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5|回复: 89
收起左侧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5/27 03:12pm 第 9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
[1]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2],居苏州沧浪亭畔[3],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4],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5]。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6],故列夫妇于首卷,馀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7],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8]

─────────────────────────────
【注释】
[1]乾隆癸未: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
[2]衣冠之家:由古代士大夫的穿戴引申而来,指士大夫、官绅家庭。《后汉书·羊涉传》:“家世衣冠族”。这里指“知识分子”家庭。
[3]沧浪亭:苏州著名园林,始建于北宋,为诗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取《孟子》和《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而名。
[4]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全诗为:“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5]彼苍:天之代称。《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6]《关雎》冠三百篇之首:《诗经》共三百零五篇,亦称“三百篇”,《关雎》是为第一篇。《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7]稍识之无:学识浅薄。
[8]责明于垢鉴:责,责备;垢,尘污;鉴,镜子。责备染尘的镜子不明亮,意指不该有的责备。
·一·
【侃点】
---乾隆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曹雪芹逝世,享年48岁;这一年袁枚47岁。我后面会提到这两个人,还有李渔。
---“乾嘉盛世”、“沧浪亭畔”,这是一个时空的交汇点,这使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把他们从书里“拉”出来。
---“衣冠之家”。这里的“衣冠”,不是陆游“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的村夫野老的穿戴,也不是王维的“万国衣冠拜冕旒”中的官僚使节,稍微有点类似李白在凤凰台看到的“古丘”里埋的“衣冠”。“衣冠”这个词在唐诗中不是随便用的,就读惯了唐诗的人看来,沈复多少有点吹牛,也许说“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比说“衣冠之家”来的妥当些,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知识分子”这个词。
---这一段是“把丑话说在前头”。 “本人”只是“实话实说”,各位看官要是当作“文学作品”来看,看出毛病来不要怪我学识浅薄。把“夫妻”放在打头的位置也不是“本人”的创造发明,是跟你们的祖师爷学的,他不是也让《关雎》给“三百篇”打头么?
---“事如春梦了无痕”,“本人”记录的就是这一场春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5/27 03:14pm 第 6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余幼聘金沙
[1]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2],即能成诵。四龄失怙[3] ,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4],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5]无缺。一日,于书簏[6]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
[7],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8] ,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9]缔姻焉。此乾隆乙末[10]七月十六日也。

─────────────────────────────
【注释】
[1]金沙:今江苏省南通市。
[2]《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著名长篇叙事诗。原题为《琵琶行并序》。
[3]失怙(hù):《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因称父死为“失怙”。怙,依靠。
[4]女红(gōng):指妇女所作的针线活,如刺绣、纺织、缝纫等,也称“女功”、“女工”。
[5]修脯(fǔ):本义为肉干。《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后来借称致送教师的酬金。又写作”束修”、“修金”。
[6]书簏(lù):书箱。簏,竹箱。
[7]归宁:《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谓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8]隽(juàn)秀:优美,优秀。《广韵》:“隽,鸟肥美也”。《汉书·贾谊传》:“吴公闻其秀材,招置门下。”颜师古注:“秀,美也。”。
[9]金约指:即金戒指。黄景仁《绮怀》诗:“解意尚呈银约指,含羞频整玉搔头。”
[10]乾隆乙未: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
·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5/27 03:22pm 第 5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
[1],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2]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3]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4]已伏矣。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
[5],腹饥索饵[6],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7]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8]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9],余知其恐贻人笑[10]也。

