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6|回复: 8
收起左侧

[诗歌] 玉石自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6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石对华夏文明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可以说 玉石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古人对于玉石的认识十分久远,早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古人就开始使用玉石砍斫工具(发现于迄今大约近万年的辽宁海城小孤山洞穴中),这件玉器工具不同于普通石器,是真正的透闪石质玉器(软玉),也许这是古人偶然使用的软玉制作的工具。然而,新石器时代的阜新兴隆洼文化(迄今8000年)、沈阳新乐文化(迄今7000多年)和辽宁红山文化(迄今6000年)出土大量透闪石质和蛇纹石质玉器,显然这时期的古人已经认识玉于石的差异,发现石器可以打制,而玉器则需要磨制,玉通过磨制才能体现其韧性和美质。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进程的漫长岁月里,古人翻越千山万水,对不同岩石不懈的探索,终于认识了解到玉石的性质、美丽及珍贵。为了辨别玉于石,古人还以玉于石质量来区分,并提出“玉多则重,石多则轻”,“玉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六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玉,石之美者”,同时又进一步解释“玉,石之美兼五德者”,何为五德?一、坚韧的质地;二、晶莹的光泽;三、美丽的色彩;四、细腻温润的纹理;五、悠扬悦耳的声音。

       总之,玉器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经历近万年的漫长岁月,玉石雕琢从石器时期的古朴雅拙到秦汉时期的粗犷豪放,明清时期发展到精巧玲珑,雕琢手法千姿百态,玉器制作登峰造极。中国玉器雕琢发展可以简单概括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勤劳聪明的先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史中的一朵奇葩。

       玉是华夏民族喜爱的珍宝。明清以后,玉器的制作有了重大发展,使用范围贯穿于上层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衣帽冠发用各种玉佩件、玉饰物,使用餐具有玉碗、玉盏、玉杯。这些玉器制品,无不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玉质坚硬,温润光莹,古人将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等品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添色。如谢枋的《蚕妇吟》:“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称美女为玉人。牛峤《菩萨蛮》:“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有关于玉的许多字眼,举不胜举,如“化干戈为玉帛”,“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金玉良缘”,“金口玉言”,“香消玉损”,“金枝玉叶”...................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玉不仅代表着崇高的品德、百折不挠的性格、风趣高雅的情操和倜傥潇洒的风韵。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多年以来一直沿用“玉”字的缘故,且不可直呼“玉”便唤作“小玉石”吧,也是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定位吧。

       首先,声明一点,再美的玉,它都来自于最普通的石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6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中含玉,世皆同德,举石开拓,人间永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汪洋斑竹点评。问好!
小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6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世界喜欢玉的人应该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问好!
小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ugaolin6 于 2009-6-11 07:16 编辑

    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多年以来一直沿用“玉”字的缘故,且不可直呼“玉”便唤作“小玉石”吧,也是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定位吧。

    好一番雅意和志趣,深表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斑竹赏评此贴。祝好!
    小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9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声明一点,再美的玉,它都来自于最普通的石头。---整篇文章,有楼主这话,便充满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8# 鹅老石
    谢谢老石鼓励。祝好!
    小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9 02:38 , Processed in 0.0749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