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5|回复: 11
收起左侧

戚继光入闽抗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柳清在 2004/05/05 06:46pm 第 5 次编辑]

[rm]rtsp://202.101.139.210:554/tv/ky/ky040.rm[/rm]
这里是福州的三山之一--于山。于山环境秀美,树荫浓密,是著名的风景区。在于山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戚公祠”,是福州人民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建造的。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方建造戚公祠呢?这要从嘉靖41年(1562年)到嘉靖45年(1566年)间,戚继光两次入闽抗倭说起……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9/19_7_13.gif


                              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生将门,自小立志疆场,保国卫民,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名句。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25岁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沿海防御倭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被调到倭患严重的浙江任都司佥书,不久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嘉靖三十五年(1556)9月,倭寇800余人侵入龙山所,他率军迎击,接敌没几回合,明军怯战,纷纷溃退。危急时刻,戚继光纵身跃上一块高石,连发三箭,将3个倭寇头目射倒。倭寇见状,仓惶撤逃。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膘悍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队是基本战斗单位,队员按年龄、体格分别配备不同的兵器,作战时,全队队员各用其所长,配合作战,攻守兼备,进退灵活。这种战斗队形能分能合,人称“鸳鸯阵”。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队伍很快成为军事劲旅,人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皆,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次年夏,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次年,升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是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围;以正为奇,三战而收全捷。”从此,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
    隆庆二年(1568)五月,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领兵镇守北部边关。他到任后,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缁重营,并使各营成为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的合成军。同时,在旧长城的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在重要地断修筑重城重墙,并在长城沿线创建了空心敌台,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强防线。他在北方御边的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安然”。
    万历十一年(1583),因遭朝中权贵排斥,戚继光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还乡,回到山东蓬莱。万历十六年(1588),逝世于蓬莱故里。
    戚继光在40多年的戎马涯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蓟门安然。堪称一代爱国名将。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指挥戚家军“飚发电举,屡摧大寇”,甚至还出现过歼敌上千人,而“戚家军”却无一人阵亡的罕例。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他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颇多建树,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为后世兵家所推崇,“谈兵者遵用焉”。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9/19_7_13.gif


            戚继光驱逐倭寇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
  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陆,分成许多小股,抢掠了几十个城市。沿海的官吏和兵士不敢抵抗,见了倭寇就逃。倭寇侵略越来越严重,使躲在深宫里的明世宗也不得不发愁了,叫严嵩想法子对付。严嵩的同党赵文华想出一个主意,说要解决倭寇侵犯,只有向东海祷告,求海神爷保佑。明世宗居然相信赵文华的鬼话,叫他到浙江去祷告海神。后来,朝廷派了个熟悉沿海防务的老将俞大猷(音yóu)去抵抗。俞大猷一到浙江,就打了几个胜仗。但是不久,浙江总督张经被赵文华陷害,俞大猷也被牵连坐了牢。沿海的防务没人指挥,倭寇的活动又猖獗起来。朝廷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才扭转了这个局面。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山东蓬莱人。他到了浙江,先检阅那儿的军队,发现那些军队纪律松散,根本不能够打仗,就决心另外招募新军。他一发出招兵命令,马上有一批吃够倭寇苦的农民、矿工自愿参军,还有一些愿意抗倭的地主武装也参加了进来。戚继光组织的新军很快发展到四千人。

  戚继光是个精通兵法的将领,他懂得兵士不经过严格训练是不能上阵的。他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了阵法,亲自教兵士使用各种长短武器。经过他严格训练,这支新军的战斗力特别强。“戚家军”的名气就在远近传开了。
  过了几年,倭寇又袭击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戚继光率领新军赶到台州。倭寇在哪里骚扰,他们就打到哪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海盗队伍,哪儿是戚家军的对手,交锋了九次,戚家军一次次都取得胜利。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呆不住,被迫逃到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轰击。倭寇的船起了火,大批倭兵被烧死或掉到海里淹死,留在岸上的也只得乖乖投降。

  倭寇见到浙江防守严密,不敢再侵犯。第二年,他们又到福建沿海骚扰。一路倭寇从温州往南,占据了宁德;另一路倭寇从广东往北,盘踞在牛田。两路敌人互相声援,声势很大。福州的守将抵挡不了,向朝廷告急。朝廷又派戚继光援救。戚继光带了新军赶到宁德,打听到敌人的巢穴在宁德城十里外的横屿岛。那儿四面是水,地形险要。倭寇在那儿扎了大营盘踞,当地明军也不敢去攻打他们。

  戚继光亲自调查了横屿岛的地形,知道那条水道既不宽,又不深。当天晚上潮落的时候,戚继光命令兵士每人随身带一捆干草,到了横屿对岸,把干草扔在水里。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居然铺出了一条路来。戚家军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插进倭寇大营。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二千多个倭寇全部被歼灭。

