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6|回复: 5
收起左侧

[转帖]重读屈原——谈屈原的自恋与畸恋(作者: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6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文人中,恐怕没有谁比屈原更具有知名度的了。只因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三闾大夫和每年一个的端阳节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老百姓们,无论是满腹经纶之士,还是目不识丁之徒,都不必通过作品来熟知他,于是无论朝代更替,江山易主,龙舟照样划着,粽子依旧吃着,中国人便记住了屈原。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无疑是中国历史之璀璨星河中最早闪烁其光辉的,梁启超先生就说过:“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一个为民生艰难而掩涕太息的政治家,一个于漫漫长路中上下求索的文学家,构筑了他和他的作品不朽的人格与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所幻化出的不朽精神构成了屈原可歌可敬的灵魂世界。
  屈原是诗人,是伟大的诗人,但首先是一个人。正如太阳也有着黑子,璞玉也有着瑕疵一般,伟大的诗人身上也体现着凡人的缺陷,然而,屈原的缺陷竟也是如此的浪漫,浪漫得如同他的作品一般神幻瑰丽,叫人不得不掩卷深思。
  因为屈原是自恋的,更是畸恋的。
  屈原作品的神幻色彩与爱国思想早已为史家所定论了,依《离骚》、《九歌》、《九章》等,都是很有说服力的验证。中国文人中,浪漫者不少,爱国者更多,但能把这一虚一实的两者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以浪漫手法表现爱国思想的,屈原算得上是个特例。那么,这种特例就得从他独特的人格说起了。
  有许多高超的画家都试图作出屈原的画像:阴云密布的河边荒坡上,一位面庞矍瘦,颜色苍黄的男子仰头观天,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剑,饰纹华美的衣裳……活脱脱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又有谁会把他和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联系在一起呢?其实,正是这种浪漫诗人加政治家的独特身份造就出了屈原独特的人格特征。
   屈原有着强烈的自恋与畸恋倾向。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涉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华美奇丽的服饰偏好,是屈原性格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屈原作品中多次刻意提出了他的这种爱好。且不论戴着高高的帽子(当时是一种时尚的打扮)、佩着长长的宝剑(亦非防身之用,仅是装饰而已)是否合乎屈原的身份,但用鲜花香草编织衣裳,就有点出格了。试想,一个以国家命运为己任的政治家,成天追求着奇异的装扮,而且是愈老弥浓,是何等的不协调?这与历史上所以的政治家、士大夫形象又是何等的不相一致呢?然而,放在了屈原身上,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诗人,浪漫主义的诗人。当然,屈原的这种喜好,似乎也可以和诸多学者们所论证的那样,是他“为了显示自己高洁修美的品格”的一种外在表现,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男子,一个正常的生理意义上的男子,这种表现似乎总是有些与众不同的,且不妨把它看成是屈原自恋的一种征兆吧。诚然,这还远不足以说明他的自恋倾向,那么,把自己看成是无从考证的帝王后裔,甚至连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也变得那么的美丽,如《离骚》开篇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几句,特别是“肇锡余以嘉名”,姑且不论“正则”“灵均”的名和字是不是真那么动听,这“嘉名”出自屈原自己的口,再加上“吾既有此内美”的自夸,倒也能叫人费解一番。倘这还不是屈原在性别心理上异化的证明,那么,这类句子在屈原作品中铺天盖地的出现却叫人无话可说了,不妨录用几则: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索索;(《离骚》)
  
