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6|回复: 19
收起左侧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严风英 王少舫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郭宵珍、汪静、张小萍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黄梅戏的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字。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
若说到黄梅戏语言在塑造艺术形象,渲染艺术情境,迁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艺术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其一,黄梅戏的语言具有“山歌”体的内在韵律美。
黄梅戏从抒情、嬉谑的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前身就是山歌时调,小旦、小丑舞台对唱,在此过程中,它吸引了各种时代的、地方的、人文的文化养料,发展为今天的黄梅戏剧种,而其主要的“灵魂”——山歌时调的美学特质却不变。因此,黄梅戏的语言与它所依赖的音乐美质相辅相成,从而形成黄梅戏剧本语言的内在韵律美。
其二,黄梅戏的语言语近情遥,脍炙人口。
黄梅戏语言从表面上看,是比较土气的,句句都是大实话,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它其实内蕴丰富,极富有弹性,在点染戏剧情境、表现矛盾冲突、突出人物此时此境上,有恰倒好处之功妙。
由于黄梅戏语言及唱词同时汲取了古诗、古词、民间口语、民谚、民歌的所长,摈弃其太雅,以至令人听不懂、不好入戏的弊端,发挥了语近情遥、明白如话的特点,因而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文野合流、情浓语淡的剧本文学。
其三,黄梅戏语言的乐天夸张化倾向。
黄梅戏的语言犹如戏谑的外衣,覆盖在大多数传统剧目之上,从而形成特有风采。这些语言基本出于劳动人民和下层社会人士的口头创作,到了黄梅戏里,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使其更具有个性化,更能结合戏剧情境,引发观众的笑声,所以黄梅戏能给人以愉悦、朝气蓬勃之感。 第四,黄梅戏语言充满了当时现实社会的哲理经验之谈。
由于很多黄梅戏传统剧目都直接来自于传唱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的民间文学,因而它的语言和唱词就不可避免地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哲理及经验之谈,而且对下层社会生活民众的刻画及表述尤其细腻、独到,丰满。
第五,黄梅戏语言中的一些独特用法。
黄梅戏的语言及唱词有些特殊用法。一是根据调式变化而加的衬词、垫词,如“呀嗬啥,依嗬呀”之类。这种衬字垫词乍看不起眼,但将它们去掉,只唱实词就会索然无味。衬字垫词是民歌韵味的体现,离开了它们,就等于好花离了泥土,无根无底了。黄梅戏中对歌队舞的形式极普遍,小旦、小丑或猜谜,或对花,或报地名,或讲古,既热闹好看,也抒情有趣,它所要求的唱词一般都有形式上的同一格律。
此外,利用歇后语来猜药名,"用一二三……十“的数目字来串唱词,都起到演唱活泼、生动抒情的效果。
可以用轻快、平易、幽默、风采四个词来概括黄梅戏的语言。轻快,指它的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幽默,指它的风格与情趣落落大方,机智嬉谑;风采,指它不断汲取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养料,丰富自己,常有新鲜独到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呵呵~~~~~~记得小时候总喜欢跟着奶奶去看戏,奶奶很担心我只看半场就睡着了,于是吓唬我,如果睡觉就用牙签扎我眼皮.因此即使看到半夜三更,每场戏我都会坚持看到落幕~~也许兴趣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下面引用由夏荷2004/09/03 05:50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记得小时候总喜欢跟着奶奶去看戏,奶奶很担心我只看半场就睡着了,于是吓唬我,如果睡觉就用牙签扎我眼皮.因此即使看到半夜三更,每场戏我都会坚持看到落幕~~也许兴趣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原来夏荷斑竹是这样喜欢的:)
黄梅戏我是从一开始听见旋律就喜欢了,其实我的家乡戏是庐剧,可是我并不喜欢。记得最喜欢的时候,我是天天要听,想想那时侯痴迷的样子现在也佩服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呵呵,何时听上一曲?要不凝月姐就来段《天仙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9-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下面引用由云归处2004/09/06 09:13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何时听上一曲?要不凝月姐就来段《天仙配》~~~~~~~~~