─────────────────────────────
【注释】
[1]出阁:出嫁。
[2]同齿:同年龄。
[3]敲成:推敲而成,意指修改定稿。
[4]夭寿之机:寿命不长的征兆。
[5]漏三下:夜半三更。漏:古代计时工具。
[6]饵(ěr):食物。
[6]睨(nì):斜着眼睛看。
[7]挈(qiè):带领。
[8]避匿:躲避。
[9]贻(yí)人笑:留人笑柄。贻,遗留。成语“贻笑大方”意为让内行人见笑。
·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5/27 03:11pm 第 2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至乾隆庚子
[1]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2]。合卺[3]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抨抨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调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廿四日为余姊于归
[4],廿三国忌不能作乐,故廿二之夜即为余姊款嫁。芸出堂陪宴,余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5],大醉而卧,醒则芸正晓妆未竟也。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始作乐。廿四子正[6],余作新舅[7]送嫁,丑末[8]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9]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莫不傀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10]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
【注释】
[1]乾隆庚子: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
[2]嫣然:容貌美好。这里指笑容,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
[3]合卺(jǐn):古时把瓠分成两个瓢谓之“卺”,结婚时用作酒器。合卺,这里指结婚仪式。
[4]于归:《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室其家”,因称女子出嫁为于归。
[5]拇战辄(zhé)北:拇战,划拳。北,失败逃跑者。贾谊《过秦论上》:“追亡逐北”此处是说饮酒猜拳总是输。
[6]子正:十二时辰之一,从夜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叫子时,一点到三点叫丑时。后来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十二点叫子正。
[7]新舅:妻之兄弟也称“舅子”。《北史·外戚传》:“开皇初,济南郡上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嫁为杨某妻,堪验知是舅子。”
[8]丑末:凌晨三时。
[9]《西厢》:即《西厢记》,元朝王实甫所作杂剧,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源于元稹《莺莺传》。
[10]心舂(chōng):心跳。
·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5/30 05:51pm 第 4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
[1]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2]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
[3]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4]幕府[5],专役相迓[6],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7],先生力也。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馀,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而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8]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半多勉励词,馀皆浮套语,心殊怏怏
[9]。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10]。
    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
[11]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
【注释】
[1]朝暾(tūn):早晨初升的太阳。暾,初升的太阳。《楚词·九歌》:“暾将出兮东方。”
[2]曩(nǎng):从前。
[3]弥月:满一个月,整月。苏轼《喜雨亭记》:“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4]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5]幕府:明清的督抚衙门称为幕府。也泛指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
[6]专役相迓(yà):专门派人来接。迓,迎接。
[7]握管:握笔写字。
[8]经心:注意,小心。《红楼梦》:“你看宝玉何尝肯念书?他若略一经心,无有不能的。”
[9]怏怏(yàng):不满意或不高兴。
[10]戍人得赦:戍守边关的征人得到赦免。
[11]惺(xīng):醒悟。刘基《醒斋铭》:“昭昭生于惺惺。”这里指明显地。
·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5-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先置顶了,发完了再来点睛^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唉,七月啊七月,三白和芸有你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
    要去新疆了,却拿出这样的好东西来,让我们更加舍不得你走,残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我该怎样感谢你?
    不说谢了,我对照着读完,再与你谈心得吧。
    初步读了一遍,惊讶于他们夫妇之间那份相敬如宾的感情,平淡的生活陈述,白描化的对话,简单的一个动作,或者一个浅笑,却在不经意间把我们的心润湿。
    那段“吃粥”生趣极了,宛若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下面引用由卷帘人2005/05/27 12:44pm 发表的内容:
    唉,七月啊七月,三白和芸有你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
    要去新疆了,却拿出这样的好东西来,让我们更加舍不得你走,残酷啊!

    呵呵,趁着还有5天,让他多注释几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坐幽篁在 2005/05/31 04:38pm 第 3 次编辑]

    先谢七月费心,如斯网络教学,我等受益匪浅:))晨欲跟帖,复思七月注之不尽,故未造次;现吟风首当其中,乃敢从之~~~

    请教:
    [一]中,
    “沧浪亭”之注“苏州著名园林,始建于北宋,为诗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丹觉得“沧浪亭”应仅是位于某私人花园中的一亭,而非花园。只是此亭名声蜚然,以至后人多以“亭”代“园”。

    [三]中,
    注五睨(nì):斜着眼睛看。------丹以为此注大可不必,自学文言,便知此注。如《卖油翁》中有“睨之,久而不去”中“睨”的意思是“斜着眼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亦有“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五]中,
    1、注一缄(jīan)默:闭口不说话。-----亦以为不必注之。
    2、注四中“弥”似解释为“满”更妥当。指转眼新婚满一个月了吧?
    3、注八中“握管”:窃以为“握管”不仅仅是“握笔写字”吧,应有行“文”写“记”之引申。
    4、“德其正”:以其正为德,-----七月要稍解释一下吧:)
    5、“戍人得赦”: 戍守边关的征人得到赦免。---七月看着办。

