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5|回复: 3
收起左侧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二——说《冬夜(新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2-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如下:
    [color=#0000ff]
      隔窗隐隐大江声,雪落野村听古筝。
      云外青山山外客,无人识我早吹灯。

      近体中的绝体,亦称截律,按通常的说法,绝体四句可从律中诸联随意组合。就律来说,中间两联由于对仗的原因,在文字安排上本身缺少变化,也就格外讲究诸如轻重、远近、大小的组合安排,以此形成错落的笔致。对于绝句,由于四句当中转圜空间甚窄,句与句之间的错落安排也就更加重要一些,否则,既流于呆板也就影响到作品的体气,轻者伤,重者断。
      对于这首,我也想侧重说一下诗的间架,或者宽泛地说是行文当中的结构。个人认为,这首作品在间架上稍有小疵,也在于一二句。此作四句的远近安排:远——近——远——近。当然,末句虽是近笔,却自有远境。但于间架来说,这样安排就少了些变化,于意而言,我个人认为,一二句应当对换,以近笔起头,末句合于近笔,另生远意,这样会更好一些。调换之后,第三句也得以衔第二句,启第四句。第一句也可起到提契后文作用。
      当然,在间架上诗亦有跳脱之笔,像原作这样,第三句便呈跳脱之势。另外一层,第一句破空而来,在意与境上都与后文有所脱,也就让人觉得前头似乎应该还有几句。否则,第三句跳是跳了,这个“客”却也来得突兀了,兀在跳出第二句,却又与第一句少了遥应。
      另外,这首又出现“灯”的意象,以为也用得非常好。看来作者对灯具有非常敏感的把握能力。关于作者运用“灯”的意象,末首还有一盏,可以在评到末首的时候做个总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二——说《冬夜(新韵)》

    感觉门版主,好像是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二——说《冬夜(新韵)》

    偶不是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6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二——说《冬夜(新韵)》

    读羊兄评论,是一种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0 07:19 , Processed in 0.0705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