  戚家军攻下横屿,立刻又进兵牛田。到了牛田附近,戚继光传出命令,说:“远路进军,人马疲劳,先就地休整再说。”
  这些话很快传到敌人那里。牛田的倭寇真的相信戚家军暂时停止进攻,防备也就松懈下来。就在当天晚上,戚继光下令向牛田发起总攻击。倭兵毫无准备,匆促应战,禁不住戚家军猛攻猛冲,纷纷败退。倭寇头目率领残兵逃到兴化,戚家军又连夜跟踪追击,一连攻下了敌人六十多个营寨,消灭了溃逃的敌人。到天色发白的时候,戚家军开进兴化城。城里的百姓才知道附近的倭寇已被戚家军消灭。大家兴高采烈,纷纷杀牛带酒,到军营来慰劳。

  第二年,倭寇又侵犯福建,攻下兴化。这时候,俞大猷已经复职。朝廷派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两个抗倭名将一起,大败倭寇,收复兴化。公元1565年,俞、戚两军再次配合,大败倭寇。到这时候,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9/19_7_13.gif


      戚继光对潮汕文化的影响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明代登州 (今山东蓬莱)人。他不仅是战绩卓著的的抗倭名将,而且又是—位出息的诗人、学者。他曾一度与俞大猷会师入潮,扫清了侵犯潮汕的倭寇和海贼。不仅如此,戚继光还对潮汕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潮汕音韵学的“潮州十五音”是从戚继光所发明的“击木知音”方法中的十五个声母改编而成的,这是戚继光对潮仙文化的最大影响。
    由于戚继光长期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因此,为了快捷、方便地传送军事信息,他发明了一种“击木知音”的传送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简便而又符合东南沿海地区方言的声韵母,直接拼切,并依次击木辅助,在军队内部发送、接收有关信息,戚继 光所编的声母歌诀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第四句是凑成歌诀,实际的声母只有前面三句共十五个。后来,潮汕地区音韵书中的“潮州十五音”就是根据戚继光所编歌诀中的十五个声母改编而成的。
    潮俗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天公爷”生,潮人有用面条、甜丸等祭品祭拜天公的习俗。这习俗的由来,相传与戚继光来潮抗倭有关。嘉靖四十三年的大年三十夜,数厂名倭寇大举入侵潮汕沿海一带,正在“围炉”的老百姓闻讯四处逃散。早有防备的戚继 光立即率兵前来抗击倭寇,经过8天8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全歼入侵的倭寇,初九一早,逃散的人们回到家园。他们纷纷煮甜丸庆祝团圆,同时也祭拜阵亡的战士。后来,这一习俗代代相传至今。
    1564年,戚继光率兵自浙入粤,增援广东总兵俞大猷,一举剿平了盘据南澳多年的海贼吴平。当年,他曾经督兵夜过潮阳,有感而作诗《督兵夜过潮阳渡》:“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过江津。行藏莫遣沙鸥识,—片浮云是此身。”描述了他指挥部队在潮阳夜渡江河的情景,这首诗成为历代名人 入潮诗作之一。戚继光之来潮汕,既扫清了侵犯潮汕的倭寇和海贼,确保这里社会安宁、稳定,同时又对潮汕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9/19_7_13.gif 