    [六]中,
    1、注五中,“宗何为是”:推崇。------也可。,“以何为宗”:)
    2、注十九中“入彀(gòu)”:有成语“入我彀中”即是进入我的圈中了之意。。“彀中”指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喻指人们生活的社会范围。--------丹以为是达到某种“标准”和上述的“境界”,看不出有“进入耳中”的意思啊。
    3、另文中“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自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宇何其有缘耶?””------有别字,应为“白乐天”:)
    4、丹以为“长卿”也应该注一下: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

    [七]中,
    1、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廿有三年”究竟是多少的时日呢?
    2、注三中,“忐忐”一词,丹以为无需解释,“忐忑不安”,由来已久:)
    3、“余就而并焉”:我靠上去与芸并排站在一起,是三白因芸之见白而“偏身”行礼而有的反应。

    [八]中,
    1、丹以为“默证”需要解释一下,默默印证?独自印证?:)
    2、“如晦”:如同黑夜。
    3、注十中,“漱涎涕泪”不会是“流口水流眼泪”之意吧?丹觉得芸至多是流眼泪鼻涕,不会有“口水”哦:))
    4、注十五中,“弓影杯蛇”是小学成语,丹觉得不用注。
    5、两旬:二十天,呵呵,好像也不用注。只是下文有“中秋日,余病初愈”,算来确是超过二十天的样子。

    [十]中,
    1、(芸)“劳”曰:指烦劳,有“恼”之意。
    2、建议七月将《惨别》、《刺梁》、《后索》稍详解,以配合芸之心境变化:)
    3、盆山:盆景假山。
    4、鹤步:步如丹鹤般悠迈。

    [十一]中,
    1、注一“窦”,丹记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学生上课诵古文时有一句“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也”,想来不用解释了吧:)
    2、妾亦强映之:此处的“映”好象要解释一下哦:)
    3、芸出其纳采所受者:“纳采”,古礼,议婚由媒人代表男方去女方家提亲开始,谓之“纳采”,“采”就是男方托媒人致送女方的扎物。
    4、“汇订成帙”:帙(zhì),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5、注九“平山”,丹以为确指扬州,其地处苏州以北。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
    6、注十一中“苕溪”: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东、西二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想仿,又称姐妹溪。东、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后,向北流15千米,歧分为数十条港娄,分别经由环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长兜港、大钱港、横港诸道注入太湖。
    7、注十二:“朔望”,就是初一、十五嘛,赫赫。

    [十二]中,
    1、“陆氏废园”:丹以为此乃今日之“北半园”,位于白塔东路60号, 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今俗称“北半园”)。 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为特色。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仅见。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花木。
    2、“以供薪水” ,此处的“薪水”当与今日者不同吧:)

    [十三]中,
    1、“司事者”:司:主管,负责。指负责统筹一切的人。
    2、“撒鞋”,一作洒鞋,一种双梁的包皮边的布鞋。旧时以其轻便、坚牢、多为习武、行路之人喜着;一作拖鞋,江苏地区多称。此处“早晚可代撒鞋”应指拖鞋。

    [十四]中,
    1、钱师竹,吴江名儒,三白父亲的好友。
    2、“觞政侬颇娴习”:此处的“侬”指第一人称“我”,素云。但现江南多以“侬”指第二人称“你”。此与黛玉葬花吟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用法相同:)
    3、“芸即譬其言”:譬,打比方。
    4、注九中的“觥”,一般是用兽角做的:)

    [十五]中,
    1、“备览名胜”,“备”者,全。
    2、注十一“牲牢”。七月可再详解牲牢三等:曰犊,曰羊,曰豕:)
    3、“翡翠钏”:钏:用玉石或珠子等(这里是翡翠)穿起来的做成的镯子。------另后芸的话中应是“若见此钏属于憨”,“铡”为错字;“盖翡翠钏已在憨臂矣”亦然。
    4、注十二中,“蓬篙”菜乃草本植物,有篙之清气,菊之甘香,因形似菊花,又称菊花菜。它的茎与叶均可食用。
    5、“吾母望我奢”:此处指温冷香看憨为“奢宝”。
    6、缓图:慢慢计划、打算。
    7、且有团园不断之意:此处“园”通“圆”或改之?

