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9|回复: 3
收起左侧

[原创]西江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事写着玩,不适之处,望各位大哥大姐,小弟小妹们指点。
  窗外风雨又至
  小楼孤影岑寂
  自古憔悴为相思
  怎堪吟《断肠集》
  江南陇头千里
  梅谢何以赠春
  子期伯牙今何在
  高山流水休寻
  《断肠集》我没看过,朱淑贞也算是一位才女,有人说她的才情不下于李清照,至于她为何不在正史上留名,传说她是因为所托非人,做了些有悖于当时封建礼教的事,以至于被世人所唾弃。
  “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此词中可以看出,说她最后孤独忧郁而死料也不假,一个独字,道尽处平抑郁事。
  李清照丧夫后,再嫁人,再休夫,为此还坐了两年牢,所做所为,一样悖于封建礼教,她却能青史留名, 可见,就是撰写历史之人,也心存偏见,又或是顾此失彼。世间不平之事,古已有之,徒呼奈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3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西江月

没有作过人们不可遗忘的事迹,诗词作的再好也白搭。古人中诗词非无过李杜者,只是没有名身之事罢了。就连许多皇帝的诗词也是非常之过人的,可是没法传至后世,是因为人们不喜欢作者而已。如果只是在作文方面下功夫,也只是闻人而已。不算达人吧。孝悌也者,本立道生。有道而后为事,无所不名与后世。
谬论,勿以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西江月

朱淑贞,北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卒不详。
  朱淑贞生于一个仕宦家庭,从小有机会识字,受到良好教育。童年时代,她以一颗无忧、敏感的心感知着这个世界,花开花谢,春去春回,她的诗才大进。父亲教她读诗词、与她一道把酒研讨,没有受到过多的压制,在这样和睦、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她无忧无虑,天真浪漫,欢快地度过她的童年,也塑造了她那任性、倔强的性格。作为封建社会的闺中女子,没有男子的仕宦之途与广泛社交的自由,她们被陷于封闭狭小的深闺之中,爱情成为她们生活的重心,颇具浪漫情怀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画着自己的爱情。
从官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河长流;
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送客愁。
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
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鸥鸳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
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减字木兰花
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
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西江月

还记得她的另两句诗:宁可抱枝香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本人亦自抱有“宁可英雄少年死,不做慵碌老人亡。的心理,可终究因自身后天修为及先天的心理承受能力,注定一生已定格于慷人的位子。况且就算学究天人,世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比比皆是,浮世繁华的背不知又湮没了多少能人异士。
  王安忆的《遍地枭雄》里的大王,有人说如果那个大王是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一个革命党,或生在其它战乱年代,也能成一个大大的英雄,可是他偏偏生在这个契约时代,就只能成为一个贼寇。呜呼!欲野无遗贤,难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03:59 , Processed in 0.0763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