              于山
      


    于山位于福州老城区的东南隅,五一广场的西北侧,海拔58.6米,山形如鳌似龟,引人入胜。早在公元前200多年,闽越王无诸曾在重阳节选择于山登高设宴,故于山又称九日山,山顶留有九日台。汉时,道家何氏九兄弟,在于山炼丹,所以于山又号九仙山。如今山中的九仙洞和炼丹井古迹完好无缺。
  登于山除了盘山小公路之外,还有两条石径。其一是从山之东麓由五一路西侧,东方书画社旁拾级而上,最先抵达的是福州古道观“王天君殿”。另一条是从山之西麓,由古田路白塔寺大门起步,便入白塔景区。七层八角粉妆素裹的白塔,始建于唐天复二年(902年)。登塔顶纵览全市景色,令人心胸豁然开阔。
  白塔为王审知所建。他以为母祝寿报恩当孝子的名义,在于山西麓坡地上挖基,却掘出一颗五彩宝珠,故将塔命名为“报恩多宝定光塔”。附属的寺庙亦称“定光塔寺”。其实,这是王审知事先策划的。他丈人暗埋珠宝,再公开挖掘出来,这样可为塔取个好名,可聚民心,可让闽王是孝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塔与寺使当时位于郊外的于山繁荣了起来。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便走出了闽越人冶城泉山的窄小天地。
  在白塔的正南方有一座由青石盘龙大柱撑起的庙宇,人称“法雨堂”,曾是和尚打坐诵经做功课的地方。相传,古时福州干旱,有和尚义收在此积薪自焚祈雨。他的举动感动了福海龙王,偷出东海龙王的令箭为福州普降及时雨。后人感恩在此建了“法雨堂”,塑其断臂金身。无独有偶在清朝末年,当中国民族思维极其干旱的时节,有个严复拖着邪猪尾巴”辫子,在法雨堂船政学堂的临时课堂上学习英语和西方进步科技理论,从此走上一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远征之路,为民族思维干旱求得西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甘露,系统地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成为近代启蒙思想家。
  从“法雨堂”向东,便进入戚公祠风景区。它是于山文化景观之精华,可以说,不游戚公祠,不算到于山。依山而筑,小巧玲珑的戚公祠厅、平远台、补山精舍、醉石亭影影绰绰地散布在古榕和白玉兰树丛中。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抗倭东征得胜,福州老百姓在这里设宴庆功。酒后的戚继光曾在一块形同巨榻的平石上酣睡一阵,后人在此勒“醉石”二字,并建“醉石亭”以纪念。历史传说大多反映人民心中美好的祝愿,是因为有了这块如床巨石才编出了将军醉洒的故事,还是说先有了这美好的故事才有了醉石的命名?但有一点可以相信,抗日战争时期大文豪郁达夫便是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在醉石台上挥毫泼墨引吭高歌《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两个抗倭志士,一个“拔剑光寒倭寇胆,拔云手指天心月”;一个空怀壮志最后客死苏门答腊。他们的灵魂在于山上对话交融。
  在民族危难之中,在此仰慕仿效戚继光的不只郁达夫一人。如戚公祠南尚有保存完好的平远台,那是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人兴建的。八一三事变之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九路军从上海退到福建参加“剿共”。在共产党人的引导下,蔡廷锴等人在于山“补山精舍”策划了“闽变”会议,成立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位于榕寿岩旁的“补山精舍”,原是白塔寺和尚接待达官贵人大施主的地方,因其小巧玲珑而得名。蔡廷锴看上它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便作为“闽变”的指挥部。“补山精舍”的东侧是平远台。平远台上的摩崖石刻分正斜两部分。台石椅同武将的头盔,顶部镇有一方小石塔,这是地震之后术士们怕平远台再度倾斜而施的。
  从戚公祠景区东门出来,经廓然台、九仙洞、炼丹井,可望于山之鳌顶峰。在揽鳌亭下有大士殿、护国寺和西龙庵一群古建筑。辛亥革命光复福州战役的革命军前敌指挥部和总攻阵地便设在这里,如今被辟为福州市博物馆,以图片、实物和图表等,陈列并展示着福州2200年来的历史沿革。
  可以说,福州城内的于山是仙山,是灵山。它的精灵来自我们民族千千万万寻求进步的灵魂。他们在这里修炼、在这里求索、在这里献身。在于山的石头上,在这只老神鳌的甲壳上,记载着福州文化,记载着中国历史,记载着人类的进步。它是一座福州文化的丰碑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9/19_7_13.gif

http://www.fzen.com.cn/Fujian_w/scape/images/yushbt.gif     白塔
http://www.fzen.com.cn/Fujian_w/scape/images/yushanjxg.jpg
http://personal.chinaschool.org/fzm/BBBBBBB/images/BBB010.jpg
http://personal.chinaschool.org/fzm/BBBBBBB/images/BBB09.jpg
http://personal.chinaschool.org/fzm/BBBBBBB/images/BBB011.jpg
http://personal.chinaschool.org/fzm/BBBBBBB/images/BBB01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又学了堂历史课咧``

呵~叔叔偶给你擦擦汉啊``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戚继光是我的偶像之一,我家乡的初二不拜年习俗就跟倭寇入侵有关,据说是当年快过年时,倭寇入侵,杀了很多人,大家都逃到外地去避难,后来戚继光来了,将倭寇赶走,大家也回来过年,初一那天过了年后,初二那天就用来祭拜死去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老报啥时候回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很值得去看看,于山堂是福州的中心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1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小师弟不错哈~~~
    最近挺勤奋的~~
    口头表扬一次~~~
    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潇JJ也差不多呀,哈,灌了好几条龙呢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很不错的片片,自己还没有认真看过呢。一般是去锻炼身体哈,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小山山身体一定很棒呀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5-2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勉强勉强,和职业运动员比还是有差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哈哈,小山山总是喜欢说不用说的话,你不说我嘛知道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6-15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戚继光入闽抗倭

    嘿嘿,崇武古城里就有戚光的雕像^^^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4-19 11:41 , Processed in 0.083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