    丹5/31日更新完毕~~~~


    另曾看过一则也读白、芸之间闺房之乐的所得,大家有空看看:
    http://cybebird.blogchina.com/40022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下面引用由独坐幽篁2005/05/27 01:09pm 发表的内容:
    1、七月(或吟风或秋水,知者皆可告之),文字外的框框如何加上去啊?不解,不解,甚是不解。
    这个我知道的,只要在正文前加上[*quote],收尾[*/quote]就可以了。
    用的时候除去*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5-2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吟风听月在 2005/05/27 01:54pm 第 2 次编辑]

    如秋水所说^_^
    记不住代码不要紧,随便点哪个回帖的边上的引用,删除那两个代码之间的文字就是,^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5/30 05:55pm 第 3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
    [1]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2]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3]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4]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
    [5]何为是?”余曰:“《国策》[6]、《南华》[7]取其灵快,匡衡[8]、刘向[9]取其雅健,史迁[10]、班固[11]取其博大,昌黎[12]取其浑,柳州[13]取其峭,庐陵[14]取其宕,三苏[15]取其辩,他若贾、董[16]策对,庾、徐[17]骈体,陆贽[18]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19],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20],卿爱宗何人?”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21],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余笑日:“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已。”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22]先生,时感于怀,未尝稍露。”余曰:“何谓也?”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宇何其有缘耶?”芸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相与大笑。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23]为最。”余戏曰:“当日文君[24]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

    ─────────────────────────────
    【注释】
    [1] 轩:有窗的廊或屋。
    [2]清斯濯(zhuó)缨,浊斯濯足:濯,洗涤。缨,系冠的丝带。《楚辞·渔父》:“渔父莞儿而笑,鼓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另《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3]课:按照规定的内容学习。白居易《与元九书》:“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
    [4]射覆:一种酒令。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令》:“今酒座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以上一字为雕,下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言‘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也。”
    [5]宗:推崇。
    [6]《国策》:即《战国策》。
    [7]《南华》:即《庄子》。
    [8]匡(kuāng)衡:西汉文学家,成语“凿壁偷光”的主人公。
    [9]刘向:西汉文学家。
    [10]史迁: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
    [11]班固:东汉辞赋家、史学家,著有《汉书》。
    [12]昌黎:即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13]柳州:即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14]庐陵:即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15]三苏:即苏洵和其子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为唐宋八大家。
    [16]贾、董:贾指贾谊,西汉政治家、辞赋家。董指董仲舒,西汉哲学家。
    [17]庾(gēng)、徐:庾指庾信,南北朝北周文学家。徐指徐陵,南北朝陈代文学家。
    [18]陆贽(zhì):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19]入彀(gòu):进入箭能射及的范围。此处指进入其中。
    [20]李、杜:即李白、杜甫,两人均为唐朝著名诗人。
    [21]姑射仙子:仙女。《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22]白乐天:即白居易,唐朝诗人。
    [23]相如:即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下文中“长卿”即此人。
    [24]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
    ·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呵呵,这段读得轻松,不用注释一路读到底:)
    志同道合,倒也是一对神仙眷侣。谈笑之间,才气尽显~~~
    “白字连篇耳”,呵呵,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5/05/27 03:06pm 发表的内容:
    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19],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
    呵!反对!
    我看卷帘小语的古风比你们男生的要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一  闺房记乐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
    [1]:‘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鸿案相庄
    [2]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3],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

    ─────────────────────────────
    【注释】
    [1] 语曰:语,谚语,成语。这里意为俗话说。
    [2]鸿案相庄:成语,表示夫妻和好相敬。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
    [3]忒忒(tè tè):心中不安。
    ·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这个古代的女子还真是温婉,温婉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怪不得你们喜欢看《浮生六记》,原来也想要个芸那样的红颜。。
    若天下女子都如芸,还不把天下男子都宠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呵呵,秋水,芸的好处倒不在温婉,固然她也是温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5-2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5/05/27 04:44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古代的女子还真是温婉,温婉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怪不得你们喜欢看《浮生六记》,原来也想要个芸那样的红颜。。
    若天下女子都如芸,还不把天下男子都宠坏~~~
    秋水把话说反了,最后宠坏的还是女子。
    最起码,我是^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

    下面引用由卷帘人2005/05/27 04:49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秋水,芸的好处倒不在温婉,固然她也是温婉的。
    愿意听卷帘讲解:)
    明天再来听课,今天来不及了,先走了啊~~~~~~~
    老师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0:16 , Processed in 0.0952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