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4|回复: 2
收起左侧

[诗歌] 走 过 南 桠 河 之 (石棉老山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 过 南 桠 河
(二)
在这屋的后窗10数米远的尽头,是一壁长着稀疏灌木、马尾松的陡峭坡壁,每每一百多米的距离,便有一涓涓细流,清澈的,冰凉的山水沿坡而下,经过散落的岩石块曲曲折折的淌下来。这山水不带一点泥尘,淙淙有声,几乎常年不断。这壁坡延绵三,四里,高不过两百米,却阻断了向上探究的视野。据说上边是个很大的平坝,有人家,大坝的尽头是蓊郁的大山,山上有彝胞寨子。 登上坡,站在坡沿望过去,几十片田地点缀在这好大的坝子上,间杂着草坪,树坪,和两、三处翠竹坪,地面缓慢的渐次高起,直逼山脚,陡然拔起的山势郁郁苍碧,杂树竞呈,不见山体。山阔野旷,不闻鸟兽声,不见人踪迹。择流水小溪,逆上,溪草没膝。时儿树枝拂人,鞋早已湿透,两三次见山蛇闪着鳞光窜出,没入野草深处。 四十分钟后,沿一条隐约可见的泥路,到得一黄土小坡,坡上有一黄土筑成的青瓦房,土墙凹凸不平,不知经过多少风雨的侵蚀,房檐有三处瓦已掉,可见三两匹掾条暴露在艳日下的灰黑色,一顺房三只小窗,灰色的方木柱面,陈旧的木纹凸拱,每只窗有这样的小木柱五根,走进看才知是教室,教室的石桌是用土和石块垒起的,黑板是在泥墙面抹上黑漆一团,极不规则。总共三教室的外面是一片倾斜的黄泥地面,大概就是活动场。因暑期缘故吧,眼下阒无一人的这里,真难想象大山的孩子们是怎样的学习情景。 行得坝的中部,人家的气息逐渐显现,田里尺多高的禾苗绿旺旺的,在阳光下舒展开叶片,散发出沁人的清香。不远的土坡上杂乱的野生植物中,有一小片高粱或正扬花的包谷,边沿有一两株李树和桃树,李子有指拇大小,桃子也只有核桃大,泛出青色,毛茸茸的。山里人憨厚朴实,对山里自生自灭的果树,不存在价值观,偶有过路人随便上树摘吃,也不计较,无人阻止,要买也只算摘下来的,李子、山桃一毛钱一斤,樱桃两毛,硕大的山梨两毛伍,柿子五分一个,核桃三分 …………。山里人自己不上树,买果子人自己上树挑选,山里人只在树下告诉你,那一枝去得那一枝去不得,以免摔着。 有了庄稼便可寻到人家,不到二十分钟便走到一个院落,三四家人的房子连在一起,粗大、结实的柱、檩、脊,墙也是用结实的木板镶成。此外,这里是很难见到的砌缝规整的坎、阶、地坝、石料坚实,石工细致,虽说石面已磨损,但可以想见岁月的久远。 院坝中两着白布短褂的赤膊汉子在锯大料,粗大的原木放在一人高的架上,一人上一人下。特别的锯条,肚凸,两头窄小,泛着白光。上下抽动“霍霍”有声,木屑翻飞。一妇女在晒着的一小片豆荚旁挑拣石子,坝子堆满散乱的杂物、草禾。院坝边,脏乱的泥地上,一头灰色的老牛安详的卧在那儿,闭眼咀嚼,一只公鸡带着三四只母鸡在竹林下的土堆懒懒的觅食,不为我过所动。 再往前,灌木丛逐渐多起来,并且密集,偶有挂高出很多的树也可见了,那是核桃树叶间缀满拳头大呈青黑色的果。越来越稠密的野草、灌木、隐去了我们,四五步外不见身影,偶尔只见头在绿丛中隐现晃动,四野绿绿一遍,小路将我们引进了大山脚下。 突然,十多步远的几棵黑桃树下的一块巨大的青灰石头上,坐着一个人,我异常惊讶,还有人?一个约摸十一、二岁的孩子,粗黑皮肤,瘦削矮小而结实的身体,一看便是爬山上树的好手,蓬乱的头发下,一双细眼不带任何情绪的望着我,我慢慢的走近搭话;“小娃儿你在做啥子”半晌“耍”两眼盯着我手中的纸烟;“你读书没有”不语。我递过一只烟,小孩利索的接过去点燃,才开始我们的摆谈。虽然方音浓重,且大意也在问答中得知。11岁的小孩就读三年级,家里无钱,事多,妈妈叫他回家了。问答中他始终盯着我的烟 ,他自己抽烟也十分老练得样子,并且不时伸出脏糊糊,精瘦的手向我讨烟。三只烟后,我问他树上结的是什麽?他马上跃起,跑向树下,用石头打下四个,给我说是核桃,并且告诉我不能剥(其实我也剥不开,皮肉硬而厚)而且手上染上了果汁是洗不掉的,他一边说一边用石头将果子砸开给我,我尝了一下所谓嫩核桃,略带涩味,手却给汁液染黄,怎么也洗不掉,听说沾染多就成了黑色,要很多天才能洗掉。突然我在乱石小溪沟的对面岩壁树丛里,发现一个圆鼓鼓的、灰色的、象是抹了石灰的圆桶,我一下认出是蜂桶,(那是旧时农村用来养蜂的器具)我惊讶的问,这里还有人养蜂么?小孩说,没得哪个管它。我想也是在这阴山岩壁,有产量也不会高,然后我又得知小孩家里有蜂糖,我说山里野花多,我想买,小孩欣然答应领我到他家。当然又得过山脚溪畔的坡林中,两顶灰黑陈旧的瓦面隐现在层层密密深绿的枝叶中,我踩着只有一脚宽,极少人走的泥路进得屋里去了。 屋里光线很差,空荡的屋中央立着几根柱、梁也粗大,两面木板墙因长年的烟熏,黑黝黝的闪着油光,屋的中央是一口鼎锅,油烟重厚,由几根树枝支撑着,下面是火塘,四面用泥围成,深陷地下,火塘中央是燃烬的柴灰,灰扑扑的一大坑,墙角边一个老式的、农村盛谷物的、结实的木柜,同样还是黑黝黝的且陈旧得很。小孩叫来他的父亲,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头上缠白帕,穿着一身难得一洗的蓝布衫,接烟后听了我的来意,默默的转身去,不知从什么地方抱出一只缺口的大坛,说,自家产的蜂糖,不会搀假。 凑着漏进屋里的光柱,坛内棕色的液体上浮着块块蜡片,实在难说洁净卫生,但我相信,山花野蜂糖不假,虽说心有余悸,但也约定日后定来购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学习。问好!
小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1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野趣芳香,且描写详尽。欣赏。欢迎荷荫隧道朋友来到现代版,欢迎你常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9 02:55 , Processed in 0.0802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