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99|回复: 13
收起左侧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6/09 08:28am 第 1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二  闲情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夏蚊成雷,私拟作[3]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吴俗呼阳曰卵)[5],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


─────────────────────────────
【注释】
[1]秋毫:比喻为小的事物。《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物外之趣:世俗之外的雅趣。物外,超越实物之外。晁补之《书鲁直题高求父扬清亭诗后》:“陶渊明泊物然外,故其语言多物外意。”
[3]私拟作:指心里把它(蚊子)想成。
[4]项为之强(jiàng):项,颈后部。《庄子·列御寇》:“槁项黄馘者。”强,僵硬。《儒林外史》:“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
[5]哈(shà):同“歃”。以嘴唇啜饮。《淮南子·汜论训》:“尝一哈水而甘苦知已。”
·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6/10 04:16pm 第 4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二  闲情记趣


    及长,爱花成癖[1],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2]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3],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4]。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次取杜鹃,虽无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
    惟每年篱东菊绽[5],秋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贷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6]之病。叶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梗,所谓“瓶口宜清”也。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几[7]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需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若中高两低、后高前低、成排对列,又犯俗所谓有“锦灰堆” [8]矣。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9]者得画意乃可。
    若盆碗盘洗[10],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以稻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盘碗盆洗中。俟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插于钉上。宜偏斜取势,不可居中,更宜枝疏叶清,不可拥挤。然后加水,用碗沙[11]少许掩铜片,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不能色色自觅,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技,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吐侧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折梗打曲之法,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则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钉以
筦[12]之,即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堪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势,听其叶侧,一年后枝叶自能向上。如树树直栽,即难取势矣。
    至剪裁盆树,先取根露鸡爪者,左右剪成三节,然后起枝。一枝一节,七枝到顶,或九枝到顶。枝忌对节如肩臂,节忌臃肿如鹤膝[13]。须盘旋出枝,不可光留左右,以避赤胸露背之病。又不可前后直出。有名双起三起者,一根而起两三树也。如根无爪形,便成插树,故不取。然一树剪成,至少得三四十年。余生平仅见吾乡万翁名彩章者,一生剪成数树。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14]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技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15]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种水仙无灵璧石[16],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如石菖蒲[17]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经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18],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19]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20],而实虚也。
    贫士屋少人多,当仿吾乡太平船[21]后梢之位置,再加转移其间。台级为床,前后借凑,可作三榻,间以板而裱以纸,则前后上下皆越绝[22]。譬之如行长路,即不觉其窄矣。余夫妇乔寓扬州时,曾仿此法,屋仅两椽[23],上下卧房、厨灶、客座皆越绝,而绰然有馀。芸曾笑曰:“位置虽精,终非富贵家气象也。”是诚然欤?


─────────────────────────────
【注释】
[1]成癖:对事物偏好而成为习惯。《晋书·杜预传》:“预尝称济(王济)有马癖,峤(和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2]精:用功专一而精究。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3]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这里指最上佳。
[4]拱璧:大的圆玉。比喻极珍贵之物。孔颖达《疏》曰:“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聊斋志异·珠儿》:“生一子,视如拱璧。”
[5]篱东菊绽:典出陶渊明诗《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写菊常以东篱指代菊花生长的地方。
[6]飞钹耍盘:本为杂技节目名称。此处用来形容插花的姿态散漫,杂乱无章。
[7]几:用来搁置物件的矮小桌子。《聊斋志异·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8]锦灰堆:灰堆总是圆锥体,锦灰堆,形容花屏的布局形态像是沙土堆,显得呆板。
[9]会心:领悟之意。《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
[10]洗:古时盛水用的器皿,形状象浅盆。
[11]碗沙:碗里盛着沙子。
[12]筦(guǎn):异体字,同“管”,意为固定。
[13]鹤膝:像鹤的膝盖有隆起来,然后细细的下来,即两头细,中央粗。这里含臃肿之意。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同时“两头细,中央粗。”也是一种书法病。这里有借“诗病”、“书法病”喻“花病”的意味。
[14]虞山:指江苏省常熟市。
[15]瓯:小盆、小碗、小杯之类的器皿。《说文》:“瓯,小盆也。”
[16]灵壁石:安微省灵壁县所产的大理石,常用来作假山。
[17]石菖蒲:植物名。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多生于山谷湿地或溪边石上。
[18]翼之:孵化。
[19]天门冬:植物名,又名武竹。翠绿茂盛的枝叶和鲜红球形果,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20]月台:露天的平台。杜甫《徐九少尹见过》诗:“赏静怜云屋,忘归步月台。”
[21]太平船:有舱可居住的船。
[22]越绝:指空间相通而又有相应的间搁。
[23]椽(chuán):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6/10 04:20pm 第 2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二  闲情记趣


