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愚悟者 于 2009-4-13 02:21 编辑
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在义与利之外》赏读
湖南/吴同和
周国平是深受当代青少年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哲学家。大学校园里盛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他的诗文作品,深蕴哲理,文采飞扬,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在义与利之外》就是这样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佛门弟子的清规,欲六根清净的僧人们,无嗔无喜,无欲无求,不计较义利、得失、荣辱、沉浮,倒也自在。其实,他们活得也累,过禁锢,太压抑。晨钟暮鼓,唱诗诵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匆匆”而逝。 稍做调查,却发现,皈依我佛,如弘一大师李叔同者毕竟少数,有些僧人落发之前,或看破红尘,或心如止水,或命乖运蹇,或大恶大奸,遁入空门,为的是寻求解脱,乃不得已而为之;到头来,终因熬不下去而还俗的,大有人在:此非“义”“利”所驱,惟“情”使然也!
泱泱华夏,是否出现过“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不得而知。《韩非子·五蠹》云:“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以为,古之天子无利可图,仅为履“义”,送个皇帝给别人当也无足称道。然《历史研究》杂志社编审王和先生考证:
后代的史家之所以用“禅让”这一后代的政治概念来说明尧舜禹之间的权力转移,正因为“禅让”的意义即在于指“最高政治权力的和平交接”。
但是历史文献还有另外一种迥然不同的记载……“《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战国以后的文献中,记载的情况就更加激烈了。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尧舜禹时代再认识——关于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几点思考》)
这就奇怪了。帝舜至德至圣,为中华道德之始祖,人所共知。何以为践帝位而大开杀戒?难道仅为蹈大“义”而不顾,就丝毫也没有营“利”的分子?
看来,无论圣人贤君,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大义灭利的真君子”,还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都可能因“利”而忘“义”。惟其如此,“在义与利之外”的“真性情”才值得弘扬光大。
何谓“真性情”?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灾难,亿万中华儿女闻风而动,用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人民,其大爱大美,感天动地;“神六”“神七”遨游天庭,是科技精英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无名英雄数以万计,他们无怨无悔,奉献真情;任长霞这位人民公仆,除暴安良,造福桑梓,她的名字与桑梓同在;杨光这个快乐的盲人,用音符描绘着美好的生活,使我们感受到生活更加阳光;以“白菜青盐苋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伴随一生的郑板桥,官品、人品、文品俱高,名闻天下;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有个细节,一对青年夫妇从城市来到山乡,面对着蓝天白云、浩渺原野,兴奋得狂呼大叫,忘情的滚作一团,释放着融入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这些人,情商(EQ)明显高于常人,既能认识自身的情绪,又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生活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群居独处,从政治学,他们都能“率性而行,适情而止”;同甘共苦皆可友,举手投足总关情。
当今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理念都必然发生变化,对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会重新思考。比如界定“义”“利”,人们也许更愿意接受周国平《在义与利之外》就人生哲学所提出的全新命题:“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 ‘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而当我们用这一命题思考人生时,则发现“义”、“利”、“情”这三个概念竟是如此奇妙的相互并列、关联,但同时又如此奇妙的相互排斥、对立。诚如周国平先生所言:“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从而指出,唯有“情”,能彰显自我,能回归本心。殊不知,“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始终能保持“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所以,无论什么人,一旦拥有“在义利之外”的“情”,无论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还是已经“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都同样意足心满,乐而忘忧——这是高层次的审美愉悦,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