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4|回复: 19
收起左侧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6-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代匡山和庐山总称为匡庐。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是匡山的名字因为避赵匡胤讳改 为大王山后而消失。匡山的名字附在庐山之前而流传至今。匡山现在分为大王山、太平山、紫云山、双峰山。
  匡山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黄冈市东南,在唐朝是沧浪之水中的一座仙山,是座地垒式断块山。据考证在周朝时有匡国,匡山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中国名山之一,有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
  匡山区长约35公里,宽约40公里。巍巍的匡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
http://5252.nease.net/wx/su/yijianshan.jpg

http://5252.nease.net/wx/su/kshansong.jpg 
      匡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放马场至明月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匡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匡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武穴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下看山上,匡山云天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有时山上暗无天日,山下则是细雨飘飞,情趣异常。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匡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匡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http://5252.nease.net/wx/su/yunhai.jpg
匡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峰山、藏密洞、游鸿寨、大藏寺、幽居寺、真武殿、读书台、八卦顶、东冲积雪、清凉古洞、小西天、黄牙寺、沧浪书院、牧石庵、黄龄古洞等。沧浪书院是匡山的开发者,也是匡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平台。
http://5252.nease.net/wx/su/gushu.jpg
匡山富有独特的匡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匡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匡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匡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匡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匡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太白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太白湖等五湖。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双峰山,海拔1484米,为匡山第一高峰。一尖1063米,危崖耸立,似一艘巨舰,伟岸壮观。朝阳峰双瀑,飞瀑成双,势若二龙倚天,喷珠泻玉。三叠泉,既分为三叠,又呵成一气,落差达155米,风飘日映,千姿百态。

http://5252.nease.net/wx/su/yudiai.jpg

匡山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沧浪书院创建于公元649年,时间上排在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前面。开山祖师是鲍照。宋代理学大师邵必在此提出的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得到范仲淹的好评。
  东晋太元年间,佛教领袖慧远在今广济县太平山建立黄牙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司马道信出生在太平山下的梅川镇,而且在匡山幽居寺正觉寺活动了40年,创建中华禅宗,使匡山(黄梅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号称天下祖庭。在唐朝,真武祖师在匡山横岗山开创道教万法教派。唐代广济县(原属江西)大德祖师马祖在山上开创佛教临济宗和沩仰宗,影响极大。唐朝贞观年间蒋祖自泰国(暹罗)来建大藏寺居修,他就是泰国太子也就是唐僧(也就是西游记的主角)。唐末广济存奖禅师也来到这里。到宋代,匡山有寺庙多达150座、被朝廷封为天下祖庭。明朝,建有庙宇108座。明清以后,太平山依然是中华禅宗佛教全国的活动中心。九龙环绕之地牧石庵是清朝全国的佛学研究中心之一。
  太平山的开发者是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人民政府。
http://5252.nease.net/wx/su/fojiao.gif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1-23 22: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6-1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偶以为匡山是庐山的别称,因为庐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美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6-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http://www.e5116.org.cn/travel/01/12/lushan/images/yks.jpg

        庐山,又称匡庐,在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与星子县之间,它像巨人一样,独自屹立在辽阔的鄱阳湖平原上。站在庐山最高峰可以北望长江、南观鄱阳湖。庐山由90多座山峰组成,它的山体像个肾脏,面积282平方公里。传说古时候有姓匡的七兄弟在山上建草庐隐居,后来他们成仙升天,而草庐犹存,庐山因而得名。
       庐山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自然风光奇特秀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称赞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因此更加声名远扬。庐山四周有陡峭的悬崖,深幽的峡谷和常年不干涸的飞瀑;山上有山间盆地,峰顶湖池,奇石异洞,加上千变万化的云雾,热闹非凡的街市,构成庐山千姿百态的美丽画面。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以南13千米,飞峙中国第一大河棗长江南岸,兀立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棗鄱阳湖西北,是座孤峰独峙的地垒式断块山。山体面积302平方千米。南北长、东西窄;山势东南、西北陡峻,东北、西南平缓。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155米,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此可见。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
      庐山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 57’,北纬29° 30’。地处中纬度偏南,属亚热带东部季风气候区域,湖盆地区的山地。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高出附近平原近1400米。夏季凉爽,极端最高温度32° C,是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隐藏着丰富的珍稀生物种质资源,森林覆盖率为76.6%。植物有3000余种(包括引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1种,兽类33种。许多动植物模式标本便产于此。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庐山风景名胜区被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1-23 22: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6-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近代以来,庐山又成为政治风云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现存有多座张学良、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住过的别墅,这使得它更成为一座人们向往的名山。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这个贴子最后由雪中情在 2006/05/27 01:14pm 第 3 次编辑]