    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1]叠宣州石[2]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间,凿痕毕露,将奈何?”芸曰: “择石之顽劣者[3],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4]之,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5]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6],
岩凹凸,若临江石矶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7],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8]。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丘壑[9]若将移居者然。一夕,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余叹曰:“即此小经营,尚干[10]造物[11]忌耶!”两人不禁泪落。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12]等香,于饭镬[13]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半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佛手忌醉鼻嗅,嗅则易烂。木瓜忌出汗,汗出,用水洗之。惟香圆[14]无忌。佛手、木瓜亦有供法,不能笔宣[15]。每有人将供妥者随手取嗅,随手置之,即不知供法者也。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16]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17]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余与芸寄居锡山[18]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屏一扇,用木梢[19]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档,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荫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
【注释】
[1]油灰:桐油、石灰调和而成的粘结剂,作用类似于水泥。
[2]宣州石:今安徽宣城,以产明石名世。
[3]顽劣者:指峦纹不美观的石头。
[4]糁(sǎn):涂抹,粘。明·魏学洢《核舟记》:“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5]宜兴窑:江苏省宜兴市,是著名的陶都,以产紫砂陶器闻名于世。
[6]云林:元末画家倪瓒号云林,江苏无锡人。擅画山水,独创“折带皴”法写山石。
[7]茑(niǎo)萝:植物名。蔓生植物,夏秋开花,为庭院观赏植物。
[8]蓬岛: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汉书·郊祀志上》:“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嬴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9]丘壑:比喻深远的境界。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10]尚干:尚且冒犯冲犯之意。《楚辞》:“恐犯忌而干讳”
[11]造物:古人认为创造万物的神力,叫做造物。《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12]沉速:两种香木,即沉香、速香。《本草纲目·本部一》:“香之等凡三:曰沉,曰栈,曰黄熟是也……其黄熟香,即香之轻虚者,俗讹为速香是矣。”
[13]饭镬(huò):饭锅。镬,古时指无足的鼎。《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 
[14]香圆:又叫香椽,学名枸椽。果实卵圆形、椭圆形或近球形,是一种香果。
[15]笔宣:用笔墨说清楚。
[16]踯躅(zhìzhú):这里指虫子的动态。
[17]作俑:制造殉葬时的偶象。语见《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后用作俑一词比喻做坏事的开头。
[18]锡山:地名,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郊。
[19]木梢:树木的枝条。《淮南子·兵略》。“曳梢肆柴。”注:“小柴也。”
·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6/10 04:33pm 第 2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二  闲情记趣


    友人鲁半舫名璋,字春山,善写[1]松拍及梅菊,工隶书,兼工铁笔[2]。余寄居其家之萧爽楼一年有半。楼共五椽,东向,余后其三。晦明风雨[3],可以远眺。庭中有木犀[4]一株,清香撩人。有廓[5]有厢,地极幽静。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纺绩[6],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芸善不费之烹庖[7],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同人[8]知余贫,每出杖头钱[9],作竟日叙。余又好洁,地无纤尘,且无拘束,不嫌放纵。
    时有杨补凡名昌绪,善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工山水;王星澜名岩,工花卉翎毛,爱萧爽楼幽雅,皆携画具来。余则从之学画,写草篆,镌图章,加以润笔[10],交芸备茶酒供客,终日品诗论画而已。更有夏淡安、揖山两昆季[11],并缪山音、知白两昆季,及蒋韵香、陆橘香、周啸霞、郭小愚,华杏帆、张闲酣诸君子,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越。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非所谓“当日浑闲事,而今尽可怜”者乎!
    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长迁[12]、公廨[13]时事、八股时文[14]、看牌掷色[15]。有犯必罚酒五斤。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长夏无事,考对[16]为会。每会八人,每人各携青蚨[17]二百。先拈阄,得第一者为主考,关防[18]别座;第二者为誊录,亦就座;馀作举子[19],各于誊录处取纸一条,盖用印章。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不准交头私语。对就后投入一匣,方许就座。各人交卷毕,誊录启匣,并录一册,转呈主考,以杜徇私。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六联中取第一者即为后任主考,第二者为誊录。每人有两联不取者罚钱二十文,取一联者免罚十文,过限者倍罚。一场,主考得香钱百文。一日可十场,积钱千文,酒资大畅矣。惟芸议为官卷[20],准坐而构思。
    杨补凡为余夫妇写载花小影,神情确肖[21]。是夜月色颇佳,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星澜醉后兴发曰:“补凡能为君写真,我能为花图影。”余笑曰:“花影能如人影否?”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用墨浓淡图之。日间取视,虽不成画,而花叶萧疏,自有月下之趣。芸甚宝之。各有题咏。


