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5|回复: 3
收起左侧

[分享] 长 恨 当 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 恨 当 歌
 时下里,流行歌曲充斥着街头巷尾,虽是门窗紧闭,依然不绝于缕,使你的耳根难得清静。我守着一方斗室,将叫嚣得异常的“爱情”剖开明灿如霓裳的茧衣,为失去了重量与恒久的“爱”抹去我悲叹的热泪。我让录音机放出音乐,是琵琶曲《十面埋伏》,音量很大,在我斗室的偌小空间里震荡碰撞,我自觉:洗尽铅华是如何的难而不易啊!
  琵琶远看近看都像细颈大肚的花瓶。它呈现静态的娴静,优雅,秘而不宣地不轻泻一语,使人揣摩它必有深可探寻的内容,极欲与它亲近。随后你便得知:不可随便将它弃掷。它有着酽烈的女人味,且十足的性感,像龙门石窟岩壁上静泊的女人体。你将它置于再远些的地方看,它又像一枚倒悬的圆叶,秋风苦雨阵阵吹拂,它很快就会飘摇而下坠,脱开寒暑多冷峭的岁月的枝头,脆弱得近似襁褓中的婴孩。琵琶既有面的深邃,内里即已想见,这便是《琵琶行》中古诗与琵琶的曼妙媾和。
  白居易另有影响深远的名篇《长恨歌》,如若在宫闱中以乐演奏,我想琵琶会当此重任。莎翁的四大悲剧尚且手不释卷,大唐玄宗皇帝与杨玉环的情爱悲剧又浸染我典现凄美的情怀。
  琵琶有四弦或五弦,一条比一条细。琵琶如流水,或沉重舒长,或急促而细碎,似碾碎了的人生岁月遴遴跌落于青石之上。任何意义上的完整与破碎,绝不是平白无故的,它于人的一生中永远是或强或弱、若断若续的启示。它是某种结束,同时也是某种开始。
大唐宫中的女子长成倾国倾城的姿色,只为了承接主子的恩泽宠幸,为了万人之上的那一人而重重深锁,也承接了玉殒香消和冷宫中可怕的孤寂。
  华清池水异常温柔,温柔得便贵妃软柔无力,娇喘吁吁,她便无力地倚在帝王的肩怀。池水洗去了帝妃的香汗淋漓,也洗去了立身立国的元气。殃及国破的祸水硬性地指派给娇弱的女子,一道白绫,似乎便可挽救江山的岌岌危势,却扼断了盛唐时期残存的喘息。“药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女子在无力佑护下急赴死所,无异于给自己签写了一张白条纹琵琶又使我联想到悬于一道白绫沉沉下坠的杨氏女子,生死无所托,至情无所依,何堪托生死情爱与渺茫!“夕殿莹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思念比夜更绵长,一直延至我的桌案笔端,写下这些于历史及当理者无补的文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借诗词回到旧唐,仿佛自己成为时间与历史的探秘者,让我在时间的深处,浏览这么多的情爱与遗恨,薄薄的书页,承载了难以忘却的记忆。琵琶之乐,嘈嘈切切,宛约低诉在我的眉目心际,无骨般空灵,缓缓地要升腾而去。那曙色微曦的残月,宛如旧唐的一枚月牙儿书签,被我轻轻夹在书稿之间,依晰听闻琵琶的嘈切之声。
当手指砰然拨动琵琶的弦,那颤动的弦,那余下的音,我知道所有的故事已经开始又已经结束,像天空掠过的流星的亮尾。
  月送归鸿,南来北往,琵琶像历史的流水一般不肯栖止,偏又一程又一程地令人回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长 恨 当 歌

好文章!欣赏再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长 恨 当 歌

琵琶经楼主的妙笔,
也被演绎的如泣如诉,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长 恨 当 歌

  尺素妹妹好:好文章自然是要和朋友一起分享的,看了这篇文章,自是对琵琶有了一种不同于那个演奏《十面埋伏》的乐器的认识。原来琵琶也是一有情之物,在喜欢它的人的眼里,它演绎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寄托着有情人的千思万念,述说着历史的变迁沉浮.....真正是看到了当歌的琵琶,当歌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0:06 , Processed in 0.0697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