    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部分)
    世界自然遗产: 武陵源 九寨沟 黄龙
    世界自然与文化综合遗产: 泰山 黄山 峨眉山
    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
    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故宫 敦煌石窟 秦皇陵(包括兵马佣坑) 北京猿人遗址 武当山川古建筑群 布达拉宫 承德避暑山庄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丽江古城 平谣古城 苏州园林 颐和园 天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靠,我是余川人,还姓余,怎么没有听说有匡山啊,只知道横冈山啊,能告诉我匡山当地人怎么称呼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下面引用由鄂东南山人2006/03/04 10:03am 发表的内容:
    靠,我是余川人,还姓余,怎么没有听说有匡山啊,只知道横冈山啊,能告诉我匡山当地人怎么称呼它吗?
    呵呵,雪中情现在忙,比较少来,我也不知道,一会等风舞来了告诉你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好早的帖了,我也是武穴人,也没听过这个山!?
    啥时候让疯子带偶去转转,看看这个山到底在哪,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匡 山
         
        匡山位于浦城县富岭镇境内,距城30公里,东界浙江龙泉,距龙浦公路7公里左右,因山形“四周奋起,而中短下,形似匡庐”而得名。
      匡山主峰又名匡山斗,海拔1349.9米。另千米以上高峰还有数座,犹如众星拱月,遥相呼应。匡山以葛藤岭为脉源,周遭约50公里,走向东北——西南。山势巍峨挺拔,雄伟险峻。山中植被层次丰富,种类繁多,终年郁郁葱葱。
      匡山一重要自然景点是香坛观日。香坛为匡山最高处一岩石,形似坛,名香坛。自古游人在此烧香祈愿,或居高远跳,俯揽众山及闽浙两省边境景物,晨起观日出与海上观日出,异曲同工。
      匡山另一重要景点是匡山山脉西南端的岩顶山,海拔800余米,山顶空旷,面积约1000平方米,形似纱帽,亦名纱帽山。山道峭如云梯,有石级千余,还有古井、寨门、一渡关、二渡关、养马槽、跑马道等遗迹。


      匡山自然景色清幽秀丽,人文景观亦具特色。元至正十二年(1352),浙江龙泉人章溢帮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军后,不受元朝授予的官职,隐居读书避世。他在匡山之颠建茅屋12楹居住。山中盛产黄檗、苦 、黄莲、苦参等植物。章溢以孟子“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为铭,以苦为乐。刘基(字伯温)到匡山看望章溢时,将他的茅室号为“苦斋”。匡山多松树,连峰蔽谷,章溢乃在山上建“看松庵”,并循山的高底曲折,构筑四亭,称为烟云万顷亭、苍雪亭、坐看云起亭、环中亭。章溢与刘基、宋濂为同乡挚友,他隐居匡山时,他们都到此造访,并分别写了《苦斋记》和《匡山看松庵记》。他和刘基、宋濂、叶琛在帮助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明王朝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史称“浙南四先生”,属明朝的开国元勋之列。此后,亦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寻幽探古,避世修身,留下不少诗篇。
      章溢当年所建的庵、亭、斋因历经沧桑,现多已毁。目前,只留下看松庵,亦在清代改为天师庙,供奉江西龙虎山张、李、叶三位天师,至今香火不断。
      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匡山将与其山脚下的高坊水库组合成山水风光旅游区,向世人重新展示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横 岗 山  