─────────────────────────────
【注释】
[1]写:画。《西游记》:“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
[2]铁笔:此处指篆刻。
[3]晦明风雨:阴晴风雨天气。
[4]木犀:即木樨,桂花树。
[5]廓:这里指围墙。
[6]绩:把麻披开搓成线。《诗经·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7]烹庖:烹饪。
[8]同人:也作同仁,原意是指同事或同行业的人,这里指朋友们。
[9]杖头钱:晋朝阮修常将铜钱挂在手杖顶端,手扶拐杖,步行至酒店,即以铜钱买酒畅饮。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說新語·任诞第二十三》。后世就以杖头钱代指买酒的钱。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之一:“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不乏杖头钱。”
[10]润笔:指给做诗文字画的人的报酬。
[11]昆季:兄弟。《广韵》:“昆,兄也。”《白虎通》:“季者,幼也。”
[12] 官宦长迁:官宦,旧称在朝廷担任职务的人,王夫之《家事节录》:“后官江西”。”长,是升职;迁,是变动、调动职位;长迁,指调动官职或升职,《汉书·主父偃传》:“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
[13]公廨(xiè):旧时指官吏办公的地方。《晋书·范宁传》:“牵曳百姓,营起廨舍”。
[14]八股时文:也称时艺、八比、制义或时文。《清史稿·选举制》:“科举之法不同,自明至今,皆出于时艺。”文章固定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其中“起股”至“束股”是正式议论,而且这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对比的文字,合起来一共八股,故叫“八股文”。
[15]看牌掷色(shǎi):指赌博。牌,赌具,如骨牌、麻将牌等。色,即色子,赌博用具。
[16]考对:比赛对句。
[17]青蚨(fú):钱币的代称。青蚨原是传说中的虫名,也叫“鱼伯”。《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后人因称钱为青蚨。
[18]关防:这里有监考的意思。清制,正规职官用方形官印,称“印”;临时派谴的官员用长方形的官印,称“关防”,即“关防严密”之意。
[19]举子:旧时被举应试的士子。《旧唐书·高适传》:“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
[20]官卷:当时科举考试中,特别为高官显贵子弟设立的试卷。这里表示芸的“试卷”与其他人不同。
[21]肖(xiào):相似;像。
·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月在野在 2005/06/10 05:09pm 第 3 次编辑]
浮生六记   沈复
卷二  闲情记趣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众笑曰:“诺。”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1],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余曰:“酒菜便矣,茶乏烹具。”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
    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荫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2],青衫红袖[3],越阡度陌[4],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5],或坐或卧,或歌或啸[6]。红日将颓[7],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扁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8]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9]也。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暗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服饰省俭之一端也。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姜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出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偶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10]。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11]泡之,香韵尤绝。


