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1|回复: 9
收起左侧

[乡情][原创]声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凝月无语在 2006/02/25 00:11am 第 4 次编辑]

          对于音乐,我是顽固不开窍的。孩提时代听到最多的声音来自于挂在屋里土墙上的喇叭里传出的广播,广播里午后也偶尔放放音乐。然后,对音乐的感知就是每逢年底,或者农闲时分,村里总会组织一些年轻女子们学戏,唱的是柳琴和吕剧。掌灯时分,年轻女子们身着宽大鲜艳的戏装,脸上扑了粉化了妆,咿咿呀呀,轻回低转,唱曲多是《小姑贤》、《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等等,听得久了,村里便人人都能哼上几句。那时,我也仅仅是几岁的光景,但也会唱上一句:“张大娘我淘完了米……”特别是最后那长长的“嗯”声,真糅合了天真和活泼里去。这就是我最早的音乐启蒙了。
        再长一些,便入了学。村里的小学并不当真上音乐课的。但对于音乐小孩子总是能热烈地参与其中。于是,便学唱电影插曲,村子里是放电影的,那是极少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唱得最多:“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归来鱼满仓……”三十多年后,我竟然还是能哼唱这几句,一定是那时唱得太熟练,成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记忆了。那时,我们几个小孩子在年龄稍长一些的大孩子的指挥下,自发成立了一个演唱队,放学后便在巷子里开演。我们的队伍是有队型的,三个一排,五个一列,很是整齐。站好了队,便齐整整地张开嘴巴,唱着“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一边唱,一边做齐整整的动作,两手做摇橹状。现在想来,这就是当今流行的边歌边舞的雏形罢。
        经常组织我们歌唱的是我家北面一个有着六个女儿家的老三。老四跟我同岁,老三略微大些,故有些组织能力,教歌舞的即是她。她家老二是被选进戏班子的,人生得水灵,歌喉也如百灵般婉转。老三稍显木讷了些,但也透着温厚可亲。偶尔老三会教一些戏班里的唱法,无奈我们愚笨,学的时间又少(因为总是早早被喊回家帮做家务),所以并未学会一个戏曲。《洪湖水》是每天必练的节目,每每唱到“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啊……”家里大人便在院里喊开了:“小四儿,快回家来烧锅!”我们便恋恋不舍地做四散状。那时经常不满地想:我家怎么有这么多做不完的活儿呢?回家的脚步还是和着“洪湖水呀长呀嘛长又长啊,太阳一出闪呀嘛闪金光啊”的节拍的。我最早对音乐的探索,就是如此了。那时,我的声音是纯净朴实的,如家乡的戏曲和洪湖水的波纹,带着干净的热情。
升入中学,开始正儿八经地上音乐课。哆徕咪,竟然是数字变的,很是惊奇。然而老师并不太教简谱,她只是弹了风琴,反反复复教唱歌曲:“柳枝长啊柳枝密,春风吹得柳树绿……”“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音乐老师是漂亮的披肩发女孩,她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弯着,非常美。她在讲台上唱着:“树上的鸟儿跟我唱——”我们齐刷刷跟在后面真如一只只小鸟,张大了嘴巴用青春期变声的哑嗓子跟在后面唱:“树上的鸟儿跟我唱——”每当此时,漂亮的音乐老师便会笑得唱不下去,只有硬憋住笑儿,强板着脸儿,一本正经起来,方能继续教下去。由于个子矮,我往往坐在前三排,可以很近地从侧面观察老师灵活的手指,我喜欢看明朗的旋律从老师美丽欣长的手指下流淌出来,觉得唯有这声音才是自然界最美的天籁。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活。如轻松跳跃的旋律。
        慢慢地,随着岁月的增长,我听到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
        大学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吉他。吉他的声调短促,却清脆、果断,只有六根弦的乐器,却可以弹奏经典老哥,也可以弹奏摇滚。吉他的丝弦下流淌出来的,可以是忧伤,一颗是怀旧,也可以是热烈奔放。《秋日的私语》本来是钢琴曲,在钢琴键下如阳光般流响,在六弦亲下却陡添几许忧伤,一声一声,短促、细致,似乎真的有以为女子正在低声诉说秋的喜悦和忧愁。我们的班长是个狂热的吉他迷,她拿着新买的吉他去艺校弹奏,回来反复练习,竟可弹奏多首曲目:《爱的罗曼司》、《致爱丽斯》等,我们亦或多或少受了班长的影响,耳熟能详地说上几个曲目了。也曾讨了曲谱,在宿舍里练呀练的,手指被琴弦勒出深深的印痕,一气之下,便扔掉吉他,不再摸它。至今,我仍保留舍友弹吉他的照片,她坐于床头,手指轻拨琴弦,神情安静美丽。我们真正的青春便是清脆而稍稍带有一点忧伤的吉他声了。
        回到家乡,晚饭后出去散步,经常听到附近楼上传出叮叮咚咚的钢琴声,或者也有笛声。都是小孩子正在练习的曲目,钢琴曲子轻美,里面的断断续续里或许包含了直面人生的哲理,笛音反反复复地是《我是一个粉刷匠》,新学手的曲目,能听得出吹者的喘息。然而,这个时候,我是更喜欢听《梁祝》和《回家》的。《梁祝》,小提琴曲,陈刚是作曲者之一,陈刚,上海流行音乐作曲家陈歌辛的长子,他在写梁祝的时候,正与恋人相恋,他写的曲子,有绵长的思念,舒缓的诉说,急处又有粉身碎骨般的悲壮,如旷野行走的忧伤的风,越过草,越过树,越过山,越过层层峦峦的时光,把历史与现实重合起来。这是它的重量。《回家》是萨克斯曲,萨克斯管是西洋乐器,它有着歇斯底里的放纵,亦有缠绵、深邃的柔情。《回家》明显是带有乡村风味的柔情的。在悠扬的曲子里,似乎听到自由的脚步,思乡的情怯,还乡的热泪。它让人感动。
