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6|回复: 25
收起左侧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5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4/09/09 01:51pm 第 5 次编辑]

         
   
             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一、生存的两种状态
    记得我推荐一篇红楼论文《红楼梦的佛道二学的宇宙模式》给绿蕊千花里看,她说,看这些似通非通的文章,意义不大,不如自在乐观的生活好。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存的状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状态,一种是精神状态。
    人类的生存,也是这两种状态。人类有精神状态的生存形态,是有别于动物类的。语言和文字成为思维的工具,人类有了精神状态的生存形式。一位哲人说,思维是天下最美丽的花。
    一个民族的生存,也是这两种状态。民族生存的精神状态,那是以一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形式代代相传。思辨和审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
    一个人的生存,仍然是这两种状态。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有个精神世界,有句话这么说,“比海洋更阔宽的是心灵。”
    《红楼梦》是文学小说,是以精神财富的形式记录我们民族的思辨和审美,传承我们中华独物灿烂的诗书文化,影响和哺育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很多人喜欢读红楼,我想不是因为想回到那个封建社会,而是以红楼内容的丰富、蕴含的文化、哲理的深遂、人文的思想、思辨的审美来读它的。是从红楼打开一个话题和窗口,是向过去吸收精华,是向未来传接精品。
    何永康说,“不读红楼梦或读不懂红楼梦,那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不能真正懂得中国人。”
二、补天遗石与一僧一道
    《西游记》上写了一块灵石,《红楼梦》上也写了一块灵石。石头通灵,来红尘历练,最后终成正果。但是,这两块石头所走的路却不同。西游的石头是历经苦难、除魔降妖,终成正果,最后封为斗战胜佛。红楼的石头是看破又放下,从“情无情”而悟空,打破了心篱解脱而去。
    第一回写一僧一道携石于红尘,历经一番。又编出木石前盟、还泪的故事。大致描画出小说的经脉。
    “ 一僧”,是一条线。小说从头到尾,写宝玉如何由追求清纯之情、博有之情而幻灭看破。女子变成婆子后蒙尘纳污,黛玉死了,一个个姐姐妹妹都残变而去。 “传情入色,由色悟空”。
    “一道”,是一条线。小说写阴阳二气赋变人形,互相演变激荡,造出许多的幽幻奇缘。
三、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 ”中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第一回中,以石头的口问表述了作者写作《红楼梦》的方法。反对几种非现实主义的写法,提出自已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观念。即“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四、尊重女子这个文化从何而来?
     第一回开篇有言: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
    这段话说的很清楚,作家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使“闺阁昭传”,至于写到自己的往事,那只是附带提及,根本目的是为了为女性做传记,因为不写自己,就不能写与自己有关的女性。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确是既是主要人物,也有线索人物的身份,由他的眼睛来看周围的女孩子,由他的活动来贯穿起女孩子的活动。这是评论家的共识(姚燮、李哲人、罗书华)。这些女孩子,有他的亲姐妹元、迎、探、惜四春,有他的表姐妹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有有他家里的丫环袭人、晴雯、鸳鸯、平儿,加上他的嫂子王熙凤、李纨,祖母贾母、王夫人,乡下人刘姥姥等成年人在内,小说刻画了很多女性,以主要的篇幅来写女性的生活。在小说的第五回,写到贾宝玉做梦梦见到了太虚幻境,看到一本叫《金陵十二钗》带图画的小册子,又有副册、又副册,就是对本书人物的提示性介绍。
    以下我引一段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在“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中说:
    “ 尊重女子这个文化来源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的历史,无论是正史、野史、小说,都是男人占了主要的位置。争权夺势,是他们;做一些很坏的事,也是他们。当然也有写坏女人的,比如《金瓶梅》、《水浒传》里都有,但那是很个别的,也是应该受到批评的。曹雪芹有鉴于此。姑且以四大名著举例说明:《三国演义》是写帝王将相等级的人才。魏、蜀、吴三国各自占有文武出色的人才,否则他们怎么能以成功立业呢?写得不错。到了《水浒传》的时代,作者说,你们把帝王将相、文武才子写得太好了,不用再添加了。我要写另一类人,你们谁都不敢写,就是那些谁也不认识、不理解的强盗。真是石破天惊!整个可以震惊世界。今天是不足为奇了,人人都看《水浒传》。但在我们的历史上,你想一想,简直是了不起!强盗,该杀呀!那是最坏的人,你怎么敢写他们呢?然而作者说,不然,这些人才都是出众出色的,结果一个个地遭冤枉、遭诬陷、遭迫害,最后没有办法,逼上梁山。宋江那个堂还叫忠义堂嘛,讲忠、讲义。戏里上演的林教头林冲家破人亡,黑夜里自己一个人夜奔梁山曲子里唱的是什么呀?“专心投水游,回首望天朝”。那个忠心哪!这是一个层次。到了曹雪芹时代又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个石破天惊比那个写强盗还要惊天骇世。写女子,这还不是我们中华文化上最值得思考的大课题嘛。女子在中国以往历史上所处的地位,所受的待遇,男人如何看待,这也是千变万化的。
    中国历史上最先开始尊重女子的,是汉朝的刘向写过的一本书,叫《烈女传》。著录记述的都是有贤、有德,也就是贤妻良母类型的女子,而以后妃为主。虽然还没离开帝王将相的社会政治地位的这个圈子,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毫无意义。《烈女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录了七十二位贤德的女士。后来还有后续的《烈女传》,不知道著录了多少女士。到了清代,好像是记述了梨园,就是唱戏的女伶,叫《金台残泪记》。这是最早记录女戏子的一部书,继承了《烈女传》的体例,还是记述了七十二位女子。你看,这多么有趣。七十二是什么呢?这是我们中国最喜爱的一个数字,包含着阴阳的组合。什么都是七十二,孙悟空七十二变,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大贤人。然后顾恺之顾虎头大画家第一次创作烈女图,在故宫还保存着,不知是原本,还是摹本,还有烈女留原件。据说顾虎头画了两次,一次是大烈女图,一次是小烈女图。