─────────────────────────────
【注释】
[1]端整:原指人长相端庄。《金史·睿宗贞懿皇后传》:“容貌端整,言不妄发。”这里指陈芸把各种菜肴顺好。
[2]黄金:金黄,此处指油菜花。
[3]青衫红袖:指男女。青衫,旧时普通男子的着装。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红袖,妇女的艳色衣袖。白居易《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偶题五绝句》:“霓裳奏罢唱《梁州》,红袖斜翻翠黛愁。”
[4]越阡度陌:在田间小路上行走。《说文新附》:“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5]陶然:舒畅快乐的样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6]啸:撮口作声,打口哨。《说文》:“啸,吹声也。”《诗经·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
[7]颓:落下。陶宏景《答谢中书》:“西日欲颓,沉鳞竞跃。” 
[8]移掇(duō):挪动。掇,挪,搬取;端,用双手拿或端。《水浒传》第三十五回:“话说当时宋太公掇个梯子上墙来看时,只见火把丛中约有一百余人。”
[9]端: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清·林嗣环《口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0]良有以也:确实有道理。以,原因;缘故。《诗经·国风·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11]天泉水:旧指以雨水和冬雪等来代替饮茶用水的,称之为“天泉水”。
·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坐幽篁在 2005/06/09 04:34pm 第 4 次编辑]


[一]中,

1、注一中“秋毫”,原本是指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注二中“物外之趣”,丹以为在三白“童稚”时,所能体会到的也仅是“物体本身以外的趣味”,或许还领会不到“世俗之外的雅趣”。
3、注四中“项为之强”的“强”字典上只有三个读音,照理是应该读jiàng,但丹参看《童趣》教案上说是jiāng,通“僵”,似也讲得通。心下也是狐疑不定,七月再看吧:)
4、“奸近杀”:《初刻拍案惊奇》36卷和《醒世恒言》16卷中都有云“赌近盗兮奸近杀”,其观点是赌博近乎偷盗,奸淫近乎杀人。


[二]中,

1、滚汤:滚开水。(呵,好简单。)
2、注九中,“会心”也是很简单的,赫赫。有时七月深恐别人不能领会一些字句的个中妙处,有些却又认为大家都会明白。赫赫,会心一笑。
3、注十二中的“菀”在正文中没有显示,可能七月要换一种字体才行。另注中的“筦”也错了。
4、注十三中,“鹤膝“像鹤的膝盖有隆起来,然后细细的下来,即两头细,中央粗。后指“书法病”和“诗病”,此处指“花病。”
5、“匠气”,就是僵化的、刻意模仿的或没有创意的设计或操作。与后文中“凿痕”意相仿。
6、注十五中,“瓯”除了“小盆”的意思外,还有“杯”的意思,较之丹以为“杯”更合适:)
7、注十七中“石菖蒲”和注十九中“天门冬”能否加以图画“注”明啊:)
http://www.fpcn.net/bigImg/5046.jpg  石菖蒲
http://www.fpcn.net/bigImg/CL247.jpg 天门冬
8、注二十中“月台”,要补充的一点是古时月台多在楼前、殿前,应为观“月”之用吧,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说:))
9、注二十三中,补充“椽”原指放在檀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三]中,

1、“检”通“捡”。
2、“偏于左而凸于右”指左低右高。
3、“云林石法”后的“巉”字未显示出来,换成宋体吧:)
4、茑萝真是好看:)但对于它的“俗呼云松”不能理解~~在丹看来,一是藤蔓类,一是松柏类。
http://www.fpcn.net/bigImg/TM083.jpg  茑萝
5、注九中,“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由[一]知“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即山谷)”胸中有既成的丘壑,好象将要搬进去住一样。
6、注十四中的“香圆”,香“橼”,七月字误了~~丹老家便长了一株,若要形容,便是与桔树或柚子树相似,连果实的外形也是相似,一样先绿后黄,可置于堂闻香:)
http://www.fpcn.net/bigImg/ssa32.JPG
7、注十七中,凭空起事曰“作俑”,确是做坏事,但丹以为并无“开头”之意,加“始”方是“开头”:))----------顺便说一句,芸主动提出这“虫草一法”,三白居然“喜”,唉……丹并不觉得这个有趣。
8、螳螂蝉蝶之“属”:之类。


