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回复: 2
收起左侧

重读鲁迅随笔四——幻像与希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虽然因此使得“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便可想而知了”,但也惟其如此,才能让“暗夜里的英雄们不惮于继续前驱”。鲁迅在小说里有意制造了幻像,是希望这幻像能成为那些青年苟活并前驱的希望。鲁迅的幻像是为了他人,这当然也是他之所以为鲁迅的伟大之处,在我虽然也是需要的,但相比之下卑怯得很,只是纯粹出于一己之需。比如对于风景,我现在也乐于倚着幻像来欣赏的。
  也许是生在江南的缘故,就老想着江北异样的风景。所谓“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就是江南风景细致的说法。我并非不喜欢江南的景致,置身于绿草红花之中,还有莺儿宛转的啼鸣,连风也是这般柔和,的确是不错的。然而仍不免常常想着别样的风景,一种粗砺的风景。可见人心往往不能满足,换成日日横绝荒漠的人们,却也是渴着我周围的绿草红花,这是共通心理。
  但我也终归止于想的,眼下并没有打点背包付诸实行的想法。有些事情或许仅止于想像之中反是美的。如同我所喜爱的一句宋诗“落木千山天远大”,气象宏阔而绝无苍凉之感,非常纯粹。倘若哪天真到了北方,季秋时节,芜阔林平,眼见得蓑草际天,叶子落尽了,只余下突兀的枝丫,且迎着与江南严冬时一般冷峭的风,即使天空万里澄碧,目之所及,身之所感,怕是要与诗句大不相同。于是,失望就此盘桓于胸,且致日后回想起来,除了失望竟无其余,这恐怕就不美了。
  这样的想法不是没来由的。记得曾经到过某一风景胜地。先前从电视里那些经过剪辑的特写镜头获得的美好感观,在实地对照之后,瞬时冰释,失望由此陡生,有上当的感觉。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对风景就止于想像中的幻境。所谓名山胜水,盛名之下往往其实难副。与其自讨失望,还不如幻像来得好。因为幻像更为惬意,可以自由发挥,即便一时觉得美中有不足,也可藉着幻像来缀补,己意之所至,象由心生,无所妨碍。
  说起来,这也未免颇有些叶公好龙的味道。但这位叶公实则也没有什么错,他只是喜欢画中之龙,也许是过于喜欢的缘故,以致精诚感天,引得真龙下凡光顾到他家中。试想,龙的面目也的确恐怖了些,无怪乎叶公惊吓的。这倒也是那只真龙多事,因为它不熟悉世间人心的微妙,直以为叶公的假龙就是它了。我与叶公相同的,是都喜爱着那假的幻像,叶公因了幻像不需要真龙的可怖的面目,我因了幻像不需要实景的不堪。这时,幻像也便成了心里的希望,虽然这希望只是靠了幻像而生。
  其他人未必像我这样,但总不免有需要幻像的时候。对于真实世界中的事物,不惟其美之难副而致心生失望,也会因其丑之过甚而致心生恐怖。世间事如真龙者反而更多,所以为不自讨恐怖而计,倚赖虚假的幻像却是人苟活下去的手段之一。否则,哪天要是因而至于大恐怖、大失望,则会失了生趣也未可知的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鲁迅随笔四——幻像与希望

[这个贴子最后由流浪之鸿在 2005/08/26 08:31pm 第 1 次编辑]

虫子从鲁迅的幻像到自己的幻像~~再到叶公~~~可谓思绪飞飏~~~~敬上月光酒~~~佩服得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7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鲁迅随笔四——幻像与希望

虫子的思路真是如线一般长。
想起一句话,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很多事情上也许就是如此。人需要有希望,但是也要考虑最坏的一方面,这样失望才不会落空。凝月偏题了~~~~~~
幻象是不同的,有希望的成分,更多的是为了鼓励和激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0 06:18 , Processed in 0.0699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