呵呵,语聊中我曾经唱过,我喜欢的不是《天仙配》,是《牛郎织女》,每当“空手云房”的音乐响起来时,自己仿佛也在天水间飘荡,心中的哀怨忧愁伴随着严凤英的凄凉略带沙哑的声音,那样的感觉虽然伤感,可是我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1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在我家乡,至今还有人唱黄梅戏。群众也乐意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0 16:57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4-9-15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谢谢姐姐这么详细的介绍~~~```
    (蝶蝶虽是四川人~~~~~~~~
    但从小就很喜欢听黄梅戏~~~~~~~~~~还记得那曲荡气回肠的天仙配~~~~~~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哈哈,我也喜欢黄梅戏,会唱好几个段子
    当然啦,都是乱唱,可没学过唱功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家乡戏,喜欢得不得了。啥时候请楼上的和楼主露两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咔,咔咔,我比较擅长哼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是啊,你们的凝月姐姐把工夫都花在上网聊天和回贴上了,家里有很好的录音条件,她就是没时间录黄梅戏唱段,以前好象录过一次《到底人间欢乐多》,可惜文件给弄丢了,十分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呵呵,喜欢黄梅戏:)))
    女驸马是不是?我喜欢女驸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下面引用由lawren142006/01/12 07:08pm 发表的内容:
    是啊,你们的凝月姐姐把工夫都花在上网聊天和回贴上了,家里有很好的录音条件,她就是没时间录黄梅戏唱段,以前好象录过一次《到底人间欢乐多》,可惜文件给弄丢了,十分遗憾。
    有空再重新录一下让我们听听,行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下面引用由柳叶弯2006/01/12 11:32am 发表的内容:
    咔,咔咔,我比较擅长哼哼~~
    非也非也!阁下擅长的是鸟鸣:))
    喜欢听,但不会唱。喜欢“天上人间”四字,惝恍迷离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记得凝月姐姐发给过我昆曲《牡丹亭》的MP3,之后我们聊起戏曲来,我最喜欢的就是黄梅戏,昆曲是因为它的唱词才喜欢的,有机会听听凝月姐姐唱上一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到底人间欢乐多》,是牛郎织女选段,好听,想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我喜欢听《牛郎织女》中的唱段,虽然这里的唱段没有其他黄梅戏的多,但是都很有代表,在我看来真正是黄梅戏中的精品。现在喜欢黄梅戏流派的人很多,除了严派,对我来说还是喜欢严派。
    涵馨说的没有错,那是《牛郎织女》中的唱段,因为这段,我还写过一点文字,就在七夕的时候。可惜当时没有搜索到严凤英的图片(网络上有,但是太模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很喜欢听黄梅戏的曲调,谢谢楼主的有关介绍:)
    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一曲 天上人间

    [这个贴子最后由凝月无语在 2006/02/09 11:16pm 第 1 次编辑]

    初一给黄梅戏的两个老前辈拜年,一位是严凤英的爱人王冠亚,一位是她的弟子张萍。王老是近八十的老人,但是他耳聪目明,头脑反应很快。他告诉我要做到一专三长八能。他在电话里谈到了他的两点忧虑:1、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与合肥有着不解之缘,为什么合肥没有能够大力度的宣传?2、戏曲现在究竟应该往什么方面的改革?四川出了魏明伦,宏扬了川剧的辛辣讽刺的特色,黄梅戏的剧作家们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特色?张老师也是七十多岁的人,端庄大方,风采依旧,她的声音非常的亮丽,常令我们叹服。虽然她从舞台上退了下来,但是仍然默默地为黄梅戏的后代倾尽着自己的心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6 15:52 , Processed in 0.0894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