[四]中,
1、注二中“铁笔”: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
2、注四中“木犀”确是桂花,虽然“茉莉”、“迎春”、“女贞”、“丁香”皆属木犀科,但古时好象是为桂花专设的。
3、“一仆一妪”,仆是指男仆,因为他会做衣服,所以丹想赘述一下,赫赫。
4、注七中“烹庖”:指烹饪。烹,烹饪;庖páo,庖厨,厨房。
5、竟日叙:整日叙情。
6、注十一中“昆季”。兄弟。插一句话:汉末三国时常按“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来排行兄弟长幼。举例:孟姜女姓姜,排行老大,故称孟姜女。
7、注十二中“长迁”:“长”是升职,“迁”是变动、调动职位。
8、注十三中“廨”就是官署嘛~~
9、注十四中“八股文”:指文章在破題、承題之後,又有起講、領題(入題)、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後比(後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而提比、中比、後比、束比四部,又規定要有兩股相互排偶的文字。---------最后的说法上好象与七月的有小异哦(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对比文字?四股中有两股相互排偶的文字?)
10、注十五中“看牌掷色”,这里的“看牌”指的是打牌,而非观望;色shǎi,色子,即骰(tóu)子。
11、蕴藉:蕴含,“藉”通“借”。指包含内敛。
12、注十八中,“关防别座”就是监督别的人嘛,赫赫。
13、注二十中“官卷”,丹以为是与其他考卷分开的、特别照顾芸给的不一样的试卷。
也查了下资料,傅昌泽注释浮六道:"官卷:官宦人家的眷属。卷,‘眷'之误。"显然是傅老先生自己搞错了,反诬作者手民之误。官卷是当朝法外施恩,特别为高官显贵子弟设立的试卷,其中式机会优于民卷。
按清制:凡高级官员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都要另编字号,另加评定,按比例单独录取,试卷上都注有“官”字,名为官卷。
14、“载花”应为“栽花”吧?
15、注二十一中,“肖”是“像、相似”的意思想来大家都很清楚,可能七月是为了突出读音xiào:))


[五]中,

1、注一“端整”就是收拾齐整。
2、注二中,七月笔误应为“油菜花”,赫赫,想到丹前次打成“油茶花”~~
3、起居服食:哈哈,今人谓之“行住衣食”嘛。
4、白磁:白瓷。
5、矮遍圆盘:应是矮扁圆盘吧?
6、注八中:“掇”,端,用双手拿或端。
7、注十一中“天泉水”: 旧指有以雨水和冬雪等来代替饮茶用水的,称之为"天泉水"。《红楼梦》里关于收梅花上的雪,装在瓷缸里,埋在地下,封存五年后烹茶的说法。赫赫,此乃有闲且有心之阶层方能为之,一般劳苦大众人民很少办得到。


心里懒着懒着,就要等着七月的《闲情记趣》注出来才肯好好重读,赫赫。如此还是要谢七月呢。

错的地方七月告诉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下面引用由独坐幽篁2005/06/08 05:35pm 发表的内容:
[一]中,
1、注一中“秋毫”,原本是指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赫赫,周到。
2、注二中“物外之趣”,丹以为在三白“童稚”时,所能体会到的也仅是“物体本身以外的趣味”,或许还领会不到“世俗之外的雅趣”。他写书的时候已经不是“童稚”了。
3、注四中“项为之强”的“强”字典上只有三个读音,照理是应该读jiàng,但丹参看《童趣》教案上说是jiāng,通“僵”,似也讲得通。心下也是狐疑不定,七月再看吧:) 我觉得通“僵”。
4、“奸近杀”:《初刻拍案惊奇》36卷和《醒世恒言》16卷中都有云“赌近盗兮奸近杀”,其观点是赌博近乎偷盗,奸淫近乎杀人。 这是“俗话说”,赫赫。

[二]中,
1、滚汤:滚开水。(呵,好简单。) 确实简单。
2、注九中,“会心”也是很简单的,赫赫。有时七月深恐别人不能领会一些字句的个中妙处,有些却又认为大家都会明白。赫赫,会心一笑。 :)
3、注十二中的“菀”在正文中没有显示,可能七月要换一种字体才行。另注中的“筦”也错了。 字已经改了。应该是“筦”吧,有的版本还写作“莞”。搞不明白。
4、注十三中,“鹤膝“像鹤的膝盖有隆起来,然后细细的下来,即两头细,中央粗。后指“书法病”和“诗病”,此处指“花病。” 已改。
5、“匠气”,就是僵化的、刻意模仿的或没有创意的设计或操作。与后文中“凿痕”意相仿。不需要说明吧。
6、注十五中,“瓯”除了“小盆”的意思外,还有“杯”的意思,较之丹以为“杯”更合适:)赫赫,漏了。
7、注十七中“石菖蒲”和注十九中“天门冬”能否加以图画“注”明啊:) 漂亮。
8、注二十中“月台”,要补充的一点是古时月台多在楼前、殿前,应为观“月”之用吧,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说:)) 观月不一定要上月台吧,露台也不一定有露呀。赫赫。
9、注二十三中,补充“椽”原指放在檀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特地删的。