        前一个时期,我爱上了古筝。爱上它那古典隽永的声音。它是我们的国乐。它的曲子大多跟历史典故文学诗词有关。《胡笳十八拍》的曲调低沉悲壮,似乎听到蔡文姬在诉说:“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曾放此音乐给朋友,听至最后,四座皆惊,云:快别放了!最后这一节实在悲到极致:“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如果胡笳十八拍太过于悲,《渔舟唱晚》则闲适舒缓,它的曲名取自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曲调反复变化,旋律优美,层层下落。起初是渔人满载而归,晚霞掩映的水面,月光轻照。后来的旋律由高及低不停循环且速度越来越快,很悠然自得的心境由此可见。这曲子我听过多次,反复地听,下载了听,现场听,都是一样的美。《高山流水》也是我喜爱的古筝曲,它来自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相传曾是两个曲目,一为《高山》,一为《流水》,现在流传下来的多为《流水》。我听过古筝和埙合奏的高水流水,埙是西安特有的乐器吧?读《废都》才得知这种乐器的,埙音悲凉,呜呜咽咽;筝音古典隽永。当它们合为一体交混而来,似乎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真有梦回唐朝的感觉了。“秋风扫渭水,落叶过长安”啊,我的眼里突然蒙上了一层雾,在唐风宋韵里,我仿佛看到时光在飞舞,伸手就能触摸到古人善感的脉搏。热爱文字之人爱筝,弹筝之人爱文学。“船过桥头吟天籁,筝语柱柱弦弦”,音乐,终究是“灵魂的语言”吧。
        柏拉图说:“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爱音乐之人必是善感的,必是爱美的。在声音的世界里,每每便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声音,清幽徐缓,细语淙淙,清明澄澈,似清风拂过水面,如明月掠过湖心。乐曲渐弱时候,我犹微醺薄醉,沉浸其中。
        乐声咽,夜未央。
        王蒙说:“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无为而无不有。”我想,无论何种乐器,模仿的,无不是大自然的天籁。
        这是对生命的眷恋,水光山色,画意诗情,无不在说:听啊,这就是最原始的生命。
         2005年9月22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妹妹这篇以时间为顺序,从身边的音乐入手,纵横交错,层次清楚。
妹妹的文字中隐约可见童趣,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也回到了我的童年,想起了影响我的音乐来。
这篇凝月要强行列入第二届乡情活动帖中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爱音乐之人必是善感的,必是爱美的。”
偶爱音乐,爱美。偶也听人说爱音乐的人永远不会变坏,感觉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4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乐,天之赐。偶得而感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1 10:2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9-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大自然的天籁,是城市里久违的乐章。回归自然,倾听天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音乐和文字还有绘画,是相通的,打动的,都是人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9-2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下面引用由明月禅心2005/09/26 07:20pm 发表的内容:
    音乐和文字还有绘画,是相通的,打动的,都是人的心灵。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天赖之声音,打动心灵于瞬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狂晕,一个帖子编辑了这么多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9-9 18: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原创]声音

    第二届乡情主题活动此贴获二等奖,皖水管理员推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17:36 , Processed in 0.0832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