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5|回复: 44
收起左侧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26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潇潇在 2004/04/29 11:22pm 第 6 次编辑]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     
 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秦代即开始设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置零陵郡,隋开皇9年置永州总管府。永州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产生了怀素、周敦颐、何绍基、陶铸、李达等一批驰名中外的杰出人物。
  历史上,永州是文人墨客的神往之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是宋代诗人陆游赞美永州的著名诗句。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谪居10年,写出了名扬千古的《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名篇。历代先哲文豪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结、颜真卿、欧阳修、苏东坡、寇准、朱熹、陆游、徐霞客、毛泽东等曾仰慕游永州,咏诗称颂,留下大量诗文、胜迹。这里,有中华人文道德始祖舜帝的陵寝——九疑山舜帝陵,有江南最大的摩崖石刻——浯溪碑林,有中南最大的文庙——宁远文庙,有纪念柳侯胜迹的柳子庙,有大书法家“草圣”怀素练习书法的绿天庵,有被誉为瑶族世外桃源的千家峒,有人类最早种植稻谷的遗址玉蟾岩,有天下一绝的“江永女书”……
  永州作为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影响源远流长。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周敦颐的理学,怀素、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以及古老的“女书”,是潇湘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的重要源流。舜的开明治国、任人唯贤,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怀素草书的狂放不羁,柳宗元深刻的惜民爱民思想和“女书”的神秘莫测无一不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
  让我们一同去领略潇湘文化的独特风采!


               一、舜文化
  舜文化是道德文化,是道德文化之源。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尚书》也有"德自舜明"的记载。2000年6月公布的山西省襄汾县境内发掘的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表明:尧舜时代已有了文明国家的起源。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舜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伦理道德上,他忍辱负重,仁爱敬孝,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教育,使古代人伦道德逐渐推向全国。二是在社会道德上,力行"乐于助人","邻里和睦","谦恭礼让","童叟无欺"。他"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让居",把方便让给别人,大家都愿与他同村而居。三是在职业道德上,舜一生从事多种职业,除从事农耕、渔猎以外,还从事手工业生产,经过商。他"他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陶工受其影响制陶器而精美。他以诚相待,从不使假。四是在政治道德上,主张"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非常讲求施政道德。他举贤任能,83岁禅让大禹。
  舜文化的历史价值表现在:舜文化为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着精神凝聚作用。其现实价值表现在:舜文化是凝聚海内外同胞民族情感,实现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传承作用。舜文化主要通过儒文化传承。儒文化的相当一部分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予以继承发扬,是我们当今发展先进文化不可忽视的基础和源泉。

               二、柳文化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授校书郎,后调任蓝田尉,升任监察御史里行。唐顺宗继位(805),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洲司马。十年后改任柳洲刺史。客死柳洲。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一千多年前,奇异的永州之野造就了柳宗元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而千百年来柳宗元的永州奇文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柳宗元,不愧是永州历史文化的开拓者!他以其独树一帜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文学造诣,深深赢得了永州人民的爱戴。当您踏入永州,拜谒柳子庙,寻访柳宗元踪迹,领略永州奇异山水的时候,您将再次感受到这里厚重的柳文化底蕴!

             柳宗元诗文作品分类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
  (一)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二)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三)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四)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五)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三,瑶文化
  瑶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境内瑶族人口达四十余万,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先民早在秦汉时期,以北方尤人进入黄河、长江流域的湖广一带。宋、元、明、清时期,大批瑶民自南岭南麓等地不断徙入江华。明清时期,永州地区的江华、永明、道县、宁远、蓝山的许多山地成为瑶民的聚居地。
  瑶民“依山险而居”,登山惟恐不高,入林惟恐不深。“南岭无山不有瑶”,在南中国最大的山地——南岭腹地,有瑶族人口聚居最集中、地域最广大的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有神秘的瑶族发源地——江永千家峒,有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原始自然风光和瑶族风情……
这是一部色彩斑斓的瑶族百科全书,让我们去慢慢阅读,慢慢品味 ……
永州瑶族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有蜡染、挑花、刺绣、编织等工艺。
蜡染
  早在宋代,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致的花纹图案,称为“瑶斑布”。至今,瑶家仍喜爱自织布匹,称“家织布”,然后染成蓝色、黑色,再制作衣服、被单、头巾、腰带、围裙、背袋、花布鞋等。
  挑花
  按布料经纬线作底,用蓝线或青线挑制,挑花工序十分精细。一要数清布纱,必须准确无误,数错了纱就导致构图混乱;二要架设十字形,要求针迹排列整齐,行距分布匀称,十字大小一致;三要反面用针,挑制成各种花纹图案。传统挑花有多种技法,有一套工序成花的,有二套、三套以上工序成花的,还有单色、彩色之分。工艺精巧,图案美观,结实耐洗,深受喜爱。1987年,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一带挑选一批挑花作品送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展览。
  编织
  瑶族民间编织分纱织、篾织两大类。一是用土纱或彩色纱、线编织成布料或各种花纹图案的服饰品。有头巾、腰带、花带、床单、被面、花巾帽、围裙等。尤以花带和被面最为精致。花带是男女青年定情信物,宽约一寸左右,长短按用途而定,制作精细,各种花纹图案美观,赠送心爱的人。著名的“八宝被面”,被面有多种图案,有“犀牛望月”、“麒麟送子”、“双狮抢球”、“金洞出龙”、“龙凤朝阳”、“葫芦藏宝”、“蟠桃庆寿”、“富贵有余”等。二是用竹篾或树藤编制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主要有皮箩、竹簟、斗笠、吊箩、提蓝等。尤以提蓝制法讲究工艺精美,是瑶族人民走亲访访友,赶集、对歌的必备之物。
  刺绣
  瑶族妇女刺绣有平绣、结子绣、长针绣、鼓纱绣多种。一般用于妇女儿童服饰,如套袖、衣领、围裙、裤脚边、鞋面、童帽等。绣底以自织布为多,用红、黄、白、绿、紫色丝线绣成精灵的花纹图案,立体感很强。江华瑶族自治县小贝乡秦岩村瑶族妇女杨菊贞绣制的“八仙飘海”、“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的四片枕头花,选送到长沙和北京展出。