[三]中,

1、“检”通“捡”。
2、“偏于左而凸于右”指左低右高。以上两条没注意,想来别人也不会注意的,干脆偷一懒。
3、“云林石法”后的“巉”字未显示出来,换成宋体吧:) 换了。
4、茑萝真是好看:)但对于它的“俗呼云松”不能理解~~在丹看来,一是藤蔓类,一是松柏类。真是好看。
5、注九中,“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由[一]知“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即山谷)”胸中有既成的丘壑,好象将要搬进去住一样。 赫赫,不知道怎么说好,只盼望大家不要反而被“注”糊涂。
6、注十四中的“香圆”,香“橼”,七月字误了~~丹老家便长了一株,若要形容,便是与桔树或柚子树相似,连果实的外形也是相似,一样先绿后黄,可置于堂闻香:) 我的这些文字来自网上,错误实在不少。香橼,的别名是“陈香圆”。

7、注十七中,凭空起事曰“作俑”,确是做坏事,但丹以为并无“开头”之意,加“始”方是“开头”:))----------顺便说一句,芸主动提出这“虫草一法”,三白居然“喜”,唉……丹并不觉得这个有趣。嗯,残酷。
8、螳螂蝉蝶之“属”:之类。


[四]中,
1、注二中“铁笔”: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 一般指篆刻,我觉得。
2、注四中“木犀”确是桂花,虽然“茉莉”、“迎春”、“女贞”、“丁香”皆属木犀科,但古时好象是为桂花专设的。 据说秋香在没有嫁给唐伯虎之前就叫“桂花”。
3、“一仆一妪”,仆是指男仆,因为他会做衣服,所以丹想赘述一下,赫赫。唐伯虎还会画画呢。
4、注七中“烹庖”:指烹饪。烹,烹饪;庖páo,庖厨,厨房。
5、竟日叙:整日叙情。 前面好像注过“竟”。
6、注十一中“昆季”。兄弟。插一句话:汉末三国时常按“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来排行兄弟长幼。举例:孟姜女姓姜,排行老大,故称孟姜女。那孔老二呢?
7、注十二中“长迁”:“长”是升职,“迁”是变动、调动职位。 已添加。
8、注十三中“廨”就是官署嘛~~ 然。
9、注十四中“八股文”:指文章在破題、承題之後,又有起講、領題(入題)、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後比(後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而提比、中比、後比、束比四部,又規定要有兩股相互排偶的文字。---------最后的说法上好象与七月的有小异哦(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对比文字?四股中有两股相互排偶的文字?)搞不懂。
10、注十五中“看牌掷色”,这里的“看牌”指的是打牌,而非观望;色shǎi,色子,即骰(tóu)子。小赌怡情,这里却被禁止了,哎。
11、蕴藉:蕴含,“藉”通“借”。指包含内敛。 才知道。
12、注十八中,“关防别座”就是监督别的人嘛,赫赫。 嗯,很好,加了“监考”。
13、注二十中“官卷”,丹以为是与其他考卷分开的、特别照顾芸给的不一样的试卷。 已修改。
也查了下资料,傅昌泽注释浮六道:"官卷:官宦人家的眷属。卷,‘眷'之误。"显然是傅老先生自己搞错了,反诬作者手民之误。官卷是当朝法外施恩,特别为高官显贵子弟设立的试卷,其中式机会优于民卷。
按清制:凡高级官员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都要另编字号,另加评定,按比例单独录取,试卷上都注有“官”字,名为官卷。
14、“载花”应为“栽花”吧?
15、注二十一中,“肖”是“像、相似”的意思想来大家都很清楚,可能七月是为了突出读音xiào:)) 赫赫。

