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而且米粉也很有名,它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
风味。其做工考究, 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 装袋滤干, 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
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 片状的称切粉, 通称米粉, 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
、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 其工艺各家有异, 大致以猪、牛骨、罗
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 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 米粉的风味也不同
。
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
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
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
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
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
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
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
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
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
等明天清早了。现在则不同了,顾客日夜盈门。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
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