  
               四、碑文化
 
  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就可称得上湖南之冠。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
碑文化是永州的特色,也是永州的骄傲。全省14个地州市列入湖南省文物志的历代碑刻56块,永州就独占16块。在永州2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单是摩崖石刻就有浯溪、朝阳岩、淡岩、月岩、阳华岩五处。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碑林中,唐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有五百零五方,涉及书家三百余人,览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可以说进入浯溪,就如进入了一座古代书法艺术的殿堂,让你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永州独特的“碑文化”,成为古老潇湘大地上一个永不熄灭的文化亮点!

              五、女书文化
  “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千百年来,只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1983年,江永发现“女书”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后,引起轰动。 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深入江永考察、学习、发掘。近年来,永州积极实施抢救和保护女书文化工程,通过兴建女书文化村,建立女书博物馆,组织开发女书工艺品,发展女书文化产业,使女书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古老而神奇的永州,正在涌动着世界上绝无仅有“女书”文化现象!


[ra]http://202.119.108.56/mp3/dcvfre3ws45fgbhyu7/music/中文歌手/男歌手/朴树/生如夏花/colorful%20days.mp3[/r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2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楼主是永州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呵,不是!
不过先从永州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3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自潇潇处对永州多了一份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3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永州还没去过,在湖南那个方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市区概貌】
  永州市市区座落在潇湘二水汇流处和湘桂线冷水滩站。南起芝山区南津路电站,北至冷水滩区青龙矶,长达30余公里的河段间。整个市区分为相对独立的芝山、冷水滩两个区,中间夹一岚角山镇,两区相隔垂直距离17公里,由湘江和联城公路零陵大道将两城区联接在一起,呈哑铃形框架,构成“潇湘第一城”独特的城市风貌。

【地理环境】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地理方位介于北纬24°39′至26°51′,东经111°06′至112°21′之间。南北相距最长245公里,东西相间最宽144公里。其地势是西南部较高,东北及中部较低。由于五岭中的都庞岭、越城岭、萌渚岭、屏障于西南,九嶷山、阳明山、四明山拦腰穿插于东西,使全区分成了南北两个盆地。即形成三山围夹两盆地,呈向东北倾斜的“山”字形地貌总轮廓。境内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温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在17.6—18.6°C,无霜期年均285—311天。年降雨量1290—1590毫米,南部六县有“天然大棚”之称。

【区位优势】
  永州的地理区位环境优越,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潇水自南至北纵贯全境。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三山高耸于西南,山势雄胜,地居险要。“距水陆之冲,当楚粤之要,遥控百蛮,横连五岭,梅庚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镇东北可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今它东连郴州,南界广东连州,西接广西桂林,北邻衡阳、邵阳,是湖南唯一的与两广接壤的地区,是内地直达港澳、海南的主要通道,上我国华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具有明显的双幅射功能,故有发展商品经济”得天独厚“的区们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真不知永州还有这么多的文化史,正好永州的同学前不久刚得了个小公主,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恩,小师姐辛苦了
永州每年偶都要路过几次
奏是没好好的看过它一眼
嘿嘿,受教了
下次定要好好的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哈哈,是该好好看哈!
好地方咧..........
汗........我也没去过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嘿嘿``等偶长大了``要玩遍整个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嘿嘿,那就先从偶家门前的小河开始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嘻嘻............ 
小璃带偶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下面引用由柳清2004/04/09 04:22pm 发表的内容:
嘿嘿,那就先从偶家门前的小河开始淌吧
那条河呀```
嘿嘿````````````````
不是已经埋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下面引用由小泥人2004/04/09 06:19pm 发表的内容:
嘻嘻............ 
小璃带偶不?
嘻嘻````
这还用说嘛``当然拉``
`嘻嘻``小璃可是粉喜欢小泥人的``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我说呢,原来是你埋的
嘿嘿
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1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老老乡啊~问个笨笨的问题哦~你那一大段的是自己打的,还是网上找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嘻嘻,网上找的的说!
偶可没去过州,再说去过也不会解得这么详细!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1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HOHOHO~~我以为老老乡学识这么渊博呢!
原来......
那是不是其他人也都是你这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汗`````````````
楼上的好好学哟```
晕`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1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文化之永州篇(上)  

偶狂汗...................
说不出话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9:27 , Processed in 0.0913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