    看来通灵多情,情到极点就变成了情痴、情种。顾恺之也是情痴的老祖宗。这是对曹雪芹的文化源头影响最大、最多的一位奇人、奇才。六朝有烈女图之后,画家又兴起了画。百美图的风气。他开始画烈女图,然后才发展为百美图。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楝亭看见过明末清初的大画家石涛画的一幅大百美图,当时最有名。石涛是明代的宗室,是朱元璋多少代的子孙。他的山水画画得非常好,每一幅画都有大变化,无一雷同。但是谁都不知道他画百美图。曹寅记录他看到了石涛画的这一长卷百美图,简直是爱不释手。这些事情都给了曹雪芹
文化艺术上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还有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俗话叫天齐庙。天齐庙里供的女神叫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最后的一道殿叫寝宫,就是私人生活的住处。元代最有名的高手塑造了大约是一百零八位伺女。所塑各个伺女有端盆的、斟水的、梳头的,各式各样,神态活现,无一雷同。她们都一同伺候着碧霞元君这个圣母。这又给了曹雪芹巨大的艺术联想、文化联想。这个是有证据的。太虚幻境都有原形,不是凭空虚构的。当然书中警幻仙姑可能是虚构的。但周边环境描写的那样具体:门外一个大长石牌坊,进了庙以后,两厢有诸司。东岳庙,你们可以去看一看,一共七十二司。太虚幻境就是运用这个素材写就的。这里掌管着天下所有女子的命运。每一个司里都贴着匾、联:有朝啼司、暮哭司、春愁司、秋怨司、薄命司等等。这些女儿都是这样的命运。这就是曹雪芹对女人的处境、命运的一个总的看法。然后这种种文化艺术的头绪、线索都聚焦于曹雪芹的笔下:好,我要如此选材,如此描写。最后才出现了一部伟大的《红楼梦》。
    《红楼梦》中描写了多少女子?一百零八。这也是从七十二发展、扩展而来的。这是有事实的:十二钗,正钗,副钗,再副,三副,四副,一直排到九层。九乘十二,一百零八。”
[/SIZ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5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铁马是8是要把个红楼读到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1 10:2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4-8-25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红楼梦不止承继了精神生活,也展示了物质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5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综观《红楼梦》,全书的第一回最关键,如何理解《红楼梦》也是看对第一回的读得仔细度和理解的程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含羞笑相语2004/08/25 12:29pm 发表的内容:
    铁马是8是要把个红楼读到头?
    我准备每一回发一个主帖,以后有想法就续在后面。朋友们可加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枫景依旧2004/08/25 05:00pm 发表的内容:
    红楼梦不止承继了精神生活,也展示了物质生活。
    红楼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写了生活的全相图。所以最大程度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当然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4/08/25 05:06pm 发表的内容:
    综观《红楼梦》,全书的第一回最关键,如何理解《红楼梦》也是看对第一回的读得仔细度和理解的程度了。
    第一回,是全书的引子。可以从若干个视角来讨论。有新的想法,我会续在后面。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1 10:2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4-8-2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4/08/25 05:22pm 发表的内容:
    我准备每一回发一个主帖,以后有想法就续在后面。朋友们可加入讨论。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4/08/25 05:22pm 发表的内容:
    我准备每一回发一个主帖,以后有想法就续在后面。朋友们可加入讨论。
    那俺凑跟铁马重新再读红楼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6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关于尊重女子的文化,雕兄论得很精辟。《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以男人为重点的小说,即使有女人也不过是点缀,而《红楼梦》却相反,女儿为重点,所以有的人说脂粉气重,少了阳刚,也正因此,有不少人不喜读《红楼梦》。当我看雕兄这个评述时,不由得想起明末的冒襄写的《影梅庵忆语》的开头引子了:“爱生于昵,昵则无所不饰。缘饰著爱,天下鲜有真可爱者矣。矧内屋深屏,贮光阒彩,止凭雕心镂质之文人描摹想像,麻姑幻谱,神女浪传。近好事家复假篆声诗,侈谈奇合,遂使西施、夷光、文君、洪度,人人阁中有之,此亦闺秀之奇冤,而啖名之恶习已。”这里的意思就是冒对于古人描写女人的看法:传奇小说里的女人不是象西施、夷光那样的美女,就是象文君、洪度的才女,描写的也极尽潇洒浪漫,所以让人误以为好女儿就是这样的形象。他认为这样的作品损害了身边女儿的鲜活性和率性。无独有偶,曹雪芹在小说的第一回里也有这样的感慨,“至于才子佳人之书,则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竟不如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所以说他和冒襄的立足点都是一样的,用自己真情来回忆身边的所爱所见之人(当然,冒襄是专门回忆董小宛一人的)。这方面还要提及一本小说,也是以女儿家为主要人物的,那就是李汝珍的《镜花缘》,这部书是花神下凡最后都是兰桂齐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6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4/08/26 06:51am 第 1 次编辑]


