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7|回复: 5
收起左侧

[诗歌] 【转】简评《高高的天月》/金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高的天月

☆秋水涟滟

高高的天月
你为何总在江边游走?
你可是在找寻
那博击风浪的龙舟?
你可知道
那绵延不绝的江水
流淌着千年不变的离愁!



高高的天月
你为何总是游离沧州?
你可是在找寻
那荒村古店的老叟?
你可知道
那急急沥沥的风雨
吟诵着铁马金戈的悲吼!



高高的天月
你为何总在海上漂流?
你可是在修补
那残缺不全的金瓯?
你可知道
那宽广无边的银辉
已把华夏儿女的心照透!





深邃的构思,精巧的选材

――简评秋水涟滟的《高高的天月》

                   ○金 谷



      对于秋水兄,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位思绪缜密、善于分析的诗人。他在东方之风重庆之音的诗集中,他用精练的笔触,简短的语言对每一位参会的诗人的肖像和性格,都有恰当的描绘,说明他有缜密的观察、深邃的选材和精巧的构思,这次他写的《高高的天月》(下称“天月”,诗见本专栏)一诗,同样表现了他的这一写作持点。

      首先是善于用深遂的构思来表达主题。一首好诗并不在于冗长,而在于能用精巧的构思来表达主题。中秋月圆这个主题,是千百年来书之不倦的永恒主题,泛用之则很容易流于一般化,落入“人居两地,天各一方、月共一轮”的巢臼。而天月则善于用精巧的构思来表达这个主题。说它精巧,是巧妙的选用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横切面,来表达了主题。首先是用历史上中国古代就有分合的离愁,其次是选择现代中国有因战争而造成的遗恨,再者是转向现实的分裂,诗人用三阕回旋式的咏叹,巧妙地将千古离恨连结成一条主线,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感。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加深了表达主题的纵深感,诚可嘉也。

      再者是善于在深纵的构思中,用精巧的选材来启发联想。天月善于用典型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意象。用龙舟细节使人联想到屈原的盼望用美政统一中国的离忧;用老叟形象使人联想到中国现代因内战而造成的两岸的离恨,那个老叟可能是台湾抛妻别子的老兵,也可能是大陆因内战、亲人别去而倚门望子的父亲;用残缺的金瓯象征着渴望结束分裂而盼团圆的意象和联想。这样含蓄的表达,比那些高喊统一的直而且露的诗句要精巧得多。这三个形象,蕴藏了三种细节,暗含诗人的三种意象,使人浮想联翩,望高高的天月而兴感叹,有古人说的“以少总多,而情貌无遗矣”的妙用。

      还有的是善于运用中国传统对称的格律长短词句,反复顶针连环的表现手法来层层递进,每阕七行,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深入地回旋咏叹,加以诗人注意平仄音节高低的搭配,在对称中有参差变奏,有格调音律之美,因而论之,更可嘉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喜欢这样的诗歌!更像是歌词,能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9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学习欣赏!
谢谢曲老师给我们带来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2 14:34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7-2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诵之有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欣赏,喜欢这样的诗歌!更像是歌词,能唱的~
    幽兰清荷 发表于 2009-7-28 08:09
    感谢您来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诵之有情!
    wj50524 发表于 2009-7-29 02:23
    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9 02:53 , Processed in 0.0764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