[五]中,

1、注一“端整”就是收拾齐整。
2、注二中,七月笔误应为“油菜花”,赫赫,想到丹前次打成“油茶花”~~ 有没有“油彩花”这个东西呀?画里的吧。
3、起居服食:哈哈,今人谓之“行住衣食”嘛。
4、白磁:白瓷。
5、矮遍圆盘:应是矮扁圆盘吧? 已改。
6、注八中:“掇”,端,用双手拿或端。 已增加。
7、注十一中“天泉水”: 旧指有以雨水和冬雪等来代替饮茶用水的,称之为"天泉水"。《红楼梦》里关于收梅花上的雪,装在瓷缸里,埋在地下,封存五年后烹茶的说法。赫赫,此乃有闲且有心之阶层方能为之,一般劳苦大众人民很少办得到。已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赫赫,对放在荷花蕊中的那一纱囊的茶叶总是神往不已,只是觉得这个难度有点大,难道每天划船去放划船去取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幼时闲情“青云白鹤”“虫蚁之斗”自然有趣;也喜“沉速香”的温婉及“活花屏”的灵动。只是对于篇幅多多的“洗剪盆树”及“萧爽楼考对”却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就想着三白在《闺房记乐》开头自称为“衣冠之家”,想着或许他是为了突出“贫士”的“雅洁”,所以有些刻意的“作”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最为感冒的是那段芸面授“草虫之法”,要三白“仿而效之”,而三白居然“喜”,“如其法行之”。末了有感慨“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赫赫,省得三白此言是为了赞芸,但Joy读来,一点不觉得有趣,且多了些想法,赫赫。文字间不经意流露出来而被读者抓住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下面引用由joy2005/06/13 11:40am 发表的内容:
幼时闲情“青云白鹤”“虫蚁之斗”自然有趣;也喜“沉速香”的温婉及“活花屏”的灵动。只是对于篇幅多多的“洗剪盆树”及“萧爽楼考对”却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就想着三白在《闺房记乐》开头自称为“衣冠之家” ...
这一卷夹在最重要的两卷之间,有点像粘结那些碎石的“油灰”。
第一卷中经常出现某种“征兆”,而在这一卷中反复出现的是遭到“破坏”。第一卷中的“乐”,都是比较纯粹的“两人世界”(故事多半发生在没有家族其他成员的情况下),也就是一个小世界。第二卷详细描述了对类似于盆景、插花、园林这样“小世界”的构造和陶醉,以及最终被破坏的不是结局的结局。到第三卷又回到了“二人世界”,这一卷就是破坏性的,其结局是“两人世界”的彻底瓦解。
在追忆和反复中,故事的片断是如挑选“小乱石”一般精心选择的。事实上,这并不是回忆,回忆是一个具体的场景对应着具体的人和一个特定的时刻。叙述把回忆从一个点铺展成一个面,使其成为“回忆录”,沈复切割了这些成块的“石头”,堆积了一座“假山”,于是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片断。
到第四卷已经抛开了“小世界”,至少和这些“小世界”拉开了距离。“小世界”是一个逼仄空间的产物,如果再把一、二、三卷当作一个整体,那么第四卷也将是一个过渡,后面的部分很可能就是一个更大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背景”,而故事很可能仍然是前面的故事,也许我们将看到我们经常猜测的那些“未知”在这剩下的两卷里出现。
说到“花鸟鱼虫”,沈复并不仅仅局限于“神游”,不满足于“私拟”,他还积极参与,要做出有实际“角色”出现的场面,“留蚊于素帐”就是这种“扮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喜欢“草虫之法”,也为什么喜欢做“考对”游戏了。这些都只是“物外”的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勉强可以称作“精神生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6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我应该专心去考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潇湘雅韵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9-3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今夕何夕,又见《浮生六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0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

茑萝,偶们青岛这边俗称五星花,叶子呈羽状,色绿形纤弱,花儿呈五星状,形娇小,艳红,有庭院的人家,经常种它,让它攀援在房门前。。。是很美的一种植物。。。http://codata.163.com/upload/forum/67/11159994370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1:20 , Processed in 0.0941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