋水看了这篇帖子,一定会乐开花^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4/09/23 08:14am 发表的内容:
    秋水看了这篇帖子,一定会乐开花^_^
    确实如此,而且感动得一塌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恩,无尘秋水感动,而青柳则是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主人总是很用心地在读每一篇文,咀嚼文中的每一份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心窗。为爱的人打开窗,为恨的人敞开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下面引用由意翔斋主人2004/09/23 00:08am 发表的内容:
    台湾诗人洛夫有“诗魔”之称,对应于他早期的诗作,的确堪称为“魔”,几乎也是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一首诗中,往往就一两个字,用得出神入化,真是神手,词汇在他手里,风变云,云变雨,还伴有电闪、 ...
    意翔说到骆夫时用到了“回归”,细想这一词,确是好概括。中国古典诗词所达到的高度,是白话诗难以企及的。很少的一些字,就有了好意境,有了很丰富的想象空间。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再如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不胜枚举。
    许多写现代诗的人,最后都回到古典诗上去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但自有其根源。记得有次在图书馆翻资料,翻到新青年四卷五号,上面有一些早期的白话诗作,如有个叫唐俟的(后来知道是鲁迅的另一个笔名),把关雎改写了,记得里面有一句是“美丽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我直看得笑了老半天,越想越好笑(别人大概以为我不对劲了)……
    当然,当然有许多现代诗还是写得挺不错的,秋水这一首就挺好!
    呵呵,今天怎么老是把话题扯远?难道是受意翔的影响~~~~呵呵呵
    (看到水乡热闹,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9-2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白话太白,诗太过简约,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无尘秋水帖子

    往中间靠的说。
    也不知是不是传统造成的,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功用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词多往婉约上走,诗则好一点。到了现在,似乎连诗也婉约起来了。情感局促,眼界不开,我觉得写诗会终落下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0 20:13 , Processed in 0.0801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