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8|回复: 22
收起左侧

[习诗区] SY0337 五绝.咏荷两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马驴 于 2009-7-12 13:34 编辑

扶水容光倩,和风香韵绵
一池新雨后,绿盏美人前


桃粉涵烟脆,海青圆露肥。
莫非邻里故,见我把头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和风香韵绵”,和风清爽,馨香绵长,喜欢这意境。看了老师点评,好像是“孤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孤平是指平脚的句子,除了韵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通常是指首句.我这诗中好象没有这种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兰清荷 于 2009-7-10 03:26 编辑
呵呵,孤平是指平脚的句子,除了韵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通常是指首句.我这诗中好象没有这种情况
风马驴 发表于 2009-7-10 02:52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
“对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如果写成“仄仄仄平仄”就犯了孤平,对句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因为这是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

嗯,风马驴同学说的是,再回头学习,又懂一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扶水容光倩,和风香韵绵
一池新雨后,绿盏美人端
风马驴 发表于 2009-7-10 10:23

意境甚佳,虽有失对之初,但整首诗清新自然,唯第四句韵脚“端”字破坏了整个意境,既缺乏乐感,又不够准确,端的动作总觉得味道不对,感觉像饭店女服务员在端盘子,孔见,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甚佳,虽有失对之初,但整首诗清新自然,唯第四句韵脚“端”字破坏了整个意境,既缺乏乐感,又不够准确,端的动作总觉得味道不对,感觉像饭店女服务员在端盘子,孔见,呵呵
荒原 发表于 2009-7-10 07:05

说得极是,我也是一直苦恼这个端字.想用个拟人的写法,但这字俗,音节也差了些,想改个"前"字的,但就少了个动作.先放放,待细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收获,感谢楼主和幽兰同学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不见驴兄,问好!
师兄诗作清新自然,亦如所咏之芙蓉,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不见驴兄,问好!
师兄诗作清新自然,亦如所咏之芙蓉,学习了
云中风子 发表于 2009-7-10 12:52

向来不喜哀怨愁苦之声,而于莲荷更甚之,再作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马虎师兄的诗,觉得朗朗上口,这种风格也是俺追求的!不过,俺基础差,马虎师兄能否解释给俺听听这第二首诗的意思呢?俺很喜欢看诗歌鉴赏,那是和诗人近距离沟通!
另外,烦请马虎师兄给俺去做个像荒原师兄那样的诗评,俺知道马虎师兄眼里不容沙子,俺等着好好受教,俺也知道马虎师兄是个一碗水绝对端平的同学,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城客气了
第二首中"桃粉"指花,"海青"指叶.桃与荷皆红中带白,而且形状也相似.荷叶成熟后颜色越深,由绿向青过渡.
至于后两句拟人写法,应该很容易理解了.个人感觉写荷宜淡,多用白描,以景入情.至于上口,一般来说写的时候都要从头念念,哪里拗口就得改改吧.诗向来是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扶水容光倩,和风香韵绵
一池新雨后,绿盏美人前


桃粉涵烟脆,海青圆露肥。
莫非邻里故,见我把头垂。
风马驴 发表于 2009-7-10 10:23

五绝平起仄收,格律应为
◎○○●●,⊙●●○△。
⊙●○○●,○○⊙●△。
有些出律

另,首句从视觉到触觉的转换用脆字有些无法理解,是指桃脆还是指烟脆?似乎都不太说得通,难道是翠字的笔误?

后两句逻辑上有些无法理解,把头垂是害羞还是邻里不睦?邻里之间多是因为后者才出现垂头的现象,呵呵,孔见,老驴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马驴 于 2009-7-13 03:14 编辑

五绝有四种格式啊,仄收有两种,我用的是今音

我用的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脆字取"脆生生"之意,指荷鲜嫩.把头垂,你可以理解成点个头示意,也可以理解它见我长得俏,有些害骚.个中意有想象空间吧.其实本来指风过荷摇,纯拟人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绝平起仄收,格律应为
◎○○●●,⊙●●○△。
⊙●○○●,○○⊙●△。
有些出律

另,首句从视觉到触觉的转换用脆字有些无法理解,是指桃脆还是指烟脆?似乎都不太说得通,难道是翠字的笔误?

后两 ...
荒原 发表于 2009-7-13 02:34


确是仄起首句不押韵,荒原同学误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脆生生 :
cuì shēnɡ shēnɡ
  1.松脆。多指食物。  2.清脆悦耳。多指声音。  

中华在线词典解释。好像没有点头的动感之意。妄言了~
风马学友功底深厚,也帮我评评呀?相信你不会就对同学有偏的,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兰客气了,大家都是同学,多交流一下也是正常,我这个人常口不择言,有屁就放.
其实每个人对诗的理解都是有所偏差的.当然,能够多说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相信对别人来说也有借鉴作用.
自己觉得好的就吸引,不好的就不用去理了.
关于"脆"这个字,其实我也不敢说我用得成功.百度词条中有
4. 鲜嫩爽口的 [crisp]。如:这种苹果又甜又脆;脆生生(松脆。多指食物)
我取的就是鲜嫩之意,想象一下沾露的荷花,那粉中带红,那盈盈欲滴.当然,并不是想你把它吃掉,呵呵.
6. 脆嫩 cuìnèn
[crisp and tender] 脆生而嫩
绿豆芽洁白脆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驴言之有理啊,各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肯定有区别,所以不能强求,呵呵,不过我觉得老驴对同学们还是应该鼓励为主,缺点要说,优点更要说,不能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明白了荒原师兄用心良苦,俺这里先行拥抱一下两位师兄以及同学们。再高声宣布:俺不怕同学们打击俺!俺要听同学们说真话实话!
俺个人认为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磨合之后,就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在同学之间的互评过程中也需要思考和学习的,这个过程有利于进步;而且,恐怕也只有同学和师生之间才会对彼此直言不讳,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缘分,大方讲出来自己的不惑,大方告诉同学自己的意图,赶快抓紧时间互相帮助吧!拥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荒原说的是,我这人确实不喜欢提优点,喜欢提缺点.我初意并不是为了显示有多高明.只是针对现在社会上,甚至包括文学及诗词上的通病有感.喜欢捧喝的人太多了,挑刺的却没有几个.大家都喜欢有自己的小团体,对内都说好,对外不甚理.感觉就是和气生财,跟一生意人没多大区别.作为诗词课堂,都是有兴趣,有情性来玩的人,在做朋友的同时也为了能把自己的文化技巧更上一步.如果不能及时指出不足,反而会误导.当然,鼓励也是应该的,这样可以保持兴趣,我以后会尽量会多说些.(相比水坛,我在这里客气多了,呵呵,毕竟都是文化人)
金城,我看到你在国粹网也在学,同班吧,是不是.一时没注意,不过确实现在感觉在那里挺郁闷,都有点想退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6-27 22:37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