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回复: 4
收起左侧

五溪人物谱·清历史学家黄本骥——作者:心照不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本骥(1781—1856),字仲良,号虎痴。清史学家、地理学家。湖南宁乡人。与父黄湘南、兄黄本骐俱有文名,县人比之“眉山三苏”。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   
    道光十七年(1837)年选沅州府黔阳县教谕,悉心培育远道来学同郡各县生员,使多有成就。好文物,喜考古。搜集秦汉以后金石文字数百种及古琴、刀、布等甚多,名其居曰“三长物斋”。尝至沅水流域寻访米寿圆墓。卒年七十五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对考古、文物、地理、方志、古史姓氏和职官,都有精湛的研究。著述颇多,有《古志石华》、《隋唐石刻拾遗》、《集古录辑佚》、《金石萃编补目》、《元碑补目》、《续金石萃编》、《湖南风物志》、《韵学卮言》等,后人辑有《三长物斋丛书》,共25种,159卷,其中,《历代职官表》和《郡县分韵考》二书,价值最大。
      

黄本骥著作《三长物斋诗略》书影
    黄本骥诗文俱佳,尝谒黔阳县双溪镇烟溪村“月怖园”,凭吊南明招抚使邱式耔。并将邱氏一家历代诗人作品及友人前来凭吊南明招抚使邱式耔、与邱式耔后裔酬唱的诗文作品汇集成册,名曰《月怖园集》并作序。力争朝廷将邱式耔给予抚恤。
    黄本骥与麻阳岩门丞兼管屯务辰州徐止峰,结为至交。道光十七年(1837年)赴黔阳任教谕。途经凤凰,闻原随辰永沅靖兵备道傅鼐家小姐出嫁辰州徐止峰的侍女、辰州徐止峰遗媵黔阳钟氏削发为尼,取名智参,遂造访太平庵。适智参外出,未遇,遂留诗于壁。及智参回,见壁诗,大生感慨。嘱傅鼐亲戚赵雨甸代为谢诗。赵雨甸因述诗所来及事与黄本骥,并出示止峰所遗《冷金牋》嘱其补书,藏之法林,以传久远。
     黄本骥游长沙岳麓山时,题云麓宫联:
             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
                    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
    此联意境独特,从回忆旧游写当前景色;由异地远眺,想今朝风光,构思不同流俗。
    黄本骥博览群书,知识深渊,对考古、文物、地理、方志、古史、姓氏和职官都有精湛的研究。黄本骥的《历代职官表》是研究历代官制的一本重要的工具书。
    历史上各种职官的名称、建置、职掌、品级、员额极为复杂,不仅代有因革,就是一代之中也往往废置不常。虽然二十四史中对每代官制多数撰有专志述其大要,《十通》和《会要》、《会典》等也有专章论叙,“但或则断代为书,不便检阅,或则疏略不全,难裨实用,因而就有职官专书的出现”。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历代职官表》七十二卷,成书较晚,搜采亦较完备。其书以清代官制为纲,每类先列表,把上古至明的职官名称排比对照,以便知道清代某官相当于前代何官。表后是考证,援引古书说明历代官制之沿革置废。有殿刻原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卷目如下: 1宗人府,2—4内阁,5吏部,6户部,7户部三库,8户部仓场衙门,9礼部,10乐部,11礼部会同四译馆,12兵部,13刑部,14—15工部,16户工二部钱局,17理藩院,18—19都察院,20五城,21通政使司,22大理寺,23翰林院,24经筵日讲起居注官,25文渊阁阁职,26詹事部,27太常寺,28坛庙各官,29陵寝各官,30光禄寺,31太仆寺,32顺天府,33鸿胪寺,34国子监,35钦天监,36太医院,37—41内务府,42銮仪卫,43领侍卫内大臣,44八旗都统,45前锋护军统领,46步军统领,47火器健锐虎枪各营,48盛京将军等官,49盛京五部等官,50总督巡抚,51学政,52司道,53—54知府知县等官,55各省驻防将军,56提督,57总兵副将,58参将游击,59河道各官,60漕运各官,61盐政,62关税各官,63各处驻札大臣,64宗室封爵,65世爵世职,66圣贤后裔,67师傅保加衔,68文武官阶,69王府各官,70新疆各官,71藩属各官,72土司各官。全书头绪纷繁,又无索引,查检颇为不便。
    道光年间,黄本骥删去释文,仅存诸表及简略的清代官制说明,约为六卷,仍称之为《历代职官表》。黄编本虽较简略,但对一般研究者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使用上也较方便。中华书局1965年排印时,予以仔细校勘,纠正了不少错误,改进了表中官名的排列,并加新式标点。又请瞿兑园撰写《历代官制概述》,通论历代官制沿革情况,刊于表前,以便读者对历代官制先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另有《历代职官简释》以解释表文,附于表后。全书之后又编有索引,极便参考。
    黄本骥的《颜书编年录》四卷,是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编年辑录。首载颜鲁公世系及官爵,其后则以目见为准。先录原文,石泐而文存者补为旁注。最后加以考下,是研究颜真卿书法的一部专门著作。
