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羊之羽在 2007/01/15 10:30am 第 3 次编辑]
石头网友诸七绝,淡雅迂徐,得温厚之旨。吾甚推之,乃擅而辑其佳作十七首,与诸网友共赏。
何谓“温厚”?温者,不逞技,不使气也;厚者,境远且味长也。二者两辅相成,缺其一则下矣。今人为诗,大多以技为上,以巧饰为工。巧诚无可非焉,善巧者,思也玲珑,有助于味。巧而至于饰者,思反靡弱,恰如翩翩蛱蝶飞入花丛,生动无处寻,徒见斑斓。从来文人善巧,由古朴而入清丽,由典雅而入苍凝,皆善巧之功,善巧可无痕,过饰则必颓靡,且斧凿斑斑,殆无可读。若说饰而有痕,此尚止于表,大多能有所鉴识,今人诗之使气而过者,此种痕迹则隐于行间,不易察觉。巧饰硌齿,使气则硌心。
至若石头网友诸作,胜以温厚。有清淡之风,无巧饰之虞。有涵融之远境,无使气之头角。吾初见其作品,亦甚喜焉,然久未能得其深处,不知吾喜之究里。终因其近作《古渡》,数读之,有会于心,若豁然,始略知其致,然亦终不敢多言,恐渎之。此君之作,以吾当下之识,可概之为三:
用语平易。综观其发于诗韵数十首,无一篇用险字,皆从平易出。初看似拙疏无华,久味之则如串珠,贯然滑顺,硌口之处殊少。吾尝引新诗之论者言“文字自动化”,并试用于古典一途。得“自动化”者,则未见匠字,诸语皆从平常中来,字之结络者,多倚其初始之义,而不假于前人旧事,文之本也。
景境清远。物之感发,蓦写于外,方能兴发于内。其蓦写之处,能如从眼前得来,因其用语平易,不故作奇境、造境,乃多作蓦写之笔,且取镜甚为精切,又似山水写意。兴发无一可着处,则有使气之虞。可知此君甚解内外相彰之道。
体气迂徐。以为此为其最可称道之处。因其境也清远,故而能不矜其意气,情思执其一缕,不旁出,不任性,缭于文字之中,一笔一层,渐次推衍,细心安排,却得无心之致。
吾数推太白“清真”之论,以为古今之诗,概莫能出乎其外也。清者,文从字顺,其义自见。真者,揽物披怀,无不流泻于衷。太白识之,笔亦践之,故能波推前人,自开生面。千载而后犹能感其清风扑面。若夫靖节先生,从来不假倚傍,出语天成,固能氤氲满纸,使后人读其诗,如闻泉之淙淙,波澜自生相激也。
石头网友笔致细腻,执衷之一缕,迂徐推衍之,乃有深韵,此旁人之不及焉。虽然,弱处亦勿须为能者讳也。虽善执其一缕衍而无痕,而笔致也时见窄促,点染之时,用笔过细,乃至意滞于外,未能深入,缅沉于用笔而拘于一隅,疏宕开合之致则未能及。
[color=#0000ff]
天欲雪
云涌晚来天欲雪,隔墙咳嗽识孤僧。
心神渐远平川暗,明灭谁归一盏灯?
西望
半潭姿态意难描,影下黄昏化作魈。
莫问秋山人去后,故园日落并红椒。
小径
山光云影大江长,麻雀两三穿叶黄。
踏碎秋声人未见,余晖脉脉晚风凉。
出差
江湾风紧一沙鸥,浪起云低柏树头。
人在旅途别样冷,青霜淡淡下荆州。
无题
踏过石桥入废园,一林残照问谁先?
东风不管人心绪,吹透樱桃似去年。
无题
更深雨后惑尘缘,余沥清晰不可眠。
最恨鸡啼风又起,连山秋气到窗前。
散步
春江水暖六七鸭,踏破滩头细细沙。
隔岸一林红遍了,依稀谁记故园花?
山居
读罢旧词新煮茶,东风缱绻试樱花。
闲云一片无人请,飘过青山落我家。
进山
山青雨后路途滑,隐隐白墙问哪家?
世外东风别样媚,杏林深处见袈裟。
傍晚
心思满腹春潮起,梅雨时节送客行。
两岸青山夹不住,水天接处一灯明。
小景(新韵)
日照牵牛烂漫开,野村无事纸窗白。
一声犬吠鸡飞起,小院谁家有客来。
冬夜(新韵)
隔窗隐隐大江声,雪落野村听古筝。
云外青山山外客,无人识我早吹灯。
乡间
晚来踱步最从容,吆喝一声江水空。
惊起鹧鸪三四五,撞飞八九杏花红。
无题
读罢家书心事动,山前缓步过长桥。
转身自语波涛起,霜叶纷纷下晚潮。
暮色
故人送罢落潮宽,日下女墙秋已残。
新别欲弹还旧曲,余光触手柱弦寒。
莱顿
处处人生感别离,凭空客舍几声鸡?
起身出户东风紧,吹乱樱花月又西。
古渡
枭声斜出对河头,谁试波心浅浅秋?
风起白沙人欲去,一灯如豆下归舟。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羊之羽 在 2007年01月15日 10:22am 时添加 -=-=-=-
就此帖选中的十几篇,有些是因局部更好。接下来,打算分开对各篇具体说说。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羊之羽 在 2007年01月15日 10:24am 时添加 -=-=-=-
欢迎作者本人及诸网友讨论,共同进步:)
-=-=-=- 以下内容由 羊之羽 在 2007年01月15日 10:33am 时添加 -=-=-=-
筛选作品真是一件苦事,而且又惶恐着自己眼光不到,把好的认成坏的,把坏的认成好的。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