    五、独特的叙述
        第一回中提出此书的叙述采用独特的方式,即甄士隐、贾雨村。(真事隐、假语存)。“说来虽近荒唐,细玩深有趣味。”采用的方法有这样几个,一是小说人名用谐音。如贾雨村一见钟情的丫环叫娇杏(侥幸),贾雨村的丈人叫封肃(风俗),甄士隐的家人叫霍启(祸起),甄士隐的女儿叫英莲(应怜)。二是地名用谐音,如十里街(势利街),仁清巷(人情巷),葫芦庙(糊涂庙),大荒山、无稽崖、清梗峰(情恨),离恨天、秘情果、灌愁水。三是以诗歌为预言,如“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还有《好了歌》及其注也是对全书人物的预言。四是以石头、空空道人、孔梅溪、曹雪芹四人为叙述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6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4/08/26 00:52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尊重女子的文化,雕兄论得很精辟。《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以男人为重点的小说,即使有女人也不过是点缀,而《红楼梦》却相反,女儿为重点,所以有的人说脂粉气重,少了阳刚,也正因此,有不少人不喜读 ...
    凝月无语对我的第四话题进行了补充,引证也更充实,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雕兄读得很细,从雕兄的文字里我对红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雕兄的确是我师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6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说到这第一回,倒有两个较有趣的补充——
    1、旧日坊间红楼版本,打开书一律先有一句“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方知是回前批,惜混为正文样式;
    2、在《蒙古王府本》中,此回后另有一批语“既可传他,又可传我”……何解?曹翁秉刀斧之笔,将众多女子一一写来,以让“闺阁昭”,整本红楼,他最初是为谁而写?脂砚斋是谁?

