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4|回复: 16
收起左侧

老子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雨5在 2006/04/07 01:48pm 第 1 次编辑]

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2:37pm 时添加 -=-=-=-=-
  
紫气东来

           新春佳节,喜庆之时,人们总喜欢在门额上写上“紫气东来”四字,以示祥瑞。原来,这缘于一个典故。
       在老子故里涡阳中太清官的东南角,苍松翠柏环抱之中,有一座高大的土丘,高约三丈,占地亩许,宛如小山,武家河水从它身旁静静地淌过,环境宁静清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的感觉。这座高大土丘,当地人叫它尹子孤堆。尹子是指尹喜,孤堆就是坟墓。尹喜为什么埋骨在这里?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尹喜,字公文,原是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贤大夫。他少时好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尹喜上任后,在关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这里观察天象。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知有大圣人将从此经过,他便立刻召见守关兵卒孙景说:“传令下去,九十天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要时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从东而来,要求度关,切勿放行,立即禀报,不得有误。”同时,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后,日已偏西,光华东射,关卒孙景不敢懈怠,仍在关上守望,忽见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车,其牛大而车小,车板薄而载人重。车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孙景飞奔下关禀报。尹喜闻报大喜,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有意试其神智,故意说道:“吾乃一介贫贱老翁,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请大圣人暂留神驾,到关中小住,指点修行之道。”老子说:“老夫家居关东,田在关西,今往田中取点柴禾,怎么会是圣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扫路焚香、沐浴净身,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子笑道:“你说的圣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绵绵永存之术,老夫正欲西去求教,还望大人放行。”尹喜再拜道:“今视圣人真姿超绝,望圣人略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尽。”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而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圣人当为白发,是老翁之状;紫气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数试尹喜之后,见其态度诚恳,所言真切,确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闻言大喜,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子道:“吾姓字渺渺,无世不出,本人现在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师大礼,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于是融静修、服药、画符之效为一体,取其精华而为尹喜著书,名为《道德经》。《道德经》写成后,老子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老子飘然而去。
      老子去后,尹喜辞去关令之职,终日在楼观之上修习,初时不甚明了,诵之口熟,渐渐品出其中妙蕴。后终于悟出真谛,修成大道,成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
      尹喜在升天之前,来到老子故里,并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恩师的家门,以报答五千至言教诲之恩。                                    


-=-=-=-=- 以下内容由 烟雨52006年04月12日 02:43pm 时添加 -=-=-=-=-
老子天下第一

                                             
    在周朝当柱下史的老子后来被罢了官而游鲁。鲁昭公六年(前534年),老子的一位在巷党的朋友去世。老子主持丧事,17岁的孔子任助葬。送葬的队伍刚走了一半,忽然天色变暗变黑(出现了日食),众人大为恐惧。孔子令人继续前行,被老子斥止,并要求殡葬队伍停止哭泣,靠右站立。孔子不解,认为中途止丧不合周礼,有大不吉。老子训导他说:“诸侯赴京朝见天子,日出而行,日落而止;大夫出使异国,也是如此。故见日而行者吉,见星而行者凶,唯有奔父母之丧的人和罪犯,夜晚顶着星辰走路。对于君子,要待人以礼,不能以凶事咒人。今日落而行,则咒人父母有凶或咒人入狱”。孔子听了,深为信服。之后,孔子又于公元前526年来到周都向老子问礼,以“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受老子教诲的孔子留下了老子犹龙之叹。到孔子51岁时,他仍为苦苦寻道而不得,便来老子的老家向老子求教。孔子听后霍然开朗,感慨地对颜渊说,“对于大道的了解,我原来象无知的小虫子,不是老子启发我,我还真不知天有多大呢!”从此在孔子等大学问家眼中,老子象神一样受到尊敬。
  后来,老子西出秦关讲学,被函谷关关令伊尹留住,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游学而去,人们更感到他象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随着《老子》的传播扩大,老子的名声大震,声望越来越高。统治者崇尚老子及其道家学说,把老子与黄帝并称为“黄老”,产生了历朝历代“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局面。到西汉初,其地位已不下“王者师”。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指出,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时期,都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如此。且每当时代变化乱到极点时,出来拨乱反正的都是道家人物。如春秋战国时的范蠡,汉张良、陈平,三国诸葛亮,唐魏征,明刘伯温,清范文程等。
  到了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朝政腐败。张角以老子为祖师,创立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成为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得到民间的拥护,入教者如云,历朝历代,兴衰不灭。道教在不断发展中,又尊称老子为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自此以后,道家学派的老子和道教的尊神太上老君浑然一体,加之历代道教典籍的渲染附会,老子被彻底神话,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把老子地位抬得更高的还是帝王们。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便诏称:“肤之本系,起自柱史”,奉老子为祖先,以“老子庙”为祖庙,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其金碧辉煌,不逊帝都。高宗乾封元年(666年),“二月已未,次亳州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并改谷阳县为“真源县”。唐玄宗李隆基对老子更是尊奉有加,他不仅两次亲到太清官朝拜老子,还不断给老子封爵加号。天宝二年(743年),加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749年)六月,又加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次将老子追加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率群臣百官躬临涡水之滨,恭谒老子降诞圣地太清宫,为避宋圣祖赵玄朗的讳,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封号在道教中沿用至今。纵观中国历史,一个人死后能得到如此殊荣,除老子及孔子,历史上似乎再无他人。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老子其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鲁迅说,不懂得道教就不懂得中国历史。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是东方精神的代表者。美国、前总统里根常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一语后。无论中外的学术界,还是中国统治者、民间百姓,无不崇尚老子,因此,时人总自豪地说:老子天下第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学习了,烟雨有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4-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进来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4-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谢谢烟雨提供给我们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老子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最突出的还是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楼上的几位看过关于鬼谷子的文章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0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雨5在 2006/04/12 02:38pm 第 2 次编辑]

    内容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在春秋战国时有出名的“鬼谷子”,相传是孙膑庞涓的老师。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后来听说了一个笔名为“鬼谷子”的作家,不过凝月还没有拜读他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烟雨所帖“老子天下第一”,如今此“老子”非彼“老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4/12 01:00pm 发表的内容:
    在春秋战国时有出名的“鬼谷子”,相传是孙膑庞涓的老师。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 ...
    我前天刚读了一本关于鬼谷子的著作,里面包含了军事、管理、经商、辩论等许多方面的思想,值得好好研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6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烟雨用心,
    旁引博证。
    凝月认真,
    宏论博学。
    前几曰黄老,
    今次论诩翁,
    哈哈,
    烟雨兄给皖水不断带来新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1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岸人,你究竟属于哪一部分的啊?
    我可是地道的徽山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1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下面引用由烟雨52006/04/16 04:49pm 发表的内容:
    岸人,你究竟属于哪一部分的啊?
    我可是地道的徽山派。

    岸人,哪几部分的都是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4-1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4/12 01:01pm 发表的内容:
    烟雨所帖“老子天下第一”,如今此“老子”非彼“老子”。
    嘿嘿,这话深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下面引用由下府岸人2006/04/16 11:48pm 发表的内容:
    岸人,哪几部分的都是耶!
    呵呵,好久不曾遇见了。深也变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简介

    下面引用由下府岸人2006/04/16 03:50am 发表的内容:
    烟雨用心,
    旁引博证。
    凝月认真,
    宏论博学。
    ...
    怎么就是遇不见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08:32 , Processed in 0.0895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