  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东皇太一》)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东皇太一》)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云中君》)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湘君》)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湘君》)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湘君》)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辟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湘夫人》)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少司命》)
  ……
  在屈原作品中,大量的植物铺就成了他笔下一个瑰丽的世界,这些植物,要么是芳菲满鼻的香草,要么是光艳夺目的鲜花,兰,茝,桂,椒,荪,蕙,芰荷,芙蓉,辛夷……无数花草,都成了他服饰、住宅、用具、食物的材料,虽然其间许多物象在诗歌中是笔下人物所拥有的,如湘君、湘夫人、山鬼等神话人物,但无疑是作者创造出的境界,或者就是诗人拥有或追求的自我生活状态的写照,那些荷花作的衣裳、桂木制的舟楫、撒满芳椒的厅堂、涂满荪芷的墙壁、辛夷做成的栋梁、兰蕙铺的地板、薜荔编织的帷幕、杜衡缭绕,芳香满堂,构造出了屈原作品中神奇绚丽的世界。试想,若没有在生活中对此类事物的独特喜好,诗人怎么能信手拈来,一蹴而就呢?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积累,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屈原身上应该也是成立的。然而,把他的这种特性与他政治家、爱国者的身份结合起来,似乎又有些不合逻辑,一个为国事操劳,为民生叹息的士大夫,一个满怀理想抱负的男子汉,又成天与花呀草呀混在一起,怎么也不那么的协调,除非是他的性别倾向里发生了什么变异。
  于是就有人说屈原之爱花草,实际上是他理想境界的艺术化,要不怎么会叫做“浪漫主义诗人”呢?这固然在理,诗人的理想总是与生活中的某种意象联系在一起的,如同陶潜之于田园,李白之于美酒,王维之于山水……。屈原的理想是什么呢?爱国——再简单不过的回答!屈原是那么地热爱自己的国家,爱他的人民,以至于为此抑郁投江,成就千古绝唱。但细细分析他爱国为政到失意自绝的心理里程,人们不难看出,他的爱国也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情感倾向上的。屈原作品中,有许多描写神灵间爱情的诗篇,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如《山鬼》、《湘君》、《湘夫人》等,对爱的描写,尤其是爱的心理刻画,细腻而真挚: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横流涕兮潺爰,隐思君兮悱恻”(《湘君》)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登白烦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湘夫人》)
  笔下 “湘夫人”对“湘君”浓烈思念,临风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以及“湘君”思念“湘夫人” 时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情愫,非女性细腻的笔触难以刻画入微,没有这种真实的生活经历是难以作到的。
  然而,生活中的屈原似乎没留下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传说,也不见他曾于哪位女子有过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但在这些作品中,诗人“自我”都无一例外地以“弃妇”的面目出现,那么,他是遭谁所弃呢?
  梁启超先生在他的《屈原研究》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不妨借来一用:
  “研究屈原,应该拿他的自杀做出发点。屈原为什么自杀呢?我说:他是一位有洁癖的人,为情而死。他是极诚专虑的爱恋一个人,定要和他结婚;但他却悬著一种理想的条件,必要在这条件之下,才肯委身相事。然而他的恋人老不理会他!不理会他,他便放手,不完结吗?不不!他决然不肯!他对于他的恋人,又爱又憎,越憎越爱;两种矛盾性日日交战。结果拿自己生命去殉那种“单相思”的爱情!他的恋人是谁”?
  屈原的恋人是谁呢?
  梁启超的回答是“是那时候的社会”,诚然,作为爱国者的屈原是把他的国家民生当做自己的“恋人”的,但这种恋人多少带有不确切性,而在 《离骚》中作者作出了更好的回答: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这个使屈原满腔怨恨的“负心人”是谁?是什么使这个“负心人”背叛了他?
  屈原曾官至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家政,深受怀王宠信,后被疏远,失落怅惘之情自然萌生,这都是正常的心态。而原因很简单:“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是我太过美貌,遭到众女人们的妒忌。被疏离的宠臣和弃妇在屈原的作品中划上了等号, 那么“湘夫人”、“湘君”是谁就不言而喻了。我们都可以把屈原的“美貌”、“修姱”以及受宠被弃都看成是诗人高洁品质和人生经历的比喻,这都无疑义,但凭他在作品中那等真实细腻的描述,没有长期而真切的感受是难以成言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推论,这位三闾大夫与楚怀王之间,除了单纯的臣君关系外,还有着其他的、与众不同的一层呢?抑或屈原因为深爱着怀王而深爱着他的国家?抑或因为深爱着他的国家而深爱着怀王?总之,在他的思想中,爱国与爱王是统一的。
  一个曾经身居高位的士大夫,一个包含理想抱负的男子汉,一个爱国亲民的政治家……
  一身华美绚丽芳香袭人的云裳,一座鲜花与香草构筑的闺房,一个哀怨怅惘的美女子……
  屈原?
  屈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重读屈原——谈屈原的自恋与畸恋(作者:篁)

就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众人眼里心中的屈原亦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6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重读屈原——谈屈原的自恋与畸恋(作者:篁)

这只怕又是一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0 16:57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6-5-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重读屈原——谈屈原的自恋与畸恋(作者:篁)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6/05/26 05:10pm 发表的内容:
    就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众人眼里心中的屈原亦是不同的~~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重读屈原——谈屈原的自恋与畸恋(作者:篁)

    快到端午了,屈原也要出来透透气了,那水里可不是好呆的~~~,
    真是后悔呀!当初咋就那么傻,要沉什么汩罗江,亡国就亡国吧,
    反正由谁统治,偶的要求都是极为简单的(只要能让我屈原也能上上网,
    就心满意足了!)~~~~~~,哈哈,纯属灌水呵~~~~,屈大人莫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重读屈原——谈屈原的自恋与畸恋(作者:篁)

    有一种痛,只有死亡才能得以解脱,至少活着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15:37 , Processed in 0.0787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