      横岗山:在蕲春,武穴交界处.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唐开国功臣尉迟恭有游山碑文尚存.寺庙景观有真武殿,圣母殿,祖爷殿,玉皇殿,云盖寺.其他景观有观音井,滴水泉,太阳庙,石牌坊,托日石,龙头石,鸡冠石,舍身崖,仙女召鹿崖,摸鱼池,龟驮八卦石,教佛岭,天柱峰及一,二,三天门等.横岗山寺庙始建于隋初,禅宗四祖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锡七年.当年修炼时在石壁上留下的指印以及石凳,石椅,石屋至今仍在.唐宋时佛道合一,山上佛寺道观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 1990年新落成之灵隐寺大雄宝殿,又使香火渐盛,现在每年来山上进香观光者多达数十万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武穴市-匡山应该是现在的太平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广济武穴考☆
    武穴市原来是广济县。广济县始设于唐朝天宝元年。广济县之前是永宁县。永宁县之前广济地盘一部份是蕲春郡,一部分是九江郡。再往前查,商朝属英。西周为鄂、英交界属英。秦朝属庐江郡。西汉属江夏郡为杨州刺史部辖,西晋同西汉。东晋始设江州,分设雷州。今武穴分属两州以古北江为界。南朝宋代开始大规模移民开发太平山,五峰山头陀寺建立,鲍照读书台建成。文化发达,经济增长。南朝今广济县属江州。隋朝统一后,用郡县制,今武穴分属九江郡,蕲春郡。唐朝初废蕲州设鄂州,今武穴属鄂州辖于江南道。唐朝元和年间废鄂州另设黄州、蕲州。蕲州领蕲春、黄梅、广济三县,广济县始设于唐朝天宝元年。
    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来气温不断变冷,人口不断南迁。北方河水不断干涸。今武穴市版图归属不断变化。 黄河下游早在宋朝就已干涸。现在的黄河下游是古代的济水,又称广济河。山东济南市在济水之南故名济南。古代济州也因济水而得名。济水的上游有两条:一条是桐柏山下来的,而另一条是古称大王山和其南边的匡山流来的。济水与长江相连。汉江以东的长江在唐朝叫沧浪之水而在宋代改叫大江。 南朝宋代山东人为了躲过北方魏国战乱,纷纷从济水逆流南下,进入大王山和小匡山。恰好在两山之间有一条大峡谷,峡谷之中也是沧浪之水,那时的长江西起浠水(原兰溪)东至安庆不是一条小江而是茫茫沧浪之水又叫沧海。大王山与小匡山均是沧海之中的大山。沧海之中的三座仙山是一尖山,双峰山,紫云山。太平的小镇“海子地”得名于此。 只需要在大峡谷中稍加开凿高坡,水运便可直入济南市。隋朝实现了这个创举,南至长江北上荷泽引入济河北通到水泊梁山西通洛阳,这是历史上的大型水运工程--通济渠。 唐朝,通济渠是连接长江与济水的交通大动脉。有必要因通济渠而设置新县。广济县,终于在唐天宝元年建置。
    广济县因广济河得名;同样佛教在这里盛行,又叫广济佛国。广济河又叫五丈河,水面宽约五丈。五丈河是当年漕运的大通道,当时起名为漕河。唐朝的蕲春县衙是设在现在浠水的兰溪。唐朝的漕河是广济县、蕲春县的界河。属广济县所辖,唐朝诗人李白诗歌中所描述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描写广济县的。广济沧浪书院也因沧浪之水而得名。
    唐朝武则天当政,武姓人氏由四川长江东下定居今湖北,鄂州废于唐元和初年,始置黄州。原鄂州改名为武昌。广济县则归属于蕲州。 广济河到宋代水位不断下降,官方疏河多次尚能通航,水浒英雄宋江从江州北上水泊梁山走的就是广济河相连的通济渠。后来宋辽,宋金大体上边界战争也是以通济渠划定,战争不断,广济河废而不用淤于平地。今天不见五丈河的影子但还保有漕河的历史名称。 尽管南宋通济河漕河废而不用,但是当年的武穴以北江口为起点的北江航运依然很兴旺。而且是黄金水道。具体航线是北江口流入武山湖,太白湖接龙感湖,太湖,贵湖(唐代诗歌所谓五湖)至安庆大雷口,与南江相会合。南江即现在的长江航线。 到了明朝,北江口住的人越来越多,龙以武姓为多,“北江口”正式改名为“武家穴站”。所以明朝的官方水驿北江是西起武家穴站,东至大雷口站,是鄂赣皖三省交通要道。 武家穴站,简称为武穴。 北江也是黄州蕲州与江州的界河,也成为湖北江西两省边界。直到清朝末年,北江不适合轮船洋商航运而停止,长江航运主走南江。两省交界便以南江判定,划定人为张之洞。
    同治年间,武穴作为通商口岸向西方列强开放。所以到了中华民国武穴港从一个小站迅速扩大为30万人口的市镇。有小汉口之称。从武穴到南京上任的广济籍官员络绎不绝,出任民国政府部长级官员数以十计。特别是以右派元老居正为首的司法院简直成了湖北省广济县同乡会。公元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始设武穴市。(沧浪书院原创,欢迎转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1 11:5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下面引用由☆东风破☆2006/03/06 06:02pm 发表的内容:
    好早的帖了,我也是武穴人,也没听过这个山!?
    啥时候让疯子带偶去转转,看看这个山到底在哪,哈~
    呵呵,你家风哥哥贴出来了,仔细看看去,妹妹好!
    风舞,你和风妹妹不远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不远,就在隔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1 11:5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下面引用由风舞2006/03/06 08:24pm 发表的内容:
    不远,就在隔壁哈
    你们离宣化远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舞在 2006/03/06 08:52pm 第 1 次编辑]

    你说的是大悟县宣化店镇吗?你的老家是吗?我没去过,是孝感的吧,有点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1 11:5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下面引用由风舞2006/03/06 08:45pm 发表的内容:
    你说的是大悟县宣化店镇吗?你的老家是吗?我没去过,是孝感的吧,有点远。
    是挺远的!怎么想到是我老家?呵呵,不无道理,不是非常远的说,就像离你家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呵呵,你如此问,自有道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1 11:5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下面引用由风舞2006/03/06 09:26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你如此问,自有道理嘛
    偶家在黃浦路 咳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匡山(太平山)风景

    下面引用由风舞2006/03/06 06:51pm 发表的内容:
    武穴市-匡山应该是现在的太平山吧.
    太平山原名东冲山,自蕲春与黄梅交界线入县境,北面属蕲春,东面属黄梅,南面属广济(武穴),北南走向。
    清咸丰年间,周围农民上此山躲避战乱,故改今名太平山。
    主峰名一尖,海拔1063.4米,是全县最高点,东面有一山峰白砂裸露,刮大风时白砂随风飘扬,似雪花纷飞,称为广济十景之一“东冲积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1:39 , Processed in 0.0928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