    红楼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给了众多女子一个清清静静的大观园。“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的悲剧意味便在那娓娓道来的俗世生活中展现至无穷。
    鲁迅曾言“悲剧便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叹息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7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4/08/27 10:47pm 第 1 次编辑]

      
    六、第一回的读法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句到“提醒阅者之意”。说亲见盛衰,因而作书。
    第二段,自“看官你道”到“看官请听”,是代石头说一生的经历,实叙其事,关非捏造。
    第三段,自“按那石头上书写”到最后,提出“真假”二字惟甄士隐之梦境出家引起宝玉,以英莲引起十二金钗,以贾雨村引起全部叙述。[/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8-2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铁马,谢谢你的帖子,认真读过,敬一杯茶水,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下面引用由朝雾之小草花2004/08/27 10:17am 发表的内容:
    铁马,谢谢你的帖子,认真读过,敬一杯茶水,哈哈~~~~~~~~
    红楼诗词曲赋的专门网址,建议你看看。
    http://www.lkdhui.com/tbtj/hlsc/hlsc.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2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4/08/27 10:47pm 第 2 次编辑]

         
    转录[道可道非常]编的《红楼梦》第一回年表: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年)
      6月8日(星期二,阴历四月二十八乙卯日。四月二十六癸丑日、6月6日星期天15时29分33秒申时交芒种节),贾宝玉诞辰
      上午,姑苏(旧苏州府辖境)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乡宦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携带“通灵宝玉”,准备在“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时将“通灵宝玉”“夹带于中”。醒来后,带着独生女儿“年方三岁”的英莲到街前“看那过会(道教药王圣诞庆祝活动)的热闹”。回家时,碰见一个“癞头跣脚”的和尚和一个“跛足蓬头”的道士在街头分手。
      当天,甄士隐家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贾化(雨村)来访。雨村偶遇甄家丫鬟娇杏,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
      9月21日(星期二,八月十五庚子日,中秋节)
      甄士隐晚饭后邀请贾雨村来家饮酒赏月,因“明岁正当大比”,赠送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给贾雨村,供他进京赶考。
      9月22日(星期三,八月十六辛丑日)
      贾雨村“五鼓已进京去了”。
      1707年春天
      贾雨村入都参加会试,中了进士,“选入外班”(分发外省任官)。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年)
      2月6日(星期一,正月十五癸亥日,元宵节)
      “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英莲被人贩子拐走。甄士隐夫妇“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第4回贾雨村说:“闻得(英莲)养至五岁被人拐去。”
      4月5日(星期日,三月十五壬戌日,清明节)
      葫芦庙炸供不小心引起火灾,将十里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甄家被“烧成一片瓦砾场”。
      由于“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民不安生”,甄士隐变卖了田产,带着妻子与两个丫鬟投奔大如州岳父封肃,“勉强支持了一二年”。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己丑)
      某月某日
      甄士隐“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见到一个疯疯癫癫的跛足道人。甄作《好了歌》,随后“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1711年(康熙五十年辛卯年)
      某月某日(大约是年初)
      甄士隐“今已出家一二年了”,新上任的大如州知府贾雨村到任,见到了正在家门口买线的娇杏。当晚,贾雨村差人来传封肃问话。
         [/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网址收藏了,多谢~:)
    这年表倒也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2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读《红楼梦》第一回

    再来说说这第一回~:)
    第一回中提到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即色悟空”,易名为“情僧”——此段记载最初看红楼时觉得难解,如今明白,曹翁笔下,一切皆由“空空”而来,“空”中无他,一切是情(此“情”当是广义上的情)……
    周汝昌曾提到一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试想,佛若不多情,何必自苦以度众生?循此意,可知薄情寡义之人是成不了真僧的。故曹翁心中,情僧方是真僧;人之情真到极处,乃思离俗而为僧——故宝玉总说要做和尚,以向妹妹表达心意。高续中则干脆安排他出家去了……
    突然联想到李叔同,李才华横溢(用“惊才绝艳”来形容亦不过份),何以出家为僧呢?个中缘由世人也是解不得了。
    “开辟鸿濛,谁为情种”,是否从中可对曹翁的理念略窥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8 23:39 , Processed in 0.0918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