    黄本骥的《湖南方物志》八卷。道光二十六年(1900)刊刻,是第一部全面记载湖南各地动物、植物、矿物、制品的著作,是研究湖南各地风土方物的重要工具书。他曾负责主编嘉庆《湖南通志》中地理、山川、古迹、陵墓、艺文、物产数门,后来即在通志《食货·物产》的基础上“稍为增辑”,以《湖南方物志》为书名另行出版。此书搜辑广泛,征引详备,记载有矿产129种、动物140种、植物721种和制品145种,并穿插有许多传说掌故及相关诗文,是研究湖南自然资源、物产分布和农业、林业、渔业、制造业历史以及民俗、地名的十分重要的资料。现有岳麓书社1985年整理出版本。
    黄本骥《湖南方物志》有“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的记载。还引用唐释齐己《邕湖茶诗》一首云:“邕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作者在记述岳州茶时,除引用《岳阳风土记》、《潇湘听雨录》、《随园食单》外,又引用《湖南省志》“巴陵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岁以充贡”。
    黄本骥任黔阳县教谕时,当时黔阳县令为广西临桂的龙光甸。乾隆四十年,知县叶梦麟以王昌龄遗泽在民,于当时的黔阳城治黔城东门外建“芙蓉亭”。嘉庆二十年,知县曾钰以芙蓉亭已残破,又在黔城西门外香炉岩辟地作园。道光十九年,知县龙光甸又重修芙蓉楼,以纪念王昌龄这位伟大的唐朝“诗家天子”。存留至今,此即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称的芙蓉楼。
    清道光年间知黔阳县事的龙光甸与其子龙启瑞编了一本《王少伯宦楚诗》。这本诗集第一首诗即《芙蓉楼送辛渐》。龙启瑞是道光辛丑状元,做过江西布政使。龙启瑞有诗咏芙蓉楼:“寒雨吴江夜,曾经送客舟。如何沅水上,复有古时楼?胜迹因人补,诗名到处留。至今吟赏地,橙橘满芳洲”。诗中首句所言,即指王氏《芙蓉楼送辛渐》一诗。龙氏在诗中提出一个“彼此聚讼”的问题:“如何沅水上,复有古时楼?”
    一般唐诗选注者多引《元和郡县志》所记,以为王诗所言芙蓉楼在镇江,创自晋刺史王恭,此楼至今尚存于镇江金山。近年以为王氏在黔城芙蓉楼送客者日多,此说其来有渐。古时已有人认为芙蓉楼为王昌龄贬龙标后所建。嘉庆间黔阳县令曾钰、道光时黔阳县教谕黄本骥力主黔城之说。嘉庆《大清一统志》明言:“芙蓉楼在黔阳县境,唐王昌龄有《芙蓉楼送辛渐》诗”。此说为同治《沅州府志》、同治《黔阳县志》二书所引述。
    龙光甸(?——1849),字见田,广西临桂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大挑知县,历湖南溆浦、湘阴、黔阳知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擢下浦同知,皆有政绩,寻调台州同知。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开放五口通商,海门港地处浙中,当台郡六邑咽喉,故奉批移同知衙门驻葭沚,初到之际,地无衙署,光甸前任皆留省不到任,独光甸到任,借民居听事,故为首任同知。在任朔望讲事,修市廛,二十六年立官署,兴水利,曾建葭沚新闸,手书“椒江锁阴”。中夜冒寒,亲自缉盗。子龙启瑞已道光二十一年状元,时官湖北学政,每欲迎养,而光甸以椒民为重,不欲去。道光二十九年进京引见,归卒于旅途中。
    龙启瑞(1814~1858),字翰臣。广西临桂人。清朝古文家、目录学家、诗人。幼年随父亲龙光甸宦籍各地。道光十九年(1812)与父一起重修黔阳芙蓉楼,并编辑《王少伯宦楚诗》泐石芙蓉楼碑廊。道光二十一年(1814)从黔阳赴京,考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广东乡试副考官、侍讲、湖北学政等职。道光三十年丁父忧回籍。值金田起义,广西巡抚邹鸣鹤奏办广西团练,龙总其事。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桂林。率团练守城顽抗,以功升侍讲学士。咸丰六年授通政司副使,旋简江西学政。次年迁江西布政使。卒于任上。治古文,尤善音韵之学,为广西五大桐城派古文家之一。著有《古韵通说》、《尔雅经注集证》、《经籍举要》、《经得堂诗文集》、《浣月山房诗词抄》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溪人物谱·清历史学家黄本骥——作者:心照不宣

(此文转自 心照不宣 唐诗宋词里的文集《沅芷巫荠》)
潇湘久未见心照,敬其对于湖湘文化孜孜不倦的研究,特将其文集里的部分文章转帖于此,以便于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湖湘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8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溪人物谱·清历史学家黄本骥——作者:心照不宣

呵呵,真是学海无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溪人物谱·清历史学家黄本骥——作者:心照不宣

谢谢依依姐姐带来的好贴.<浣月山房诗词抄》到是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溪人物谱·清历史学家黄本骥——作者:心照不宣

进餐之时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0 17:34 , Processed in 0.0726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